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为什么要更爱“不听话”的大宝?

近几年,我在家庭治疗工作中接触到了不少二胎家庭,这些二胎家庭的父母各有各的烦恼,但是都逃不开一个共同的困扰:原本乖巧听话的老大,在老二出生后变得暴躁易怒了。

本来以为老大当了哥哥姐姐,会更加懂事,能帮忙分担一些家庭琐事。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老大不仅没帮上忙,反而比老二没出生前更难搞了,这是为什么?

其实,原因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及孩子自身特质。

一、教养方式的改变,让老大失去了安全感

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回应”程度。随着老二的出生,父母对老大的“要求”和“回应”会因为各种因素发生变化。

比如对老大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前总是陪着他洗漱,现在希望他生活能自理;对老大的回应发生了变化,沟通的时间变少,老大可能需要叫三四遍“爸爸妈妈”,才会回应他。

这种教养方式的变化会让老大觉得和爸爸妈妈没有以前亲密了,从而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

二胎家庭,为什么要更爱“不听话”的大宝?

化解方法:多留些时间和老大单独相处

我之前接触过一位妈妈,她从怀上老二开始,每天会给老大更多的拥抱,常常告诉他:“妈妈爱你。”

等生完了老二以后,这位妈妈每天都会找时间和老大单独相处,比如在老二喝完奶睡觉的时候,或者在其他家人照料老二的时候。另外,她每天还会留出一个小时,陪老大讲故事、读绘本,做任何他喜欢做的事情。

这样,老大就会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知道爸爸妈妈再忙都会单独陪伴他。而且通过每天单独相处,也可以时刻关注到老大的变化。

二胎家庭,为什么要更爱“不听话”的大宝?

二、家庭氛围变了,导致老大有嫉妒心理

家里有老二后,老大常常需要面对这样的场景:

  • 客人来家里的时候,以前都会给自己带礼物,而现在只给弟弟妹妹买。
  • 以前最喜欢自己的爷爷,天天围着弟弟妹妹转,再也不和自己玩举高高了。
  • 经常会听到大人开这样的玩笑:“你爸爸妈妈再也不爱你了”“你爸爸妈妈更喜欢弟弟妹妹,不喜欢你了”“你看看你弟弟妹妹多乖,你再不懂事爸爸妈妈就要把你扔掉了”。

孩子不是成年人,他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自我判断能力。如果这样的场景反复发生,会让老大产生一种认知:“弟弟妹妹一出生,大家就都不喜欢我了。”

这种认知继续衍生,就会变成:“弟弟妹妹太讨厌了,都怪他们!”久而久之,老大就会产生嫉妒心理。

二胎家庭,为什么要更爱“不听话”的大宝?

化解方法:培养老大的责任感

其实遇到上面这些场景时,我们可以用一些小方法来应对,比如:

  • 遇到家里有人探访,提前跟来的人说好:如果给孩子带礼物,请一定带两份,不要让老大觉得自己被忽视了。
  • 告诉爷爷不要只抱老二。
  • 告诉老大不管别人怎么说,爸爸妈妈都爱他。

这些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但想要从根源上化解老大的嫉妒,我们就不能把老大置于经常和老二做比较的角色中,而是要让老大有更多的责任感。

二胎家庭,为什么要更爱“不听话”的大宝?

所以,我的建议是:时刻凸显出老大的地位。

举个例子,我的侄子辰辰是家里的老大,老二出生后他总是调皮捣蛋,还经常把老二弄哭。

后来我每次看到他,比如过年给压岁钱或者生日礼物的时候,我总是会给辰辰更珍贵的礼物以及更多的压岁钱,并且会当全家人的面对他说:“你是哥哥,今年你照顾弟弟妹妹们非常辛苦,所以你值得更多的嘉奖和鼓励。”

每当这时,辰辰都会觉得特别骄傲。

所以,如果我们能让老大产生责任感,他就会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与弟弟妹妹争宠的角色,而是一个能帮忙照顾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角色。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角色我们不能强行赋予他,比如直接告诉他作为老大要懂事,而是需要一点点融进他的生活中,让他能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这份责任感。

二胎家庭,为什么要更爱“不听话”的大宝?

三、老二的出生,激起了老大的防御心理

很多父母反映,家里老二出生后,老大变得比以前更加粘人,经常要抱抱;有的和老二一样,天天吃手;还有的老大本来已经学会了自己大小便,但是老二出生后,开始频繁尿床、尿裤子。

其实这些都是“退行行为”的典型表现。退行行为是指在遇到焦虑或挫折时,用一种幼稚的行为来应对,希望能够以此保护自己。

之所以会产生退行行为,是因为每个老大对老二出生所持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有些老大的反应会比较柔和,他们认为:“哪怕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妈妈也依然爱我,现在的不平等对待是暂时的,因为弟弟妹妹还小。”所以,这些老大能较快接纳家庭新成员。

但是对于另外一些老大来说,这是一件令人焦虑的事情,他们认为:“爸爸妈妈不爱我了,我要被抛弃了,我不再可爱。”于是,为了缓解这种焦虑,老大便出现了退行行为。

这些退行行为的潜台词是:如果我变得和弟弟妹妹一样弱小可爱,爸爸妈妈是不是就会像以前一样那么爱我、关注我了?

二胎家庭,为什么要更爱“不听话”的大宝?

化解方法:忽略退行行为,帮老大缓解焦虑

如果你家老大出现了退行行为,意味着他产生了一些焦虑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从两个层面上去处理。

首先从行为层面上,忽略这些退行行为,比如:

  • 在老大吃手的时候,不要强行打开他的手。
  • 老大非常粘人的时候,别这么说他:你懂点事吧,妈妈现在非常忙。
  • 老大尿裤子后,不要严厉批评指责他。

过多的指责、否认都会让老大更加焦虑,从而增加退行行为的发生。

其次,从情绪层面上,帮老大缓解焦虑。可以观察一下,老大经常在什么时候出现退行行为,比如:

  • 如果老大在看见老二喝奶的时候就吃手,妈妈可以在哺乳完之后,和老大亲密相处一段时光。
  • 如果老大在看见爸爸抱老二的时候要求抱抱,爸爸妈妈可以一人抱一个或者交换抱,也可以在平时给老大更多的拥抱。
  • 如果老大在每次亲戚拜访之后的当晚会尿床,可以回想一下,老大是否在当天受到了冷落,试试帮他缓解焦虑情绪。

退行行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调节,我们不必过于紧张。在忽略这些行为的同时,给老大多一些关爱,帮他缓解焦虑情绪。等老大的焦虑情绪有所缓和后,这些行为就会自行消退。

二胎家庭,为什么要更爱“不听话”的大宝?

我还遇到过一些家庭,他们有的是老大强烈要求爸爸妈妈生一个弟弟妹妹来陪自己,有的说自己非常喜欢弟弟妹妹。即便如此,这些老大们在老二出生后,还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听话”行为。

研究表明:如果父母能够及时发现孩子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变化,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大多数老大在弟弟妹妹出生半年到一年左右,就会逐渐接受哥哥姐姐这个新角色。

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及时做出调整,帮助老大快速适应家庭新成员的到来!

二胎家庭,为什么要更爱“不听话”的大宝?

我们不要总是期待生完二胎后老大没有反应,感受到危机与竞争,是一个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所以老大的“不听话”也是正常的现象。

只要我们做法合理得当,老大的这种“不听话”行为,终究会慢慢过去的。

分享文章,给更多父母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