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25歲前是聽不進大道理的?

知丶恩


25歲的人的確是聽不進大道理,等到他們遇到什麼困難,問題的時候會向你學習請教,及請假罷了。家庭中有很多孩子都是這樣的,講幾句,勸幾句話題不聽就走開啦,。


1理念起航


二十五歲前,大多數人都還在校園,沒有什麼生活壓力,也不知道社會的真實性,而且,一般父母或親朋好友對我們的教導,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沒有體驗感,缺少社會的毒打,所以總是把父母對我們的淳淳教導當成耳旁風,充耳不聞,因此只有我們真正的感同身受,才能有深切的體會,才能明白大道理中的真諦。


平凡的我闖世界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15—30歲,人生的這一階段,孔子沒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聽不進大道理,吾以為:

舒適家庭的負壓。誰家沒有空調、取暖器、增溼器、負離子發生器什麼的。孩子是天之驕子,家長心目中的寶貝。吃好,穿好,玩好,文藝、體育都要好,哪樣一技之長落下了,父母心中就烙得慌。就學最好還是去唸北上廣深的雙語學校什麼的,嬌生慣養,攀比成風。多虧遇上盛世華章。寶寶成了寵兒,正值豆寇年華,“順心合意”,成了硬道理。

學校立志的空壓。學習孜孜不倦,同學之間激揚文字,指點江山,風華正茂,揮斥方遒。歲月在燃燒,志存高遠。世界成了虛空,意念任馳聘。不費體力之苦,累了、乏了,父母、爺爺奶奶當聯勤保障,可樂、健力寶滿足供應。稍有頭疼腦熱,板蘭根、連花清瘟膠囊隨身帶。奶是斷掉了,但啃的仍是全麥麵包。巢中的雛鳥,想飛就練翅膀,想停就安歇。“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是硬道理。花樣年華,稍有煩惱、不順,就“叛逆”出逃離家。

環境社會的正壓。校場轉職場。滿大街的大學生,面試考場研究生在接龍排隊,跟看著博士冠冤堂皇悠著走過綠色通道。很快就要奔“三”,耳旁環繞著心儀的她的嘮叼,“房子、票子、車子”還沒著落,心裡能不焦慮,誰家的父母不揪心。正值慘綠年華,還當“啃老族”,絕對反擊,創業勵志,背水一戰。豈不知“第一桶金”是天上餡餅?從負壓、空壓瞬間就來到正壓、實壓。來點實的吧,現實一點吧,別整天給我講大道理,我鬱悶著呢。

吾之所言,僅是表象,個別現象。你說呢。


冰糖煮黃連怡生


個人認為認同這個觀點,因為25歲以前的成熟度還沒有完全達標,只想憑藉著自己的拼搏激情與身體本錢闖天下,所以不願意聽大道理!

第一,25歲以前處於半成熟階段。

  • 曾有一個調查,調查者詢問18到25歲人,評估自己屬於成年人的程度。結果發現,只有很少人確定自己屬於成年人,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既是成年人,也不是成年人”。實踐中也證明,25歲以前很少有人經過艱難困苦的磨勵,多數是在學校中度過,並不知道生活之艱難,父母之不易。所以最新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表示,根據兒童心理學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研究,建議成年的年齡線從18歲延遲到25歲。

  • 這個年齡段的人,在生活上,角色認同上,都會出現各種轉換,比如:換專業,離開原生家庭,換工作,戀愛。在這個年齡段時,既覺得成熟了,又還沒有能力承擔責任。25歲前,也可能是人生最尷尬的一個年齡段,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了,以前聽說,人的長大是突然之間的事兒,不知道什麼是所謂的長大、成熟,但是卻能突然清楚的意識到自己不再年少。

第二,25歲以前的人認為大道理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 因為25歲以前人的成熟度沒有達標。他們的心智水平和認知能力還處於一個,沒有經過實踐論證的階段,只是從書本上學到了一些理論上的體會和感悟。再看看我們所經歷和身邊很多人的25歲前年輕朋友,也是大同小異:沒正兒八經地談一次戀愛;渴望被愛,又怕受到傷害;或許有一份工作,卻不怎麼喜歡;月光,更別提存款;如果是北漂之類遠走他鄉的,蝸居在城中村或者遠郊,毫無生活品質可言。如果一定要寫一句話來形容這種25歲前的狀態,這句話肯定再合適不過:活得像一個笑話。但是他們有精力,有瘋狂的本錢。25歲前的年紀一般都剛走出象牙塔,涉世未深,沒什麼工作經驗,也就註定著幾乎不可能有一份光鮮的履歷,但是他們初生牛犢不怕虎,聽不進去大道理,他們以為大道理都是一些騙人的假話。
  • 當然有些大道理,聽起來確實是雲山霧罩,屬於正確的廢話,一般是大方向正確,但無法落地,比如"努力才能學習好。" 如何努力,努力不了怎麼矯正都沒有談到。拿現在的話說,沒有可操作性。還有所謂真理也好,道理也好,名人名言也好,都講究知行合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俗稱"道理我都懂,但是老虎吃天無從下手"。這對於急切想證明自己的人來說,根本不感興趣,他們是要在實踐中來證明自己所做所為,能取得成功,所以他們頻繁地換工作,頻繁的跳槽,甚至於更改專業,不太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他們認為別人對他們不瞭解,不如他們對現實和自己愛好了解的透徹,所以造成了大道理對他們的逆反心理。這也應證了,只有經歷過才會明白的道理。

綜上所述:由於25歲前是個求知慾和身體都在快速成長時期,也是人最聰明能幹,精力充沛的階段, 作為一個特殊的年齡段, 他們要就業,要戀愛,要成家,這時候他們會無比真實地認識到自己長大了,不該是孩子了,但他真的還是孩子,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實踐風雨的考驗欠成熟,沒有碰到過邁不過的坎,所以他們不願意接受大道理的教導。

燎原寄語:每個過來人都有25歲前的成長經歷,我理解,那是屬於一個從幼稚到成熟的變化階段,之所以聽不進大道理,是因為沒有經歷過任何艱難困苦,又有可以拼搏的激情和本錢,所以覺得大道理沒有多大用處,也只有當他們經歷過之後,自然就會明白大道理對於人生的重要性!


燎原雜談


答:對,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

1、二十五歲,父母的話全不對;

2、三十五歲,父母的話有點對;

3、四十五歲,父母的話一半對;

4、五十五歲,父母的話全部對;

5、六十五歲,我遠遠不如父母;

6、七十五歲,後悔不聽父母話😭





綏格格


25是個分水嶺“25歲,一個不再任性和固執的年紀,還不算老吧,卻已感覺不太年輕了。臉上的笑早已爬滿了些須滄桑,一個開始知道寂寞和孤獨的年紀。開始熟悉和習慣這座城市了,心卻開始感到荒涼。滿懷激情的自己不見了,變得開始安逸,安逸得不像自己。當初是為何不遠千里、放棄一切不顧家人的反對奔向這座城市的?任性得自己都招架不住。...”


大喜創業路人甲


這個年齡段的人,大概都是些在讀學生,畢業沒兩年的或者正在創業的年輕人吧。他們擁有桃李之年最盛的青春意氣,擁有剛從象牙塔裡帶出來的那一番詩意,和懷對遠方的無垠的憧憬。

一些老生常談的大道理從小便在耳畔叨擾,可是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一出生便在廣袤的信息化世界浸染,那些早在青年時期便開拓了的想象力,和對外面這個世界獨有的判斷和欣賞,使他們的人生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

當然,這一點對自身的認識但凡有點志氣的人早已意識到了。所以無論生活再怎樣苟且,自己此刻的處境在再怎樣難堪,也不會輕易從了法則,從了這個世界的圈套。因為那個泛著光的詩意遠方,一個擁有強大靈魂的精神世界仍在召喚,召喚每一個有為青年的抵達。25歲,正是一個夢想與現實分割的年紀。在末日到臨之前,在明知自己會屈服之際,還是會忍不住摒棄耳旁那些所謂過來人的“忠貞良言”,還是會義無反顧的朝著心中光亮一往無前。這便是青年人的堅守和勇毅。





曾經青澀


個人看法,感覺聽不進大道理跟年齡沒關係,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缺實是因為他們從小就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悲歡離合所以他們很早就懂的太多,沒人幫自己所有的事只有自己來扛。在看看現在的孩子都跟溫室的花朵一一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湖南衛視電視節目裡的哪些叛逆的少年少女,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某些人某些事人才會學著改變。個人感覺這應該是教育問題,孔融四歲就知道讓梨,你所說的25歲之前應該不會比孔融還小吧!



捂著心臟説胃疼


我是平凡人彬哥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25歲以前,可以說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年紀,無憂無慮,沒有經歷過生活坎坷所以聽不進別人講的大道理。分析有以下幾點:

1.如果還沒有結婚,家裡事父母都在操勞,沒有經歷過自己持家過日子的生活,是沒有顧慮的。

2.沒有在社會中磨鍊,不知道忍讓謙虛,年少輕狂,自以為大。

3.老是感覺自己的想法都是對的,可以說就是井裡的蛤蟆,所以別人給他講大道理,他都聽不近去。

不過隨著自己成家立業,在日後生活中的磨鍊,慢慢的在日後會覺得給他講大道理的人,都是在幫助他。





平凡人彬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