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喜劇之王 美國青少年代言人

1980年代喜劇之王 美國青少年代言人

1980年代喜劇之王 美國青少年代言人

2010年奧斯卡致敬約翰·休斯

時光網特稿前不久舉行的92屆奧斯卡典禮上,照例有懷念過去一年去世電影人的傷感片段,柯克·道格拉斯、科比·布萊恩特、高以翔等幾十人被提到。而10年前的奧斯卡上,大會特意留出6分多鐘時間單獨懷念一位逝去的電影人,他的名字叫約翰·休斯。

是因為他是奧斯卡大贏家嗎,不是,他導演的8部電影一次提名都沒拿過;是因為他是賣座導演嗎,不完全是,雖然編劇作品《小鬼當家》登頂1990年北美年冠,但導演作品從未拿過。

他之所以這麼被重視,是因為他的作品曾反映了一代美國青少年的心聲,被譽為好萊塢的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作者)。他執導的《十六支蠟燭》《早餐俱樂部》《春天不是讀書天》影響了後世同類作品,從《美國派》到《緋聞計劃》《朱諾》《超級壞》《一夜大肚》《成長邊緣》……數不勝數。

1990年代之後,好萊塢電影中但凡涉及到青少年情節,致敬約翰·休斯的作品是常態。甚至超級英雄電影《死侍》《蜘蛛俠:英雄歸來》,動作大片《大黃蜂》都有對這位“青春片教父”表示敬意。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蜘蛛俠:英雄歸來》致敬了多部約翰·休斯作品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神奇女俠2》劇組也不忘Cos《早餐俱樂部》

有人說好萊塢之前從來沒人像他那樣拍攝青春片,“爛仔幫”的掌門人賈德·阿帕圖則表示,他電影中很多青少年的搞怪點子,休斯早就做過。

約翰·休斯的青春片影響力相對侷限在美國,但他擔任編劇和製片人的兒童喜劇《小鬼當家》則是轟動全球,大人演出的公路喜劇《飛機、火車和汽車》甚至影響了大洋彼岸的《人在囧途》。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人在囧途》受《飛機、火車和汽車》影響很大

是的,徐崢和王寶強這對回家過年路上的歡喜冤家,史蒂夫·馬丁和約翰·坎迪早在1987年就演繹過,假如你兩部作品都看過,不如拿來對比一下(順便提一句,史蒂夫·馬丁1999年的喜劇《包芬格計劃》貌似也給了《煎餅俠》“靈感”)。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小鬼當家》是約翰·休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作品

整個1980年代,約翰·休斯一共寫了16個電影劇本,執導了其中8部。1990年他擔任編劇和製片人的《小鬼當家》成就事業巔峰,2.85億美元北美票房,直到如今都是真人家庭喜劇無法逾越的高峰。難怪,《小鬼當家》另外一位製片人評價休斯是“1980年代之王”。

如果2009年8月6日,在紐約街頭散步的約翰·休斯沒有突發心臟病,今天會是他70歲的生日。34歲推出導演第一部作品,41歲突然結束導演生涯,躲在芝加哥附近的100畝農場,養牛、勞作、聽歌、寫劇本……

他的作品為何這麼懂青少年的心,作為曾經的1980年代的喜劇之王,為何會在創作巔峰時突然離開好萊塢?讓我們細細道來。

擁有幸福的青春 卻最能體會少年之煩惱

一般認為,精彩的藝術創作都源自生活的苦痛,但約翰·休斯說自己的少年過得挺快樂,他很懷念。1950年2月18日,約翰·休斯出生在美國密歇根州首府蘭辛(中學時搬到芝加哥郊區),典型中產階級家庭,他是家中4個孩子中唯一的男孩,頗受寵愛。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莫利·林沃德認為約翰·休斯是《早餐俱樂部》中第6個孩子

休斯從不否認他電影裡的情節來自於自己生活和童年,1985年的《早餐俱樂部》是他的青春三部曲中評價最高的,片中5個孩子,一門心思學習的書呆子(the brain)、熱愛運動的運動員(the athlete)、桀驁不馴的小痞子(the criminal)、家境優渥的公主(the princess)和特立獨行的怪人(the basket case)。這五人誰才是休斯本人呢?

在女主角莫利·林沃德看來,電影裡的主角是他身上不同的側面,甚至他就像是電影的第6個孩子。

約翰·休斯在《春天不是讀書天》的DVD評論中(1986年錄製)曾表示,“高中時,我總是和女朋友開車去玩,有個好朋友會坐在後座。”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春天不是讀書天》是約翰·休斯少年時代的真實寫照

直到這個時候,很多影迷才意識到,原來少年時代的休斯不是宅男、也不是怪胎,而是那個受歡迎的男生,雖然沒有《十六支蠟燭》和《紅粉佳人》裡富家帥哥那麼誇張,但從未因為貧窮的家庭出身和追不到的女孩而煩惱過。

1967年17歲的休斯在高中遇到了小2歲的女友南希·路德維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三年後,20歲的休斯在青春期剛結束就選擇進入婚姻,兩人相濡以沫到休斯心臟病去世(南希在2019年9月也告別了人世)。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約翰·休斯和妻子南希

正因為休斯結婚比較早,相較於他們的鄰居,倆人和鄰居們十幾歲的孩子更容易成為朋友,更瞭解青少年的心思。在1999年在《首映》雜誌關於《早餐俱樂部》的採訪中他說:“我們這一代(嬰兒潮)被很多東西纏著,以至於讓我們的孩子苦於尋找身份認同,他們被遺忘了。”

約翰·休斯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十六支蠟燭》裡,女主角薩曼莎就因為16歲生日被父母遺忘,而引發了一系列故事、《早餐俱樂部》裡的家長到片尾才陸續出現……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十六支蠟燭》劇照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十六支蠟燭》開場視頻

在細膩把握青少年心理,拍出讓他們感同身受的電影方面,那個時代沒人可以與約翰·休斯相提並論。導演處女作《十六支蠟燭》的開場,休斯用了3分鐘的特寫鏡頭呈現中學生在校園的狀態,配上當時最流行的電子音樂。

譬如每天起床面對鏡子自我詢問,永不停歇的梳頭,藏不住對異性的好奇眼光……如果你忘記自己16歲是個什麼德行,去看看這部電影開場便知。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死侍》致敬《春天不是讀書天》

休斯是編劇出身,臺詞功底強悍,《十六支蠟燭》中經常有男女主角長達5分鐘以上的對話,《早餐俱樂部》甚至整部電影都是5個人的對話;《春天不是讀書天》中費里斯·彪勒總是打破第四面牆,對著觀眾述說他對青春和世界的認知。(是的,瑞安·雷諾茲在《死侍》中紮紮實實致敬了這部電影。)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春天不是讀書天》男主角經常打破第四面牆

青少年那些看似沒有營養的對話,觀眾就是有耐心看完,因為他們說的是少男少女會說的內容。賈森·雷特曼受《早餐俱樂部》影響拍攝的《朱諾》,被影評人批評最多的就是臺詞不像出自高中生之口。而休斯在青春片中總能成功模仿高中生的思維方式,寫出的語言也吻合得天衣無縫。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十六支蠟燭》中Farmer和薩曼莎有大段對話

休斯從來不對主人公看似荒唐的種種行為做出評判:翹課、戲弄老師、向同學收門票看女生內褲、通過電腦弄出虛擬女友、還有無處不在的派對和舞會……《早餐俱樂部》一片的開頭出現了大衛·鮑伊的歌詞:“所有那些你唾棄的孩子們,對你所有的叮囑置之不理,他們全然知曉自己正在經歷什麼。”

是啊,不幹點傻事還叫年輕人嘛!

加上《摩登保姆》,以及他擔任編劇的《紅粉佳人》《妙不可言》,約翰·休斯的高中生題材的青春片貫穿了整個上世紀八十年代。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美國的70後幾乎都是看著約翰·休斯電影長大的

觀眾愛看青春片,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既天真又莽撞,經常製造出意想不到的矛盾衝突。觀眾容易被青春片感動,是因為“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青蔥歲月總是容易讓人留戀。

在每一個年代都有數量眾多的青春片湧上世界各地的銀幕,1980年代青春片在好萊塢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一方面當時美國剛走出越戰泥潭,面對國內經濟動盪、離婚率上升,再加上冷戰的氣氛仍在繼續,對於未來的焦慮或多或少地表現在對於青少年的關注上。

另一方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叛逆,《早餐俱樂部》裡弗農老師擔心“一想到當我老了,國家是由這些年輕人掌握”;而孩子們則下決心“我不願意變成我父母那樣的人,絕不!”

也難怪,中國觀眾幾十年後第一次觀看《早餐俱樂部》,會有一種怎麼被美國人說到心坎上的感覺?因為,代際隔閡和矛盾放之四海而皆準。年輕一代並非如上一代人想象中那麼糟糕,而只不過是和他們不同而已。

附錄:1980年代約翰·休斯青春片市場表現

《十六支蠟燭》2368萬美元票房,1984年北美排名第37。

《早餐俱樂部》4587萬美元票房 ,1985年北美排名第13。

《摩登保姆》2383萬美元票房,1985年北美排名25。

《紅粉佳人》4047萬美元票房,1986年北美排名第22。(未擔任導演)

《春天不是讀書天》7013萬美元票房,1986年北美排名第10。

《妙不可言》1855萬美元票房,1987年北美排名第58。(未擔任導演)

約翰休斯出走好萊塢、放逐繆斯之謎

在2010年奧斯卡懷念環節中,《早餐俱樂部》中扮演怪人的艾麗·西蒂形容約翰·休斯是當代的彼得·潘,2020年在《名利場》懷念約翰·休斯的長文中,扮演優渥公主的莫利·林沃德則說約翰·休斯是老男孩和懷舊者的混合體,也難怪休斯的青春片總能細緻深入到每一個角色的內心當中。

可能他的內心很多地方從來沒有長大過,但現實世界並非夢幻島,彼得·潘的天真和敏感可能會傷到人,可能也讓他無法應付成年人的世界的“險惡”

在約翰·休斯的電影生涯有兩大謎團,第一個是在他的處女作《十六支蠟燭》和頗受好評的《早餐俱樂部》中合作過的莫利·林沃德,她被視作約翰·休斯的“創作繆斯”,兩人卻在1986年之後終生再未合作。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休斯在《十六支蠟燭》片場指導莫利

第二個謎團是:1991年41歲的約翰·休斯剛創造了《小鬼當家》全球票房奇蹟後,離開好萊塢回芝加哥附近定居,再也沒當過導演,也沒有回到過洛杉磯。很像《麥田裡的守望者》作者塞林格,在推出代表作之後,開始幾十年的隱居生活。

當然約翰·休斯沒有神秘得如此“不近人情”,不住在洛杉磯的日子裡,他在自己100畝的農場過著悠閒的田園生活,陸陸續續寫了十幾個電影劇本。

約翰·休斯的這兩大秘密背後隱藏著既有他的性格,也有他對生活的選擇。

休斯的導演處女作原計劃是《早餐俱樂部》,但他擔心故事有點灰色會讓電影公司虧本,於是選擇先執導喜劇色彩更濃一點的《十六支蠟燭》。故事聚焦被父母遺忘16歲生日的中學女生,為了寫劇本休斯隨便拿了張製片公司給的年輕女演員照片放在桌子上當作參考,這個年輕女演員就是剛滿15歲的莫利·林沃德。

寫完劇本休斯對電影公司說,乾脆找這個女孩來試鏡,巧的是她和休斯的生日是同一天,2月18日。見面之後,休斯就確定她是最合適的人。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豪爾和莫利是約翰·休斯最喜歡的兩個年輕演員

《十六支蠟燭》中扮演男配角的安東尼·邁克爾·豪爾和莫利一起出演了多部休斯青少年電影,兩人是最被休斯寵愛的演員。1980年代豪爾的父母離婚,他經常會去休斯的家過週末,差不多成了他第3個孩子。

在豪爾看來,休斯最懂年輕人是因為他的內心就是青少年,約翰·休斯曾說過“我不喜歡享受離別之痛,在拍完《十六支蠟燭》時我難過到沒法說話,所以很努力地想要與同一批人合作,就像大家看到的那樣。”

但和同一批人合作的心願只持續了不到3年,莫利2010年在《名利場》的長篇文章中回憶說,有次她請假回洛杉磯看婦科醫生(她是加州人),17歲時難以啟齒跟休斯說真實原因,休斯誤以為他去洛杉磯見其他電影導演大發雷霆,認為她不忠誠。莫利表示:“我那時才十幾歲,一個我這麼崇拜的人因為這種事情發火,真的很嚇人”。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莫利登上《時代週刊》

《十六支蠟燭》《早餐俱樂部》的成功,讓莫利登上了1986年《時代週刊》的封面,被譽為美國甜心,風光無限。封面文章裡,休斯對莫利表面上大加讚賞,但背後則是二人的決裂風波。

1986年的《紅粉佳人》休斯擔任製片人和編劇,在片場他幾乎不和莫利說話,莫利認為導火索是:休斯很反感她和安東尼·邁克爾·豪爾戀愛。她不明白,演員在劇本之外發展自己的故事何錯之有,“如今還覺得有些受傷,我很在乎約翰·休斯。他對我不只是演員生涯有影響, 對我的成長都有影響。”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豪爾和莫利的短暫戀情讓約翰·休斯大為光火

大眾能看到的是,莫利·林沃德也想拓寬戲路,推掉了休斯操刀編劇的《妙不可言》。而莫利卻說,早在《紅粉佳人》上映後休斯已經不再接她電話。

出演《泡妞專家》(與小羅伯特·唐尼合作)等愛情喜劇,推掉了《風月俏佳人》、《人鬼情未了》等片約之後,精通法語的林沃德去到法國發展,從此淡出好萊塢。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曾經的美國甜心莫利·林沃德

直到約翰·休斯去世前幾年,住在巴黎的莫利才寫給對方一封信,認為休斯和她就像特呂弗和《四百擊》男主角讓-皮埃爾·利奧德的關係,莫利感謝休斯當年的提攜。一個星期後,休斯給莫利寄來了一大束花,這是他和前任繆斯最後一次聯繫。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約翰·休斯電影裡的場景幾乎全在芝加哥附近

13歲時,約翰·休斯全家遷居到芝加哥附近郊區,從此他把芝加哥當成故鄉,而且是個十足的“戀家狂”。約翰·休斯大部分作品包括擔任製片人的《小鬼當家》都被設定在芝加哥或者附近。

《名利場》2010年的文章中透露,休斯和好萊塢所在的城市洛杉磯一直格格不入,1984年環球影業堅持要在洛杉磯剪輯《早餐俱樂部》,休斯才不得已全家從芝加哥搬到西部,他說:“29歲之前,我一直在芝加哥工作和生活。這是個工作的城市,大家上班賺錢養小孩,但在洛杉磯我必須要和一群看電影從不付錢的傢伙混在一起。”

1987年的《春天不是讀書天》故事背景設定在芝加哥,熟悉他的人告訴外媒,約翰·休斯根本就是通過拍這部片滿足思鄉之情。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春天不是讀書天》就像是芝加哥遊記

休斯不適應洛杉磯的生活,不善於和好萊塢工業的繁瑣流程打交道,不喜歡和演員們混在一起,他唯一在乎的是家庭。他的兒子告訴《名利場》,在洛杉磯的4年半時間裡,爸爸只和剪輯師、電影劇組核心成員維持小範圍友誼,家庭才是他主要的社交關係。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約翰·休斯和他的家人

休斯不愛混圈子,倒是和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的約翰·坎迪走得很近。坎迪是約翰·休斯不再拍攝青少年電影后,最喜歡的演員,出演了休斯導演的《飛機,火車和汽車》和《巴克叔叔》,以及他擔任編劇的《小鬼當家》等幾部片。

約翰·坎迪的女兒回憶在《名利場》的採訪中回憶說:“兩人很相似,都喜歡冰球,都是顧家男人,婚姻關係穩定,兩個孩子。我們兩家差不多合併成一個家。過節時休斯一家經常來我家在加拿大的農場,從那時候開始他也想擁有自己的農場。”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約翰·休斯、約翰·坎迪和史蒂夫·馬丁合影

1989年休斯在伊利諾伊州附近買了100多英畝的農場,在貧瘠的土地上種樹、養各種農作物。同年他便搬離了洛杉磯,準備在美國中西部定居。

1991年的《最Q拍檔》是約翰·休斯最後一部導演作品,很遺憾口碑和票房都一般,即使前一年他的《小鬼當家》橫掃全球4.77億美元,也沒阻擋休斯淡出洛杉磯。

休斯在這之後也不是完全不和好萊塢打交道,他和朋友Ricardo Mestres合開公司,自己住在芝加哥,朋友在洛杉磯,陸續和迪士尼合作了《101條斑點狗》《烏龍博士》等片,直到1998年《獄中計》後徹底消失在公眾視野。遠離洛杉磯的休斯精力多集中在家庭喜劇和兒童喜劇,但再也沒有達到過《小鬼當家》的高度。

好萊塢是個人才濟濟、競爭激烈的地方,當你遠離核心,即使早年的成就再大,也很難讓自己一直維持在巔峰。

出演休斯作品的那些年輕演員們(頑童幫),很多人在後來發展中也逐漸被公眾遺忘,除了馬修·布羅德里克,都沒能再有與《早餐俱樂部》等影片齊名的代表性作品。

有評論認為,是“頑童幫”具有負面意義的詞彙加諸在他們頭上以後,他們的生活與事業都走入困境。其實不盡然,他們和休斯的合作的作品曾撫慰了很多年輕人,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早餐俱樂部》卡司重聚

另一方面,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全世界很多年少出名的明星後來籍籍無名,在演藝圈算是常態,何況是在競爭激烈的好萊塢。

這世界我們來過,精彩過,鼓舞過,世人不會忘記。就像是約翰·休斯離開人們十年了,他的作品依舊被很多電影懷念和致敬。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年輕

關於約翰·休斯你可能不知道的N件事

★ 在拍電影之前,約翰·休斯在廣告公司工作長達10年,那段經歷也在他電影中有呈現。比如《飛機、火車和汽車》中,史蒂夫·馬丁扮演的男主角就是廣告公司,電影開頭惡搞了公司主管對提案猶豫不決的場面。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史蒂夫·馬丁在《飛機、火車和汽車》中扮演廣告公司員工

★ 《飛機、火車和汽車》以及1990年的《小鬼當家》證明了約翰·休斯不只會寫青少年題材,喜劇本事也超群。他從讀高中時起就業餘給單口相聲演員寫段子,20歲結婚同時從亞利桑那大學輟學,沒找到工作時以寫段子為生。

★ 1979年開始約翰·休斯全職在《國家諷刺》雜誌工作,成為專業喜劇撰稿人,後依靠撰寫喜劇《假期歷險記》的劇本在電影界打響名氣。

★ 約翰·休斯在廣告公司做事簡潔的特點,讓他的青春成長三部曲《早餐俱樂部》《春天不是讀書天》故事都在短時間內結束,《十六支蠟燭》是一個週末,《早餐俱樂部》和《春天不是讀書天》是一天。

★ 約翰·休斯是個超級樂迷,1967年披頭士的《佩珀軍士的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影響了他的人生。《春天不是讀書天》男主角在巡遊活動中對嘴披頭士的Twist And Shout;《早餐俱樂部》中頭腦簡單組合(Simple Minds)的《你別忘了我》(“Don’t You Forget About Me”)都讓人印象深刻。

1980年代喜剧之王 美国青少年代言人

《春天不是讀書天》中演唱披頭士

★ 約翰·休斯是個小發明家,他在《春天不是讀書天》中設計製造了男主角的睡眠機械裝置,一個可以在床上享受影音娛樂的小發明。《小鬼當家》裡麥考利設置的小機關很多出自約翰·休斯的手。

★ 和約翰·坎迪合作的兩部成年人喜劇中,《飛機、火車和汽車》3504萬美元票房,1987年北美排名第29。《巴克叔叔》6675萬美元票房,1989年排名第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