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多久才能出门,我快待不住了?

大菠萝控股


根据现在的疫情发展情况,虽然确诊人数依然在增加,但是治愈人数也呈现良好上涨趋势,这意味着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现在要出门还是需要按情况而定。

  1. 位于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不大的地区,可以带着口罩适当出门走一走,到山林里去逛一逛,但切记不要去串门。但回到家还是需要注意消毒。
  2. 位于城区的居民现在最好不要轻易出门闲逛。城区的人口密度大的,病毒传播途径更加不可控。所以最好不要出门。即使疫情的到控制,可以出门时也需要做好防护,观察一段时间。
  3. 现在复工人员可以出门,但切记做好防护。

正直疫情控制的关键时期,希望大家能够管住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腿,不要让病毒有翻盘的机会。


玉逍遥


自从春节到现在每天待在家里,1月底的时候公司直接通知3月9日才开工,工资照发。一开始感觉也挺不错的,等于多了20天年假,躺在家里每天一睁眼就有1000多的零花钱。

但是待到2月2日,也真的感觉待不住了,关键即使有钱也不能出去花啊,每天窝在家里都窝出毛病来了。想来想去,直接干脆全家搬到浦东父母家里一起过,至少在一起还能凑一桌麻将。

转眼到了元宵节,感觉钟南山说的14天隔离期到了,可以放风了。不过一看新闻,返沪大军乌压压的进入上海,地铁都挤满了人,一下子出门的热情被浇灭了。说是返沪人员在家隔离14天,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很不自觉,被警方训诫都有100多例了,还有没被训诫的就更多了。

所以自己算了算,估计还要2个14天才能相对安全的出门了,差不多要到3月6日了,也就是在外面稍微透两天气就要上班了,感觉公司真有先见之明。



知无不言鸿


武汉元月23号开始封城,现在是越封越严,电梯限时,小区出入留一小口,严格盘查,保安不让出门。

还要多久?

等!

最待不住的是疾病缠身的老人,汉口一尿毒症老人,每周需透析三次,可他在医院透析时,不幸被感染新冠。

检测排不上队。

已经8天没有透析的70岁爷爷,吃不进,大小便失禁,从9楼跳下。

部门一退休老师,归国华侨,国内无亲无故,一场车祸儿子去世,老两口都做了心脏搭桥。

老师肠胃不好,又失眠,体重不足60斤,天天和我语音:

哎,真是可惜,原来我还有四个土豆,总舍不得吃,今天一看,长芽了,扔了。

这样的失独孤寡老人,一定要帮。

找社区,打电话,总是忙音。

找单位,都在家禁足。

最后,我写了张字条,穿好装备,出门,冲!

直接去社区。

明天就可以跟她家送菜。

回来洗澡洗衣,群里大家都夸我:有爱心,有担当。

非常时期,静下心来,好好待在家中。

那些重病缠身的老人,活泼好动的孩子都没有出门。

我们更要待在家中。








桔红苹果


过了年,一直在家里待着,之中总共出去五趟,一次拿买的酒精,顺便去超市买米,一次到小区门口拿超市买的大袋面给送过来的,两次去拿媳妇买的衣服顺便充电费(小区物业处)都是在小区门口,最后一次昨天家里让人捎过来的东西(年前我们自己买的走亲戚的,没走成)。其它在没出去过,只有扔垃圾下过楼。

我也是年轻人,有房贷,没车贷,每月房贷压力也很大,也想出去。刚开始在家时是每天都在刷新,疫情情况的新闻,从最初的几十、几百到几千,到现在的几万,看着确诊人数的增加,我也渐渐的麻木了。说实话害怕,上班也怕,不上班也怕。

时间一天天过,疫情在慢慢被控制。身边的人也有人从不关心到现在的很谨慎,态度上的转变也是疫情转变的一种原因吧。

什么时候能出门,其实决定在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好防范,才能早日出门。预祝你早日能出门,加油!





小六笔记


一次我爸爸抱怨在家里闷得慌,想出去的时候,我就问他:“那你就跟社区里面讲,你想去做志愿者巡街。然后你可以想去哪就去哪,你愿不愿意?”

然后他就不吭声了。

现在他是不是感慨自己运气好,可以在家里窝着。

所以,你真呆不住了,可以走出去要求去社区做志愿者![抠鼻][灵光一闪]

其实自己有很多事可以做。

1.比如以前有些书想看,而没有时间看,现在有的是时间。

2.如果你有丢掉的兴趣,现在正好有时间可以让你捡起来。

3.如果你有羡慕的人,比方说你羡慕她会化妆、她会画画、她的字好、……。那这个时候你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让自己与他的距离更近。

4.如果之前太忙没有时间给大脑充电,现在可以安心学一些东西,提高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5.如果自己的体质不好,这段时间可以安心在家里调理。

6.平时太忙没空陪孩子,这段时间可以好好辅导孩子的功课。同时也有空和孩子建立更深的感情。

其实以上选项已经够自己忙了,所以好好的安排吧,不要浪费现在的清闲。



桔公子


我现在已经憋不住了,房贷一个月3500,手里一分没得有啊!孩子还一个月还的2000的奶粉,一家生活费还得1500[流泪]


发财超


我已经待不住了,我第一位宝妈,我还在哺乳期的,没有办法出去,导致我在家凑活吃饭,现在母乳不够了,孩子也没有奶粉和米粉,我心急如焚呀,我家宝宝已经没有粮。


疆漂族胡琴


马上快疯了,房贷2700还有保险,一年房贷加保险就是10万块!还有俩还要养,还要吃喝穿用!再不工作,没收入就崩溃了


原来是沫儿啊


根据当前不断增长的疫情数据和每日网络上不断爆发的添堵新闻,在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武汉疫情)严重性和对国家形象及发展进步的伤害性,或已远远超过大家所有善良或乐观的底线预期。

2020年注定是我们国家、民族和政府的大考之年。这次大考,考验的不仅仅是政府,不仅仅是官员,也包括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每一位公民的心力、智慧和韧劲。

这次武汉疫情的持续时间,最乐观的估计,也基本应该是这样一个规律。目前人类医学对这一类病毒疫情的防治,还处在比较被动状态。期望本次疫情能靠政府意志人为控制,并早早出现拐点,未来有点天真。

这次疫情未来大概率按三个阶段发展:疫情爆发期(11月-2月底)→疫情消退期(具体时间未知)→疫情过后全面恢复期(具体时间未知)。

也就是说,这次疫情对中国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影响,至少是一年的时间(半年直接影响,半年间接影响),无论政府,还是企业,无论机构,还是个人,或都应该按照这个时间线来做阶段性的应急预案和自救规划

所以说等到疫情消退期的时候,疫情的防控已经有了基本的控制,疫苗以及特效药初步成形,才能逐步放松防控管制,让大家逐步回归正常。

大家每天在家里休息,但是我知道很多人晚上久久不能入睡。始终在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多久才能回归正常生活,出不了小区,进不了工作的城市,面临着各方面经济的压力。

接下马上就是返工潮,很多工地要开工,企业要开工,很多的商场要开工,还有学校等等,大家都想尽早回归自己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把2020年春天开个好头,心情是非常焦急和沉重的

2020年的春节过去了,根据目前的情况而疫情还将蔓延一段时间。

我们痛惜不幸罹难的同胞,也为持续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鼓劲。

回归自身,我们普通人能给予的最大支持,当然是继续好好待在家,不添乱,不添堵。

从积极的角度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会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不仅仅是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更是对自身的重新审视和梳理。

所以,不要浪费,别那么急着出去。想想做些什么能让自己内心安定充盈,不妨先做起来,一定能收获更好的成长。

众志成城,大家一起肩负起疫情防护的责任,转机肯定会原来越向有利的方面发展,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鲁迅心中的阿Q


不管还有多久才能出门,我们都要静下心来等疫情过去、耐下心来过好自己的生活。如果感觉长时间在家的日子较为枯燥无聊,建议可以做好以下几件事:

多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很多平时没有时间去完成的心愿。这个心愿可大可小,或许只是栽种一棵植物这样小小的心愿,我们可以利用这段在家的日子去完成。每年春天,都有很多朋友想着找新的工作,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这段时间,我们可以一是利用网络学习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让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加过硬;二是学习一些通用的技能。比如,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学好这些知识,自己将来无论处于哪个岗位、无论更换哪种工作,都可以有过人之处,都能在工作中尽快脱颖而出,更快实现人生的价值。

多做可以关爱家人的事

有的朋友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那么这段时间正好可以用来多陪陪孩子、多教教孩子,弥补往日上班没法陪伴孩子的亏欠。有的朋友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也跟家人朋友住在一起,那么这段时间,是静下心来与家人相处的良好时机,我们可以多与家人沟通,化解误会、增进感情;可以为家人做好每一顿饭,让家人感受浓浓的关爱和亲情。亲人只有这一辈子的缘分,我们要好好珍惜。以前认识一位朋友,经常对妻儿吵骂不休,却有着想改变世界的野心。后来他成为了孤家寡人,估计连平凡终老的幸运都没有。一个一屋不扫的人,可以去扫天下?只有善待父母、妻儿、自己的人,才可以得到生活丰厚的回馈。

多做可以有益社会的事

这一点,或许很多朋友认为离自己很遥远,有益社会的事也不是自己能有机会做的。其实不然,有益社会的事,或许只是一点充满正能量的小事。从这次疫情开始,以往没有时间写作的我,可以写一些质量或许不高,但尽量充满正能量的文字,希望可以有机会带给别人更多的温暖和动力。如果我们不会写作,也没有机会做一些实实在在有益于社会的事,那可以就多关注一些、转发一些能激励人、鼓舞人的文章,让更多的人对打赢疫情阻击战充满信心、充满希望。甚至,我们就什么都不做,就耐心地在家等待疫情过去,并从这次疫情中学会思考、学会珍惜、学会感恩,这也是对社会做出了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综上所述,不管还有多久才能出门,我们都要静下心来、耐下心来过好自己的生活。共同祝愿春天、幸福和美好早日回到我们身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