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給了沈萬三一文錢,為何富可敵國的沈萬三卻破產了?你怎麼看?

愛我家欣欣


傳說沈萬三有一個“聚寶盆”,將財物放進去了之後,這個聚寶盆就會變出一盆子的金銀財寶,這也是民間傳說為什麼沈萬三那麼“豪”的原因。

而在明初,沈萬三的財力甚至達到了讓朱元璋害怕的地步,最開始的時候,沈萬三選擇的並不是朱元璋,這也成為了沈萬三的一個心結,開始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想要讓朱元璋放過他一命。

而天天都在苦思冥想如何討好朱元璋的沈萬三終於迎來了一個機會,那就是朱元璋準備修建南京城牆了,但國庫沒錢。

沈萬三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就開始自告奮勇幫助朱元璋修建這個城牆,但這個城牆在各個方面都超過了朱元璋的城牆,甚至沈萬三開始準備“代賞”三軍。

這一下子可就碰到了朱元璋的敏感神經了,開始想著各個辦法整沈萬三,這一分錢就是朱元璋整沈萬三最好的辦法。

在當時,朱元璋迫切的需要沈萬三的財力以安定天下,但是一直想不出來辦法來“合理”的拿走沈萬三的財富,直到有一天朱元璋看到了一分錢突發靈感。

就將沈萬三喊來了宮中,告訴沈萬三給他一分錢,但有利息,就是一天翻一倍,第二天兩分,第三天四分,以此推論。

耕耘商界多年的沈萬三稍微一計算就知道朱元璋這是在“明搶”他的財富,但迫於現實,又無法反抗。

在宮中領了那一文錢的沈萬三整日恍惚,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朱元璋的意圖沈萬三已經看得很明確,就是準備“明搶”他的財富。

可沈萬三對此又沒有任何的辦法,最後只能在一倍翻一倍的日期順延中,最後破產,被朱元璋發配邊疆,說到底這也是沈萬三“高調”的結果。


三書青史


朱元璋給了沈萬三一文錢,為何富可敵國的沈萬三卻破產了?你怎麼看?

沈萬三生在元末明初,在江浙地區發跡,是有名的大富豪,本名叫沈富,也叫沈秀。由於沈萬三的種種做派得罪了朱元璋,朱元璋才對其下手,最後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一次,朱元璋找到沈萬三,給了他一文錢,讓他幫自己放貸,按照天來計算,要百分之百的利息。也就是第一天1文錢,第二天2文錢,第三天4文錢,第四天8文錢,以此類推,朱元璋也就限定了一個月時間。

沈萬三自認為家資鉅富,這點錢不在話下,便答應了下來,到了家之後,沈萬三獨自算了起來。皇帝的命令如果無法達成,那可能是殺頭之罪,或許還禍及子孫。算到30天,竟然達到4、5億文錢,這回就算沈萬三再有錢,也出不起了。

等到時間到了,沈萬三拿不出這麼多錢,最後沈萬三被抄家、家人全部被戍邊流放。事實上,這段故事八成應該是虛構的,沈萬三是個富豪不假,朱元璋可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要一國之君召見一個普通生意人,實在比較難辦。很有可能沈萬三一輩子也沒有見過朱元璋。

況且沈萬三如此精明之人,能算不出這百分百利息有多高,如果這是事實,他也一定心知肚明,但皇帝讓他辦的事,他敢說不嗎?不答應也得答應,這個虧是吃定了。堂堂開國之君,怎麼和一浙江富豪聯繫起來了,為何朱元璋要搞倒沈萬三?

沈萬三支持過張士誠

張士誠是元末反抗暴元的先驅者,在一定程度上,張士誠負擔了抵禦元軍很大一部分力量,而且張士誠還並非紅巾軍系統內。在佔據吳中地盤後,張士誠便不求進取,一心享樂,每次出門侍從成群結隊,如有戰事張士誠則裝病不出,在那元末亂世,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史料記載:

“日夜歌舞自娛。將帥亦偃蹇不用命,每有攻戰,輒稱疾,邀官爵田宅然後起。甫至軍,所載婢妾樂器踵相接不絕,或大會遊談之士,樗蒲蹴踘,皆不以軍務為意。”

天下已經亂成一團,要容下三隻老虎,這明顯是大家不同意的,等到陳友諒覆滅,張士誠的末日就來了。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大軍攻向張士誠所在平江城,別看張士誠有些放鬆,卻仍是一方霸主,手下悍將無數,想要攻下平江城絕非易事。

朱元璋首先是勸降,希望張士誠能順應潮流,投降是最佳選擇,如果堅持抵抗,只能自取滅亡。張士誠則根本不回應,只是堅守城池,朱元璋圍攻了平江城,足足打了八個月,最後城中彈盡糧絕,張士誠無法支撐,才被朱元璋俘虜。

張士誠雖然度量不大,卻寧願身死,也不投降,終自縊而亡。這就是朱元璋痛恨張士誠的原因,八個月時間,城內守軍不好過,朱元璋的軍兵同樣不好過,這麼長的時間,元軍還存有實力,如果發生變動,後果不好預測。

其次,正是有浙江地區百姓的支持,張士誠才能堅守如此長時間,沈萬三就是支持張士誠其中之一,為此朱元璋對此人也心懷怨恨。朱元璋稱帝之後,對各地百姓都減免了相應的賦稅,而對江南地區,加重了稅收。

江南地區一直都是大明的賦稅大戶,這毫無疑問,但朱元璋還是存在私心的,對此地的懲罰,就源自張士誠的頑抗。既然沈萬三曾經支持過張士誠,這一富紳就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沈萬三曾幫助朱元璋修城牆,並自己掏錢犒賞三軍

張士誠落幕之後,沈萬三當然還活在,並且依舊很滋潤,據說沈萬三還有個聚寶盆,家中錢財是數不盡、花不完的。而作為一個商人,當然要討好當政的統治者。

於是沈萬三拿出了很多錢幫助朱元璋,軍費不夠沈萬三來湊,修城建堡沈萬三來資助,這明明是好事,但無形中沈萬三觸及了朱元璋的逆鱗。

當時朱元璋也很窮啊,帶著一幫窮苦農民起義,經常提著腦袋四處征戰,錢不是那麼好賺的,為此朱元璋也會經常借用一些富商的錢財。等到朱元璋功成名就,沈萬三卻跳出來支援了南京城築城經費,幾乎有三分之一的費用是沈萬三自己掏腰包出的。

建造都城可是國家行為,是政府出錢建造,也許也會有一些承包商,但沈萬三超越了一個商人的本分。恢宏浩大的南京城,竟然是個商人出錢修建的,這讓出身低賤的朱元璋十分不痛快,便想要除掉沈萬三。

另外,沈萬三還提出了另一個危險的要求,那就是要自掏腰包犒賞三軍,這種事情在任何朝代都是殺頭的罪過。北宋開國名將曹彬,就曾自掏腰包犒賞將士,這犯下軍中大忌,後被降職處分。

沈萬三可是沒有半點官職在身,自己出錢給軍隊,說好聽點叫籠絡人心,說難聽的就是密謀造反,這是朱元璋無論如何也不能坐視不管的。

史料記載:

“吳興富民沈秀者,助築都城三之一,又請犒軍。帝怒曰:「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後諫曰:「妾聞法者,誅不法也,非以誅不祥。民富敵國,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乃釋秀,戍雲南。”

朱元璋原本是想殺掉沈萬三的,但在馬皇后的勸解下,這才饒了沈萬三一命,全家被髮配到雲南戍邊。

政治家和商人的不同

朱元璋是個權力慾望極大的人,想要什麼都可以,但要奪走他的權力,他就會跟你玩命。等到靖難之時,為何朱棣能那麼順利,多半能打的武將都被朱元璋殺光了,只留下了耿炳文、郭英,如若剩下幾個如藍玉般的猛將,朱棣定無法取勝。

沈萬三則是一心想諂媚皇帝,希望多出一些錢,帶領其家族更上一層,想不到的是,朱元璋卻不這麼認為。修築都城也就罷了,還想出錢籠絡軍心,你這就是找死了。

朱元璋和沈萬三的出發點不同,假若沈萬三能安身自保,不做那個出頭鳥,或許沈家還能繼續延續下去。

另外說點題外話,如果你去南京旅遊的話,導遊一般會給你講一個南京板鴨的故事:

說的是,朱元璋修建南京城時,向沈萬三借聚寶盆,說的是明天雞一叫就還。結果朱元璋連夜下令,把全南京城的雞都給殺了,從此之後,南京再也沒有聽到過雞叫,同時聚寶盆也就再也沒有還過。

也正因如此,南京人擅長製作鴨子,板鴨、烤鴨、鹽水鴨五花八門。

但實際上這些傳說大都不可信,畢竟中間夾著一個清朝,至於朱元璋有沒有坑沈萬三,已經無法查知。


楊角風發作


朱元璋:這南京城太小了,我想擴建擴建。

沈萬三:這是好事呀!

朱元璋:不過,我手頭有點緊,錢不夠呀!

沈萬三拍了拍胸脯,說:沒事,皇上,我老沈可以出錢修一段城牆!

朱元璋看著識相的沈萬三,點了點頭:沈兄弟能出手幫忙自然是好。

過了一段時間,沈萬三去向朱元璋稟告施工情況,:皇上,我負責出錢修建的城牆已經竣工啦!您的修得如何了?

朱元璋一愣:這麼快?

沈萬三傲然說到:是的,沒什麼是錢解決不了的!皇上,我聽您說手頭緊,不如這樣,我再拿點錢為您犒勞三軍如何?

朱元璋一聽,臉色頓時沉了下來,沒有說話,心中想到:好你個沈萬三,你犒勞三軍是想幹嘛?想要收買軍心,將手伸到軍隊裡,想要造反不成?

朱元璋是從社會的最底層走出來的皇帝,他深知創業的艱難,所以當上了皇帝之後,可謂是想盡了辦法去維護自己費盡千辛萬苦打下來的江山,所以,他不允許任何人做出對朱家江山有任何威脅的事。

沈萬三“出錢犒賞三軍”的這個馬屁拍到了朱元璋的臉上,這也讓朱元璋對沈萬三生出了防備之心。

實際上,“富可敵國”這四個字放在古代可是一種危險的政治信號,富可敵國了,便也成了“國之敵”了。

所以,朱元璋也在想辦法想辦法消除沈萬三這個隱患。

這一日,沈萬三突然接到了朱元璋召見自己的旨意,心中頗感納悶,皇帝又找自己幹嘛?難道是手頭又緊了?

沈萬三一見到朱元璋,便聽朱元璋對自己說:聽說你很會賺錢,我手頭緊的很,也想讓你幫我賺點錢,你看如何?

沈萬三聽了,頓時意氣風發地挺直了腰板:草民如果能為皇上分憂,自然願意。

朱元璋拍了拍手:好,爽快!

朱元璋說罷,便順手從案上拿起了早已準備好的一枚銅錢,然後遞給了沈萬三,沈萬三正納悶的時候,卻又聽朱元璋說到:我給你一文錢作為我的本錢,麻煩你用這一文錢幫我賺點小錢,這樣吧,我給你一個月的時間,也不用多,每天賺的利潤和當天的本錢一樣便可以了。

朱元璋這句話裡挖了個坑,埋了個雷,但是當時沈萬三太自信了,他縱橫商界幾十年,自認為在商界已經沒有敵手了,也沒有能夠難倒他的難題,所以想也不想地一口答應:好,草民願為皇上分憂!

朱元璋一看沈萬三答應了,嘴角輕輕地彎出了一個弧度,似笑非笑地說:如此便辛苦你了。

沈萬三:不敢,能為皇上分憂是我的榮幸。

朱元璋揮了揮手:你且回去吧。

沈萬三回到家後,想了想朱元璋交給自己的任務,可是,他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後來認真地在腦海中推算了一番,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原來,每天所賺取的利潤和當天的本錢一樣的話,一個月算下來,沈萬三便得為朱元璋賺到53687萬零912文錢,近5.4個億!當時,朱元璋在洪武年間發行的銅錢是每160文的重量是1斤,16000文錢的重量便是100斤,這近5.4億文錢合算起來便是3355443斤!

即便是將錢換成了一堆破銅爛鐵,這三百多萬斤的破銅爛鐵也能嚇死人。

更何況,朱元璋給沈萬三的時間只有一個月,沈萬三再怎麼厲害,再怎麼自負,他又怎麼可能在這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裡賺到5.4個億?

即便沈萬三再怎麼有錢,他也填不了這個窟窿呀!

可是,他已經答應了朱元璋,如果他不能在一個月時間內賺到這麼多錢的話,便是欺君,這欺君之罪,輕則享受牢獄之災,重則自己掉腦袋,再重則全家老小一起陪葬。

所以,沈萬三即使知道自己完不成這個任務了,卻也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儘自己的一切財富去填這個窟窿,祈求朱元璋的原諒,從而將後果降到最低,將自己最後所要受到的懲罰也降到最輕。

於是,一個一個月之前仍然富可敵國的沈萬三,驟然之間,便破產了,成了一個負債累累的“負翁”了。

沈萬三的行為也確實有他的取死之道,他想用自己的財富去拍朱元璋的馬屁,想通過自己的財富去讓朱元璋看到自己的本事。

可是,他卻不知道,對於一個皇帝而言,士、農、工、商這四個階層,不論是哪一個階層的人手裡擁有著“富可敵國”的財富,都不是皇帝所願意看到的結果。

錢,是一種力量的象徵,一個人太有錢了,便會對最高統治者的地位構成威脅。

沈萬三隻會聚財,卻因為不懂政治,導致了自己不會破財,最終為自己惹來了殺身之禍。

不過,這也只是朱元璋“被髮生”的一個故事,朱元璋以一介布衣乞丐而崛起,只用了15年的時間便打下來朱家276年的江山社稷,不可謂不牛!

可也正是因為如此,朱元璋遭到了很多“讀書人”的嫉妒和恨,憑什麼曾經一個沒讀過幾本書、不認識幾個字的“臭要飯的”能夠踩在自己的頭上,自己見了他還得下跪磕頭?後來,朱元璋又採取了不少的政策損害了不少既得利益階層的利益,所以更遭人恨。

於是,便不停地有人向他潑起了髒水。

朱元璋用一文錢算計沈萬三的背後,又何嘗不是在罵朱元璋是一個沒有容人之量、好奪人之利、過河拆橋的“暴君”。

當然,縱觀朱元璋一生所為,對於黎民百姓,他絕對稱得上是一個明君。


寧糊塗


這個故事很簡單,傳說朱元璋做和尚的時候去沈萬三家化緣,結果被沈萬三放惡狗咬傷。一直懷恨在心,等到起兵當了皇帝就總想找茬要沈萬三的命。有一次,朱元璋對沈萬三說:“朕要借給你一文錢,利息有點高,你第一天還我兩文,第二天還我四文,第三天還我八文,依次類推,一直還一個月,算你還清行不行。”沈萬三心想我乃天下首富,這點錢算什麼,就答應了,沒想到沈萬三散盡家財也沒能還清朱元璋的一文錢。沈家由此衰落,朱元璋把沈萬三發配到雲南,結果沈萬三在雲南做茶馬古道,做鹽茶生意再次發家。



故事很簡單,很多人都知道,我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想象力,這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假的。

首先,朱元璋根本就沒見過沈萬三,據乾隆年間編纂的《吳江縣誌》裡這麼寫道,“張士誠據吳時萬三已死,二子茂、旺秘從海道運米至燕京”。張士誠的軍隊佔領吳會的時間是1356年,朱元璋1368年才建立明朝。朱元璋當時在南京根本就沒見過沈萬三,更不可能設計陷害沈萬三。


其次,沈萬三不是仗勢欺人的人。他非常勤勞,會親自帶領族人耕種,廣闢田宅,富累金玉,雖然有錢,沈萬三屬於為富而仁那類的,樂善好施,特別喜歡解救別人危難,在老家周莊人緣口碑極好,放狗咬上門的和尚,他是幹不出來的。

最後,朱元璋因為開國初對功臣,官員的殺戮,在民間口碑極差,什麼火燒慶功樓,什麼吃不好殺廚子,睡不好殺嬪妃,吃好睡好了就折騰沈萬三,反正就是殺人狂,虐待狂,嫉妒狂。但是這些故事可信性極差,演義性,故事性極強,朱元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在這裡不做深入討論,但是能開國的必定不會是這種“三狂”人員,聽故事,我們也要分辨真假。



醉美木瀆


沈萬三,元末明初人士,原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

人如其名,這個人是真的很有錢,而且不是一般的有錢,據相關資料數據得知,沈萬三抄家時的家產合白銀20億兩。

看似如此鉅富的土豪,因為1文錢破產是多麼的不可思議。不過呢,搞垮沈萬三的一文錢可不是一般人的一文錢,這是由當時明王朝的龍頭老大朱重八(朱元璋)給的一文錢,這就自然而然的把不可思議的事變成了一件多麼簡單的事。



那麼朱元璋為什麼要搞垮這個明朝首富沈萬三?

當時明朝的當家人是朱重八,就是這個皇帝帶著一幫兄弟哥們打下了大明江山。沈萬三就是在朱元璋創業打江山的過程中開始走上了”因為一文錢破產之路”。

朱元璋攻破張士誠佔據的蘇州後,蘇州地區的當家人就成了朱元璋,作為一名江蘇土豪的沈萬三趕緊主動來投懷送報,捐錢納糧修城牆,發展到後來,甚至是自願給朱元璋軍隊發福利——每人一兩白銀。

朱元璋冷眼旁觀之下,內心萬千草泥馬奔騰,媽蛋,想收買我的隊伍的人心?忽有數學界高來給他出了一個主意,朱元璋一聽,就這麼辦!於是就這麼做了。

有一天,朱元璋找到沈萬三,並給了他一文錢讓他去奉旨放貸,事前言明,自己每天收取百分之百的利息,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利滾利,一文變兩文,兩文變四文,以此類推,期限一個月。

沈萬三回家後一算,才知大禍臨頭,按照朱元璋的算法,一文錢在30年後就是536870912文,遠超身價。


果不其然,沈萬三在不久後就被抄家流放雲南,朱重八原本是想將沈萬三給咔嚓掉的,幸得由馬皇后求情才保全一命。

富可敵國的沈萬三因一文錢招致抄家破產流放的結局,看似戲劇狗血,其實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數,並不是飛來的橫禍。 自古以來,以造反作為創業之路的各個“英雄豪傑”們都需具備以下條件,缺一不可:“筆桿子”、“錢袋子”、“槍桿子”。

沈萬三就是朱元攻佔蘇州之後的“錢袋子”,在朱元璋建國之初由於連年的戰亂,國庫空虛,沈萬三也是經常的給大明王朝的這個新生嬰兒社區送溫暖,甚至是無償輸血,不斷地給與經濟的支持。這個事是“錢袋子”理所應當乾的,但他幹了一件不該乾的事,就是之前說的給軍隊發福利。

朱元璋是一個強勢的皇帝 ,是不允許任何人威脅自己的皇權,皇權的保證就是軍隊,所以他是不允許任何人染指自己軍隊的。沈萬三給全軍每人一兩白銀的福利,在朱元璋看來就是標準的越俎代庖,踩著鍋臺上炕,在收買自己的軍隊,在為有一天擁有自己的“槍桿子”鋪路。

在朱重八看來,筆桿子、錢袋子、槍桿子這三條線應該是永遠的平行線。沈萬三本人就是“錢袋子”,又在拉攏“槍桿子”,要是“筆桿子”也有了那還得了,這何嘗不是在重複走自己創業的那條路?

所以皇帝就怒了:盤他!!!

但是這個又不能明著幹吶,明著幹,那不就成了昏君了嘛,要為人詬病的!這與“仁義之君”的高光形象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就有了一文錢的套路。

嗐,自古套路得人心,尤其是老闆的套路。清朝嘉慶帝時期有句話叫做: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沈萬山抄家,可以說是把朱元璋給養肥了。這足可被認為是朱元璋要收拾瀋萬三的原因之一。

所以,沈萬三的玩兒完,一是因為沈萬三太富,大明王朝需要他的銀子。二是沈萬三拍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說了不該說的話,讓朱重八同志有了令他不適的聯想。

做人嘛,應該做好自己該做的,說好自己該說的,借用當今最時髦的幾句話作為今天的結束語: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馬屁拍不好,親人兩行淚!


歷來現實


中國地大物博,從來都不缺少有錢人。因此,鮮少有有錢人十分出名的,除非他富可敵國或者做了很多善事。

沈萬三便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一生做了許多善事。他的故居在周莊,可謂是風景秀麗文化深遠,真正帶火周莊的確是沈萬三,沈萬三成了周莊的一個形象代言人。

朱元璋登基做帝初期,都城南京由於經過多年戰亂,修城十分困難。有謀士給朱元璋出主意:要想大明江山永固,必須是高築牆廣積糧,到時候真有個兵荒馬亂也不必擔心。

可是築牆就得花錢,要是從國庫中取出這筆錢,國庫可就空虛了。最後只好要求富商出資,沈萬三可是富商的領頭羊,當然先從他下手。

他也願意出資,到底是大富豪,出手闊綽,答應出修三分之一的城牆費用。如此大手筆,說他富可敵國絕對不為過。可能會有讀者有疑問,沈萬三的鉅額財富是怎麼來的呢?

有一個小趣聞,說是沈萬山偶然之間得來了一個聚寶盆,錢財放進去,不久就會生出錢財來。當然這個並不可能,大家聽之笑之便好。

前文有提到朱元璋要修築城牆,沈萬三要求見他。因為封建社會,士農商賈,商人地位可謂是最低的,但是卻想借機祈求功名。最後可謂是一拍即合。


工程進展果然很順利,他負責的這三分之一南京城牆很快就修完了,各個城門樓修得很氣派。這沈萬三想邀功,就去請朱元璋題字。

而這一次邀功也成了推動他死亡的直接原因。沈萬三讓朱元璋給城門起名金寶門,但是朱元璋不想起這個名字。不過也不好明說,正如沈萬三自己認為的。自己算是贊助商,自己出了錢,這點主都做不了嗎?

接下來他又不知天高地厚想要題字外門,希望可以青史留名,可憐的他觸了龍鱗還不自知。後來還覺得自個兒有錢,三軍將士和老百姓給他修城牆,自己掏錢犒賞三軍將士和修城牆老百姓。

這下戳了朱元璋肺管子了,這天下到底誰是帝王?你未經我允許就花錢犒勞三軍,這是想要逆反啊!本就猜忌多疑的朱元璋,這個時候只想把這沈萬三殺了。

而朱元璋的老婆馬皇后,卻站出來制止了朱元璋。她勸說道:“沈萬三出巨資修了城門,現在天下還沒有成為最後定局,正是需要人心的時候。”朱元璋這才沒有立即殺他。

可是朱元璋本就不是大方之人,思前想後還是咽不下這口氣。便找來沈萬三,給了他一文錢說:“你幫我把這一文錢收利息,一文變兩文,兩文變四文,一個月後再給我。”



沈萬三富可敵國,當然沒把這個當一回事。然而他細下心來一算,便發現數字十分的驚人。就這樣利滾利,沈萬三付不起,很快就被朱元璋給抄家了。

其實一代富商沈萬三這個結局倒是有一點憋屈了,這也與他生不逢時有一點關係。在現代社會,他若是為國家做了這麼多貢獻,得到的一定是人們的讚頌和國家的肯定。

其實這就是複利的強大,很多富豪管理錢財都是靠這樣的方法。理財的人應該很懂,不瞭解的可以自己查查資料,適合理財。


史之策


萬三萬三,萬戶第三。古代商賈鉅富素有以富貴之中取“萬”字為後綴的謙虛毛病,如沈萬三本名沈富,因自詡為江浙第三的萬元富戶而取名沈萬三。

沈萬三可謂是富得流油,富可敵國,富得幾欲有千金散盡還復來之勢。光釀酒所屯之水便需良田數十傾造池。而對於沈家富貴來源則眾說紛紜,越說越奇。其中最吃香之說當乃“聚寶盆”一說。說沈富曾為平民時一日曾見人捉蛙百餘於街口待價而沽,沈富見而大驚知乃金蟾百餘而不忍有人暴殄天物殺此祥瑞之物故囫圇買下本欲改日於河邊放生以求好生之德不料卻見其通通跳入自家瓦盆之中消失不見而盆點石成金。擲金一則得二,二而得四,四而得八,如此增長,頃刻間則聚金缽滿盆盈。後此聚寶盆在修南京城牆時為止城牆修而復塌的邪性被其埋於聚寶門下以鎮祟。



顯然,聚寶盆之事純屬扯淡子虛烏有之事,蓋多為商人不願將發家本領托出為造勢而捏造的蹩腳故事,信之則貽笑大方。

然而,沈萬三故事捏的已經足夠蹩腳了,也可見其極盡“謙虛”之能事。所謂滿招損,似沈萬三這般滿世界炫耀實則於與死神同舞無異。

坊間傳聞,沈萬三曾於平江對張士誠鼎力相助而致明軍對平江軍工不下苦頭嘗便。等到平江易主沈萬三又抱起了朱元璋的大腿不僅斥巨資替明修南京所毀城牆更慾望替其以每人一金犒賞三軍。時沈萬三所修城牆為南京城所修三分之一之多且為最難規模最大自洪武門至水西門處綿延十數里。可氣的是如此工程朱元璋需調整個明朝機構方可緩緩圖之而沈萬三卻於月內一蹴而就。



此後,沈萬三深恐朱元璋計較平江之仇又提出願替其以每人一金犒賞三軍百萬人。然而龍有逆鱗,觸之必傷。三軍者,皇權倚仗,國之利器,又怎麼能讓一區區商人把士兵對自己的好感奪了去,彼居心叵測,大逆也!故而朱元璋勃然大怒欲以大逆罪殺沈萬三以儆效尤。馬皇后說“不祥之人,自有天收”,朱元璋改抄其家財,流放其至雲南煙瘴之地。

然據史學家反覆考核明沈萬三多為杜撰,沈富者終其一生生於元而亡於元。如古《吳江縣誌》與今顧誠所作《沈萬三及其家族事蹟考》等多部著作反覆核實蓋沈萬三於明乃杜撰無誤。此論斷為南京大學明史專家潘群教授所證實。沈家之財起於農(大地主),繁於商(跨國海貿),為元末徹頭徹尾的大地主兼商人。

今影視又有朱元璋以錢一文而破沈萬貫家財一幕。朱元璋因記恨平江之仇又嫉沈萬貫家財故而向沈提出為檢沈是否卻有致富理財通天之能願寄銅錢一枚以日復息計之一月而取。結果兩天得二,三天得四,四天得八……一月過後終至沈萬三砸鍋賣鐵傾家蕩產之地步。

故事好看卻蘊含一千古哲理:胳膊擰不過大腿,經商幹不過從政。


不書


江蘇的周邊地區最開始時候的老大哥,是蒙元末年明朝初年地方武裝軍團張士誠的軍事據點,而張士誠的對手是有主角光環的朱元璋。

沈萬三是由於眼瞎了看走眼投資了張士誠,張士誠沒有打過朱元璋自己卻完蛋了,於是在朱元璋消滅張士誠之後,沈萬三害怕了,沈萬三想到自己小命完蛋了有錢也沒有用,趕緊積極納錢納糧表明自己是大大的良民效忠朱元璋。

之後朱元璋公開招標修南京城牆,沈萬三聽到了風聲,一拍頭尋思是個效忠好機會,於是怕被搶,自己競標拿下,朱元璋看見這傢伙連沒有油水的工作還要搶內心超級感動,看看自己國庫裡沒有一分錢有人買單了,瞬間高興的起飛直接同意了。

沈萬三自己想到既然都是為了表現那自己就豁出去了,於是下了血本又是請高級工程師,又是修建了大部分的城牆,這一大半有三分之一是他修的,工程所用的錢全部這個土豪自己掏腰包,因為沈萬三是找到高級工程師,所以修的牆不但質量槓槓的而且完工時間還比較快。

事情既然都到這裡了是不是就結束了,當然沒有,沈萬三覺得自己好事都做過了竟然腦子一抽,做了一個膽大包天的智障決定,這個是什麼決定呢?事情的起因是在沈萬三交工之後發生的,沈萬三竟然主動要求由他自己出資犒勞武力值爆表的朱元璋的軍隊。

朱元璋耳朵一聽腦袋一想,用嘴說到“呵呵噠,老子這麼多小馬仔,就你個小嘍囉還想給我的馬仔發工資?”。

沈萬三嘴角微微上揚想到:“這老頭子不信我有這麼多錢,看我說出來嚇死他”,表示別說就這些小馬仔,再來一打我也有錢賞。

朱元璋還是耳朵聽到腦袋想到:“這傢伙竟然敢在老子面前吹牛,看我往後不搞死你”,但朱元璋他不露聲色,依然毫不領情地表示“我自己的馬仔我自己犒勞,你就不用操心了”。

估計朱元璋想的是我自己的軍隊被你犒勞了,那是我的軍隊還是你的軍隊?所以自此以後朱元璋開始一肚子壞水的想法子要除掉這個沈萬三。

這一天還是到來了,忽然朱元璋想到了一個自認為極好的主意,就給了萬三他一文銅錢,讓他拿去做本錢,代替我去給別人貸款,但是隻有四個星期的期限,收的利息就是成倍的增加,就是指數增長,每天的利息就是一比一,簡直比細菌繁殖速度還要快。

比如說這一文錢是細菌,到了第二天就是兩個細菌,第三天就是四個細菌,第四天就是八個.....沈萬三這樣的帳竟然沒有算好,自認為朱元璋的水平我還不知道,難道怕你不成,於是沈三萬傻傻的上當受騙答應了,這時候朱元璋簡直高興的起飛了。

好了,沈萬三非常開心的到家了,這時候想算算自己下一個月能掙多少,就拿起計算神器算盤,按照朱元璋的算法傻乎乎的算了起來,我的天到了第二十天就達到了五十二萬,到了四個星期就達到了三億多了,簡直就是天文數字,沈萬三這時候拿著算盤懵逼了,這老朱難不成學過高等數學,自己竟然被他耍了。

三億,沈萬三當然還不了,於是朱元璋說你個沈萬三連我的賬都敢賴,就發配了沈萬三。

那麼問題來了事情真是這樣嗎?

其實富可敵國的萬三,根據考證本名沈富,在元初出生元末駕鶴西去,以上的故事自然也就是虛構的了,如果沈萬三泉下有知想必會說:“我的天啊這誰把我杜撰的這麼傳奇,還幫老朱修城牆,最後被充軍雲南流放而死,真是不考慮我的感受。”


風塵素人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公元1368年,40歲的老朱在南京稱帝,國號大明。當時南京城經過戰火的劫難變得破敗不堪,老朱想修南京城牆,可囊中羞澀沒錢修,怎麼辦?老朱靈機一動,向社會招標。

說實話,老朱招標修復城牆這事不像現在老闆承包工程掙錢,想想看,百廢待興,國庫空虛,老朱怎麼可能讓商人掙到錢呢!說白了就是讓富人捐款。

沒利可圖富戶應者寥寥。唯有江南首富沈萬三積極響應。沈萬三本名沈富,浙江湖州人,現在江蘇崑山周莊有他的故居,他的家鄉有道名菜“萬三蹄”很好吃。有時間親們可以品嚐一下。



▲朱元璋

據說沈萬三很有錢,可以說“富可敵國”。沈萬三不缺錢,他缺的是政治榮譽。為了討好老朱,沈萬三承包了南京城三分之二的城牆修繕任務。結果沈萬三比老朱修的又快又好。

工程完工以後,老朱在宮中宴請沈萬三,君臣二人越喝越親熱,乾脆結拜成了把兄弟,老朱比沈萬三年紀小,沈萬三成了大哥。

有道是“酒後失言”,沈萬三不知道老朱這個人嫉賢妒能,當時沈萬三也是喝高了,他為了逞能居然要為把兄弟朱元璋犒勞三軍。

當時沈萬三喝得舌頭也大了:“兄弟,有什麼困難儘管說話,不是吹,老哥窮的只剩下錢了。哈哈……”老朱想知道沈萬三的家底,於是問“哥哥有多少錢呢?”

沈萬三得意的說“這樣說吧,老弟有多少軍隊吧?”沈萬三反問朱元璋。

“帶甲不下百萬”。老朱也可勁的吹。沈萬三說“不多,明天我給每個士兵發10兩銀子,老哥替你犒勞三軍。



▲沈萬三

朱元璋心中大驚,我的天!每人10兩,百萬軍隊就要千萬兩銀子。這還了得,這要是讓他勞軍,以後軍隊聽誰的?“有奶就是娘”,誰養軍隊士兵就聽誰的,這是簡單的道理。

這軍隊豈不成了沈萬三私人的“皇家警察”了?朱元璋越想越後怕,他急忙說,“不勞哥哥辛苦了,軍隊還是我自己養吧”。又喝了一會,朱元璋心事重重,不大功夫就散席了。

老朱回到奉天殿,心中越想越生氣,沈萬三這傢伙欺我沒錢,居然要為我勞軍。其實沈萬三沒想那麼多,他根本不懂政治,勞軍這事觸動了老朱的隱私,老朱害怕別人奪了他的江山。“明天我找個理由殺了他”。

這時馬皇后進來了,看到朱元璋惱怒的樣子,一問,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馬皇后說:“沈萬三剛為咱們修了南京城牆,現在殺了他,讓人指責咱們卸磨殺驢。老朱一想,也是這個理,“那怎麼處置他呢?”馬皇后眼珠一轉,附在老朱耳邊一陣嘀咕……。老朱一聽笑了。

第二天,老朱招來了沈萬三,說,“老哥家財萬貫,聽說你的錢也貸出去了”這樣吧“老弟我手中也沒多少閒錢,我給你一文錢,每天你給我對合就行了。沈萬三說,“沒問題”,小意思,一文錢也是錢,你等著收利息吧。



▲沈萬三

沈萬三爽快答應了,當時他沒細想,只是覺得一文錢沒多少,能有多少利息呢?等過了半月後,沈萬三想給朱元璋結算,他不算不知道,一算嚇得立馬癱坐在地了。

原來這是老朱算計沈萬三,老朱說的對合就是我們俗稱的利滾利,這在數學上有這門課程,就是倍數增長。

比如老朱說給沈萬三一文錢,如果對合收利息,那麼第一天是收一文錢,這對於沈萬三不算什麼,第二天是第一天的倍數,也就是收兩文錢,第三天四文,第四天八文以此類推……

這樣看來都是小數目,可是過了半月後,情況就大變了,數字可就變得很大了,等到了30天時,數字居然變成了5368721.92。也就是沈萬三要給朱元璋500萬兩銀子,一文錢一個月變成了500萬兩,就這麼神奇。這就是複利的威力。

對合、利滾利、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其威力比原子彈更大——愛因斯坦。



▲沈萬三

知道巴菲特和李嘉誠怎能掙到錢了嗎?都是利用了複利這個神奇的槓桿撬動財富。知道時下流行的網貸如何掙錢的嗎?看了這篇文章好好想想吧。一文錢聽起來微不足道,但是等發生化學反應後,數字大的嚇死人!

(回到本題)沈萬三就這樣被坑破產了,不久身無分文的他被老朱發配新疆充軍了。沈萬三的神話故事徹底結束了。


秉燭讀春秋


朱元璋給了沈萬三一文錢,為何富可敵國的沈萬三卻破產了?你怎麼看?(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相信,很多喜歡旅遊的朋友,大都去過或知道有“中國第一水鄉”之譽,位於蘇州崑山的江南小鎮周莊,在對其古稱秀色稱讚不絕的時候,或許您沒想到,周莊就是因為有了沈萬三,才成為江南著名古鎮的,當地的“萬三肘子”也一絕,吃美味聽傳說,真是好不愜意。

據說,富可敵國的沈萬三不但在當地被尊稱為財神,而且還幫朱元璋修建過南京城的城牆,可謂是勞苦功高,但卻因朱元璋給的一文錢,而使富可敵國的沈萬三破了產?你相信嗎?小編對此也充滿了好奇,於是便查閱資料,尋求結論。下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揭秘看看吧!

1、傳說中的沈萬三。

沈萬三,本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萬三者,萬戶之中(第)三秀,所以又稱萬三秀,作為鉅富的別號。吳興南潯人, 元末明初商人、鉅富。他在經商方面別具慧眼,目達耳通。他的商品,例如一些茶葉、瓷器、布匹等暢銷海內外,在元朝的時候他已是國內外首富了。蘇州一半的田地都是他的,當時街市上的人說:上海灘是沈萬三家的前門,無錫惠泉山是沈萬三家的後門,崑山只是他家的一天大門檻,他“資鉅萬萬,田產遍於天下”。

傳說,明朝初年,閻王爺的超生薄上,出了這麼兩個人:朱洪武、沈萬山,都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辰出生。但也有不同之處:朱洪武出生上三刻,是個皇帝,能坐天下;沈萬山出生中三刻,是個財主,能買天下。山東等一些地方的老百姓把他的畫像當財神貼在門上。

2、沈萬三“聚寶盆”的傳說一。

沈萬三何以富甲天下?民間有許多有趣的傳說。清代著名文人褚人獲《堅瓠集·聚寶盆》記載:沈萬山年輕的時候,家裡貧窮,有一天,夢見一百多個身穿青衣的人求他救命。第二天早上,他見一漁翁捉了一百多隻青蛙,準備剝剮了拿到市場上去賣。萬三聯想到昨夜的夢,動了惻隱之心,就拿錢買下,放生於池中。當天晚上,青蛙們呱呱地叫了個通宵,吵得他睡不著覺。早晨起床後準備去驅趕,只見它們都環繞著一隻瓦盆蹲著,他很覺得奇怪,於是便把那隻瓦盆抱回了家。有一天,萬山的妻子在盆中洗手,把一支銀釵掉在盆中,不料銀釵一變二、二變四,不一會兒已是滿滿一盆,數也數不清。隨後拿金銀來試也是一樣。從此之後,沈萬山開始富甲天下。

3、沈萬三“聚寶盆”的傳說二。

沈萬山原來很窮,是個要飯花子。有一次,沈萬山乞討時,返家途中發現路旁有一個怪石,像石磙,要是碾稻簡直是天生的,他就把石磙扛回家了。放了一段時間,誰也沒有在意。只是後來沈萬山討不到米吃了,怪事出現了,石磙自動轉了起來。石磙一轉,就是八百石稻,沈萬山喜得嘴都合不住縫了。

沈萬山家裡有米吃了,自然有了本錢,又打算經商。這天,沈萬山出門了,剛走不遠,又碰見了一個怪石,樣子很像一個盆,心想:我家喂有兩口豬,把石盆拿回去餵豬,不是挺好不過嗎?就搬著石盆回家去了。還真神,攪了一盆豬食,豬吃飽了,食卻不見少。他母親忍不住問:“兒啦,這豬食咋吃不完呢?這盆有啥來路嗎?”沈萬山說:“這石盆莫是聚寶盆吧?”沈母就把豬食倒掉,放些銀子在盆裡。也真奇怪,銀子拿出多少就能長出多少,怎麼拿都拿不完。從此,沈家就更富了。

有一天,沈萬山去朋友家喝酒。剛走到江邊,不幸摔了一跤。快滾到江裡面時,被江邊一棵小樹攔住了。他嚇出一身涼汗,爬起來後手扶樹枝,說:“小樹呀,要不是你救我一命,我就沒命了。為了報答你的恩德,我把你起回家栽著吧。”可把它起回家栽時,總覺得栽這也不好,栽那也不好,只好把它栽在聚寶盆裡。一眨眼,樹上結滿了銀錢。從此,沈家人財兩旺,成了當時天下首富,前後買了三百二十個丫環。天南海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沈萬山。此外,還有烏鴉石、馬蹄金等很多神話似的傳說。

4、沈萬三“聚寶盆”的傳說三。

據傳,明朝洪武年間,沈家村有個財主沈萬山,家有土地九頃,僱用長短工10多人。有一年逢大旱,草木將要旱死,這時沈萬山家中的割草傭人,每天都割一捆油綠鮮嫩的草,日子長了,沈萬山感到很奇怪,就問割草人:“天這麼旱,怎麼割來這麼多好青草”。當時,他沒把割草的地方如實告訴東家。沈萬山一連幾天,跟隨割草人後邊,偷看著,見他每天都在沈家村北一華里處的沈家橋底睡覺,睡到中午無人時,才去村北牛蛋山上去割草。

一天,沈萬山強令割草人領他去割草的地方,一看嶺上有一片圓形的草地上長著綠油油的草,於是就讓割草人割,割後隨即又出來了,割得快,長得快,沈萬山感到很奇怪,左思右想明白了,此山西南靠鳳凰山,鳳凰不落無寶之地,第二天帶著兩人到那裡挖出了一個鐵盆。

後來沈萬山買了一頭豬用它餵豬,豬長的很快,把豬殺了以後,就用此盆洗手洗臉,一次沈萬山的兒媳婦洗臉時,不慎把一戒指丟進盆中,越撈越多,沈萬山知道後,認為此盆是件好東西,當時傳說山上有個看寶洞,洞內有看寶的毛人住在裡面,自從沈萬山得寶後毛人就走了,洞內三間屋大的空隙,至今尚存。

5、沈萬三押寶張士誠,找錯靠山。

元朝末期,當時天下群雄紛紛起義,但是實力卻有強有弱,而當時的朱元璋算不上是最強大的。活躍在江浙一代張士誠起義軍,首領是最為富有的人,很有能力。那個時候沈萬三也在蘇浙地區經營著生意,沈萬三喜歡用生意人的頭腦玩政治,剛開始把寶壓到了張士誠身上,所以沈萬三就選擇了張士誠做靠山,官商勾結。朱元璋攻打蘇州城時,他一直資助張士誠抗擊朱元璋。張士誠憑藉強有力的財富後盾——沈萬三的支持,很快建立政權,成為和朱元璋,陳友諒齊名的三大軍之一,張士誠就是有了沈萬三的支持,才能持續了8個月對朱元璋拼死抵抗,朱元璋的軍隊傷亡嚴重。面對軍隊的虧損,朱元璋更是對沈萬三恨之入骨。也正是因為如此,埋下了朱元璋對蘇州城和沈萬三秋後算賬的伏筆。結果沒過多久,張士誠就被朱元璋消滅了。

6、沈萬三拍朱元璋馬屁,過猶不及遭嫉恨。

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沈萬三有著不一樣的格局和眼光,張士誠的軍隊漸漸消亡後,沈萬三用他那雙生意慧眼四下一看,城內商家紛紛不惜血本,賤價出售,沈萬三趁機壓低價格,收購所有商鋪,壟斷了全蘇州珠寶、瓷器、米行等店鋪,然後沈萬三掉頭支持朱元璋攻打張士誠,老朱越戰越猛,張士誠瞬間兵敗自殺。1368年,朱元璋的大軍終於滅掉了張士誠等人的軍隊,開始登基稱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稱帝后,他極度憎恨這些為張士誠出力的江南富豪,於是便對江南一帶格外加重了稅賦,每畝稅糧定成了七鬥五升。又命蘇州的一些富民徙居濠州,同時,還籍諸豪族及富民田為官田。朱元璋沒收了沈萬三的大批田地為官田。

但沈萬三是個精明的商人,不但不生氣,反而主動拍朱元璋的馬屁,想以此換得太平。不久,他發現朱元璋建造城牆面臨著嚴重的資金不足。於是,便上書自請“助築都城三之一”。為了讓朱元璋龍顏大悅,沈萬三自然是傾盡了全力。見朱龍顏大悅,沈萬三想讓老朱更加高興,張口就說:大家修城牆辛苦了,我願意犒勞三軍,給每個士兵一人一兩黃金。他萬萬沒想到把馬屁拍過火了,老朱生氣了,要殺他!最後,老朱最敬重的馬皇后來勸老朱,沈萬三才保住小命。

後來,朱元璋請沈萬三來,當面給了他一枚銅錢,並對他說:“你拿著一文錢為我放債,我給你一個月時間,第二日起至第三十日,每日收取一對合(每天翻一倍)。”沈萬三當時很高興,以為老朱對自己的芥蒂消除,畢竟修城牆出了自己很多錢。他卻沒細算這筆帳,直到他回到家後才突然醒悟,捶胸頓足。按照朱元璋的說法,他三十日後要歸還朱元璋五億多文錢!當時沈萬三就懵了,大呼一聲“完了!”不久沈萬三的所有家產被充公,他被髮配到雲南。

7、萬三蹄的傳說。

一日,朱元璋宴請群臣和沈萬三。朱元璋想出一個計策,讓廚師做了一盤紅燒豬蹄送上來。待紅燒豬蹄放到桌上後,朱元璋就指著沈萬三問道:“愛卿此菜何名?”沈萬三當即想開口說出紅燒豬蹄的名字來,但是能做一個富可敵國的大富豪,智商自然是頂尖的,沈萬三突然打一個機靈,這豬蹄的豬字,不就跟朱元璋的朱字同音嗎?沈萬三心想:我要說出紅燒豬蹄的名字,那可就是當場罵皇帝,免不了一個死罪,這朱元璋下了殺心!

沈萬三當時想通朱元璋要藉機殺他,他哪還敢說出菜名,不過好在智商還算高,當即回答道:“此菜名叫萬三蹄。”朱元璋聽後,也只能哈哈一笑,無法治沈萬三罪,就此放過沈萬三一命!可惜被一個殺戮成性的皇帝盯上,被整死是早晚的事!而這道“萬三蹄”也因此流傳了下來,成為了一道千古名菜,尤其是在周莊,家家必備萬三蹄,不得不說朱元璋陰差陽錯的給後世人留下了一道名菜。

一是朱元璋是我國古代少數農民起義成功的皇帝,當過乞丐、和尚,從最底層爬上來的,深喑百姓疾苦,認為無奸不商,無商不奸,窮人的錢都是被商人拿走了,對商人深為痛恨。再加上沈萬三支持過自己的對手,所以予除之後快,但因其富可敵國,沒有正當理由殺他,會落人口實,給人暴君、心胸狹窄的印象。於是等待機會收拾瀋萬三,結果,沈萬三富可敵國不知收斂,在討好朱元璋修城牆的事情之後,想犒賞三軍,這本來是皇帝專屬,你一個商人要為皇帝犒賞,明顯是收買人心,遭皇帝忌恨,那不是找死麼。

二是大家都知道“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據說,沈萬三當時的財富是整個大明朝國庫的100倍,這要是與反叛勢力,或者與臣子勾結,那麼還不得天下大亂,無法制衡!因此,對於朱元璋來說,沈萬三是必須殺的,一是,他錢太多,讓人不放心。二是,殺了他,可以充實國庫。因此,沈萬三非死不可。

沈萬三最終被自己的財富神話給害了。所以說,自古以來,有錢也要遵紀守法,因為有錢只能富貴不能買平安。不知道各位看了今天的文章有什麼感想呢?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葛大小和你一起讀有趣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