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見生人就害怕?可能是“陌生人焦慮症”

很多媽媽在後臺留言:我家1歲的寶寶每次出門見到生人,就會緊緊抱住媽媽的脖子,好像很害怕,有時候別人多看幾眼還會哭。寶寶是沒有禮貌嗎?還是缺乏安全感?

其實寶寶可能是出現了“陌生人焦慮症”

“陌生人焦慮症”是指兒童由於陌生人的突然出現而產生的某種程度上的恐懼、緊張或不安的情緒。其通常發生在兒童出生後6個月左右,8~12個月達到高峰, 15個月後逐漸消失。

1歲左右的寶寶很可能出現陌生人焦慮,當他見到陌生人的時候會恐懼,如果在陌生環境中見到陌生人,他的恐懼感會加劇。這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寶寶一見生人就害怕?可能是“陌生人焦慮症”

不要給寶寶扣害怕、膽小的帽子

很多父母認為有陌生人焦慮的寶寶膽小、害怕,但這只是寶寶的一個特殊時期,過去了就會消失。

如果父母一直認定寶寶是膽小的,反而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讓他覺得自己真的就是這樣的,日後可能真的變成膽小怕事的人。

陪寶寶多參加活動,接觸陌生人

1歲左右的寶寶能站立,甚至能走路了,活動範圍變大了。父母可以多帶寶寶參加各種活動,比如一起逛書店、逛遊樂場,讓寶寶多和同齡寶寶、叔叔阿姨接觸。

多表揚寶寶人際交往中的表現

和陌生人接觸過程中,如果寶寶回答了陌生人的問題,甚至主動和陌生人說話,父母一定要表揚,這可以增強寶寶的社交自信。

寶寶一見生人就害怕?可能是“陌生人焦慮症”

通過小練習提高寶寶的社交能力

讓寶寶熟悉社交方式,可以降低他的社交焦慮。父母和親戚、朋友、同事告別時,可以輕輕抓著寶寶的小手向對方揮手,同時說“再見”。如果寶寶能夠做出這個動作,那麼見面時教寶寶打招呼說“你好”。

陪伴寶寶閱讀繪本,釋放焦慮

故事繪本能夠讓寶寶熟悉社交場景,降低對陌生環境、陌生人的焦慮和恐懼情緒,提高安全感。這類繪本很多,比如《好朋友》《小老鼠和大老虎》《我的兔子朋友》《南瓜湯》《小睡鼠波波》等。

培養寶寶的自我安撫能力

自我安撫對寶寶釋放陌生人焦慮,學習情緒調節能力很有幫助。父母不妨給寶寶一些起到安撫效果的物品,比如毛絨玩具,讓玩具在陪伴寶寶的過程中成為好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