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3歲前有這4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的好,將來是個“機靈鬼”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贏在起跑線,為了將來孩子智商高學習好,這剛感受到肚子裡寶寶的胎動就開始胎教了,特別是寶寶將來上了學,就開始瘋狂的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怕孩子在學習方面比同齡人落後,期望孩子將來聰明能有出息。

如果你想知道寶寶智商高不高,將來是否有出息,可以觀察寶寶3歲前有沒有這4種表現,如果全中,寶媽你就放心吧,你擁有一個高智商的孩子。

寶寶3歲前有這4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的好,將來是個“機靈鬼”

孩子3歲前有這4種行為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

一、孩子喜歡吃手

吃手,幾乎是全世界寶寶的共同愛好,2 歲前是寶寶的口欲期,吃手反而是一件好事。

1. 刺激大腦發育

寶寶吃手時,嘴巴和手指都能獲得很多感覺刺激,這種感覺刺激非常有利於大腦的發育。

2. 實現自我安撫

在得不到媽媽的安撫時,寶寶用吃手的方式來應對自己焦慮的情緒,這是一種自然的情緒應對機制。

這個階段的寶寶,建議父母要忽略孩子吃手的行為,要是刻意指出和阻止,無意識吃手變成有意識吃手,就更難消退。

部分孩子 2~4 歲間會學到其他自我安慰手段,用語言、食物或者玩具排解壓力,吃手行為就會隨之消失。

寶寶3歲前有這4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的好,將來是個“機靈鬼”

二、孩子愛搞惡作劇

假如你的孩子在你的床上搗亂或者亂扔東西。

面對這些惡作劇,您無需責備,這說明您的孩子智商較高。調查顯示愛搞惡作劇的孩子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日後孩子的發展可能性更大。

孩子惡作劇並非什麼都不用想從天而降的,他需要“設計”出一個方案來,然後動腦筋,這程度絕不遜於做家庭作業。

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好的。惡作劇也能增強孩子的獨立性,因為這些行為就是孩子超越了父母所界定的範圍所做的,而這些便是孩子獨立性的發展。

寶寶3歲前有這4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的好,將來是個“機靈鬼”

三、孩子會耍小聰明

孩子在三歲左右現已具備滿足的大腦思維才能,並且經常會說出或許做出一些在大人眼裡看起來比較荒唐和可笑的話或許行為。

呈現這種行為時家長要注意不要急著阻止或許呵責孩子,要鼓舞。 由於這正好闡明孩子思維才能比較好,智商較高,創作力強,長大之後更愛自己動腦去解決難題。

寶寶3歲前有這4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的好,將來是個“機靈鬼”

四、孩子專注於某事

假如孩子看電視時,聚精會神,不受外界的干擾,這也不失為一種能力。因為孩子天性愛動,很難管,能集中全部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是很難得的。這種孩子很有天分,值得家長好好去引導和培養。

一些家長有“擔心”情結,看到孩子專注於某件事時,太過於安靜,怕得自閉症了,就開始刻意大聲說話來轉移他的注意力。家長的這種做法是很不明智的,因為長期下去,可能會瓦解掉孩子的專注力。

寶寶3歲前有這4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的好,將來是個“機靈鬼”


美國小兒科協會出版的雜誌《小兒科》近期發佈的一篇針對數百位兒童所進行的研究顯示,簡單的大聲朗讀,就可以大幅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在實驗過程中,那些大聲朗讀的孩子,注意力會明顯得到增強,並且這種影響可以持續一年以上。

另外,一份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顯示,古典音樂也可以幫助小孩子提升專注力,增強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

推薦大家《專注力訓練288圖》兒童益智遊戲書,針對2-6歲兒童專注力培養,用連線、找不同、拼圖、迷宮、捉迷藏、故事創編的遊戲方式來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寶寶3歲前有這4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的好,將來是個“機靈鬼”

↓↓↓↓點擊圖片可購買

專注力訓練288圖(套裝共8冊)兒童益智書籍小孩意力邏輯思維書

另一套故事書《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一套10冊,這一套故事在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的基礎上有又添加了日本,意大利,美國等國家世界級大師代表作。

包括經典故事《醜小鴨》還有教會孩子感受有友誼魔力的《絨布小兔子》以及《堅毅的小錫兵》《石頭湯》等都幫助孩子有愛心、自信、分享、勇氣、機智、誠實等好品質。

寶寶3歲前有這4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的好,將來是個“機靈鬼”

↓↓↓↓點擊圖片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