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教育究竟有没有用?

本以为这段被关禁闭的时期,是日日废材葛优瘫。但现实爆锤了中年人。两只娃在封闭的空间里,精力被神秘能量加持了——

无限!自动!回血!功能。


所以,想象中的岁月静好在现实中画面是这样的:


“妈妈...小鹿又舔桌子啦!”

“妈妈...小鹿把我好不容易拼好的拼图拆啦!”

“妈妈...小鹿把口水涂在墙上啦!”

“哥哥你走开!”

“哥哥还给我!!哇呜呜呜...咔咔咔...”



老母亲每日在崩溃的边缘苟延残喘。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收获。在把娃强行按倒的午睡时间,终于拔了几本书单上的钉子户。按照对精神冲击的强度大小,排序如下:


《教养的迷思》

《虎妈战歌》又名《我在美国做妈妈》

《乡下人的悲歌》

《不平等的童年》



本以为可以慰藉残酷的现实,谁知精神世界更对立分裂。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教育究竟有没有用?

《教养的迷失》


先说说《教养的迷思》。


这位被称为“新泽西奶奶”的硬核老人,对儿童期的教养提出了炸翻世界的观点:你对你的孩子成长结果不起作用。



她对着现今焦虑的老父亲老母亲迎面一闷棍——别挣扎了,放轻松点,你的努力对孩子根本没毛作用。市面上所谓的权威育儿理论,都是瞎扯淡!


不知道Dr.B.spock斯波克博士听到有什么感想,如果被弗洛伊德知道,估计棺材板是摁不住了。


说好的父母是儿童期的心理责任人呢,你就这样拍拍手,一身轻松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了?


当然,硬核奶奶也不是张口瞎说,她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有用的是“同辈群体”。如果对这个观点感兴趣,不妨看看这本书。


好处就是,看完后,你不用再担心给娃辅导作业心梗了。



反正父母起不到作用,与其日日刀光剑影尔虞我诈,还不如早点称兄道弟,互相放过啊。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教育究竟有没有用?

《虎妈战歌》又名《我在美国做妈妈》


《虎妈战歌》和《教养的迷思》育儿观点,是势不两立的。


身为耶鲁法学院的教授,蔡美儿一声怒吼:你走开。老娘掌控了孩子的一切,并且很成功。


铁腕老妈蔡美儿,育有两位聪明漂亮的混血女儿,是彻彻底底的“父母是孩子的规划师”忠实拥趸者。


在积极实践过程中,她用极端的手段“控制”着俩个女儿的每一天,每个小时。用“疯狂”已不足以形容。


一口气看完她的精彩鸡飞狗跳母女互撕的日常,目瞪口呆。你我同为母亲,怎么就差出了猿人和现代人的既视感?


和她对比,我连“佛系育儿”都没资格,算是“弃疗育儿”?单从学习乐器一点,这位狠角色就把我摁在地上摩擦了。


蔡美儿一家出去度假,前提是要找有钢琴的酒店。


因为大女儿每天两个小时的钢琴练习雷打不动。如果酒店实在没有钢琴,也一定要找到能租赁到钢琴练习的地方。小女儿的小提琴更是旅行必带品,每天早起练琴完才能开启一天行程。


同样学钢琴的小象哥哥,每次出行十天半个月的,我愣是没有想起还有“钢琴”的存在。母亲和母亲的差距,让我掩面而泣。


如果你觉得对孩子太严格,可以看看蔡美儿这本书,自己头顶瞬间有了弥勒佛头上仁慈的光环。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教育究竟有没有用?

《乡下人的悲歌》


《乡下人的悲歌》的作者J.D.万斯,出生于美国的没落山区。这本书讲述了他是如何摆脱了底层挣扎的童年,一路逆袭到耶鲁法学院的过程。


更巧的是,无意中发现作者是《虎妈战歌》作者蔡美儿教授的学生。


这本书的观点和蔡美儿基本一致,甚至风格也类似,都是以描述自己的现实经历,总结得出结论:



在阶层固化的美国,底层人群实现向上流动是非常困难的,除了幸运和不放弃努力,你的父母也起着莫大的作用。



这种作用不仅影响你的成功道路,还影响你看世界的视角,性格和处事方式。并且可能会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美好的童年滋养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疗愈。形容J.D.万斯最贴切不过。


这本书给我的震惊不亚于前两本。大量的美国“铁锈地带”“山区地带”真实写照,让看多了好莱坞大片的人,看到了更立体的美国。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教育究竟有没有用?

《不平等的童年》


《不平等的童年》这本书是一本观察实录,作者是一位社会学博士,他研究不同阶层孩子们的家庭时光是如何渡过的。


他和助手去到研究家庭中当“影子人”,负责真实地观察并记录。理性的观察记录视角,相当于书面版的《人生56年》。


虽然作者没有作评价,但从总结中不难看出,贫困家庭和中产阶级的孩子在过着两种童年。当然也各有优劣。


比如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疏于管理,虽然“各项竞争技能”堪忧,但也在“自由”中早早练就了独立的本领。


中产和富裕家庭的娃和中国大多数的家庭一样,不是在上培训班就是在去各种培训班的路上。德智体美训练轮番上阵。孩子举止得体谈吐不凡,但也疲惫不堪。


以上就是近期看的几本书。


按趣味性来说,阅读性最强当属《虎妈战歌》,充满了烟火气息的母女较量,和甄嬛传有得一拼,非常具有观赏性且通俗易懂。


最枯燥是《教养的迷思》,因为作者较多篇幅在辨析理论。也可能因为翻译问题,有些表述晦涩难懂。


《乡下人的悲歌》和《不平等的童年》属于记实类型,前者有启发性,后者更客观。


总之都比较有看点。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教育究竟有没有用?


至于观点的对与错,或哪种更科学,个人有个人的理解,不同人生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如同我生长在湖南无辣不欢,如今沦陷在广东的甜品里无法自拔。


我的个人观点是,



孩子确实不是简单的一组反射神经元,

顶着一个空白大脑,

等待家长的编程和输入设置。



但父母也不只是负责基因染色体,

和提供一日三餐的喂养工具人,

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的起点,

是漫长孩童期的三观奠基人。



虽然人生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

但你能给予阳光,他便不会黑暗。

若你能鼎力相助,他便不会孤单。



这便是父母的意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