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險企業績|招商局仁和人壽去年虧損4.9億 背靠大股東入局醫養能否“後來居上”

聚焦險企業績|招商局仁和人壽去年虧損4.9億 背靠大股東入局醫養能否“後來居上”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道

近日,招商局仁和人壽披露其2019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報告顯示,該公司去年四季度保險業務收入1.8億,淨利潤-1.3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5.54%.若結合去年前三季度報告來看,該公司2019年全年保費收入104.83億元,同比增長406.91%,同期淨利潤為-4.9億元.

成立三年的招商局仁和人壽擬將醫養產業作為業務支柱,但面對眾多入局者,背靠招商局集團、中國移動等實力雄厚的大股東,能否“後來居上”,還面臨諸多考驗.

三年虧損超10億 保費依賴銀保渠道

2017年6月30日,招商仁和人壽獲批開業,發起股東包括招商局集團、中國移動、中國航信等大型央企,註冊地為深圳前海,註冊資本50億元,為近年來新設保險公司之最.

作為招商局集團旗下的重要板塊,自誕生起就倍受重視,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更是親自“掛帥”,使得招商仁和人壽與招商銀行並列,成為招商局集團旗下僅有的兩家由集團董事長直接出任董事長的子公司.

含著“金湯匙”誕生的招商仁和人壽開業三年一直處在虧損的狀態.

具體來看,2017年7月4日,招商仁和人壽正式營業,截至年末,保險業務收入3.71億元,淨虧損1.38億元.2018年,隨著業務佈局的推進,保險業務收入大幅增長,達到27.55億元,同期虧損放大至4.07億元,2019年淨虧損進一步擴大至4.9億元.

但險企設立初期處於虧損也是行業常態.

一位壽險公司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作為初創期公司,在公司業務規模增長較快、尚未形成規模經濟效益的情況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暫時性收支期限錯配的狀況.從行業發展規律來看,壽險公司一般都需經過‘七平八盈’的錘鍊,即需要扛過7年左右的虧損期,才能進入盈利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局仁和人壽在業務方面對銀保渠道的依賴性較強,這從該公司過去兩年年報可以看出.

2017年,招商仁和人壽銀行代理保費收入3.43億元,佔比92.45%,同期,個人代理、經紀代理渠道佔比分別為3.23%、2.43%,差異明顯.

2018年,招商仁和人壽原保費收入居於前四位的產品中,包括三款年金保險、一款分紅型兩全保險,均由銀行代理渠道銷售,保費收入16.72億元,佔全年保費總額的6成.

而在這方面,同為招商局集團旗下的“兄弟”公司招商銀行為招商局仁和人壽提供了先天的便利.

2018年初,招商仁和人壽與招商銀行簽訂2018年-2020年度關聯交易協議,在此期間,分多次與招商銀行及其關聯方開展保險及保險兼業代理等業務合作、投資業務合作等.2018年招商銀行及關聯方代理保費收入約為12.8億元,佔公司原保費收入的六成以上.

“險企展業初期,個人代理渠道和互聯網等渠道的搭建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而通過銀保渠道展業,則可以快速實現保費收入的增長.”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不過,一位險企內部人士曾向本報記者表示,“銀保渠道的優勢可以快速賣出產品,但在目前整體經濟下行,資產都存在很大的貶值風險,整個系統性的投資風險也會很大,投資可能血本無歸,也可能略有盈利,無法覆蓋賣出產品的成本,這十分考驗險企的投資能力.”

招商局仁和人壽並非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去年十月,該公司公告,擬以4938萬元收購海達保險經紀有限公司90%股權.

招商局仁和人壽在公告中表示,海達經紀將作為公司創新業務運營的主體,協助佈局全國範圍的互聯網和財、壽一體化的銷售市場;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同業異業資源整合,打造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生態系統;同時積極依託先進的大數據分析技術使保險產品場景化、碎片化、標準化,增加產品黏性,為客戶提供更多元的產品及更全面的服務,從而滿足客戶更高需求,提升銷售規模.

最新披露的四季報顯示,該公司已簽訂收購海達保險經紀有限公司90%股權協議,但尚未支付價款.

擬將醫養產業作為業務支柱

從戰略定位來看,招商仁和人壽擬將醫養產業作為業務支柱.

2019年初,該公司與招商蛇口合資成立招商仁和養老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利於建立養老產業的專業投資平臺,包括藉助保險資金優勢,發展持續照料型養老社區為主的養老產品體系,創新養老保險產品服務等.

最新披露的四季報顯示,截止2019年4季度末,公司完成向招商局仁和養老投資有限公司4998萬元出資,招商局仁和養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4.9億元.

但如今保險醫養領域入局者眾多,其中,包括了中國人壽、泰康保險、中國太保、陽光人壽等大型險企,招商局仁和人壽要想在這個領域分得一杯羹並非易事.

一位大型保險集團負責養老社區運營的相關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保險公司在養老社區的投入多數已達百億,甚至千億,對於入局者而言,必備的核心因素是資金實力,能夠支撐在養老社區前期佈局的資金支出.另外還要考慮領導班子的任期問題,因為投資養老社區的週期長,從開發到入住,一般需要6到8年,要想實現全部收支平衡更是需要20餘年時間.不僅如此,隨著房地產的資產價格上漲,如果現在拿地做大規模的養老社區成本太高.”

“之前可能5億元可以投資建設一個養老社區,現在可能需要10億元,導致養老床位收費也越來越高,支付能力和養老床位建設、運營成本不匹配.”另有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仁和人壽也試圖借力股東中國移動資源優勢,打造“通信+保險”模式.2019年,招商仁和人壽開啟保險新零售業務,擬結合中國移動線下門店聯合銷售.

但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壽險產品主要是靠線下代理人、線上互聯網平臺以及銀保渠道為主流銷售渠道,而前往中國移動營業廳的客戶主要都是去購買手機等數碼產品,要讓客戶去購買一份保險產品是比較困難的.”

除此之外,招商仁和人壽也正積極外拓,與數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包括與國藥控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特藥產品研發、大數據應用方面開展探索;擬與雲杉醫療攜手創新保險醫療產業結合模式,共建新型醫聯體.

未來,在實力雄厚的大股東加持之下,招商局仁和人壽能否突圍,值得市場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