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隔離病房手機的自述(二):不能讓一個患者餓著

一部隔離病房手機的自述(二):不能讓一個患者餓著!

——沈華

南京市援助湖北醫療二隊隊員


我是一部華為手機,可能有很多人已經聽說過我的不幸遭遇。命運多舛,我現在仍戴著“E1區5樓汙染區手機”的名字工作著,而新來的一個兄弟卻成為了溫柔護士的專寵。我呢,仍繼續被那些粗獷的醫師使用著。


一部隔離病房手機的自述(二):不能讓一個患者餓著


經過一週的磨合,他/她們的工作似乎步入了正軌。他/她們終於搞明白那個智力障礙病人的姓名(沒有家屬);知道了所有病人的基礎疾病用藥情況;有計劃的安排了病人胸部CT及新冠病毒核酸的複查;開展了血氣分析、咽拭子取樣等操作;應用隔離病房的電腦下達著準確的醫囑;書寫了完整的病歷;最最關鍵的是,他/她們終於相互之間熟悉了,不用盯著對方防護服上的“藝術字”認名字了。我傳遞的醫囑信息開始慢慢減少,而對病情的討論開始漸漸增多。

經過觀察,有個25床病人被頻繁討論,我仔細收集了他的資料:77歲男性患者,因“咳嗽伴發熱十餘天”入院,先天性聾啞,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未吸氧SpO2在80%,胸部CT提示雙肺多雲絮狀、斑片狀高密度影,冠狀病毒核酸陽性,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隊對這個患者進行了仔細分析,考慮缺氧導致消化道功能減退可能,水及營養物質攝入不足。組長及隊員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25床今天高鉀高鈉血癥,已經給予處理,密切關注複查結果”

“25床營養不良,高滲脫水!可以適當補水!”

“護士反覆重新打針,他經常亂動,針一會兒就鼓個大包@袁受濤”

“配合差、營養不良、容量不足、電解質紊亂,難哎!”

“讓病人自己多吃點,口服補液,送的吃的他不愛吃”

“開點腸內營養給他喝,有的味道還可以”

“我覺得沈華老師的建議可以,挑選口感好的”

“明天已經準備給他開能全力了”

“可以的,所有腸內營養製劑當中,瑞能的口感是最好的”

“你喜歡瑞能噢,我喜歡百普力@鄒磊”

“你們先嚐嘗”

“實在不行先放個胃管試試”

“明天嘗試放一下鼻腸管,被他拔掉就算了!固定好一點也許能用幾天!”

“袁哥,我來配合你!”

“@E1區5樓汙染區手機 沈華:試著和25床病人溝通一下插胃管的情況,看看病人配合情況,我在找空腸營養管”

……

他/她們終於決定實施一個“不讓一個患者餓著”的計劃。主要有三位副主任醫師具體執行,相對於置入一根鼻腸管來說陣容豪華,但就所承受的風險及防護級別來說卻又是那麼合理,或許他們的名字應該被提及:南京市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袁受濤、急診科沈華、南京溧水區人民醫院黃剛。

通過網上的信息,我發現其中隱藏了一個高手。醫療隊員中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袁受濤是盲法鼻空腸管放置的推廣專家,該技術曾獲2019年江蘇省新技術引進二等獎。通俗易懂來說,不借助器械,憑手感及經驗藉助胃腸道蠕動將一根鼻腸管經鼻、食道、胃置入空腸中,全長近100cm。聽起來很酷歐,果然是藏龍臥虎的隊伍!

2月17日上午十點,這個戰鬥小隊進入了隔離病房,穿的像埃及法老一樣的他們不知道還能不能呼吸,看著都憋氣!簡單溝通無效,輔助病人右側臥位,兩人安撫並適當限制患者,主操手將導管經鼻腔送入胃部,後通過指腹感受導管傳來的蠕動,緩慢推送, 終於將導管順利置入患者的十二指腸,長度100cm,判斷導管在位,由護士妥善固定了管道。試著注入了100ml溫開水,非常順利。結束時合影。



一部隔離病房手機的自述(二):不能讓一個患者餓著

袁受濤主任主要操作(中),黃剛主任(右)及沈華(左)從旁協助(合影留念)

一部隔離病房手機的自述(二):不能讓一個患者餓著

沈華通過鼻腸管注入溫開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