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 天元街道社區“老好人”主任硬核出擊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古蓉媛)2月17日早晨,在旌陽區天元街道天鶴小區東門,一個將口罩拉下,嘴裡叼著香菸的居民堵在卡點進出口,不出也不進,背後堵起一串上班和外出買生活必需品的居民。

面对疫情 天元街道社区“老好人”主任硬核出击

“請把口罩帶好,莫堵在門口......”看到此情景,旌陽區武廟社區主任董釗德多次提醒該男子戴口罩。面對好言相勸,該男子竟油鹽不進,甚至惡語相向。這下把平時待人溫和董釗德惹毛了,聲音一下子提高了不止30分貝的吼道。面對強勢的語氣,男子像打霜的茄子,一下蔫了。

“還沒見你這麼冒火過哦,董哥,挺嚇人的呢!”“董主任,今天這陣仗剛健!”在場的工作人員和群眾有些驚愕。瞭解董釗德的人都曉得,他平日裡說話細聲細氣,對群眾都是笑臉相迎,是出了名的“老好人”。

“現在疫情這麼兇猛,防控這麼難,可就是有些群眾沒認清形勢,不聽勸,反而給工作添堵。想起那些不懼危險‘逆行’的白衣戰士、不計報酬駐守卡點的志願者、捐款捐物的愛心人士、企業、社會組織,我情緒一下就上來了。對不服管理的,該毛就得毛!”董釗德說起當時的場景,餘氣未消。

疫情阻擊戰打響後,董釗德一直堅守在一線,展現出他“硬核”的一面:宣傳科學防疫知識、入戶調查摸底、不分白天黑夜巡查卡點和防疫重點……疫情不消,自己不退。20多天來,他恪盡職守,任勞任怨。剛50歲的他,兩鬢銀髮,在抗擊疫情戰線上很是“搶眼”。

武廟社區天鶴小區是天元街道最大的安置小區,而且小區就在天元場鎮最繁華的路段,人口的,人員流動性大,給防疫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面對困難,董釗德從自己做起,開起宣傳車、背起小喇叭,深入小區、企業、商鋪宣傳,帶隊關停轄區內的茶館、餐館、網吧……就連自己親戚在小區內開的小茶館都是董釗德帶隊去關停的。一些親戚、同學、朋友來講情,董釗德一律回絕。此時的他只講原則,不進“油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