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 疫情期间教师坚守教学一线

“花式”教育让孩子家长老师共同成长

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逐渐适应话筒和摄像头,从站在以往熟悉的三尺讲台,到端坐在电脑屏幕前……疫情当前,老师们纷纷变身“网红”,在严格遵守有关教学规定的前提下,为学生们上起直播网课。

“没想到我们物理老师还有当‘主播’的潜质!不容易不容易,给您点赞送花!”正如一位高中学生留言所说,“花式”网课让同学们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教师形象”。“老师们都这么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使劲学呀?”

“没想到年过四十我竟然玩起了‘直播’,还是讲自己最熟悉的化学。真是活到老学到老。”一位化学老师在朋友圈晒图,表达自己最朴实的想法。“我的学生粉丝们,希望你们记得,再大的困难,我们都会一起克服!”

特殊的直播网课,让我们感受到了疫情之下的“花式”教育。

【镜头一】一堂课甚至要录十几遍

“我们学校高中部采用直播教学,初中部是录播。虽然是录播,但难度一点也不小。” 张菊侠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太白校区一名初三物理老师,开始网络授课后,“我觉得自己重新当回了小学生。”

“第一个难题是学习录屏软件。”张菊侠告诉记者,学校的大部分老师都是第一次录课程,刚开始几乎一头雾水,搞不懂有哪些软件可以使用。“大家就相互交流,年轻一点的教年纪大一点的老师,家里有娃玩手机电脑玩得溜的就向自己的孩子请教。”

好在,张菊侠有一对上大学的双胞胎女儿。“我就不耻下问,让孩子手把手教我。中间也尝试了好几种录屏软件,最终选定一款最合适的。”

“课程上传到学校群里后,还要经过几轮检查。同事之间要先帮忙核对,我作为初三物理教研组组长,也要负责检查同课老师教学资料,然后学校领导再检查一遍,这个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张菊侠说,学生最终看到的教学视频,都必须保质保量,既不能出现讲解中的知识性错误,也不能出现录制中的技术错误。

“随着老师们掌握得逐渐熟练,学校也对教学视频提出更规范的要求,统一的片头,统一的开场白,让大家在家中学习的时候一样体会到在校上课的秩序感和庄重感,不能降低学习质量。老师们都很追求完美,有人为了一节课,要反复录制十几遍,不愿意给孩子留下不顺畅的感觉。”

经过探索,张菊侠的录制水平已经越来越高。“刚开始也闹过笑话,录作业的时候屏幕是竖的,显示出来没有旋转,我们也没发现,由于显示器的原因有些学生就是歪着头看作业。但学生们给我很多鼓励,很暖心。”

【镜头二】切菜板粘上白纸当黑板

闫敏的“直播”要比大部分老师早一些。

“高三了,不论学生还是老师,大家都铆足了一把劲,一点儿不敢马虎。”闫敏是西航一中一位高三语文老师,“高三组的老师们一直在线,学生有问题随时留言,只要看到马上解决。”

“刚开始直播,也经历了一个比较艰难的探索期。”闫敏说,“首先要解决设备问题,有些老师家里没有电脑,用手机直播学生看不到屏幕上的作业,就发动全家找电脑、连网线。有的课程需要写板书,老师家里没有黑板,就各种花式自制黑板,还有人把家里的切菜板用白纸粘好当黑板用,各种办法能想到的都用上。”

闫敏的一堂语文直播课同时有200多学生在线听讲,很多细节都需要逐步完善。“比如刚开始要学生将作业拍成照片传到班级群,干扰了其他学生和家长,后来我们摸索出钉钉家校本功能,解决了留作业问题。”

令闫敏感到欣慰的是,“高三的孩子们特别懂事,大家的作业做得比平时在校很认真,我觉得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特别值得。”

【镜头三】用行动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

2月14日,西航一中的老师们在手机上收到了一封特殊的“表白信”。

这封信是西航一中的副校长刘筱蓬写给全体教职员工的。“这许多天以来,我一直被一些人一些事感动着冲击着……在大家的努力和不断完善下,课上得越来越顺利,效果也越来越好了……平时不善言辞的同志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动手和表达能力!”

为什么会写这封信?刘筱蓬告诉记者,“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军人警察的责任和担当,看到了广大公务人员和基层管理者的坚守和奉献,看到了服务行业人员的辛劳和牺牲,看到了百姓志愿者的仁义和英勇,同时也看到了教师自己在使命责任面前的当仁不让,在危难时刻迸发出来的勇敢智慧的力量!”

“我们不歌颂灾难,但在面对灾难时不畏惧不妥协的精神值得歌颂,在战胜灾难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创造力值得赞扬,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在刘筱蓬看来,教育旨在培养有公民意识和责任的人,即平时遵守公序良俗,每临大事能挺身而出能当机立断能听从指挥能管好自己。

“疫情当头教人们明白谁是英雄谁是中流砥柱,谁该信任谁该崇拜追逐,何为国之重器强国之基,何为家国情怀匹夫之责;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什么是责任担当要竭尽全力,什么是奉献牺牲当坚守有为;什么是就地取材因陋就简,什么是诲人不倦举一反三;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高富贵;我们用实践创造了自己的奇迹,我们以身教诠释了教育的意义。” 刘筱蓬说。

【镜头四】灾难之下孩子们学会成长

“亲爱的老师,我想成为一名医护人员,像钟南山院士,像所有在武汉的医护人员一样,同死神抢人,全力以赴。召必应,战必赢,成为国人的靠山,奉献自己的一生为人类服务。”看着学生写下的一段话语,西航一中初三英语老师景云皓很是感动。

“灾难之下,我们的孩子学会了成长。”这是景云皓发自内心的感触。“我们在直播课程中也给孩子们讲解一些防疫知识,播放小动画片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做好自我防护,也通过聊天、写出心里话等方式疏导孩子们面对疫情的不良情绪。孩子们不仅学习文化知识,也学习用更成熟的心态去面对困难。”

还令景云皓感到高兴的是,孩子们对老师的努力表示出了真挚的感谢。“对学生们来说,网络授课比较新奇。他们看到老师也有可爱的另一面,比如说刚开始有的老师对平台操作不熟悉出现黑屏,学生只能听到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越讲越投入越意气风发,孩子们在留言区不停说,老师黑屏黑屏。等到老师发现,大家都哈哈大笑。孩子们会觉得这样的老师更真实可爱。”

“尽管在网课学习中还有很多期待改进的地方,但特殊时期的这种特殊的教学方式还是很有必要的。” 杨芸是一位初二学生的妈妈。从最初的多有抱怨,到对直播网课有了新的理解,杨芸坦言“观念改变了不少。”

“头两天我又是注册又是盯着娃学习,感觉很麻烦。但陪伴孩子听了几节课后,我看到每位老师都努力通过自己不熟悉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课,我也挺受感动。更难得的是,在‘陪读’的短短几天,我发现自己和孩子更亲近了,了解了她上课时的状态,看到了她在集体中收获的成长。我也在慢慢体会教育的意义,用正确的价值观面对困难,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困难,这是我和孩子共同的收获。”

(来源:西安发布 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