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可無症狀傳染,病毒為什麼變“聰明”了?

新冠肺炎可無症狀傳染,病毒為什麼變“聰明”了?

2017年,一項針對英國3.5萬人的研究發現這些人的平均體溫為36.6攝氏度。因此,研究人員普遍懷疑37攝氏度不是人體正常體溫。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 | 張田勘

香港病毒學家管軼教授曾預言,新冠肺炎最終可能會是SARS的10倍起跳。他說這番話的時候,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數只有數百例。

管軼教授的話不幸而言中。至2月17日,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超過70000人,死亡人數超過1700人。

儘管新冠肺炎發生之初沒有做出有效的隔離措施,但這一次,病毒採取的低調策略,是疫病大規模流行的重要生物學原因。

01

無症狀感染帶來更大麻煩

新型冠狀病毒的低調策略表現在,即使入侵和寄生於人身上,也沒有彈“冠”相慶,更不與人正面硬剛。就像特洛伊木馬,不讓對手察覺。因此,出現了無症狀感染者。他們不發燒、不咳嗽,也沒有其他臨床症狀。最終只能通過病毒核酸檢測才能發現被感染了。

病毒這樣做,就是要讓人無法發現它們入侵了人體,讓人難以及早採取措施,對疾病治療和對病毒進行殺滅。

新型冠狀病毒的低調還體現在,它會躲藏於人的肺部深處的肺泡中,人們要找到它(檢測其核酸)是很難的,僅憑咽拭子提取物無法把它提取出來,也就檢測不出它的核酸,從病原學上無法對疾病進行實錘確認。

只有重症患者的肺部灌液提取物,才能獲得病毒核酸標本檢測陽性結果,而很多感染者對咽拭子提取物要重複檢查3次以上,才能獲得陽性結果。

當然,通過一系列現象和和蛛絲馬跡,人們也知道存在著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

新冠肺炎可無症狀傳染,病毒為什麼變“聰明”了?

▲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首次提出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圖/網絡)

例如,在醫學觀察期發現密切接觸者中有無症狀感染者;在聚集性疫情的調查中開展一些主動檢測時,發現了無症狀感染者;在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進行主動檢測時也發現了無症狀感染者;在對有相關旅行史和居住史的人員主動檢測時,也會發現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病情偏輕,病毒量比較少,因此傳播能力會比重病患者要弱一點。同時,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近距離飛沫傳播,無症狀感染者一般咳嗽較少,所以傳播力也不會很強。

即便如此,無症狀感染者也會傳染他人,而且由於是無症狀,很難被人識別和防範,反而在某種程度上比重症者更有傳染性,傳染的人更多。

這既是此次疾病傳播較廣,感染人較多的原因,同時也給疫病防控帶來了很大困難。

02

SARS很笨,新型冠狀病毒很聰明

這個病毒的低調,如感染人後人不發熱等,反映了病原微生物和人的演化的一種新機制。

新型冠狀病毒遠比引發2003年的SARS聰明,後者以發熱為首發症狀,體溫常超過38攝氏度,呈現不規則熱或弛張熱、稽留熱等,熱程多為1-2周,可有畏寒,伴有頭痛、肌肉痠痛、全身乏力和腹瀉。這些症狀會讓人們很快診斷出SARS,並對症治療。

但新型冠狀病毒輕易不引發感染者出現症狀,呈現隱匿狀態。這顯然是病毒演化的策略變化了。

這種無症狀或隱匿的方式之一是避免引起人體的過激反應,發熱就是人體一種正常的應對微生物感染和其他炎症的方式,主要目的是抑制病毒或細菌,甚至有可能通過較高的體溫殺死一部分病原微生物,有利於身體康復。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和其他病毒一樣,喜冷怕熱。

新冠肺炎可無症狀傳染,病毒為什麼變“聰明”了?

▲新型冠狀病毒比SARS隱匿性更強(圖/圖蟲創意)

另一方面,儘管病毒的高毒性是自身繁衍和入侵其他生物如人類和大型動物的有效手段和生存之道,而且病毒也沒有大腦,不會思考,但是,在演化和變異過程中,病毒會趨向於向著低毒性和更強的傳染性發展。

低毒性和更強的傳染性這兩個特性,比高毒性和高傳染性對病毒更有利,因為,這使得病毒能在宿主體內長期生活,以及傳染更多的人(宿主)。

如果病毒的毒性太大和傳染力更強,就會讓更多的宿主在一定時間或短時間內死亡。如果宿主大量死亡,病毒也就失去了寄生和依附的宿主,也自然失去了生存的機會和環境。

因此,姑且把病毒這種向著低毒性和更強的傳染性演化的方向稱為病毒的“聰明”,或者看作病毒在實踐中通過生存得失和數量多寡而構成的演化算法。

新型冠狀病毒比SARS聰明,就在於此,它感染人可以造成不發燒不出現症狀的無症狀感染者,有利於它們不被發現,因而能傳染更多的人,也讓病毒能更長久和更好地生存。

03

人類體溫在下降

其實,對於人來說,也出現了與新型冠狀病毒相似的體溫演化現象,表現為人的體溫在逐漸下降。

此次衡量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一個標準是,發熱超過37.3攝氏度。但為何規定這一溫度為發熱的標準呢?

這主要是取平均值。37攝氏度是傳統的正常體溫。但是,人體的不同部位不同、測試時間和季節不同,以及個體差異等,都會影響到體溫的讀數,因此不能一概用37攝氏度來衡量,而是主要綜合身體不同部位的體溫來衡量。

人體常見部位的體溫包括口腔溫度、直腸溫度和腋窩溫度。口腔溫度為36.3-37.2攝氏度;腋窩溫度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測溫方法,正常範圍為36.1-37攝氏度;直腸溫度正常值比口腔溫度約高0.3-0.5攝氏度。因此,直腸溫度最高,口腔溫度次之,腋窩溫度最低。這三者的綜合平衡也導致了認定發燒的溫度是37.3攝氏度。

而且,發熱還分為幾個等級。37.4-38攝氏度為低熱;38.1-39攝氏度是中等度發熱;39.1-41攝氏度是高熱;41攝氏度以上為超高熱。當然,這些發熱都要直接去發熱門診就診,以確認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美國斯坦福大學傳染病流行病學家帕松內特團隊研究分析了自1860年以來美國人的67.7萬餘次溫度測量數據,經計算發現,現代人的平均體溫比教科書上的37攝氏度要低,而且每10年下降零點幾度。

這表現在幾個時間節點上。1851年,德國內科醫生卡爾·溫德利希首次確定了人體正常體溫應為37攝氏度。1992年,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內科醫生馬克圖維克研究小組對148名參與疫苗試驗的人進行測試,發現其平均體溫為36.8攝氏度。2017年,一項針對英國3.5萬人的研究發現這些人的平均體溫為36.6攝氏度。

新冠肺炎可無症狀傳染,病毒為什麼變“聰明”了?

▲卡爾·溫德利希(圖/網絡)

因此,研究人員普遍懷疑37攝氏度不是人體正常體溫。但是,懷疑的目標首先指向溫度計的不準確,如馬克圖維克認為溫德利希時代,使用的溫度計讀數過高,甚至超過1攝氏度。

因此,馬克圖維克認為,測量誤差是造成溫德利希把37攝氏度定為人的平均體溫的主要原因。

但後來發現,出生較早的人往往比出生較晚的人有更高的體溫,人們的曾祖輩、祖輩比現代人有更高的體溫,而且即使在同一時期測量體溫也是如此。因此,帕松內特等人認為,如果只是溫度計發生了變化,那麼測量體溫的年份應該產生不同影響,但事實上不是。

根本的原因在於,現代人較低的感染率可能是體溫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例如,肺結核和牙齦疾病等長期感染者由於體內的炎症免疫反應會提高人的體溫。但是,由於抗生素等藥物的使用,現代人受到微生物感染的機會較少和時間較短,也就造成了體溫的下降。

04

調低發燒標準以應對病毒的低調

新型冠狀病毒的低調,除了增加人類抗疫的難度和造成更多人被感染外,在未來的走勢還有幾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它會演變成另一種不被人很在意的冠狀病毒,與引發普通感冒和輕度呼吸道疾病的其他4種冠狀病毒相似,成為第5種流行性冠狀病毒。

第二種可能性是,新型冠狀病毒會像流感病毒一樣在冬季反覆出現,同時也會造成嚴重後果,重症病人可能死亡,就像此次爆發一樣。

第三種可能性,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表示的那樣,病毒的低調反而使得人們低估了它的威脅,使得病毒的蔓延比任何恐怖主義行動所造成的後果都要大,全世界必須清醒地將這個病毒對手視為頭號公敵!

新冠肺炎可無症狀傳染,病毒為什麼變“聰明”了?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圖/網絡)

既然如此,就應當以更低的體溫標準來衡量人體是否發熱,比如,以37攝氏度為準,從而把無症狀者還原為有症狀者,至少是輕症患者,也就能防範更多的感染源。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不是不引起發熱,只是引發的發熱比37.3攝氏度低而已。

當新型冠狀病毒引發人們體溫到達37攝氏度以上就算髮熱時,就會讓人警覺,並促使發熱者接受核酸檢測和其他臨床檢查,以便確診感染者,減少所謂的無症狀感染者,從而對症治療,並隔離他們以減少對其他健康者的感染。

如此,將有利於較快和更有效地控制疫情,戰勝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