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懶的皇帝——35年不上朝

朱翊鈞(萬曆帝,1563年8月27日-1620年7月21日),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隆慶二年(1568年),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隆慶六年(1572年)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親政初期,勤於政務,在軍事上發動“萬曆三大徵”,對外幫助朝鮮擊敗侵朝日軍。後期荒於政事,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崩,終年56歲,廟號神宗,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最懶的皇帝——35年不上朝

萬曆皇帝自1573年登基,到1620年駕崩,在皇位上超長待機48年。而不上班、不開會、不見大臣、不批文件地消極怠工,則長達35年。原因是他想違背組織制度,立自己寵愛的鄭貴妃所生的兒子為太子,而文官集團的大臣們則堅持按制度辦事,立長子為太子,僅此而已。

萬曆皇帝一生生了8個兒子,但沒一個是正宮王皇后所生。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皇位繼承人問題上,立下的規矩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東宮不待嫡,元子不併封”。按照這個組織制度規定,皇長子朱常洛理應成為皇位的法定繼承人。可執拗的萬曆卻一心想將自己所寵愛的鄭貴妃生的兒子福王朱常洵立為太子。為此,萬曆先生從首輔申時行首次提出立朱常洛為太子的1586年開始,到朱常洛終於被立為太子的1601年,就立長子朱常洛還是立非長子的福王朱常洵為太子一事,與大臣們死磕達15年之久。並因此鬧掰而分道揚鑣,再也不想見那幫不給他面子的大臣們了。

最懶的皇帝——35年不上朝

萬曆(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使用此年號共48年,為明朝所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

自1585年之後,除了1588年去定陵考察自己的陵墓,到他1620年駕崩,35年裡,沒哪位大臣知道他們的老闆萬曆先生,到底在深宮裡都在幹些啥?

因萬曆先生的罷工所帶來的惡果,我們從一組數據上,就能看出問題的嚴重性,如1602年,也就是朱常洛被立為太子的第二年,首都北京及副首都南京共缺尚書3人、侍郎10人、科道94人、巡撫3人、布按監司66人、知府25人。按當時的機構編制,六部給事中為50人,全國十三道御史為110人。1607年,六部給事中僅4人、十三道御史僅5人;六部的尚書、侍郎加在一起只有4人,禮部沒有尚書,戶部只有一個侍郎,工部連個侍郎都沒有。1610年,中央六部中,僅刑部有長官。而都察院一把手都御史則空缺達十年以上。此時,給事中和御史一共僅9人。因為吏部、兵部無人簽字蓋章、辦手續,導致在京侯任的數千名文武官員因無法按時赴任而滯留北京。

最懶的皇帝——35年不上朝

錦衣衛因為沒有一位法官,導致囚犯們被關在監獄裡,有的長達20年之久,也沒人來提審他們。他們投訴伸冤的唯一方式,就是通過拿磚頭砸自己自殘以引起注意。內閣大學士李廷機因年老多病,連續120次遞交辭呈,也沒有得到萬曆同志的回覆。終於撐不下去的他只好不辭而別,也不知萬曆先生知不知道此事!

這就是“大數據”下的大明王朝第13任皇帝——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萬曆先生的政績。這個原本相當嚴肅的話題,卻在“大數據”的解剖下,看上去像個笑話。

最懶的皇帝——35年不上朝

1958年吳晗、郭沫若等人開始對定陵進行挖掘,在打開萬曆棺槨 之後,學者們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在《風雪定陵》這一書中有著這樣詳細的記載:“不論是從棺內萬曆右腿蜷縮的痛苦之狀來看,還是將屍骨復原之後右腿明顯比左腿短的情形,都可以證明萬曆皇帝生前患有嚴重的足疾,不能走路的那種。”

最懶的皇帝——35年不上朝

原來萬曆不上朝的原因居然是因為他患有嚴重的足疾。

其實這點在萬曆朝首輔申時行的書《詔對錄》也曾經記載過。萬曆皇帝一次又一次對朝臣們說:“腰痛腳軟,行立不便”“足心疼痛、步履艱難”,所以不方便出席各種活動。但在臣子們看來,荒淫就是荒淫,解釋就是掩飾,皇帝的話,我們一個標點符號都不信。

當然,有腿疾並不能作為不上朝的理由,生病,頂多也只會影響工作狀態,無法成為罷工的最終藉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