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逆行者”】在隔离病房的日子

信阳市中心医院RICU主任易浩宇于2月12日下午从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房换防休整,进行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

【最美“逆行者”】在隔离病房的日子

躺在宾馆柔软舒适的床上,易浩宇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他说,一觉醒来,眼一睁的本能反应,就是从床上跳起来向病房奔去。看到房门,才觉醒,原来自己已经离开了隔离病房……

1月22日,还有两天就是春节了,易浩宇与市中心医院同仁一行10人,临危受命,奔赴市传染病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感染患者。

【最美“逆行者”】在隔离病房的日子

那一天,易浩宇至今历历在目。他是中午1点多接到紧急通知,要求下午4点必须准时出发。在第一时间,他没有回家与家人告别,而是在病房里交接住院患者的情况。在安排好科室的具体事宜后,他才给妻子打了个电话。他的妻子李莉是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一名护士。易浩宇说,打这个电话时,他的心情很复杂,因为是医院双职工,平时各自忙碌着,这个春节又要在隔离病房过了,心里很愧疚,对双方父母对孩子都很愧疚。在听到妻子说:“你放心去吧,家里我会照顾好的。”他鼻子一酸,流下了眼泪。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决定。因为请战书上鲜红的指印,是我,也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庄严承诺。”易浩宇说。

【最美“逆行者”】在隔离病房的日子

20多天的时间,从组建病房到收治首例确诊患者,易浩宇带领战友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和力量,打响了抗击疫情的第一枪。培训诊疗指南、查房、制定方案、实施各种救治、患者心理安抚,在紧张节奏中,不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没有完整地睡过一觉。11名确诊患者从易浩宇他们病区康复出院,这个数字,才能让他每天处于高压状态下的心情得以短时间的轻松。

易浩宇说,这个团队,有许多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但在困难和危险面前,从他们身上,看不到娇气,看不到依赖,看不到退让,看不到气馁,脏活儿累活儿尤其是危险的活儿,大家都抢着干。他们都想为战友多承担一点,都想尽己之力去保护战友。在患者面前,他们不仅要进行救治,还承担着生活护理的担子。调度、消毒、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每天也都恪尽职守、紧锣密鼓地忙碌着。

【最美“逆行者”】在隔离病房的日子

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时,需要进行气管插管,进行此类有创操作,医务人员感染风险很大。易浩宇与市中心医院ICU主任许明商量,如果插管,就他们俩上,其他人员远离,减少团队人员感染暴露风险。当问起为什会这样决定时,易浩宇说:“这个是不容置否的,我俩年龄大些,必须做好团队表率,这样才能稳定军心。”

现在宾馆休整的易浩宇告诉我们,他的心里并不轻松,因为当前的形势依然严峻,还有很多战友坚守在一线,在冒着生命危险对抗疫情。每天他都在密切关注着他曾战斗过的地方,虽然无法见面却宛如并肩作战。

“休整结束后,如果疫情没有完全消退,我还要重返战场。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保卫战。”他铿锵有力的声音,穿透出了一个白衣战士的坚定。

想家吗?他沉默了很久,眼光看着远方……


【最美“逆行者”】在隔离病房的日子


易浩宇妻子写给他的一封信:

浩宇,当我得知你已平安到达宾馆进行医学观察时,我喜极而泣,长松了一口气,今晚可以睡个踏实觉了。亲,你知道吗,虽然咱们结婚快二十年了,中间因为进修、求学也经历过许多次的分别,可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你牵肠挂肚,日子从来没有像这二十多天这样难熬,思念与泪水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泛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现在才深刻领悟到这其中的内涵,每天我都在等待你平安的消息,哪怕只是三言两语,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安慰。我知道在一线时你实在太忙了,身穿防护服,连接个电话都是一种奢侈,因此我也不敢轻易给你打电话,生怕影响了你的工作。那天,你电话中告诉我一线的战友们真的是拿命在拼,大家都十分辛苦,但没有人抱怨与退缩,当时我听到你已经沙哑与哽咽的声音,我心疼啊,哭得稀里哗啦的。可同为医务人员的我更深深理解:国难当头,总得有人冲锋陷阵,这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咱们就是保家卫国的战士。

家里一切都好,勿念。因为茜宝太小,而我每天还在医院里穿梭,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我把她留在咱妈那儿了。那天,我实在按捺不住无尽的思念,偷偷去看了她。咱们的女儿见到我,紧紧抱着我的腿不让走,一个劲问爸爸啥时候来接她回家。我走了很远,她还从窗户里伸出小脑袋对我挥手:“妈妈,路上有车,你慢点走哈(这是我常对她说的话)”。那一刻,我是哭着离开的。咱们的儿子鹏鹏也比原来懂事很多,这个平时大大咧咧的臭儿子其实情感细腻着呢,白天虽然是他一人在家,但也比较自律,能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而且有时会帮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也许灾难正在对我们每个人进行考验,每个人都在用最好的姿态交付一张满意的答卷。我坚信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狙击新冠肺炎的硬仗!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