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失去地產,房企能搞“醫療”嗎?

假如失去地產,房企能搞“醫療”嗎?


文|內幕君


馬雲曾經斷言,“中國下一個首富,一定會出現在大健康領域。”

那時候大家覺得馬老師在打廣告,阿里重金佈局大健康產業,馬老師當然要這麼說了。

直到這次疫情發生後,互聯網診療爆紅,港股的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等迎來大漲,阿里健康甚至一天漲了200億市值,小夥伴終於醒悟:

捕捉風口,永遠是姓馬的跑得快。

今天馬老師的阿里又火了,其全新的AI診斷技術僅用20秒就能判讀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準確率達96%。一位新冠肺炎病人的CT影像大概在300張左右,醫生肉眼需要花5-15分鐘。


除了馬雲、馬化騰、馬明哲涉足醫療大健康,這些年來,投身其中的另一股勢力來自財氣逼人的地產圈。據樂居財經統計,截至目前,多達39家房企“涉醫”,包括碧萬恆融四巨頭。

於是就有人開始想象,地產光景不如前,而大健康產業通過此次“洗禮”,未來似乎大有可為,房企可否幹上一票?


1

我們先搞清楚一個問題,什麼是大健康產業?

按照人類生命週期“生、老、病、死”四階段劃分,大健康包括“健康管理、醫療醫藥、康復智能、養生養老”。

也就是說,成熟的大健康產業不僅要“治病”,還要“治未病”,要讓人們“生得優、活得長、少得病、病後有得治。”

先談談“治病”環節的情況——中國醫療行業的發展現狀。

這次疫情讓兩個常態問題集中暴露,一個是人均醫療資源匱乏,一個是基層醫療單位功能缺失。

不說疫情期,就是平日裡醫院也是人滿為患,莆田系的除外。在一二線城市,很多患者需要住院治療時,常常會被告知:要等床位。

而基層醫療的缺失同樣暴露無遺,此次大量疑似患者湧向三甲醫院,分級診療制度近乎虛設,基層醫療體系沒能很好地起到初步診斷的作用。其實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真正起到預防、阻斷、安撫作用的恰恰是基層醫療單位。

大家都湧向大醫院,勢必造成大醫院醫療資源超負荷。這說明一個問題,老百姓看病還是不信任基層醫療機構,是大家偏見所致?

不。是它們確實能力有限。

頭疼腦熱或者拔個牙,你可以去社區醫院搞定,但凡病症沾上那麼一點疑難雜,還得往大醫院跑。內幕君認識一個哈爾濱的小夥伴,有回被魚刺卡喉嚨了,不深,就上家附近的社區醫院,想讓他們幫忙拔一下刺,結果人家說:你得去大醫院拔。

學醫出身的小夥伴不信這個邪,她說自己都能看到刺,拔一下哪有那麼難。就找牙醫買了一次性使用器械盒,拿著裡頭的小鑷子,自己一頓操作拔掉了。此操作難度係數不小,沒有經驗請勿模仿。

內幕君自己也去過幾趟社區醫院,發現就診人數最多的是理療科,一堆老年人在那接受針炙、拔罐、牽引、按磨。醫師跟我說,來診療的基本都是老者,因為能刷醫保卡,還有人陪著聊天,老人家開心。

2009年至今醫改走過10年,我們會發現,全國醫療機構數量總體是一個緩慢上升的趨勢。

假如失去地產,房企能搞“醫療”嗎?

如上圖所示,2009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量是91.7萬家,2018年是99.7萬,9年時間僅新增了8萬家,而且都是些民營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

2010年到2018年底,基層醫療機構新增近4.2萬家,民營醫院新增1.4萬家達2.1萬家。與此同時,公立醫院的數量日漸縮收,從2010年的1.38萬家降為2018年底的1.2萬家。

但是公立醫院的診療人數,並沒有隨之減少。2018年,公立醫院診療人數是30.5億人次,比2010年多出12億人次,而2018年同期民營醫院是5.3億人次。(數據來源於國家衛健委發佈的《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這麼總結,醫療資源表面在擴增,但卻很難算得上有質量增長。


2

醫改十年,給民營醫院提供了野蠻生長的土壤,社會辦醫參差不齊。

不過生長有限度。

民營醫院大部分集中在醫美整形、口腔、眼科、婦產等醫療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的專科領域。比如莆田系就搞了很多男科醫院、不育不孕醫院。

截至目前,全國各地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已超2萬名,其中99.99%是國家隊的,也就是公立醫療系統的。有個別非公醫療隊參與了“最美逆行”,佔比微乎其微。

說明一個問題,非公醫療市場仍不成熟。

總的來說,在治病環節,我們面臨著人均醫療資源不足、基層醫療缺失、非公醫療不成熟三大問題。

至於“健康管理、康復智能、養生養老”這三環更遑論了,需求大,缺口也很大。中國70%的人處在亞健康狀態,慢性病患者已經超過3億,與此同時,還伴隨著重大疾病年輕化、人口加速老齡化的趨勢,這些都亟待成熟的“大健康產業”來排憂解難。

早在2013年,國家層面已經提出: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週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體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健康服務業總規模8萬億元以上。

這個產業集群咱目前還沒看到,有缺口就意味著有市場,光靠政府做不了這麼多事。

後來“健康中國”戰略又提,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16萬億。

16萬億,可以想象這塊餅很大。

加之此次疫情暴露出中國醫療體系諸多問題,醫改勢必加速,政府會加大宏觀政策和執行層面的改革力度。同時也將更加鼓勵發展大健康產業。

而對於社會層面而言,這場疫情之後,公眾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將史無前例被激發。“美好生活”從來沒有這麼被渴望過。

因此資本入局是有機會的,理論上,房企是能搞醫療的,能搞“大健康產業”。


但不意味著誰都能分一杯羹。


3

2012年前後,一批房企率先入局大健康。

那時候老大萬科拋出「地產白銀時代論」,威力和“活下去”差不多,於是一群小弟們紛紛開始尋求多元化,又恰逢“醫改東風”迎面吹,所以就有了房企扎堆佈局醫療大健康的現象。

頭部房企裡最先“求醫”的是萬科,那會萬科還是老王的時代。

2010年-2011年之間,王石密集考察了臺灣地區、美國、韓國多家民營醫院,與此同時,萬科申請在深圳辦醫,最初想規劃一家有500張床位的非營利性三級兒童醫院。

但過程一波三折,光拿地就拿了三年,後來又遇各種原因耽擱至今。萬科在廣州、北京投資的康復醫院倒是相繼開業了。

假如失去地產,房企能搞“醫療”嗎?

萬科之後,碧恆融在最近幾年相繼入局。

去年,碧桂園領投了國內最大的非公醫療集團「企鵝杏仁」,旗下大健康管理著(包括委託經營管理)廣州安和泰婦產醫院、珠海安和泰社區醫院。

許老闆和孫大俠做事總是大開大合:恆大一入場就收了個上市公司,改名恆大健康,佈局“醫美”、“社區養老”、“高端醫院”、“分級診療”業務;融創則是花10億攜手清華大學,校企共謀醫療事業。

這份價值10個小目標的事業包括,2家醫院:清華大學附屬融創青島醫院、清華大學附屬融創青島國際醫院;3箇中心:一家醫療人才教育中心,一家精準醫學研究中心,以及智慧醫療研究中心。

除了四巨頭,房企“涉醫”榜單上還有:


萬達、世茂、富力、中南、綠城、遠洋、融僑、泰禾、保利、榮盛、綠地、萬通、魯能、銀城國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為數不多支援湖北的非公醫療,就有來自碧桂園核心聯盟企業廣州安和泰婦產醫院和綠城心血管醫院的醫護人員。

假如失去地產,房企能搞“醫療”嗎?

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醫護人員支援武漢

目前來看,這些房企佈局“大健康”的方式主要四種,即醫療地產開發、醫院投資運營、醫藥器械與服務、其他非醫療業務服務。

醫療地產開發沒什麼好說的,重在開發。養老地產也差不多,加入康養元素,歸根結底還是地產,房企有先天優勢容易做成,目前做得最成功的應該是萬科。不過鬱亮說了,“我們做的是養老服務,不是養老地產。”


非醫療服務範圍廣,其中醫院物業管理,協同性高,房企同樣具備優勢,比如龍湖智慧服務率先跨界,已經成功摸索出一套經驗和標準。

醫藥器械領域,目前房企涉及較少,最近有動作的是格力地產,前幾天宣佈成立醫療科技公司援產口罩。

這裡頭醫院投資運營門檻最高,要燒得起錢。房企沒有運營醫院的經驗,想開醫院都得找醫療機構合作,合作了就會產生高昂的管理費,家底薄的房企到這一步就慫了。所以玩得起的,都是萬達、恆大、融創、萬科、綠城這類第一梯隊的房企。

走到這一步算是踏入專業醫療領域,但求回報還得耐得住寂寞,“大健康”講究精耕細作,高週轉那套行不通。

恆大健康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營收31.33億元,仍處於虧損階段。馬老闆的阿里健康也還沒賺到錢。阿里健康連續虧了9年,2019年才開始看到扭虧為盈的曙光。

總的來說,目前房企系的“大健康”佈局均未成氣候,還沒實現規模化和品牌化。

毋庸置疑的是,這是一個朝陽行業,比地產更具想象空間。


4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預言,21世紀的大健康產業將成為世界“財富第五波”。

前面四波是汽車、房地產、IT和互聯網。

接下去,賺了第二、第三、第四波錢的人,要開始搶收第五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