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斷寶寶的哭是正常的,還是因為生病?

聊情說愛


寶寶的哭鬧總是有原因的,有的是生理性的,沒關係,是生長髮育的需要。有的是病理性的,就需要父母注意,及時發現寶寶的異常,帶寶寶去醫院看病。

鑑別寶寶哭鬧聲音的方法

1、正常的哭鬧

寶寶出生後,逐漸適應了外界各種生活條件,養成了不同的生活習慣,當不能夠滿足寶寶需求或改變了寶寶以往的習慣時,就會用哭的形式來表達。這些哭聲都不是病態,一般來講哭聲響亮而柔和,有節奏,時哭時停,只要滿足需求,哭聲就會馬上停止。

有的寶寶即使在滿足了需求時仍然哭鬧不止,這時的哭就是一種生理性運動。啼哭可以促進寶寶全身活動,四肢伸屈,又能夠促使肺泡擴張,有利於胸腔的發育,每次哭5~10分鐘屬於正常現象,不需要去抱、哄、餵奶,以免養成不良習慣。

二、因不舒服哭鬧

寶寶由於身體某一處不舒服也會哭,這裡哭會突然開始,哭聲大而節奏快,難以用奶洗澡、換尿布等方式使其停止哭鬧。這時要注意檢查寶寶的頸部、腋下、大腿根部等皮膚褶皺處有無擦傷、炎症,肚臍有無紅腫,臀部有無尿布疹,尿道、肛門有無紅腫,兩耳有無壓痛或流膿,若有病變應該立即到醫院請醫生做檢查和治療。

三、表示疾病的哭聲。

如果寶寶顱內有出血、顱內水腫或顱內感染,輕者哭聲發直或哭聲短;重者哭聲尖亢,同時伴有其他症狀或體徵,比如兩眼直視、雙手握拳、抽搐、發熱、前囟門膨隆等。這時應該馬上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我是然然媽咪育兒,很高興能夠為你分享孕產、育兒、餵養、產後恢復知識和經驗,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歡迎點贊/轉發/關注,謝謝!!!


然然媽咪育兒


你知道寶寶為什麼哭嗎?

其實,寶寶的哭聲裡蘊含了所有想對你說的話。

寶寶餓了,哭聲短促,聲音不高,但時高時低。

寶寶怒了,哭聲會劇烈得多。

寶寶痛了,或者心情超級不好,哭聲是突然爆發的尖聲哭叫,又長又高的哭聲,隨後停止一會兒,最後轉成較為平緩的哭叫。

寶寶對你煩了,哭聲短促,容易收線……

對寶寶的“清晰”指令,你得心領神會,迅速反應,否則有你好受了!

比如寶寶睡醒後感覺飢餓,對你發出善意的哭聲,提醒你速速把奶遞到嘴邊。你要是不予理睬,或者反應太慢,寶寶的哭聲會立即從“餓了”模式切換成“怒了”和“心情超級不好”模式,這就夠你受了!

有些人認為新生兒不要一哭就抱,容易嬌慣出不好的習慣。其實,不好的習慣主要是指抱睡,那是幫助寶寶入睡的另一個技能問題。

寶寶一哭,你反應快點,他會更加信任你,也更容易有耐心一些。想想你的領導,如果你總是能儘快完成他交辦給你的任務,是不是對你更加和顏悅色一些?▶孕媽媽你不知道的更多知識···

寶寶哭了,在哭聲的暗示下,你可以按照這個優先級進行檢查和護理:

優先級Top1:檢查尿布是不是溼透了。

優先級Top2:檢查寶寶是不是餓了。

優先級Top3:如果是尖利哭聲,檢查是否有尖銳的東西扎到寶寶,或者頭髮/線纏住寶寶的指甲及腳趾。

優先級Top4:如果都不是,那寶寶可能心情不好,用後面講的這些技能,哄寶寶開心。

優先級Top5:如果你怎樣都哄不好寶寶,馬上量體溫,看有沒有超過38℃了。如果還是沒有辦法,考慮就醫。

每位寶寶的脾性不同,哄小主開心的方法自然不一樣,下面列出一些常見的辦法,再根據自家寶寶的喜好,靈活發揮:

輕搖寶寶,或者把寶寶放在搖籃中輕搖,或抱著寶寶輕搖;

輕輕拍打寶寶的頭、背部或者胸部;

用接嬰毛毯緊緊地把寶寶裹好;

給寶寶唱歌;

和寶寶說話;

給寶寶播放輕音樂(特別是胎教音樂);

抱著或推著寶寶出去散散步;

帶寶寶開車出去(當然要用安全座椅);

通過敲打物體.發出有韻律的聲音;

給寶寶拍嗝;

溫水洗澡;

讓寶寶聽滴水的聲音;

讓寶寶聽吸塵器的白噪音。

寶寶哭鬧這件事,考驗的是大人的定力。有研究表明,嬰兒每天哭泣2~3個小時,可能讓人情緒崩潰。

所以,在寶寶排山倒海的哭鬧聲面前,千萬不要懷疑自己不是好家長,更不要煩躁衝動,試圖通過搖晃寶寶來停止哭鬧。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應對寶寶哭鬧,就像你學習任何一件事一樣,需要學習和實踐,慢慢就會了。

想要教寶寶學漢字的看過來~安利這款非常好用的識字軟件【貓小帥學漢字】,將識字當做遊戲,讓寶寶輕輕鬆鬆學會漢字!


嘻嘻


其實小月齡的寶寶哭鬧首先正常的情況下可能考慮寶寶餓了、尿了、便便或者寶寶困了累了,過度驚嚇都會導致寶寶哭鬧,這時候給予適當的安慰,寶寶都會安靜下來,還有一部分原因可能與最常見的腸絞痛有關,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順時針方向輕揉寶寶肚子,或者給予飛機抱寶寶一放屁或者便便後就會感覺舒服很多這個時候也就停止哭鬧

如果寶寶有發熱、腹瀉、嘔吐等症狀且哭鬧時間長,拒絕進食、哭聲尖銳、哭聲微弱、聲音嘶啞,哄抱、餵奶等方式只能暫時平息或者緩解,之後還會繼續,那就有必要去看醫生,及時給予處理



果凍寶er麻麻


病理性哭鬧與生理性哭鬧有著明顯差別。

如果寶寶的哭聲異於尋常,時哭時停,聲音微弱沒有絲毫規律,甚至發出呻吟,又或者寶寶的哭聲持續時間長,再或者寶寶發出間歇性哭聲,甚至喘不過氣來,再伴隨著寶寶的一些生理異常表現,例如發熱、面色鐵青、精神萎靡,那麼基本可以判定為病理性哭鬧。

① 哭鬧不安,表情痛苦,間歇性發作,伴有果醬樣血便

這樣的哭鬧是嬰幼兒腸套疊的典型表現,往往寶寶還會伴有嘔吐的症狀,同時面色蒼白,精神萎靡。如果寶寶出現這樣的症狀,請及時送醫,嚴重的腸套疊必須手術治療,甚至會危及寶寶的生命。

② 哭聲急促,帶有粗重喘息,鼻翼扇動

這樣的哭聲很有可能是肺炎的表現。一般很多爸爸媽媽認為寶寶患肺炎會出現高熱、咳嗽等症狀,但是並不是所有患有肺炎的寶寶都會出現這種症狀。反而是通過觀察寶寶的哭聲和呼吸更容易判斷。嬰幼兒肺炎對於寶寶來說也是較為兇險的疾病,嚴重的肺炎患者必須住院治療。

③ 哭聲聲調高、停止快且急促,聲似尖叫

這種哭聲彷彿是被惹惱了之後的尖叫,或伴有抽搐、噴射狀嘔吐等症狀。寶寶很有可能出現的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例如顱內出血、化膿性腦膜炎等。此類情況比較兇險,一定要及時送醫。

④ 忽然大聲哭鬧,煩躁不安

這時,如果給寶寶餵奶或者抱起鬨拍,寶寶仍然哭鬧。可以嘗試輕輕按摩寶寶的腹部,或者用熱水袋熱敷,是否能夠緩解寶寶的哭鬧。這樣的哭聲很有可能是痙攣性腸絞痛引起的。

當然,腸脹氣、消化不良也會出現此類症狀,可為寶寶進食一些助消化的食物,按摩腹部,幫助寶寶排便排氣,哭鬧或可停止。

⑤ 間歇性哭鬧,伴有嘔吐、發燒、厭食

這時需注意觀察寶寶的表情,如果寶寶表情痛苦、煩躁不安,很可能是疝氣嵌頓導致。這時候需要檢查寶寶的腹股溝處,是否有質地較硬的腫物。一旦發現異常,需就醫治療,以防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併發症出現。

同樣可致寶寶哭鬧

除了寶寶生病時會哭鬧,寶寶如果受傷或缺乏某些營養元素,同樣也會以哭鬧示警爸爸媽媽。

如果寶寶面色看上去健康,但是卻長期哭鬧,且哭聲較為悽悽,很有可能是寶寶受到了意外傷害所致。比如衣服的線頭不慎嵌入寶寶皮膚、寶寶玩耍時不慎摔倒致使身體破損等,這些傷害都會被寶寶的衣物所遮蓋,不易被爸爸媽媽察覺。因此,每天給寶寶洗澡的時候,需要檢查寶寶的身體是否有破損。


六六家蓓趣


您好,我們醫學上就是生理性哭鬧和病理性哭鬧的區分。生理性的主要是注意寶寶是否是餓了,是否解了大便未及時更換尿片,是否衣服過緊過多,是否不適應環境等常見問題所致,如排除了,那就最好去就醫。


西西和爸比


正常寶寶一般哭鬧都比較柔和,如果哭鬧停止不下來比較厲害就要找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