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後,最“害怕”父母做的5件事,寶媽要警惕!

新生兒出生後,最“害怕”父母做的5件事,寶媽要警惕!

說起母親,充滿的是一份感動,一份偉大。十月懷胎的辛苦,只是為了聽到孩子第一次開口叫出媽媽。說到孩子,父母的眼神總會變得柔和,溢出滿滿的愛。

每一個女人都會做媽媽,每一個男人都會做爸爸。但作為新手父母,寶寶出生後,總是手忙假亂。有時候,父母以為的對孩子的好,但其實寶寶有時候很害怕。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害怕一:被隨意親吻

新生兒出生後,最“害怕”父母做的5件事,寶媽要警惕!

由於寶寶長得好看,人見人愛的,父母或其他親人都喜歡親吻寶寶。

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大人的嘴中以及皮膚上帶有一些細菌或病毒,如果傳染給寶寶,有可能會引起一些感染。寶寶抵抗力較差,皮膚嬌嫩,對於這些感染可能會引起一些比較嚴重的疾病。

害怕二:被搖晃

新生兒出生後,最“害怕”父母做的5件事,寶媽要警惕!

劇烈的搖晃寶寶,會引起腦組織損傷,導致腦出血,視網膜剝離。但若只是輕輕的搖晃,抱抱哄哄,對寶寶的生長髮育和腦部沒什麼影響的,寶媽無需過於擔心。

建議最好不要搖晃寶寶的頭部,偶爾的搖動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沒有影響,但不要因為寶寶不聽話,劇烈搖晃,同時也要保持臥室裡合適的溫度和溼度。

害怕三:被捂太熱

新生兒出生後,最“害怕”父母做的5件事,寶媽要警惕!

由於父母的經驗少,害怕孩子受寒,即使有暖氣也要把孩子穿的“裡三層外三層”。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寶寶太小,過度保暖、捂熱過久會引起缺氧、高熱、大汗、呼吸困難。這是因為寶寶的體溫調節功能還不完善,不能在過冷或過熱的時候及時調整。

害怕四:被大聲嚇到

新生兒出生後,最“害怕”父母做的5件事,寶媽要警惕!

寶寶的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完整,相對來說是比較敏感的,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引起驚嚇,本能的產生恐懼、緊張的反射。具體表現為身體顫抖、哭鬧不止,嚴重的話可以到大小便排洩失常等一系列問題發生。

建議大人在說話的時候避免大聲喊叫,可以通過撫摸寶寶的臉頰或者抱在懷裡輕輕的拍寶寶的背部來緩解。

害怕五:被豎抱

新生兒出生後,最“害怕”父母做的5件事,寶媽要警惕!

父母豎抱寶寶,會影響寶寶脊柱的正常發育,三個月以內的寶寶脊柱一般還不能支撐起頭部和身體的重量。

建議讓寶寶儘量多平躺,這樣有利於寶寶脊柱的發育。一般三個月以後,才是可以豎著抱得。平時可以讓寶寶多曬曬太陽。

新生兒出生後,最“害怕”父母做的5件事,寶媽要警惕!

生養孩子總是不容易的,對於寶寶成長上的細節,寶媽們要注意起來。願所有寶寶健康成長。

今日話題:寶寶出生後,害怕父母做的事情還有哪些?歡迎與小編互動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