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您的家乡在疫情下如何卖日常用品?

刚发现


农村人有田可以种菜。虽然生活在最低层,但可以自力更生。口罩自己用布洗吧,洗吧就做一个。



予N王卫卫


我居住在西安。在城墙里,不是小区,很多小区全封闭了。我们家没有封闭,还能出去。只是形势越来越严峻。先是通往莲湖路的路堵了,后来听说门口有人开始查身份证、通行证了。我们家并未要求办通行证,基本都是在家宅着,就是打牌,看电视剧……

才开始晚上出去散步时去超市买点日用品,管的也不太严。后来进去要测体温、登记身份证了,但所有物品还能买到。家门口超市的蔬菜、水果价都上涨了一倍以上,但也能买到。特别时期也能理解,但服务态度绝对好。

希望疫情赶快结束!西安加油!




壹佰高


我的家乡有一天美丽的河流,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我从小喝着黄河水长大!到了20多岁我就离开的我的家乡,到一个名叫郑州的城市打拼,刚开始每年还有回家几次,到后来的一年回家一次,甚至这几年因为很多因素我已经好几年没回家了。

因为我们今年又没能回去,没想到今年大年初一的时候一大早妈妈打电话说已经在高速了很快到郑州,原来妈妈太想念她的孙子孙女了,来的时候给我们带来了一大袋面粉,和爸爸过年自己卤的肉、扣完、炸的排骨,一大包自己种的大白菜。

所以我们家的生活用品很充足,经常给妈妈打电话,她也说村里从初一下午就封村了,家里有自己的菜园,生活用品年前备的很足。郑州各个小区也封门了,一家每天只能有一人出门,因为我们小区就有卖各种蔬菜及生活用品门店,家里缺啥了,我就下楼买了很方便很近的。






开心的小云


过年准备了招待几十口人的鸡鸭鱼肉,水果青菜,还有准备走亲戚用的牛奶鸡蛋点心饮料,现在需要我们一家三口消耗掉,人家娘俩每天跟猫一样吃不了多少东西的,我还算可以但是活动量减少,一天两顿饭就撑得慌,家里面的东西再有一个月也消耗不完,头疼。


醉卧菩提树红尘炼凡心


疫情期间,原来每天让出去一次去购买日常用品,后来限制时间每次出去2小时,再后来是按照楼道单双号出去 单号楼道单日出去购物,双号楼道双日出去购物,就是每两天出去一次,而且时间缩短为一个小时。

这样大家都非常遵守,匆匆去,尝尝回,时间够用,都知道现在要少出门,在家呆着,一是安全,二是不给政府部门、小区、邻居添乱,大家都好,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大家的觉悟都挺高。


濮阳在线传媒


我前半生在城市里生活,前几年在乡下做了几间平房带个小院,承包了上十亩地种点树,也种点菜自食。这次疫情在乡下,乡下也响应政府号令封村,年前准备几冰箱年货正好派上用场,荤菜不愁,青菜地里吃不完,周边村民也是如此,基本不用出村买菜,没有买,卖得也没有多少,比起市区来好许多,活动空间也大,只是今年过年的氛围冷清许多。



杨博善


我的家乡是一个80万人口的北方县级市。在京津冀经济圈内,是北京的南大门。随着疫情扩散,我市也确诊了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全市所有小区,乡镇也进行了封城管理。西环蔬菜批发市场,裕华路菜市场,明珠菜市场,东西八市场等从十一点到下午二点半隔天错时段开放。菜市场门口,有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检查是否戴口罩。凭准入证进入。

市各小区所有小规模超市全部关闭,开门营业等通知。大超市门口有值班人员用测温枪,在顾客进入前测试体温。并规定每次放入二十人,采购时间为半小时。

乡镇的超市从管理上就差一些,很多都不能正常营业。虽然不对顾客量体温,因为老板担心自己的超市成为传染集散地,也只是中午开两几个小时,马上就停止营业。因为每天都开门,惠顾的顾客也不是很多。


潇湘666


我在河北,每天指定一个人出去购买生活物资



涂优优


小区里有连锁超市,按门牌号实行单双号购物,每次一小时,进超市前测体温,所有服务员收银员都戴口罩,没戴口罩的顾客不让进门。物价平稳,蔬菜、米面油调料、水果供应充足,还都挺新鲜的,零食也有,足量供应,美中不足就是尿不湿有点供不应求,去了两次就买到一包合适的,家里年前囤的快用完了,没办法,只能联系之前常去的母婴店给送了几包


白衣袁左宗


邯郸市在响应国家一级响应应对疫情方面工作认真。各小区都是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不让进入小区;本小区人员要测量体温并登记之后方可进入。尤其是出门更是按区里的要求,实行出入证制度。一户两天中只准出去一人购买生活用品。为了减少外出,大家平常可在小区内购买的就在小区内的小超市、小卖部解决了。小区内的小超市、小卖部每电话联系货源,小区门卫按要求检测送货人员的证件和身体后放其进入送货。这样就方便了业主在疫情下不出小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