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小学一年级决定孩子未来十几年?

Mr_Dash


这个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是一年级确实非常重要。

首先,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入一年级,刚刚开始进入学习知识阶段,孩子的学习习惯,坐姿站姿,行为纪律都要开始学习。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那越到高年级会越来越吃力,孩子也会越来越难管,将来让家长和老师头疼。

在我们学校,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教师都会是有经验的教师,并且会专门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强调、规范纪律,一年级纪律好了,将来班级会越来越好。

关于一年级要教孩子什么,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行为规范。严守纪律,会听老师要求,会遵守学校规定。下课文明玩耍,不骂人,不打架,不乱发脾气。

2.礼貌问题:教会孩子进办公室规矩,要打报告,不能再办公室大声乱吼乱叫,见到老师要主动敬礼问好,待人要有礼貌,会用“对不起”“谢谢”“不客气”

3.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课,主动思考。



橙子和程序员的日常


“小学一年级决定孩子未来十几年”,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建高楼必须先夯实地基,同样,想要将来学业有成,小学一年级是万万不能忽视的。

在一、二十年前,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年龄还没有统一规定,那时候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早点上学,他们提前给孩子进行了辅导,学到了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又加之孩子比较聪明,认为尽管年龄还小,但上一年级完全跟得上。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举个例子:

有一年,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教语文。开学时,一位家长把刚满五岁的孩子送到我班上,我看孩子年龄还那么小,就叫家长让孩子再去读一年学前班,第二年又来报名。可是家长叫我无论如何都要收下,说孩子已经学会了拼音,会认许多字,20以内的加减法都会做了,学习上没有一点儿问题。我拗不过,收下了。

开始一段时间,这个孩子的确不错,与六、七岁的孩子差不多,可是到了后面,慢慢地就落伍了。别的孩子半节课就可以写完的生字,他两节课都写不完 ; 一节课就可以做完的试卷,他三节课都完不成。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这个孩子认字没问题,但是写起字来却相当费力。写几个字就要停下来甩甩酸胀的手臂,休息一会儿再写。用力很大,又写不好字的间架结构,写出来的字又长又粗,格子都装不下,美观更谈不上。尽管他每天写作业花了很多时间,还是迟迟交不了作业。

渐渐地,这个孩子把学习当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有时甚至不愿到学校上课,家长只好又把孩子留了级。后来,这个孩子始终对学习不感兴趣,到了初中、高中,一直成绩平平。真是太可惜了,要是晚一年读书的话,这个孩子应该是出类拔萃的,家长也非常后悔当初的决定。

现在,国家明文规定,年满六岁的孩子才能进入小学一年级,过早接受教育的情况就不存在了。但是,部分家长还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教师身上,自己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

仅从语文这门学科来看,一年级要学习拼音,认识偏旁部首,掌握笔画笔顺,识字写字,初步的口语训练和简单的看图写话等,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习兴趣,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作为家长,要随时陪伴孩子,了解学习情况,纠正不良习惯。

例如 : 有些孩子拼音掌握不牢固,边学边就忘了或者混淆了,到了小学中、高段或初中,识字就困难了。

又比如 : 孩子刚开始学写字时,执笔的姿势不正确,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后来想矫正就非常困难了。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高度重视孩子进入一年级时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它完全有可能影响甚至决定孩子未来十几年。


19一凡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年级的表现决定12年后的去向!

老话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表诉的人就是孩子的性格和习惯的发展能看到孩子的未来。一年级养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决定了未来12年的学习成果落在哪里。

别跟我说,一年级能看出啥?很多孩子都是三年级、初中、高中后才崭露头角的。对不起,我不赞同你这样的观点。逆袭的毕竟是少数。那些三年级和初中、高中逆袭的孩子肯定比从一年级就有好的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孩子比付出更多。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教育在他们上面显像,画的好的,就学好的,画的坏的学坏的。一年级一定要陪伴孩子拥有学霸潜质的习惯,除非你给孩子的定位是坐下游的人生看客。

为什么有经验的老教师能看出哪些孩子有潜力,哪些孩子会平庸呢?看的就是一年级的习惯。

哪些习惯要有呢?认真听讲的习惯,认真写字的习惯,遵守学学校纪律的习惯,积极发言和参与班级活动的习惯,养成按时完成作业复习预习的习惯,养成自己独立整理书包的习惯,养成尊敬师长和团结同学的习惯。一年级,如果你家孩子,这些习惯都有,未来12年后,一定给你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是围裙妈妈宁璨,一个追求三好的妈妈。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我的观点和我的文章点个赞加个关注呗。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讨育儿的经验!




围裙妈妈宁璨


因为小学一年级实际上培养的并不是说要让孩子的学习成绩达到一个多么优秀的状态,而注重培养的是习惯。

1.作息习惯。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在生活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幼儿园的孩子一般是会有午休的,但是在很多的小学是没有午休的,早晨到校也要比幼儿园要早得多,这就需要孩子们进行一个作息习惯上的调整。

2.行为习惯。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放了学就可以玩,但是到了小学因为有家庭作业,放学第1件事情是要把家庭作业做完,这就要养成一个习惯,完不成作业,这个习惯的养成将会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受益匪浅。在一定程度上就养成了孩子重要的事情优先做的习惯。

另外如何用笔写字啊,如何?坐姿正确啊,这些也要养成习惯,这些好习惯都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长远的。

3.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养成预习,会提问题的,这样的学习习惯,包括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的掌握,都会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业生活当中受益匪浅。

因此一年级才被看作非常重要。


少年心灵写作


感谢提问,这种说法不确切。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习惯也可能发生改变,关键是父母的心态,任何急于求成的,拔苗助长的心态,都不是良好的教育方式。

一年级的语文

重点:识字,是一生的,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识字。

识字是:听、说、读、写之中的读,听、说能力在一年级之前就在锻炼,写在一年级开始锻炼。

一年级的数学

重点:十以内加减法,任何高阶运算,XY概述、几何、微积分,哪怕菜场卖菜都需要,准确熟练掌握,是一切数学的基础,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从小学一年级,12年到大学,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终身学习,切不可只纠结于某一个点。


微思千情


这句话其实是一种经验的总结,只是想说明一年级对孩子的未来学习比较重要而已。如果把它看成真理,并且因而产生焦虑,那实在是非常的不应该。

就像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样,只是提醒大家注意这些关键时间点的把握,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们如果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有意识地帮助到孩子建立习惯,那么孩子日后的成长就会顺利很多。


每句话都应该有一定的语境或者是适用的条件。一年级是孩子进入学校正式学习的开始,如果能够在起步阶段建立起好的学习习惯,有好的学习态度,那么往后孩子就容易进入正循环:越学越好,学得越好就越有信心!


但如果家长把这看成真理,逼着孩子在一年级考取好成绩,为此不惜一切地逼迫孩子,那么即便是孩子考取满分,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依然不会有好处,甚至有坏处。


在我看来,一年级主要是培养意识、心态和习惯的好时机。

一、学习意识的培养

最起码的,孩子应该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情。然而现实很遗憾,很多孩子慢慢地逃避学习,和学习分离开了。

昨天我在微头条发了一段话:内力觉醒是孩子成为真正学习者的关键,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让孩子觉醒。

有一句话流传甚广: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育者的成人,目标在于唤醒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的学习力顺利的流动起来,并且不断壮大。

依靠大人的监督催促逼迫得到的好成绩不可持续,我们必须把教育的焦点转向内,聚焦到孩子的内心。


以孩子为主体,意味着孩子要掌控大部分的学习,成人只是提供给ta一些必要的帮助。然而现实中的学校,大多是以知识为焦点。我们的老师打造知识,孩子接受知识。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生硬快速的方式往孩子内心灌注知识,忽略孩子的内在体验,孩子缺乏参与感,最后学习者与学习分离了,厌学由此产生。

二、学习心态的培养

我们都希望孩子乐观上进,自信而不怕困难。但是现实中我们的做法却跟这些背道而驰,我们因为孩子的小错误而打击孩子,是因为我们本身就不乐观。我们只有对未来焦虑才会如此担心孩子,这样如何能够让孩子习得乐观呢?

乐观意味着对未来充满期望,可是我们却无法忍受孩子考取98分。

我们希望孩子自信,却总是盯着孩子的不足,对孩子缺乏肯定。

我们想让孩子学会不怕困难,却很少协助孩子去迎接挑战。


作为家长,我们要当好孩子内心的避风港,在孩子害怕、逃避、不自信的时候抚慰他们。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给孩子规则,要求孩子有规则意识。但是我们不应该逼着孩子马上变得完美。孩子的人生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孩子由不会到会,由不完美走向完美。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习习惯,实际上也是锻炼孩子约束力的过程。

学习不一定是苦的,但是约束自己的过程肯定是辛苦的。当我们喜欢去做一件事时,我们不会觉得辛苦。所以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的学生,不会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本身不是很乐意去做这件事,而是靠自控力来约束自己的时候,一开始会觉得有点难受。

但是一旦一个行为变成习惯,那么抵抗情绪就会减少,事情也就会变得顺畅起来。

就像跑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非常难受的。一个星期,一周或者一个月之后,你的身体就会适应过来,到那个时候不跑步你反而会觉得浑身难受。


我的孩子每天都会读一个绘本,有一次我们外出游玩,回到家已经夜里十一点半了。孩子洗完澡上床睡觉,忽然意识到自己没有读绘本。她自己马上爬起来跑到客厅读起来,那个时候已经是夜里十二点半了。

要想让孩子有学习的渴望,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我们需要让孩子从学习中有所收获,让孩子能够有一定的自由度,让孩子能够感觉到自己能够掌握它。

一定的自由度、有成就感、能够掌握的感觉这三者都非常重要!

教育者在推动孩子的时候,也是需要从这三方面来考虑。

自由度意味着你不能事无巨细什么都指导孩子,盯着孩子不放。你要让孩子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做安排,让孩子有自我意识。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粗心,丢三落四,实际上就是因为平时没有让孩子独立负责一件事情,孩子缺乏应有的锻炼,做事情缺乏整体感!


有成就感意味着孩子需要得到外界的认同,需要成人的肯定!现实中,老师和家长都更关注孩子丢掉的那几分,错掉的那道题。你很少会觉察到孩子真正的成长,你忽视了孩子的进步。孩子缺乏成就感,ta就失去了持续学习的动力。


孩子需要能够掌控的感觉!如果一件事情太难了,即便是一开始孩子有好奇心,不久之后也会因为挫败而失去兴趣。

比如俄罗斯方块很好玩,绝大多数人都会喜欢。这主要是因为它本身比较吸引人,而且阶梯设置得很好。如果一开始就从很难的关卡开始,打不好就一直练,那么相信很多人不久就会失去兴趣。

孩子如果感觉学习太难了,这是一个提醒。它提醒我们孩子已经在学习中感受到强烈的挫败感,这时候家长应该想办法给孩子降一些难度,给ta搭建一些阶梯,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如果你一味地还是简单逼迫孩子练习,责骂孩子不专注、不思考,那么孩子最终将会放弃希望。


一年级的学习,慢一点,稳一点。家长要多支持和鼓励、接纳孩子,给孩子定规范。当你把目光放在这些上面,把焦点从分数上移开,那么孩子的学习就会慢慢变好。


这篇分享就到这里,我是翼翔老师,这是我在悟空问答的第1094篇回答。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这个问题是古今都知道,问题是对这个问题理解的都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结果。平心而论,看看我们对这个问题理解的怎么样,孩子学习出了问题是怎么出现的,是哪个阶段出了问题是不是清楚的呢?再看看具体指导孩子学习,指导什么清楚吗?指导学习习惯指导什么清楚吗?孩子看书看什么清楚吗?也就是思考什么的问题没有就解决不了思维的问题就没有思路。这些问题早解决孩子才不浪费时间生命。提到“一年级”这里面可有大学问!!!


难得糊涂李学龙


有人说小学一年级决定孩子未来十几年,有一定的道理,我觉得不必抠字眼,领会精神即可,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孩子上学的早期很关键,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对孩子来说,一年级是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起点,从以前相对自由的状态,要进入一个相当规范化的状态,包括作息时间、言行举止、交往方式,都进入一种新的程序,并将由此持续十多年。因此,早期的认知的形成、习惯的养成,将影响此后很长时间。如果早期养成很好,孩子的成长会顺利许多;如果早期形成不良的意识和习惯,在后面将会花很大力气去纠正。

要形成哪些正确的认知和习惯呢?

首要的,培养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要对学习负责的意识。很多孩子不想学习,觉得是为了家长学习,为了老师学习,要让孩子意识到这是错误的,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认知。家长也要少代劳,逐渐放手,让孩子逐渐做到为自己的事负责,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其次,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持续十多年,行为规范也是持续的,只是规范越来越细,越来越严。如果最初的规范没有养成好,毫无疑问会影响后续。这些行为规范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上学不迟到、不早退;尊重老师;遵守学校纪律;上课听讲认真,踊跃发言;认真做作业,按时上交作业;自己整理书包、学具、书桌;打扫教室卫生;等等。

第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方面论述的就比较多了,我这里就不再重复,只强调大家容易忽视的几点:一是要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要工整清晰,还要写字快。二是一开始就要让孩子提高作业效率,严禁边做作业边玩、边做边吃零食。三是要舍得让孩子玩,预定的学习任务完成了,一定不要再加码,多出来的时间要让孩子自己安排,鼓励孩子玩,还要多让他与小朋友们玩、多去户外玩耍,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第四,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进入新的环境,肯定会有一些不适应,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家长要重视,如果忽视了,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比如,怎么处理好个人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好个人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个人和班级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孩子能否快速并快乐度过适应期至关重要。

第五,家长要高质量地陪伴。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30年的石灵芝老师说,所谓高质量,是指没有评判、没有指责、没有轻视、 没有打击、没有打断,只是很单纯、很欣赏、很专注、很幸福的,陪在孩子身边,通过真正的、内心真实的感受来交流与沟通,传递爱、信任和安全感,促进了解、关爱和信任。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家长应该尽量多陪伴孩子,越早陪伴,效果越好,越早受益。

总之,孩子小学前几年很关键,处于意识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用心引导,成功度过,后面的学习和成长生涯,家长和孩子都会轻松很多。

〔我是 ,用心学习带娃,与娃一起成长。怎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省心的娃?期待与您一起探讨!〕


三只肥汪的修炼


这个题目可以换成“幼儿园决定孩子的未来、小学三年级前决定孩子的未来”等等,这些说法是谁说的呢!太可怕啦,一个孩子的一生就被你们的一句话给定义了。

如果一年级决定孩子的未来,那么一年级的期末考试后,差生基本都不用在接受教育了。

大错特错。

英国剑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彼得·琼斯称,大脑有自己的“发育时间表”,研究认为人类大脑并非很快就成熟了,而是一个缓慢、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达到成人状态,差不多要到人们30多岁左右。

也就是说在30岁之前,我还是处于大脑的发育阶段,如果非定义一个时间点在决定整个发育质量,是不是太荒谬了。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一年级、二年级或者三年级,而是持之以恒的学习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坚守。


河马老师


小学一年级决定孩子未来十几年?这话虽然看起来有点言之过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小学一年级的确对孩子的未来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从孩子本身来看,如果小学一年级能够养成非常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那么习惯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会形成一个非常正向的循环,孩子就不会讨厌学习,对学习会有很高的热情,以后也会成长的比较顺利。

第二,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是对孩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要不然为什么不叫启蒙老师呢?如果能遇到一个非常友善的、善于发现孩子优点的老师,孩子会比较愉快,个性会更加的开朗。

相反,如果遇到的老师比较严苛,总是在批评孩子,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甚至孩子总是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也装作视而不见,那么孩子的个性会因此被压抑。很有可能讨厌学校,甚至在其他的社会交往当中也受到影响。副作用是非常强大的。

第三,根据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模式和班级的管理模式,小学一年级当班长的孩子,到了二年级,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一般是会连任的。同样的,如果是中队长的,后续的入队入团入党都会一帆风顺。

所以一年级是孩子的起点,起点高,遇贵人,自身行为和学习习惯又好,那么后面就步步顺。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年级的确很重要,家长一定要多花一点心思。多陪伴孩子,多鼓励孩子,多引导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