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半夜驚醒說"害怕",是做噩夢嗎?可能另有他因,要學會判斷

有一個粉絲朋友最近遇到了一個育兒難題:孩子睡覺特別少,半夜老是醒來,說害怕,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有沒有好的調理方法。

有一些朋友回答說,可能是看到髒東西了,所以晚上會害怕。也有的說孩子是不是缺少什麼營養素、肚子脹之類的,身體不舒服也會出現夜醒的情況。

孩子半夜驚醒說

孩子出現夜醒的情況,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現過,但是我們不能用迷信的思想去考慮這個問題,應該科學地對待,而且孩子說害怕,不一定是身體問題,應該還有另外的原因。

還說害怕,難道是做噩夢了嗎?這也是一個原因,但也不完全是。看過一些資料,其實孩子夜醒,可能是夜驚,也可能是噩夢,這兩者是不同的,要注意區分,找到正確原因,才能進行正確處理。

夜驚是怎麼回事

發生時間:夜驚一般發生在孩子睡著後1-4個小時,是處於半夢半醒之中。持續時間一般會很短,但也可能會持續20-30分鐘。

夜驚的表現:撕心裂肺地尖叫,也可能會踢打自己。不允許別人碰,無法安定。目光呆滯,就像不認識你一樣。有時候還會亂跑。

症狀消失之後:孩子會自己睡著,第二天不記得發生了什麼事情。

孩子半夜驚醒說

判斷一下孩子是否是夜驚,要觀察孩子的表現,如果在下列表現中,有超過4項的問題,就是夜驚:

突然大叫

很難安撫

不完全清醒

抗拒身體接觸

出汗

心跳加速

很難叫醒。

噩夢是怎麼回事

發生時間:孩子醒來的時候,噩夢已經結束了,不是在噩夢之中。我們都有過經歷,當做夢做到最危險的時候,我們就被驚醒了。驚醒之後會有一些後怕,當時甚至能記住故事情節。所以噩夢發生的時間和夜驚不同,在下半夜做夢比較多,所以噩夢常常發生在下半夜。

夜驚的表現:孩子會非常害怕,哭泣或者發出尖叫,希望得到爸爸媽媽的安撫,這和夜驚的排斥別人是有區別的

症狀消失之後:因為孩子已經醒來了,所以不容易重新入睡,他第二天夜可能會記住當時做的是什麼夢。

孩子半夜驚醒說

判斷孩子是否是做噩夢了,可以看這幾項指標:

1、時間是在下半夜

2、願意抱住爸爸媽媽或者被抱住

3、孩子醒來難以入睡

該如何處理夜醒的問題

首先判斷孩子是夜驚還是噩夢,再根據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

1、夜驚:

如果孩子在6以下,在白天精神狀態很好,只是晚上會夜驚,不用擔心,孩子不會有生理心理問題。在孩子夜驚的時候,在旁邊注意觀察,不要叫醒他,孩子一會兒就睡著了。第二天也不要跟孩子討論這個問題,防止給孩子造成孩子心理負擔。

在白天要讓孩子多運動,消耗能量,大腦皮層越累睡眠質量越高。在晚上要讓孩子吃飽飯,防止夜晚餓了影響睡眠質量。在睡前不要喝太多水,如果已經戒掉紙尿褲,去排便一次,防止因為想上廁所而驚醒。

夜驚一般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如果到7歲以上還有夜驚的情況,要及時去看醫生。

孩子半夜驚醒說

2、噩夢:

當孩子做噩夢以後,特別需要人安撫,這時我們要抱住孩子,安慰他"媽媽在這裡,媽媽保護你!"有了媽媽的擁抱,和安慰的語言,孩子會慢慢平靜下來。

要反思一下孩子做噩夢的原因,是白天給孩子看了有恐怖情節的故事書,還是講了恐怖故事,看到了恐怖的情景,看過恐怖的動畫片。認真思考一定能找到孩子做噩夢的原因,找到之後,避免給孩子看這類故事,孩子就不會常常做噩夢。

如果並沒有找到讓孩子害怕的原因,孩子做噩夢特別多、特別嚴重,那就需要去看醫生了,可能會存在生理或者心理的問題。

總的來說,孩子夜間醒來,表示害怕,可能是夜驚也可能是噩夢,要根據孩子的表現進行判斷。明確之後,再根據情況進行處理。一般來說,孩子夜醒的情況都會自行好轉,不要太擔心了。

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