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零跑腿,审批不见面——崇明区规划资源局推行云办公核发全市首张“三证合一”《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以广大农村地区为主的崇明区勇当全市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以集体建设用地为载体的乡村建设项目日益增多。

庚子鼠年伊始,在全国人民奋力抗战新冠肺炎疫情之际,为保障各类项目按计划推进,2月10日,收到三星镇的项目审批申请后,区规划资源局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对接,通过云办公开展了项目网络报建及审理、审核、审定 、发文等工作,2月13日完成了全市首张“三证合一”《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电子证照办理,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了“办事零跑腿,审批不见面”的审批改革。此次审批用时仅3天,比原审批时限缩短近两个月,对促进乡村地区项目的快速落地,保障乡村地区社会民生、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市政配套等项目建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同时,“不见面”的审批流程也在疫情期间给众多项目建设方吃下了一颗安心丸。

办事零跑腿,审批不见面——崇明区规划资源局推行云办公核发全市首张“三证合一”《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办事零跑腿,审批不见面——崇明区规划资源局推行云办公核发全市首张“三证合一”《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办事零跑腿,审批不见面——崇明区规划资源局推行云办公核发全市首张“三证合一”《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该项目为崇明三星第二敬老院新建工程项目,项目位于三星镇北部的海中村,建设主体为上海市崇明区三星镇人民政府,用地面积688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93.35平方米,建成后可实现新增床位285张,将极大地缓解三星镇北部区域养老设施匮乏的矛盾。

此次《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三证合一”是区规划资源局落实乡村建设项目“缩减审批环节,再造审批流程”的又一次自我加压。此次针对乡村集体建设用地项目的审改,一是重塑了审批流程,完善了审批平台。对照乡村集体建设用地项目特点,通过“三证合一”重塑审批流程,市规划资源局在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审批系统制定了专属审批通道,申请人可根据项目用地属性,快速选择申报通道。二是实现办理时限、提交材料“双减半”。按照“一类事项一个部门统筹、一个阶段同类事项合并”的要求,进一步梳理乡村建设项目现有审批事项的报审要求,合并简化内容相似材料,全面缩减报审材料和审批时限。三是全面推行“无纸化”和云办公。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建设单位从需求发出到审批完成,全流程采用“办事零跑腿、审批不见面”,推行行政审批电子证照,运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实现信息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路”,实现防控防疫不耽误,服务效能大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