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趙孟頫的詩遭遇張充和的書法

趙孟頫(1254—1322),宋太祖十一世孫、“元四家”之一,博學多才,在詩詞、書法、繪畫、音樂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尤其以書法、繪畫成就最高。


當趙孟頫的詩遭遇張充和的書法

趙孟頫《秀石疏林圖》


張充和(1913—2015),合肥張家四姐妹之一,被譽為民國“最後的才女”,在書法、崑曲、詩詞方面皆有造詣,先後於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二十多所大學教授崑曲、書法等,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默默耕耘了一生。


當趙孟頫的詩遭遇張充和的書法

張充和手繪賀年卡


兩位生活於不同時代的人物因一本梅花詩而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抗戰勝利之初,有一個極精美的大長手卷,內容為五十首七言律詩,都是有關梅花的集句,手卷署名子昂(趙孟頫)。物主急需求售,價格低廉。張充和閨中密友(王家)有意相購,因售價低不明真偽而猶疑不定。張充和為其引見書法家沈尹默,以鑑別真贗。沈尹默看後說:“如此長卷如此精彩,即在趙字中也是難得!”因售價太低買家心中存疑,再三請沈公確認。沈尹默沉吟良久答道:“價貴价賤非吾所慮,亦非吾所知,以字論字,這字非趙孟頫親筆又誰何?”沈公一言決疑,王家傾囊相購。王家購得後並沒有將其秘藏,而是慷慨借給張充和臨摹。


上世紀八十年代,王家赴美訪謁,張充和在閒談中問及此手卷。原來這卷梅花詩在王家抄家時被抄走,後蒙發還,已非原璧。張充和遂將自己以晉唐小楷抄寫的趙孟頫手卷完整本精心縫製成冊,裝封付郵,以慰老友失去寶物的遺憾。張充和去世後,王家將這件張充和手抄梅花詩整理出版,冀望此梅花小楷帖輝耀千古。


當趙孟頫的詩遭遇張充和的書法

《張充和手抄梅花詩》


本書是張充和手書據傳為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所作梅花律詩50首的書法作品集,充分體現了張充和這位民國才女的書法特色——帶隸意的楷書秀美而遒勁,是一部名家詩作與名家書法相得益彰的高品位典雅之作。


宣紙印製,經摺豎排,布面精裝,配以函套,設計精美,大方古典,可供廣大書法(崑曲)愛好者賞玩收藏。


當趙孟頫的詩遭遇張充和的書法


當趙孟頫的詩遭遇張充和的書法

當趙孟頫的詩遭遇張充和的書法


當趙孟頫的詩遭遇張充和的書法

梅花集句其二


當趙孟頫的詩遭遇張充和的書法

梅花集句其四


當趙孟頫的詩遭遇張充和的書法

梅花集句其五


當趙孟頫的詩遭遇張充和的書法

梅花集句封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