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養兵百萬,為何崇禎卻無錢發軍餉?你怎麼看?

Liona·Lh


一種方式適用一個背景,能夠運用得當,但當社會狀況發生了改變,而自身卻不懂得學習、改變,那麼也抵不過淘汰。

一如“軍屯”制度,在元明之際社會動盪,流民四起、大量土地拋荒,這時,便是一場經濟所有的變革,誰能在這場爭奪戰中脫穎而出、笑到最後,誰才是最後榮登王位的人。朱元璋就是憑藉聰明才智和過人勇氣在那個時代崛起,運用“軍屯”制度,讓士兵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通過合理分工,有士兵守城,有士兵耕種,用除上交外收穫的糧食來養活士兵,這種情境下達到自給自足的狀態,無疑,節省了一大筆軍餉。

正是這一時的優勢,讓朱元璋貪戀不已,將“軍屯”制度固定,以“世兵制”來獲得較為穩定的兵源。而隨著社會變遷,“軍屯”制度的劣勢也隨之暴露。

動亂時期就有人大發橫財,在和平時期寧靜的表面下也有一張巨大的利益縱橫網,交錯橫生。這邊境中,本身朝廷就鞭長莫及,隨著個人慾望的膨脹,守邊將領擴張勢力、侵佔土地,儼然一方地主。

本身自給自足的模式也被打破了。士兵待遇並不好,衣服和鞋子配備並不及時,甚至連去邊關都得自籌銀兩,每年發的十二石糧食也經常拖欠。連生活都無法保證士兵的基本需要,怎麼能夠讓士兵心甘情願為你賣命、為你而戰呢?將領無領導力、只想著謀私利,士兵食不飽衣不暖、生活困難,這樣的隊伍談何戰鬥力,就是一盤散沙。

這個現象需要改變,但這種改變就是全盤的推翻,勢必動到了某些人的利益,朝廷不想也經不起波折,便只能在此基礎上小修小補,正是這種無意義甚至是倒退的修補加速了明王朝的衰敗。守邊士兵生活不易,自然不願幹了,要麼當了農奴,要麼逃走了,兵源不足,朝廷只得募兵徵兵,這意味著朝廷就得撥糧餉。這本倒也是獲得兵源、不打擾農民生活的好辦法,所謂:“大約行間用一步軍,歲費十金,用一馬軍,此尋常防禦之概也。”養兵就是一件大花銷的事,然而更嚴重的是,太多貪官汙吏將算盤打到了國庫上,朝廷花了大筆銀兩卻大多進了某些人的褲腰帶,明朝戰鬥力仍然無法提升。可是,國庫不足了,就在百姓身上剝削,明朝人心盡失。

到了崇禎時期,積貧積困積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國內的憂患積重難返,金又是虎視眈眈,對遼東地區的龐大軍費支出,即使不願、即使知道沒有用處,這是一個無底洞,但也必須承擔起來,畢竟這是國家政權問題、個人皇位問題。

朱元璋是一個開創者,當時可以說是百廢待興,朱元璋更多的是一個較為完全的掌控者姿態,“創業容易守業難”,而崇禎皇帝就糾纏在巨網中,在時間的發展中,利益的瓜分、勢力的權衡,崇禎更多扮演一個代言人形象,不能足夠的破釜沉舟,那麼既守不住家業,也發不出軍餉。


鄧海春


朱元璋所謂不耗費,一點錢糧,就養兵百萬。事實上在任何王朝都是無法維持的。

只能導致軍隊戰鬥力的迅速下降。因為,安裝朱元璋的計劃,20-30%的士兵守城,70-80%的士兵種地。打出來的莊稼,除了上交,其他的就分給一個士兵一年12石糧食。這樣明軍就實現了完全的自給自足。

但是,一個士兵,一年才12石糧食,還經常拖欠,工資更是沒有。就靠這麼一點糧食,怎麼養活一家老小?衣服,蔬菜,魚肉等等全家,各種生活當中的吃穿住行,都要靠這一年的12石糧食,還經常拖欠幾個月,甚至幾年。

明朝士兵三年,才發一次衣服和鞋子,每次去邊關換班,都要自籌糧食和服裝。甚至為了湊行裝銀子,賣掉妻女。因此,到了明朝中期就開始發軍餉,畢竟,命令軍卒“冒鋒鏑,蹈白刃”,衝鋒陷陣,沒有“厚糈豐犒”,怎麼能讓軍卒奮力而戰呢?到了後期,衛所士兵已經完全喪失戰鬥力,田地都被豪強軍官侵佔。

屯田士兵們交不出糧食,守城士兵長期就連那一點糧食都領不到。逃亡的逃亡,淪為農奴的淪為農奴。明朝就只能靠招募僱傭兵了,那個錢糧的消耗,也就急劇增長了。所謂:“大約行間用一步軍,歲費十金,用一馬軍,歲費二十金,此尋常防禦之概也”。

如果打仗,還要加錢,而且還要給口糧,安家費等等。到了萬曆以後,明朝將領開始招募家丁,也就是親軍部隊。給予他們十倍的工資,只盼著他們可以奮勇作戰,其負擔可想而知。


深度軍事


朱元璋時代和崇禎時代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時代。


在洪武年間,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之後,整個全國範圍內的土地都進行了重新的劃分。為了能夠快速的恢復戰後經濟,朱元璋將土地分給了那些沒有田地可耕種的貧苦農民,“耕者有其田”的景象幾乎遍佈整個華夏大地。


朱元璋如此之做,無疑將全國的生產積極性調動起來,對於戰後生產力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可是,既然土地作為一個利益鏈被重新分配,那麼自然要有新的地主階級重新掌握有大量的土地。


這些新興的地主階級大多官僚出身,權勢越大,對於土地的侵佔就越嚴重。


以至於到了明朝中後期,其實真正的土地已經不再明王朝的掌控之中,相反,土地已經變成了官僚地主階級的私人物品。百姓的土地漸漸減少,甚至直接被搶奪,只能依賴於這些地主階級的土地來維持日常的生活。


他們也相應的變為了地方上大地主的勞工,而非王朝的子民。這樣一來,生產積極性不僅僅沒有了,民眾的生活水平卻慢慢的降低了,隨著這些地主階級的不斷壓迫,朝廷的徵收稅賦,這些民眾迫於壓力,只能放棄土地外出求生。


官僚地主的土地越多,也就意味著他們所掌握的資源就越多,收穫的錢財也就越多。但是,朝廷所徵收的稅賦卻相應的越少,甚至需要開始苦苦巴結地方上的這些官僚地主,這些地方上的大財團來維持朝堂正常的生活開銷。


朱元璋養兵採用的是軍屯的方式,這些人可以用來打仗,也可以用來種田,幾乎是一種自給自足的養兵方式。但是這種方式也僅僅是限於王朝初年,一旦王朝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這種養兵方式的弊端就會越來越明顯。


因為,你會發現仍舊是土地的問題。


利用軍人屯田,一旦時間較長,這些士兵就會成為將領的私人屯田士兵,土地也會漸漸成為專屬於某一個將領的土地,而非專屬於某一個士兵的土地。


士兵沒有土地可以耕種,又沒有仗可打,他們能夠選擇的只能是逃跑。這樣一來,幾乎就形成了一個鼻塞的死循環,朝廷無地、百姓無地、士兵無地,更多的土地集中在了當地的官僚地主、將領們的手中,無形之中這些人就掌握了王朝的經濟命脈。


到了崇禎王朝後期,這種弊端就愈加的明顯。


土地的流失,致使王朝無法得到應有的賦稅,相反整個王朝的財政都被地方上的官僚和軍戶所掌控,所以在崇禎年代,我們能夠經常看到崇禎皇帝解決軍餉的方式經常是問朝堂大臣索要,可是這些朝堂大臣自然知道自己掌控著王朝的經濟命脈,他們自然明白崇禎皇帝不能拿他們怎麼辦。


所以,他們也不願意出錢。


地方上的百姓因為無地可耕而拼命反抗,遼東地區又常年交戰,需要錢的地方越來越多,能夠維持王朝運轉的稅收卻越來越多。古代王朝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一旦失去了土地的掌控權,也同時意味著失去了對於財政的掌控權,亡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歷史總探長


朱元璋在開國後不久,曾驕傲的說過這樣一句話:朕養兵百萬,不耗國家一粒米。朱元璋憑什麼敢這麼說呢?因為,在朱元璋多年的推動下,明帝國政府專門開墾出0.89億畝耕地,用來保障軍隊支出。這0.89億畝耕地是個什麼概念呢?意味著100萬的士兵,相當於每個士兵可以分得近80畝的耕地。

在明朝初年,一個人只要當兵,政府就給他耕地80畝。而且一人參軍,全家光榮,所以士兵家裡,還有兩三個人,可以以餘丁的身份,免除政府的其它差役,因為他們需要幫助士兵耕種這80畝耕地。這也就相當於政府用80畝耕地的使用權,換一個穩定的兵役。

換句話說,誰家願意給政府提供一個壯丁服兵役,並承擔這個士兵的所有開銷和費用,那誰家就可以享受這80畝耕地的使用權,可以收取這80畝地的地租,並且可以因此減免家中至少兩個人差役的權利,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在明朝初年當兵,並不算特別吃虧。



其後,等到政府將這0.89億畝土地都分配給士兵的家屬後,為方便管理,明帝國就有了軍戶這種特殊的利益群體。在這種背景下,明朝初期士兵的日常開銷,其實就相當於是由士兵自己的家人耕種這80畝地或者收取這80畝地的地租來供養,也正因為此,朱元璋才敢公開宣稱,自己養兵百萬,不耗費國家一粒米。

但是,隨著時間流逝,軍屯這筆國有資產,慢慢開始流失。因為,在和平年代,軍隊也就是一個數字。換而言之,差不多就行,沒有人會真正篩查士兵是否合格。當然,你貪汙軍費、吃空餉,軍隊也依然可以照常運轉,至少高高在上的皇帝,是不會發現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在這種背景下,大家對於軍事系統的資源,自然是你一塊磚,我一塊瓦的搬。最常見的行為就是,軍官們與地方官員相互勾結,隨便掛個空餉、或者找些老弱殘兵來頂替,然後將這些土地逐步變成自己私人的。



這樣發展下去,等到了崇禎時期,這0.89億畝耕地早都已經全部成為官員們的私人財產,所以等到再次要打仗時,各個軍區都是嚷著沒錢發軍餉,皇帝想追查相關問題,也是無從查起。因為,這種事情的源頭,那要推到一百多年前,現在又還如何能分的清楚?而且參與相關的事情的人,也是人山人海,又如何來追究?

所以,最後軍隊的所有日常開銷,只能由國家財政收入來承擔。但問題是,按照名冊上的士兵人數,相關軍費絕對是筆天文數字,而當時明帝國的財政收入,早已經被官僚集團沉沉盤剝後入不敷出。

更可怕的問題還在於,一枝在冊十萬人的軍隊,到底真正有多少士兵,恐怕只有上帝知道,而最後相關軍費究竟有多少落實到士兵手中,恐怕同樣也只有上帝知道。在這種背景下,明帝國中央政府永遠都在缺錢,廣大士兵們永遠被是各種欠餉,而各級官員和軍官們永遠在要錢。


我是趙帥鍋


朱元璋是明朝初期,崇禎是明朝末期,兩個時期不同,社會發生了本質變化。兩個時期都有哪些不同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個,軍糧供應渠道不同。朱元璋採用朱升九字真言,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廣積糧的方法就是實施軍屯。軍隊自己種糧食,收的糧食自己用,這樣基本上保證了軍糧供給,也就可以不用民間一粒粟了。崇禎時期,軍隊吃糧主要靠收稅,從老百姓那裡徵來糧食,供給部隊做軍糧。

第二個,土地兼併程度不同。朱元璋時期打土豪分田地,大地主的土地,分給了農民,老百姓手裡都有土地。到了明朝末年,土地兼併嚴重,很多老百姓沒地了。由於明朝收的是人頭稅,沒地的百姓稅收不上來,大地主地很多隻交很少一點點稅。因此朱元璋時期稅源充足,到了崇禎時期稅源就枯竭了。



第三個,財政負擔不同。朱元璋時期,他的子孫加一起也不過幾百人。到了崇禎時期,朱元璋子孫達到100萬之眾。子孫多都能自食其力也沒問題,問題是朱元璋規定了,凡他朱家後代都由國家養著,而且待遇優厚。養這些人成了大明朝巨大的財政負擔。

第四個,所養軍隊數量不同。朱元璋北伐時軍隊也不過三十萬人。崇禎朝部隊數量達百萬之多。養三十萬軍隊和養百萬軍隊,費用肯定差很多。



第五個,後方穩定性不同。朱元璋的後方基本上是穩定的,而崇禎朝後方動盪不定。河南、陝西、山西李自成在流竄搶劫,湖北、四川張獻忠在流竄搶劫,河北、山東清兵流竄搶劫。這些地方基本無法收稅。

第六個,自然狀況不同。朱元璋遇到的是正常年份,而崇禎朝遇到的是小冰河期,自然災害頻繁,有些地方顆粒無收,有些地方收的糧食不夠吃的,連活命都成問題,也就不可能有稅交。



一張白紙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畫圖,朱元璋時期就相當於一張白紙。崇禎時期的大明就像一個老人,身體各個器官都老化了,一個器官有病,去醫治,卻誘發了別的疾病。

我是豫有得,歡迎加關注互動討論!


豫有得


一是軍屯制度,這沒什麼特別的,曹操時期就有了,區別在於執行力度。洪武時期執法力度大到什麼程度,馬皇后親閨女長公主的駙馬走私,邊關小卒敢阻攔,被毆打之後還敢上告,而各級官員不敢隱瞞,直接捅到朱元璋那裡,這執法水平,我敢說今時今日世界範圍也難有幾個國家能做到。而朱元璋知道後二話不說,駙馬和打人的惡奴全部砍頭。

二是鹽制改革,軍屯雖好,也要考慮因地制宜,有些軍隊駐地並不適合軍屯,大部分邊疆都是土地和水資源貧瘠的地方,氣候也不好。你看地圖就知道了,東亞適合耕種的地方基本就是漢人傳統核心區域,換句話說,不是漢人不喜歡擴張,是東亞好地方基本都被漢人佔完了。也就是說,內陸軍屯自給自足完全沒問題,但邊關,還是需要輸入資源。傳統方式就是從中央運輸物資到邊關,但是損耗太重,比如100擔糧食陸運到惡劣的邊境,可能只剩10擔。一是運輸本身的成本和損耗。二就是公有制導致的浪費,反正是國家的物資,中途浪費和上下其手是難免的。朱元璋改革鹽制,不以鹽業壟斷直接斂財,要求鹽商必須以輸入邊疆的物資來換取食鹽買賣份額,中央少了鹽稅收入,但卻大幅減少了養兵的成本。


法眼大師


朱元璋建立了地域遼闊的明朝,但是明朝也面臨著周邊其他勢力的不斷侵擾,所以需要在邊界,尤其是北方駐紮大批的軍隊,而要供養這麼大批的軍隊,對於農耕時代的國家是一個極大的負擔。朱元璋採用了一個他自認為非常高明的政策——衛所制。

朱元璋

衛所制,在元朝時期由戶部尚書張昶首先提出,朱元璋實行軍民分籍制度,一部分人被編為軍戶,而一旦成為軍戶,將世世代代當兵。政府將這些軍戶分配到全國各地的衛所,並從事屯田工作。屯田這個詞語大家並不陌生,類似於建設兵團,戰時作戰,平時則從事農業生產。在明朝初年,每名軍士分配給五十畝農田和耕牛工具等。收穫以後,軍士留十二石糧食供自己家庭使用,其餘的則上交衛所,作為軍官俸祿,並儲存起來供戰時作戰使用。

在衛所制度的初期,明朝的百萬大軍能夠實現自給自足,為此,朱元璋十分得意,高興地說:“吾養兵百萬,不費民間一粒粟。”但是,任何好的政策,只要監督不力,也都會荒廢,最終失去它的效用。經過兩百多年的時間,原本可以自給自足的衛所,到了明朝末年已經無法給士兵發軍餉了,軍餉都需要靠朝廷進行支援,即便如此,也出現了很多拖欠軍餉、士兵譁變的現象。

衛所城

崇禎年間,宣大總督盧象升視察軍隊後,給崇禎皇帝上了一封奏疏,描述了山西邊防軍隊的一些情況,“今逋餉愈多,飢寒逼體”(逋,拖欠),士兵則“有無袴者,有少鞋襪者,臣見之不覺潸然淚下”,“所轄之軍,其餉銀自去年十一二月至今,分毫未領也。”而軍餉不能及時發放,這些士兵就有隨時譁變的風險,從萬曆年間就有這種現象的發生,到了天啟年間,福寧、杭州等地先後發生兵變,到了崇禎年間,譁變幾乎成了日常之事,“飢軍譁逃,報無虛日”。而且這些士兵有一部分加入了農民軍,這就形成了雙重的打擊,一方面起義的農民軍人數變多了,另一方面,鎮壓農民軍的軍隊變少了。

明朝軍隊

那為何短短兩百年間,衛所制度就從能“養兵百萬”到連軍餉都發不起了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原本屬於軍隊的屯田多被軍官、豪紳和太監所佔。屯田制度,軍官在衛所裡佔據主導地位,慢慢地他們會逐漸侵佔軍戶的屯田,而依附於軍官的豪紳和太監也會相應地佔據一部分土地,所以最終這些土地收入落入私人口袋,而並沒有成為衛所的公共財產,導致衛所沒有能力發放軍餉。

耕地

第二,還有很多土地被少數民族佔領,衛所多處在邊境地區,尤其是北方邊境,在整個明朝時期,明朝都在與少數民族作戰,而隨著明軍戰鬥力的下降,有些原本屬於衛所的土地被少數民族侵佔,導致衛所耕地減少,在加上第一點中被軍官和太監所佔領的土地,衛所的土地越來越少。

第三,明朝後期,明朝的戰事更加頻繁,如萬曆三大徵、天啟時期的對清(後金)作戰、崇禎時期同時對清和農民軍作戰,戰事頻繁導致軍戶沒有時間進行農業生產,自然糧食產量會降低,也就無力供應軍餉,這也導致了衛所制度的瓦解。

所以,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以後,朱元璋引以為豪的這套制度也走到了歷史的盡頭,而明朝也再也無力承受同時進行兩場戰爭,最終走到了末路。

參考文獻:《明末農民戰爭史》


天涯看點歷史號


你爺爺是兵,你爸是兵,你自己也是兵,你的兒子是兵,你的兒子的兒子是兵,你兒子的兒子的兒子仍然是兵......是為軍戶。

你當了兵,遇上了打仗便上戰場,沒了戰事便好好種田,辛辛苦苦種了田還不算,到頭來還沒你的份......是為軍屯。

所謂的朱元璋之所以敢吹“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這個牛皮,所依仗的便是這軍戶、軍屯之制,也即衛所制度。

朱元璋想得很理想,你們一家世世代代好好當兵,咱朱家不缺兵使喚了,你們的家人也能得到安排?什麼安排呢?當然是種地,種出的糧食用來供應軍隊,讓你有一口飽飯吃呀!真可謂是一人當兵,全家受累。

說得好聽是不費百姓一米一粟,可是負責軍屯的人難道不是百姓嗎?只是被剝奪了百姓的身份而已。

實際上,這個制度一開始看起來挺好,畢竟不用“百姓”的錢也能養活這麼多軍隊,可是你又讓人家當兵,又讓人家種田,人家自己還撈不到半點好處,誰會樂意給你當軍戶?所以,明朝多有“逃兵”,逃避履行軍戶義務。

軍隊的戰鬥力更不用說了,忙著種田,哪有時間給你訓練軍事技能?

軍隊的糧餉被一層層剋扣下來,最後到底層士兵手裡的已經沒幾個錢了,或者是乾脆一個銅板也沒有,所以軍戶只能去找別的事做,誰還有空訓練呢!衛所的百戶官、千戶官之類的領導也沒心思去管,想管也沒精力管,因為沒錢。

更可笑的是,到了後期,很多軍戶直接被當成免費勞動力來用了。

朱元璋時期還好,畢竟軍隊剛剛打完仗,各項身體技能還在,作戰技巧也還在,所以屯田並沒有對軍隊的戰鬥力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

這也是朱元璋敢吹噓不花百姓一粒米養百萬兵的原因,放他在明末的話,放到崇禎那個位置的話,明朝的衛所制度早已成為明朝的短板了。

衛所制度的糜爛,導致了明末之時,實際上能用的衛所兵已經少之又少了,除了“逃兵”之外,衛所兵因為被剋扣軍餉的原因不得不從事別的行業,又或者淪為上級的奴役,所以兵額根本不夠。

當然兵額不夠的原因除了軍戶自身的原因之外,還在於上級領導為了吃空餉而故意不補充兵員。

所以,到了崇禎時期,朝廷為了能夠有軍隊可用,便也只能採取募兵制了,實際上明朝自中葉開始便已經開始用這個辦法了。

可是募兵制募集而來的軍隊得吃飯吧?也得領工資吧?因為他們不是軍戶了,養他們的錢便得朝廷來掏了。

崇禎拿得出這麼多錢來嗎?他拿不出來,這也是他發不起軍餉的原因。

崇禎作為一個統治萬里江山的皇帝,為什麼會“窮”得拿不出錢來呢?這和他的個人能力有關。

他的能力確實很平庸,唯一的優點是勤政,只可惜再勤快也解決不了難題,因為有的事真的不是靠勤快能夠解決的,比如說治國。

且不說崇禎的制衡之道,也不說他的識人用人,只說他的“撈錢”之法,他懂撈錢嗎?他還真不懂,一不懂生財——發展經濟,二又不懂用或者不敢用魏忠賢斂財的“旁門左道”,所以他應該說是有明一代最窮的皇帝了。

崇禎窮到什麼地步呢?窮得只能低三下四地找朝堂上的官員們借錢,崇禎視他們為肱骨,他們總不至於不借吧?他們當然不借了,他們比魏忠賢還貪財呢,魏忠賢再貪,也知道把貪來的一部分拿出來給朝廷用,所以天啟年間有錢打仗。

可東林黨坐大之後,不僅廢除了魏忠賢掌權時期一些為斂財而設立的稅賦,反倒瘋狂地為自己斂財,從而造成了官員乃至地主有錢,崇禎和明朝卻沒錢的現象。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崇禎還捨不得對東林黨、對文官集團下手,明朝沒有錢,拿什麼來打仗?

崇禎沒錢也就算了,還動不動懷疑這個將領,又殺了那個將領,弄得軍隊里人心惶惶,無心為明朝賣命。

從這一點來說,明末的軍隊也挺恨朱家的,所以降清了之後,一則是為了討新主子歡心,向新主子表忠心;二則嘛,說不好也存著想要報復崇禎的想法。

總之,崇禎之所以拿不出錢來養軍隊,關鍵原因便在於他不會撈錢,不會撈錢,向文官集團又借不到錢,借不到錢又不敢對他們下手,終於將自己逼到了一個死衚衕裡。

崇禎不捨得、不敢對文官集團下手,後來攻入京城的李自成可沒跟他們客氣,狠狠地搶掠了一番,賺得盆滿缽滿。

崇禎能力平平,不足以守成,更不能開拓,處於亂世之中更守不了成,所以只能當個亡國之君,臨了了再耍耍小聰明,用一句“皆諸臣誤朕”來推卸責任。


寧糊塗


首先一點,朱元璋說養百萬大軍不用老百姓一粒米,是有點吹牛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在養兵方面為了減少老百姓的負擔。

大明王朝建立之後,擁有百萬軍隊。雖然已經過了戰爭時期,但是要完全過渡到和平時期,仍需要一段時間。所以這百萬軍隊還得保持著,不能減員。然而要養活這數量龐大的軍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朱元璋自己也深知天下初定,此時的老百姓最需要休養生息,萬不可再強加賦稅因此養那百萬大軍的口糧肯定不能完全從老百姓頭上取,得另外想辦法。

這時一個叫宋訥的官員建議朱元璋可以搞軍隊屯田。說:“邊防上面積很大,動輒幾百餘里。駐紮軍隊甚多,要想給這麼多軍隊提供口糧,且不說糧食從哪來,光把糧食運過去就得花很大的力氣。”

於是,朱元璋同意了宋訥的主張,而且提出來要大力地鼓勵軍隊自給自足。因此各地方的軍隊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都開始拿起鋤頭種莊稼。邊防士兵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


朱元璋還規定了每個軍士每年必須生產十八石糧食,其中十二石作為口糧,剩下的入庫。這樣一來,軍隊屯田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最終就有了:“吾京師養兵百萬,要令不費百姓一粒米。”之豪語

其實關於為何崇禎卻無錢發軍餉這個問題,原因有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

第一,原本屬於軍隊的屯田多被軍官、豪紳和太監所佔。明代的屯田制度,軍官在衛所裡佔據主導地位,慢慢地他們會逐漸侵佔軍戶的屯田,而依附於軍官的豪紳和太監也會相應地佔據一部分土地,所以最終這些土地收入落入私人口袋,而並沒有成為衛所的公共財產,導致衛所沒有能力發放軍餉。

第二,還有很多土地被少數民族佔領,衛所多處在邊境地區,尤其是北方邊境,在整個明朝時期,明朝都在與少數民族作戰,而隨著明軍戰鬥力的下降,有些原本屬於衛所的土地被少數民族侵佔,導致衛所耕地減少。

第三,明朝後期,明朝的戰事更加頻繁,如萬曆三大徵、天啟時期的對清(後金)作戰、崇禎時期同時對清和農民軍作戰,戰事頻繁導致軍戶沒有時間進行農業生產,自然糧食產量會降低,也就無力供應軍餉,這也導致了衛所制度的瓦解。

但是崇禎真的發不出軍餉了了麼?其實不然。根據明末清初史學家計六奇在《明季北略》中的記載:“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錠皆五百兩,鐫有永樂字”。按照《明季北略》的說法,3700萬錠,每錠500兩,那換算一下就是185億兩。這麼多的錢難道不可以發軍餉麼?


說歷史講考古


朱元璋所建立的衛所制度崩潰了。【明朝戶籍制,和國外階級制度很像,一朝為X戶,子子孫孫為X戶。有趣的是,自衛指揮使以下的軍官都是世襲的。】

衛所制度本意是分田地給軍戶,讓軍戶種田和提供兵源【一戶提供一人,誰家人戰死後,再出人補充】,以負擔士兵的基本需求。只是基本需求,待遇普遍很低,反正就是摳門。當軍隊駐地移動時,會有部分家屬跟隨,以達到自給自足的狀態。

就是所謂的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在理想狀態,也只是加重軍戶的負擔,來減輕其他戶籍的人的負擔。但是實際操作中,有諸多問題,比如田地不夠分等情況,到了明宣宗時期,衛所軍官侵佔軍屯田地、私自奴役手下士兵耕作等,已經是常態。這些軍戶和衛所士兵,實際上轉變成世襲軍官的個人實力及財產,形成類似農牧制的情況。【當時軍戶的社會地位低,普遍都不願為軍戶。】

所以產生了眾多逃兵,洪武三年末,記有逃兵4萬7千多人。補救措施,要麼抓回去,要麼再要求逃兵家人裡出一人。葉盛的《水東日記》記載,在1438年竟有逃兵超過163萬人。嘉靖時期就有衛所70%的人逃跑,16世紀後,甚至有極端的達到80%。

衛所制凋零,但是沒有消亡,而募兵制再次崛起。

要募集士兵,不可能摳門,往往給出的俸祿要是衛所軍人的數倍,有的甚至是十倍。以錢財和官職激起募集而來的士兵的戰鬥力。明朝後期有點名氣的軍團都是募兵而來,比如戚繼光的戚家軍。

所以崇禎時期。衛所名存實亡,留下的只是一群奴隸主和某算逃跑的奴隸。各種募兵建立的軍團才是主力,而明朝後期,財政問題導致沒錢的問題已經很突出的。

所以崇禎無錢發軍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