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復工吃飯之困:廣州多寫字樓冒出外賣“保溫箱”

本週,廣州又有一批企業陸續復工復產。自全市餐飲暫停堂食服務後,“用餐難”成為復工企業及其員工的一大難題。今天,記者調查發現,在廣州天河、海珠、越秀等區寫字樓裡“冒”出多個智能取餐櫃。櫃內溫度恆溫60℃,送餐人將外賣放入櫃中,啟動30分鐘滅菌消毒。訂餐的企業員工在收到餐品送達通知後用手機開櫃取餐,全程無接觸送餐人。

專家指出,這是在當前預約制網絡訂餐潮下出現的創新配套服務設施,能更好保障復工員工基本用餐需求,避免寫字樓就餐人員集聚用餐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

解复工吃饭之困:广州多写字楼冒出外卖“保温箱”

每櫃36格,員工手機取餐

中午12點,用餐時間到了。在天河崗頂某商業大廈上班的小吳接到微信取餐信息通知後,走到公司同一樓層辦公區域的智能取餐櫃前,用手機打開櫃門取出自己的午餐。飯盒還有點燙手。他說,這個櫃子裡的溫度有60℃,送餐員將餐品放入櫃中後啟動半小時滅菌,半小時後訂餐人才打得開櫃子取餐。小吳所在的企業在寫字樓中有兩層辦公區,每一層設置了2個智能取餐櫃,全公司一共有4個櫃子。記者看到,每個智能櫃有36格。根據需要,可以多櫃拼齊。櫃子邊上有消毒記錄本,記錄櫃子外立面的消毒情況。

記者瞭解到,智能取餐櫃是企業訂餐的一種模式,在企業的統一訂餐時間內,員工們通過手機選擇喜歡的菜品後下單訂餐。餐飲商家通過系統接收到訂單後備餐,並在用餐企業規定的用餐點前30分鐘將餐食放入智能保溫櫃中消毒保溫。訂餐員工收到取餐通知後用手機自行開櫃取餐。

解复工吃饭之困:广州多写字楼冒出外卖“保温箱”

“崗頂的餐飲選擇很多,之前同事間有時會一起去附近餐廳吃飯,或者點外賣吃。現在智能取餐櫃是我唯一的選擇。”小吳說,他們公司給員工制定的餐標原來在20元內,上週開始調整到25元。他說,現在寫字樓對外賣管控非常嚴格,外賣員無法進入,訂餐人只能出去拿,逢飯點時整個大廈用餐需求大,各公司員工湧到門口取餐,風險高。“智能保溫櫃把現在流行的無接觸配送進行得徹底,避免了送餐員與訂餐人接觸,加上終端的消毒,吃起來更放心”。小吳稱,在取餐以後,同事們分散式用餐。

李小姐是“貪玩”遊戲公司的行政人員,他們公司同樣採用智能取餐櫃解決員工用餐問題。李小姐告訴記者,全公司在寫字樓有三層區域,放置了大量智能取餐櫃,取餐時段分批次取,取餐後分散式用餐,一般回到自己工位上吃。過去,同事們會在休閒區一起用餐,這種方式在特殊時期已改變。“櫃子一方面可以消毒,另一方面能保溫,保證衛生安全之餘也提升了用餐體驗。”李小姐說,安全把控是他們目前企業用餐最關注的。

餐食60℃下消毒半小時可滅活病毒

那麼,為什麼櫃內設定60度進行長達30分鐘的消毒?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聯繫上智能取餐櫃的運營方悠飯糰餐。負責人高翔告訴記者,針對疫情防控需要,保溫櫃溫度設定恆溫60℃,餐食提前30分鐘放入保溫櫃內,並鎖定無法開啟,直到消毒完畢才能取餐,這樣確保在56℃以上高溫有效滅活可能攜帶的病毒,加多一道保險。記者從廣東疾控中心官方渠道瞭解到,“56℃持續30分鐘能滅活新型冠狀病毒。”

高翔說,他們為疫情下的寫字樓餐飲安全升級了無接觸供餐方案,即“三道閥門”,第一道是供應商篩選檢查;第二道閥門是日常安全生產監控,平臺推出《工作餐安心卡》記錄了提供餐食商家的廚房員工和配餐員體溫數據,用餐企業員工用手機登入訂餐系統即可查看;”第三道閥門“正是餐食在保溫櫃恆溫60℃消毒30分鐘,工作人員每次配餐前對櫃體表面消毒,並做好消毒記錄登記備案。一人一櫃格,訂餐人根據手機取餐提示錯峰取餐。

記者瞭解到,目前智能保溫櫃普及到天河、海珠、越秀、番禺、黃埔、荔灣各區的寫字樓,其中六成左右集中於天河,主要是珠江新城、崗頂、科韻路、天河北等區域。“光這幾天,我們在廣州就多了十幾個企業客戶,目前在廣州每天服務3萬多人用餐。”高翔說,無接觸、更安全的交付餐方式,會成為一個新的消費趨勢和市場機會。

行業協會:智能櫃在餐飲渠道應用進程加快

廣東省團餐配送行業協會秘書長陳翔告訴記者,智能取餐櫃的應用是社區智能提貨櫃、智能飲料機、咖啡機的延伸,也是市場發展趨勢,在日本已遍佈街頭。目前國內主要應用於一些寫字樓、學校、社區,但尚未成為目前餐飲外賣消費的主流,可提供冷鏈、常溫餐食,提供便利性服務。當前疫情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加快智能櫃在餐飲渠道應用進程,其服務渠道、服務產品會更加多元化。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程鋼認為,智能取餐櫃一來緩解特殊時期外賣配送的壓力,二來減少企業員工外出,減少大量人員聚集餐廳門口或者樓下取餐的情況,避免交叉感染的風險。他提醒企業員工,特殊時期取餐後一定要進行分散式用餐。

解复工吃饭之困:广州多写字楼冒出外卖“保温箱”

記者從美團方面瞭解到,近日美團將“無接觸配送”進一步升級為“智能取餐櫃”,首先在武漢和北京兩地試運營。廣州地區亦有落地計劃,但目前還在前期推進階段。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曾繁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曾繁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曾繁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