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祕---掀起你的蓋頭來

堯陵探秘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1 千古帝範,萬代民師

堯為上古五帝之一,是父系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是中華民族的先哲聖賢。

《論語·泰伯》贊之:“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之。”《史記·五帝本紀》更稱之為“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其治水患,倡禮儀,造曆法,導農耕,推禪讓,置諫鼓的隆德盛舉,和“揖讓之德,和合之道,詢諫之風,節儉之行,仁愛、謙恭”的美德已厚植為中華民族的根脈和基因,更是鄄城厚重歷史文化的寶藏和富礦,是國人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精神動力。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漢武帝稱讚帝堯是“千古帝範,萬代民師”。“堯天舜日”被作為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的代名詞。中華民族在文明的建構上,堯是一個偉大的開創者,偉大的集結者,堯的功德不僅遮天而且蔽日。我們對堯的緬懷,不僅要有對聖賢的尊崇,還要有一種對英雄的敬仰。

上篇文章說到堯陵的前世今生,歷經千百年的滄桑風雨,巍峨的享殿、朝房、聖母殿建築都掩蓋於厚重的黃土之下,茂密的柏樹林也不復存在。地面之上我們所能看到的是明代的祭文碑,清代的墓碑,乾隆四年的榖林雲日牌坊和依舊高聳的堯陵封土,以及封土之上迎風搖曳的榖樹。有人會問,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件裡註明,堯陵的時代是新石器時代,我們從哪裡能看到相對應的實物呢?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上圖就是磨製石器

有石刀、石斧、石箭頭

相對打製石器

技術更進步

製作更精良

首先說一下什麼是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對應的時代大致從距今1萬年前開始,至距今5000-2000年左右結束。在山東地區,新石器時代對應的考古學文化從早至晚排列,主要有後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堯帝生活的時代對應在龍山文化時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距今大約3800-4300年左右。

距今280年的牌坊已經淤積於地下7.5米,那麼距今已經4000年的龍山文化遺蹟怎麼才能夠看到呢?它會埋在地下多深的地方?有什麼方法能探查到堯陵的考古學文化內涵呢?龍山文化有什麼遺物存在呢?

2 探秘堯陵

2015年7月,為了詳細探求堯陵地下的文化層分佈和埋藏情況,報經山東省文物局批准,鄄城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了堯陵陵區考古勘探工程。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勘探開始前,省市文物勘探專家實地調研,研究制定勘探方案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勘探方案確定後先用RTK進行探區劃分和GPS定位

確保每個探孔的方位都細緻可查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本次勘探採用釺探和孔鑽的方式進行,堯陵封土之南的部分,地下全部是磚石,木頭,應該是古代建築遺址,無法下鑽,只能用鋼釺探明建築遺址的埋藏深度和分佈範圍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通過陵區釺探發現堯陵封土南部和東南部,平面形狀不規則。青磚、石頭、木塊遍佈,但未探到磚牆等建築實體。距地表約4-9米,南北長約130米,東西寬約90米。應為古代陵墓祭祀建築基址。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在堯陵陵區的明代祭文碑附近,探工們用洛陽鏟進行考古勘探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在堯陵,人工鑽探的極限深度也就是7米左右,再深洛陽鏟就難以帶出土層。人工探不下去只能另想辦法,我們從泰安調來了管鑽機械進行地層勘察。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在這之前,菏澤的考古勘探還從未使用過這種機械,堯陵勘探填補了這項空白。由於機械鑽孔孔徑比洛陽鏟略大,並且鑽探深度可達20米以上,鑽頭所取土樣基本保持原貌,所獲取的信息量更大,也更為可靠。這是在魯西南黃河淤積平原地區的考古勘探工作中開創的一條新路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從機械鑽筒中取出土芯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在堯陵陵區南進行鑽探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在堯陵陵區東北進行鑽探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在堯陵陵區東南進行勘探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在堯陵陵區以西進行勘探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這片從灰黑色土層裡取出來的陶片,是方格紋泥質灰陶,這是龍山文化的典型紋飾,從這片陶片上就能斷定,該土層的時代屬於龍山文化時期。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在勘探現場,技術人員仔細為每一塊出土陶片裝袋、編號,

註明出土地點、深度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這是堯陵勘探的部分出土物,均為陶器殘片,專家研讀出它們

所代表的時代:漢代、戰國、春秋、西周、龍山文化

本次勘探資料表明在堯陵發現漢代的遺存,疊壓在清代遺存之下,距地表約6-8米,厚約1.7米,出土陶板瓦、罐、盆等漢代遺物。漢代板瓦屬於建築材料,這裡可能存在一定規模漢代祭祀建築遺存。戰國、春秋、東周時代的文物遺存證實鄄城的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曾經長時間的生產生活,採集、漁獵、耕種、建造房屋、燒製陶器,因為只有辛勤的勞作,才能留下這厚重的文物遺蹟。

勘探最大收穫是發現堯陵修建在龍山文化遺址之上。該龍山文化遺址面積比堯陵的面積要大很多,龍山文化遺址平面呈橢圓形,南北最長約420米,東西最寬約330米,面積約14萬平方米。龍山文化層距地表約9.4-14米,厚度達2-2.4米,可見文化遺存經過長期堆積而形成。龍山文化距今約4000年左右,是華夏文明國家發展、形成的重要時期。考慮到堯生活的年代大約相當於龍山文化早期,與堯陵遺址的時代相近,故堯陵修建在此一定有其特定的歷史原因。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從剖面圖上清楚的可以看到,在距地表4.5米以下,魯西南地區特有的堌堆文化特點顯現出來。其西部中間位置明顯凸起,南北狹長,而且坡度較大,東西稍窄,卻陡立。地下凸起部分長約210米,寬約100米,堆積較厚,遺址中部文化堆積厚度達10米以上,其周邊文化堆積則較薄。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堯陵勘探工程結束後,山東省文物局組織山東大學、山東省考古研究院的三位專家在市文物局局長的陪同下,專程到鄄城驗收堯陵考古工程。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專家們在堯陵實地調查後,又仔細查看了勘探出土遺物和堯陵考古勘探工作報告,充分肯定了堯陵考古勘探的成果,順利通過了省文物局的驗收。

3 堯陵保護利用

厚重的黃土掩蓋了堯陵,單單從地面上的文物遺存,難以全面的瞭解堯陵深厚的文化內涵。我們用探錐、探鏟和管鑽等特殊的手段,探究了地層深處的秘密,取得了極為重要而豐富的資料,掀起了堯陵的蓋頭,刷新了之前對堯陵、對鄄城史前文明的認知,幫我們勾勒出一幅生動的先民生活畫卷。

2015年11月,鄄城縣委、縣政府組織召開了“帝堯陵歷史文化研討會”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山東省考古研究所的多位專家來到堯陵實地考察,就堯陵最新的考古發現進行了認真的研究討論,建議縣委縣政府加大對堯陵文物遺存的保護和利用,傳承弘揚帝堯文化。

鄄城縣委、縣政府根據專家意見,加快了堯陵文物保護利用工作。聘請上海交通大學規劃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完成了《帝堯陵歷史文化公園總體規劃設計方案》,加快了文物保護利用的步伐。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堯陵歷史文化公園鳥瞰圖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祭堯大殿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堯陵歷史文化公園夜景鳥瞰圖

2019年12月1日,鄄城縣政府舉辦了堯的傳說研討會。出席會議的專家一致建議,在確保堯陵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文物利用工作,大力傳承弘揚堯文化。

4 祭堯之舉

自漢宣帝劉詢起(前73年),以帝堯為祖宗《東觀漢記·光武帝紀》載,東漢光武帝劉秀於建武二年(26年)始祭成陽堯陵。這是有史可查的祀堯陵之始。直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皇帝最後一次遣使祭堯陵,在長達1800餘年的時間裡,祀堯之舉一直未斷。歷代帝王派遣使者祭祀堯帝的祭文就記載在《濮州志·王言》中。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丙申年堯陵清明祭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丙申年堯陵寒衣祭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戊戌年年清明祭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己亥年堯陵寒衣祭

古鄄擷珍之二:堯陵探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祭典是對堯的崇敬紀念,有保境安民的訴求。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堯陵的保護和利用工作,保護項目和利用項目紛紛提上議事日程。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砥礪奮進、不負韶華這些2019年度熱詞,2020年依舊會給我們激勵和鞭策,在鄄城文化旅遊名縣的創建上取得更大成績。來源鄄城縣文化和旅遊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