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腐病是什么意思?

想忘天涯


玉米在种植生产当中,由于播种质量差,或各项管理不到位,在整个生育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病害,虫害防治不及时,使害虫损伤根部及蛀食植株秆叶,又为很多病菌侵染增加了侵入途径,致使玉米病害增多加重,如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破坏雌穗,形成黑粉,不能结籽或部分结籽,造减玉米减产;玉米顶腐病、茎腐病,会造成植株不同程度的死亡,引起玉米减产;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发病重的植株不能抽雄结穗,或抽穗而不能结籽粒,也会造成玉米减产;还有玉米穗腐病。

在玉米病害当中最严重的是玉米穗腐病,因为穗腐病的玉米籽粒已发生霉变或质腐,失去食用价值,人和动物食用会危害健康,因此在收获时要单独分开早点处理掉,以免脱粒带入其中病菌潜伏,在储藏时引发完好颗粒产生霉变。


一,玉米穗腐病症状表现:

玉米穗腐病主要在灌浆后期至籽粒成熟这段时间,整个玉米棒都可侵染发病,多数在顶部,也有中部和底部侵染发病的。

最直观的判断是病部外面的苞叶颜色暗褐或黄褐,且有黑霉点,潮湿时变色的边缘有灰白色或黑灰色霉层,剥开苞叶,颗粒缝隙处为白色至灰白色霉层,颗粒顶部为灰白色或黄褐色或暗黄等色,中下部为暗褐色、暗灰黄等色。

用手剥粒,粒与棒芯黏合力很小,基本脱离,有些因高湿、病害侵蚀重的病部里层苞叶,紧贴在病颗粒上,很难剥离,病害严重的病部棒芯,也会腐蚀变软。

二,玉米穗腐病病菌及发病规律:

玉米穗腐病可由一种病菌单独侵染或多种病菌复合侵染,主要有镰孢菌、腐霉菌和细菌,在侵染循环上又与苗期病害、玉米顶腐病、茎腐病等有关。

穗腐病病菌,随种子或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来年的初染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借风雨或农事从伤口或自然裂口侵入,危害穗粒。

高温多雨、土壤湿度大,是穗腐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虫伤或其它裂、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连作、玉米秸秆连年还田的地块及免耕地块发病重,同时种植密度大、偏施氮肥有利于发病。


三,玉米穗腐病的防治措施:

①选抗病品种、对种子“包衣”:

选好品种是防止和减少病害的重要措施,选用抗病虫(瘤黑粉、丝黑穗、茎腐、穗腐)、坚秆抗倒、耐密植的“包衣”种子品种,无包衣的抗病品种必须包衣后再进行播种,包衣时用单纯的杀菌剂包衣,防病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应选用防治效果好的种衣剂如3.5%的咯菌.精甲霜,或生物种衣剂ZSB包衣,对防治玉米多种病害效果很好。

②,轮作倒茬、深耕土壤:

轮作倒茬,既可以避免因连作种植带来的养分失衡,还可降低穗腐病菌及害虫在土壤里的基数积累,减少害虫虫口和穗腐病菌的侵入途经,降低病害。

年前秋作物收获后,要清理掉残败秆叶,然后深耕翻土30~35厘米左右,改善土壤的性状,有利于玉米植株的根系发育,提高抗病虫能力,同时通过深翻地冬季冷冻,可加速土壤中病残体的腐烂,使穗腐病菌死亡,使害虫卵被冻死。

③,土壤消毒、合理种植:

玉米播前在浅旋耕的同时,可用50%多菌灵120克和40%辛硫磷0.5千克,拌成毒土30千克撒施,防治病害杀死土中害虫,以降低病害和减少虫伤口。播种时根据地力状况、品种及降雨多少(或浇水条件),要注意合理确定每亩的亩保留株数,大概在3000~4000株/亩之间,如果太密,通风透光不良,降雨后散湿慢,容易使湿度增高,在高温条件下会引起穗腐病发生。

④,加强管理、防治病虫:

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在追施“壮秆攻穗肥”、防植株早衰“攻粒肥”的同时,就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有针对性的预防和防治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以及玉米顶腐病、茎腐病等病害,防止循环侵染玉米穗部,同时有针对性的防治虫害,如蚜虫、红蜘蛛、玉米螟(钻心虫),减少虫口,拦截病菌侵入途径。在喷施杀虫药的同时,可混兑50%多菌灵,或80%代森锰锌,或井冈霉素等,可降低穗腐病。

在高温多雨季或连天阴雨后,若有积水,要及时排除,以免积湿造成土壤湿度过大时,引发病害,尤其玉米快要成熟这段时间,多事之秋雨水多,是玉米穗腐病高发期,更应引起注意。

⑤,及时收获、及时剥皮和晾晒:

玉米穗腐病在籽粒成熟后,如果不及时收获,降雨多湿度大时也易发生,收获后如果堆放太厚,里面潮湿闷热,也易发病,所以堆放不要太厚,应及时剥掉苞叶,苞叶剥掉后,也不能堆放集中,过于集中太厚,也易发病,应摊开常搅动晾晒,待水分降至40~50%时,即可用网袋或钢丝网或其它通气通光的东西带芯装入,放在通风太阳能照到的地方漫慢风干。

以上是玉米穗腐病病菌发生的规律、发病的症状以及防治的措施,由于穗腐病复合病菌多,很难有针对性,因而主要要以预防其它病害、虫害为主,减少复合多菌侵染,降低虫口侵染途径,减少病害。


基层农人


玉米穗腐病 是一个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玉米病害。全世界各地玉米生产地区都有发生。这个病害的真菌复合体可以产生几种真菌毒素,如黄曲霉菌和伏马菌素等影响人和动物健康的化学物质。

发病原因:玉米穗腐病为多种病原菌浸染引起的病害,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串株镰刀菌、青霉菌、曲霉菌、枝孢菌、单核孢菌等近20多种霉菌浸染引起病原菌的传播方式因病原菌不同而不同。曲霉菌可由昆虫传播。镰刀菌可由突然转播通过系统侵染由根到玉米的穗部。 病菌种子、病残体上越冬,为初浸染病源。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温度在15~28℃,相对湿度在75%以上,有利于病菌的浸染和流行,高温多雨以及玉米虫害发生也有利于穗腐病发生。

玉米成熟以后在地里长时间不收会增加粒腐病的发生。秋后成熟期多雨会导致玉米的颗粒染病。玉米粒没有晒干。入库时含水量偏高。以及贮藏期仓库密封不严,库内温度升高,也利于各种霉菌腐生蔓延,引起玉米粒腐烂或发霉


撒欢在大片平原上


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施氮肥过多、湿度大、连续高温阴雨多易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鞘、果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水浸状,病、健部界线模糊,病斑连片愈合成较大型云纹状斑块,中部为淡土黄色或枯草白色,边缘褐色。病株茎秆松软,组织解体,引起茎基腐败。菌核在土中越冬,可第二年侵染玉米。

可用30%爱苗乳油(苯甲·丙环唑,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每亩25ml,兑水50公斤喷施。或每亩用1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2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喷药重点为玉米基部,保护叶鞘。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666不会飞的小鱼


通俗的讲玉米穗腐就是玉米果穗发生腐烂,1、玉米在灌浆完成后或者收获后,遇到连阴雨,或者虫害严重,或者苞叶损伤,或者是脱水比较慢的品种,容易发生穗部腐烂,这种多是发生在广西,云南,贵州西南部,四川川西地区,主要是有多种镰孢菌、青霉菌,黑曲霉菌侵染造成的; 2、防治方面没有太好的办法,选择硬粒型抗穗腐品种,收获后及时晾晒。


务农事


玉米穗腐病 是一个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玉米病害。全世界各地玉米生产地区都有发生。这个病害的真菌复合体可以产生几种真菌毒素(mycotoxin),如黄曲霉菌和伏马菌素等影响人和动物健康的化学物质。


海量农产品


玉米🌽穗腐病是菌类病[呲牙]


惠群共创农业联合社


玉米就是有虫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