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日產”遭質疑,經銷商賣車不要“提技術”

“技術日產”遭質疑,經銷商賣車不要“提技術”

技術日產,人·車·生活。這家日本車企以技術為主導,曾在20世紀90年代向世界發出挑戰,推出了901計劃:在90年代成為世界第一的技術領導者。

面向未來,實現差異化競爭的技術品牌,日產又2推出了日產智行科技,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動力、智能互聯三大領域的技術。

去年9月,東風日產正式發佈“東風日產智能駕駛行動計劃”,目標是在國內合資車型普及ProPILO智能駕駛輔助系統(L2級別),“計劃到2022年,將有7款東風日產車型搭載ProPILOT超智駕,接下來會覆蓋到該品牌所有在售的車型。”

然而,在這個時間點前後,日產卻在引以為傲的“技術驅動品牌”的企業戰略上,遭遇到了一系列問題。

一、安全問題不斷

2017年5月,在國內某車展上,日產新奇駿在演示自動緊急制動技術(AEB)時,車輛沒有按照工作人員的預期剎停,而是直接把女主持人撞倒在地。一時間,為何“技術日產”連最基本的AEB都剎不住的疑問,傳遍網絡。

“技術日產”遭質疑,經銷商賣車不要“提技術”

直到一年後,日產宣佈在加拿大召回90,792輛汽車,並警告稱,金屬結構可能導致自動緊急制動系統不必要地啟動,並通知車主可以進行軟件升級。

去年,類似的消費者投訴開始出現在美國市場。超過840多名車主向NHTSA投訴稱,在沒有明顯障礙的情況下,該系統有時會不必要地剎車。據報道,14起撞車事故和5人受傷與AEB問題有關。

諷刺的是,就在去年9月,“東風日產智能駕駛行動計劃”發佈之時,部分國內19款東風日產奇駿車主收到主動剎車等相關功能升級的短信通知,包括對車道保持攝像頭優化升級以及解決誤啟動問題,車主需要到4S店進行軟件刷寫。

作為東風日產的熱銷車型,奇駿是2019年1-8月日系SUV銷量冠軍,總排名僅次於哈弗H6和途觀。但此前日產中國並未發佈任何官方召回公告。

或許,出於市場上消費者對於日產技術,尤其是涉及到ADAS等新的安全技術的質疑,近日美國舉辦的日產汽車經銷商大會上,日產汽車高層被經銷商現場抱怨,將公司定位為技術品牌已不再有效。

經銷商在會議上表示,後續營銷人員將不再試圖通過使用日產品牌的ProPilot駕駛員輔助系統和日產Intelligent Mobility安全功能套件來吸引潛在客戶,而是著眼於日產的傳統。

此外,諷刺的是,早在2018年,日產汽車就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標準所聯合發佈了《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標準研究制定路線圖研究報告》。該報告結合國內外行業發展現狀和中國道路交通深入研究(CIDAS)數據,對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技術的安全效果進行系統評估。

該報告,還就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標準研究制定路線圖提出建議方案,為相關政府部門和行業機構制定政策、開展相關研究和規劃工作提供參考。

二、糟糕的業績和不明前景

本週,日產汽車股價下跌9.6%,至10年來最低水平,此前該公司下調了全年利潤預期,並取消了年終派息,在日本汽車製造商中市值下滑至第五位。

按照週五的收盤價,日產汽車公司市值降至2.17萬億日圓(約合198億美元),落後於斯巴魯、鈴木、本田和豐田。公司股價自2020年初以來下跌了19%,而在2019年和2018年分別下跌了28%和22%。

其中,受美國市場銷售下滑的影響,日產汽車將其全年營業利潤預期從此前預估的1,500億日圓下調至850億日圓。同時,受到該公司前董事長戈恩被捕後的一系列紛爭,公司高層管理人員也進行了兩輪調整。

目前,日產汽車通過將股息削減至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並實施此前宣佈的在全球裁員1.25萬人的計劃,該公司正試圖削減產能、釋放資金,用於投資下一代技術,以保持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等領域的競爭力。

“不幸的是,我們的經營業績比我們預期的要糟糕得多。”新任日產汽車首席執行官在橫濱總部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

糟糕的業績和不明前景,凸顯出新CEO眼前面臨的巨大挑戰。內田誠(Makoto Uchida)去年12月接任日產汽車首席執行官,並承諾將在今年5月公佈一份修訂後的中期計劃,其中涉及日產與雷諾之間20年的合作關係的後續調整計劃。

日產汽車最近三個月的營業利潤為230億日圓,低於分析師平均預估的590億日圓。季度銷售額下降18%至2.5萬億日元,低於分析師預測的2.7萬億日元。

去年,日產公司全球所有核心市場的銷量和收入都出現了下滑,包括中國和日本本土市場。在其最大和最賺錢的市場北美,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品牌銷售下降損害了許多經銷商,去年美國經銷商中約40%處於虧損狀態。

利潤停滯不前,接近10年來的最低水平,也削弱了這家日本公司在三方(日產-雷諾-三菱)汽車製造聯盟中的地位。在多年的銷售激勵措施侵蝕了利潤率之後,日產汽車需要重塑品牌形象,專注於吸引零售客戶。

三、產品落後+高層醜聞

2月7日晚間,日產汽車發佈2020年首月銷量成績。根據數據顯示,日產汽車1月在華銷量為11.8萬輛(包含乘用車、輕型商用車及整車進口),同比下降11.8%。對此,日產汽車表示,受到春節假期和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銷量出現下滑。

日產中國表示,國內合資企業東風日產、東風啟辰、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鄭州日產的銷量在經歷連續四個月反彈後,均出現下滑。

消息人士稱,日產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已促使其計劃裁員、關閉生產基地和減少產品供應,該公司已經放棄了戈恩所提倡的積極追求市場份額的目標。

首席執行官內田誠表示:“我們正在取得進展,但銷量一直疲弱,因此我們需要進行比最初計劃更多的重組。”

按照日產汽車發佈的2019年中國區銷售業績,1-12月中國區累計銷量為1,546,891臺,同比下降1.1%。官方表示,儘管汽車市場整體低迷,但公司銷量仍超過行業整體水平。

“技術日產”遭質疑,經銷商賣車不要“提技術”

然而,同為日系品牌的豐田和本田卻在去年實現了更快的增長。其中,豐田汽車以162萬輛在華銷售額位居日系車榜首,同比增長9%;本田汽車以1萬輛的差距超日產位居第二,在華終端銷量為155.4萬輛,創下年度銷量歷史最高記錄。

對此,日產公司表示,“從短期的表現來看,日產不足有兩點:一是較豐田、本田來說,日產最近兩年核心產品推新節奏不夠,二是日產高層人事變動帶來的決策遲疑,也進一步延緩了產品推出節奏。”

日產計劃從2月17日開始重開因新型冠狀病毒爆發而關閉的三家中國工廠,從2月20日開始重開另外兩家工廠。這些工廠自1月底以來一直處於關閉狀態。“考慮到我們要到2月中旬才能恢復生產,這將對當前季度的收入和營收產生一定影響。”

此外,日產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於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供應短缺,日本九州工廠將於2月14日和17日進行臨時生產調整。”

三、ProPilot 2.0何時走出日本?

近兩年,日產的ProPilot駕駛員輔助系統在日本進行了幾次升級。在日本,日產將在最新款的Skyline轎車上推出ProPilot2.0系統,也就是官方宣稱可以放開雙手的高速公路自動輔助駕駛系統。

“技術日產”遭質疑,經銷商賣車不要“提技術”

ProPilot 2.0需要使用3D高精地圖的支持,搭載Mobileye的EyeQ4芯片,7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聲波傳感器。2018年開始,Mobileye和日產汽車已經在高精地圖項目上展開合作,基於前者的REM技術,繪製日本所有1.5萬英里高速公路的地圖。

日產近日進一步披露了ProPILOT 2.0系統的更多細節,包括將搭載雙ECU,另一顆就是瑞薩的R-Car V2H專用ADAS SoC和RH850/P1x-C微控制器。

雙ECU的設置,一方面是為了保證一定的系統冗餘,另一方面,實現在保持可靠性的同時,能夠處理比以往多幾倍的實時傳感器數據的性能。

ProPILOT 2.0系統專為高速公路上的進、出口匝道(匝道到匝道)自動駕駛而設計,與車輛的導航系統相結合,幫助車輛在指定的道路上按照預先確定的路線行駛。此外,該系統還支持在單車道巡航時不干預駕駛。

不過,系統明確指出,在無法獲得GPS信號的隧道、雙向交通的高速公路、蜿蜒的道路、收費站或合併車道上,均不提供自動駕駛功能。

此外,與通用汽車的Super Cruise系統一樣,ProPilot 2.0也使用紅外攝像頭監控駕駛員,以確保他們的注意力在道路前方。如果駕駛員轉移注意力或沒有反應,系統將使車輛安全停車。

按照計劃,日產將在未來18個月內在全球主要市場推出三款新車型,以重振其老化的產品線。一款新的逍客和一款新的奇駿將於今年發佈,一款全新的電動SUV將於2021年發佈。

對這家日本製造商來說,此次重大新車型發佈正值一個關鍵時刻,目的是確保全球暢銷車型及時達到行業的標準。不過,目前還不清楚,新逍客和奇駿是否會搭載ProPilot 2.0,採用的還是老底盤。但2021年上市的全新純電動SUV——Ariya將確認搭載ProPilot 2.0。

“到目前為止,當我想到日產時,我不會想到尖端技術。我想到了CVT,跨界車和失望。”一位車主表示,但我希望這是可以改變的。

去年,剛剛升任的日產全球市場和銷售老大公開表示,我們必須為日產品牌打下技術基礎。目前,我認為還不夠強大,不足以說服非日本本土的客戶“日產擁有先進的技術”。我們在日本有這樣的知名度,但在其他國家市場還沒有。

不過,到目前為止,除了特斯拉的Autopilot,不管是奧迪A8的L3,或是凱迪拉克的Super Cruise都沒有在市場上得到預期的市場反饋和效果。

顯然,“技術日產”這條路還要繼續走下去,難度還是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