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非典时期的网络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竟然如此相似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疫情,直到这场疫情与我们息息相关。毫无预兆,非典时期的宅家生活如此之快地重演。疫情期间,人们响应号召谨慎出门,尽量避免与人群接触,积极承担个人社会责任。开始“肥宅之旅”。

不敢相信!非典时期的网络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竟然如此相似

宅家数日,不少人开始找乐子,先是“全国凉皮大赛”,再是捣鼓“电饭锅面包”。实在没有解闷的活儿,就开始盼望着返岗复工。结果前脚迈出小区大门,后脚收到了“14天自我隔离”的通告。

不敢相信!非典时期的网络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竟然如此相似

90后们开始催着老板复工,居家上班还不成么?“我想上班”,90后的年轻人在呐喊。

80后见状,笑了,专心带娃,闷头想家里面粉捣鼓完了,明日还能再折腾啥?

00后也笑了,没看到我们正忙着“上网课”,虽然一上午不知道老师在嘀咕啥,一头雾水。

没想到网课也是被玩剩的把戏!03年非典时期,城区的学生们也在家上网络视频课程。

不敢相信!非典时期的网络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竟然如此相似

时间倒退到17年前,SARS病毒禁席卷全国,被禁锢在家的人们是怎样“度过漫长岁月”的?那段时间电视、报纸、网络,时刻都在报道“非典”方方面面的消息;每个人谈话、交流也由以前的五花八门集中到了“非典”的news上;消毒、洗手、戴口罩、打扫卫生,越来越关注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状况……

不敢相信!非典时期的网络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竟然如此相似

那个时候进出校门的第一件事,是测量体温,喝上一大碗板蓝根强身健体。而眼前的这一切,与17年前何其相似。交通停运、道路管制、小区查岗,企业等待复产复工的消息。铺天盖地都是疫情消息,综艺娱乐节目被叫停,大家闭门不出,绞尽脑汁找乐解闷。

不敢相信!非典时期的网络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竟然如此相似

17年前,小张去了一趟北京公司那边,回来后被领导通知暂时不用去公司上班了,在家观察一周进行自我隔离,不能去逛街、不能去购物、不能去与朋友串门聊天……所有休假的乐趣,仿佛转眼之间全被非典这个妖魔剥夺。闷在家里与电视、电脑为伴的小张发现了“苦中作乐”的方式。

不敢相信!非典时期的网络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竟然如此相似

想逛街就去8848、网易看看,书籍、光盘、衣服、应有尽有;在聊天室里跟朋友聊天,和老朋友们互通Email,既方便快捷又省钱不少;想玩棋牌游戏就上网跟天下牌友一一较量;欣赏亦舒的才气,就去她的作品论坛,跟同道中人边看书边讨论……聊天室、网易新浪门户资讯、8848电商平台、棋牌游戏、逛论坛,禁锢在家的80后一点也没闲着,比现在的90后着实欢快多了

不敢相信!非典时期的网络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竟然如此相似

抗疫情居家办公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不止是90后嚷嚷着“复工”,17年前的80后也愁房贷车贷,绞尽脑汁居家办公。在国务院办公厅将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1日后,各省市按照当地情况又发布了不同的复工时间,部分企业甚至宣布3月再复工。无法到岗复工,居家办公成为不少互联网企业、新媒体公司、金融证券商的共同选择。几天前,2亿人在家办公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其实早在03年非典期间,在家办公一族早已出现。他们还拥有一个洋气的英文称呼“SOHO”。

不敢相信!非典时期的网络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竟然如此相似

疫情下的听课不停学。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部属各高校、地方所属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适当推迟春季学期开学时间。同时,多地暂停线下培训活动,并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未曾想过,“在线学习”在17年前也一度流行。非典疫情让一些地区的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网络教育在那样的特殊时期突然真正“火爆”起来。为预防非典而离校的孩子们,纷纷走进了“空中课堂”。原来“空中课程”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在北京,137万中小学生借助网络上课。

不敢相信!非典时期的网络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竟然如此相似

更相似的是,非典时期的不少网上课堂也是免费的,像极了如今推出免费课程的各网络教育商。这次的故技重演希望也是最后一次了,不想还有下一个空中课堂,也不想有下一个居家隔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