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鋒:疫情下旅遊業須蓄勢靜待“春遲花繁”

政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硬核減負,讓旅遊企業能夠應對大疫冬眠時刻。

春節本是旅遊旺季,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卻打擾了許多人的出行計劃,更是對於旅遊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此次疫情會造成多大損失?與“非典”相比,有哪些異同?下一步,政府應在哪幾個方面進行支持?針對這幾個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了著名旅遊專家、巔峰智業創始人劉鋒博士。

對旅遊業影響巨大

中國經濟時報: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對各行各業均有影響。對旅遊業來說,你估計會造成多大損失,影響有多大?

劉鋒:鑑於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極大不確定性,尚難在短期內作出準確的預測。一個總體判斷:旅遊經濟深受重創,衝擊全面,需要救助。最終能戰勝疫情。

巔峰智業課題組進行了初步測算,預計非疫情情景下全年旅遊業總收入約7萬餘億元,疫情造成的損失額度約相當於疫情前預測總值的22%至25%,損失額度約為1.6萬億至1.8萬億元之間。國內遊近期全面阻斷,斷崖式下降,入境遊基本停頓,這是受影響最深遠的一塊,預測2020年全年入境旅遊人數將降至9000萬至10000萬人次左右,比2019年下降約30%-35%。入境旅遊收入損失預計在350億至400億美元左右。出境遊也將受到重創,對於全球的旅遊市場也將是一個很

大的衝擊。

與“非典”相比,具有五個特點

中國經濟時報:你認為,此次疫情與2003年“非典”相比,對旅遊業的影響有哪些異同?

劉鋒:此次疫情相比“非典”來說,具有五個特點。

全球大波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相比“非典”波及全球範圍更廣。“非典”期間,全球累計報告8000多例,絕大部分病例發生在中國內地和香港。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截至2月3日,全球出現感染病例的國家數已達24個。

全國全覆蓋。“非典”期間,中國有7個省份沒有出現過“非典”病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成為全國性事件,各省都有病例,全國上下無一處是“世外桃源”。

行業全涉及。“非典”期間,第三產業規模不大,其增加值佔全國GDP的比重為32%,2019年已經達到54%。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第三產業的影響涉及面更廣。

時間可能更長久。對照“非典”期間,2003年4月-6月為“非典”暴發期,也是旅遊業停滯期,6月“雙解除”後,7-9月旅遊業開始了快速復甦,第四季度旅遊業進入正常發展的階段。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在春節前,具體影響時間取決於疫情持續時間和政策對沖力度,目前疫情拐點尚未出現,樂觀情景下,預計“五一”期間旅遊市場初步迎來反彈;悲觀情景則到7、8月份旅遊市場才開始恢復。

消費衝擊更大。2003年“非典”疫情高峰時對當年第二季度的消費產生了抑制作用,但由於居民在下半年乃至第二年的補償性消費,很大一部分需求損失得到彌補。目前,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一部分消費項目具有易受衝擊又難以形成補償性增長的特點。旅遊消費需求已經逐步成為剛性需求,疫情下首當其衝,疫情過後可以迅速恢復,但已經損失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難以挽回。

政府支持必不可少

中國經濟時報:疫情總得過去,您認為政府將如何採取措施恢復旅遊業發展?

劉鋒:建議政府部門下一步從五個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硬核減負,讓旅遊企業能夠應對大疫冬眠時刻。多探索出臺支持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特別是減免稅、減免房租、降低或者緩繳社會保險費、低息貸款、實施失業保險費返還、與職工協商調整薪酬和輪崗輪休等政策。

二是構建應對突發事件的現代旅遊治理體系。

三是制定旅遊振興計劃。政府應積極考慮編制促進夏季或秋季旅遊業的振興計劃。同時,增加旅遊發展資金,給予更多的財力支持。可以分階段組織諸如景點減半收費和餐館、旅店、零售店削價等一系列促銷活動等。

四是消除心理影響,重塑安全旅遊目的地形象。

五是完善公共旅遊安全規劃。把公共旅遊安全規劃納入到全域旅遊體系中。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