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非典有鍾南山李蘭娟,17年後為什麼還要繼續靠他們力挽狂瀾?

山溝溝裡出來的娃


十七年前,有鍾南山院士喝李蘭娟院士,這十七年之後,還是他們。

其一,他們是呼吸科領域和感染科領域的院士,也就是說他們是中國這一領域的專家和權威,這是他們的工作,是他們的使命。

但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和光環,其他的此領域科學家因此沒有太多機會站在大眾最前面,但是我想也會有很多其他的科學家,同樣在奮鬥,同樣在努力!

其二,他們兩位這些年來仍然奮鬥在呼吸科和感染科第一線,始終堅持學習研究,也是分不開的。

第三,個人覺得他們做的,是知識分子應該的,鍾院士李院士未必會把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掛在嘴邊,但是肯定是心存悲憫之心,身背時代的使命感。

他們不愧為知識分子的表率,實為這個時代的脊樑!


殷徵虎


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既然2003年的非典跟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是有很大的相似,以前鍾南山和李蘭娟院士都是參與當時的戰鬥,他們很有經驗,兩人又是醫學界學識淵博的人,最合適人選了。第二:正如李蘭娟院士所說,以後不能把價值觀傾向娛樂圈,要多關注醫學界,投入更多的資源。相當於目前整個社會都娛樂化,明星片酬高的離譜,普通工薪階層望其向背,而真正國家有危難之時,起不到作用,要投入更多資源在醫療,科技方面投入,引導年輕人社會價值取向,不然也只能在醫學方面的人才青黃不接,老輩人才繼續衝在一線。第三:從個人角度講,他們每一個人具有崇高的品質,才會做逆行的戰士。你試想,一個雖有才學,如果真正有需要但是他此時更看重自己的安危,那也沒什麼用。


jiang守望者


因為他們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始終如一。出生醫學世家的鐘南山,年輕時非常喜歡體育,也可以說是體育世家,妻子李少芬是藍球教練,二人都曾得過獎。鍾南山年輕時一個孩子得了重病,改變了他一生要學醫的想法。


猶有花枝俏,


鍾,李兩位前輩只是千千萬萬奮戰在一線醫護人員的縮寫。我們所知道非常有限還有那些如長江之水源源不斷的他們一直都是存在的。我們所依靠的是這個國家!是眾多的無名英雄!鍾,李二老只是他們的縮寫……!


魔道gm


當年非典是靠他兩,門冬為他們是醫學專家。目前疫情的出現是李文亮英雄的發現,當地政府部門早有采納不會發展到如此地步。鍾老兩位專家也不會哪辛苦了。


用戶8110641882814


這些人始終在這個領域堅持學習研究,其他人多寫幾篇論文高升或是轉行從政了,專家應該就這樣,幹一行始終如一,只有這樣才能從學術到專家再到精品


攀登焱燚森


人始終在這個領域堅持學習研究,其他人多寫幾篇論文高升或是轉行從政了,專家應該就這樣,幹一行始終如一,只有這樣才能從學術到專家再到精品


專注於室內設計


缺說實話,幹實事,勇於擔當的人。嘴子太多了


用戶8790747272718


不靠他們靠誰?又有誰能擔此任?😳


幸運我為王


自古以來生薑都是老的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