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利弗的悲慘遭遇看十九世紀的英國社會現狀

正文共:2929 字

預計閱讀時間: 8 分鐘


她是餓死的。我不曉得她病得多重,直到她突然發燒,然後骨頭突破了皮。

(書中一位沒有名字的女孩去世時的慘狀)


《霧都孤兒》|從奧利弗的悲慘遭遇看十九世紀的英國社會現狀

《霧都孤兒》是查爾斯·狄更斯早期的作品,小說以霧都倫敦為背景,講述了孤兒奧利弗的悲慘命運和離奇身世,描繪了19世紀早期英國社會底層人民的悽慘生活。


1.狄更斯與奧利弗


1812年2月7日,狄更斯出生在英國南部的港口城市朴茨茅斯。他的父親約翰·狄更斯是造船廠的一個小工頭,母親伊麗莎白是家庭婦女。他9歲那年,父親開始沉迷於賭博和酒精,家裡債臺高築。狄更斯不得不外出謀生,以減輕家裡的負擔。這種經歷讓他在後來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兒童和貧民的同情。

《霧都孤兒》|從奧利弗的悲慘遭遇看十九世紀的英國社會現狀

查爾斯·狄更斯


在接下來的幾年,狄更斯做過各種工作,嚐盡了人世的艱辛。這段時間,狄更斯走遍了倫敦的大街小巷,和形形色色的人打過交道。當時的倫敦遠沒有現在繁華,街頭上充斥著為生活奔波而高聲叫賣的小販,成群結隊的乞丐和無家可歸的孩子。由於公共設施的不足,不僅街道泥濘,汙水橫流,糞便更是隨處可見。

這是集市日的早晨。地面上的汙穢和淤泥,幾乎齊踝深。不斷從散發著惡臭的牲口軀體上冒出來的一縷濃濃的蒸汽,與似乎停留在煙囪頂上的霧氣混合在一起,低垂地懸在空中。開闊的空曠地中央所有的牲畜欄,以及空地上能擠得進去的許多臨時牲畜欄都擠滿了羊群;街溝邊的柱子上拴著長長的三四排牲畜和牛......從市場的每個角落迴盪著的可怕的、不和諧的嘈雜聲;不斷地來回奔跑在人群中的滿臉汙垢,鬍子拉碴、邋邋遢遢、渾身髒兮兮的人影;這一切構成了一幅令人頭暈目眩、眼花繚亂的景象,令你的感官不知所措。

《霧都孤兒》

狄更斯目睹了周圍這些不幸和醜陋,他自己也在這種環境中掙扎,此時的困苦、迷茫和無助最終成就了他的作品。1838年,他的經典作品《霧都孤兒》出版了。這部小說通過孤兒奧利弗的遭遇揭開了底層人民的痛苦生活,主人公奧利弗在貧民收容所中不堪忍受屈辱與飢餓,逃往倫敦,結果又被小偷集團控制,最後被有“良知”的資本家挽救出來。

《霧都孤兒》|從奧利弗的悲慘遭遇看十九世紀的英國社會現狀

在奧利弗的身上,我們能發現狄更斯童年的影子,更能體會到當時社會的黑暗和殘酷。苦難的童年往往能產生出偉大的作家。婚後的狄更斯開始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創作工作,把自己的作息時間安排得很緊湊,每日早晨7點鐘起床,然後寫下2000字左右的小說。每天的生活都是這樣週而復始。他旺盛的精力和堅定的信念確保了寫作的順利進行。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共創作了14部完整的小說,還有大量的中、短篇小說。

馬克思稱讚“狄更斯再自己卓越的描寫生動的書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會真理,比一切職業政客、政論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還要多”。



2.冰冷的制度——濟貧院


書中,狄更斯在前幾章就向我們展示了19世紀英國殘酷的濟貧院制度。1834年,英國政府頒佈實施濟貧法,設立濟貧院。濟貧院這一制度的建立本應是為了保障貧民和孤兒的基本生活需要,使貧民的衣食有所保障,孤兒的生活有人照料。

而事實卻是,濟貧院成了理事和專員們中飽私囊的工具。奧利弗所處的濟貧院就是其中的縮影。在濟貧院裡,為了最大限度地節省開支,保育員和專員們煞費苦心地讓所有人僅僅維持在一個餓不死的狀態:每日供應三頓稀粥,以節省糧食;但也絕不讓他們餓死,以節省殯葬費。他們不把窮苦人當人,從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每個孩子只給一小碗粥,再沒有了——除非遇到什麼盛大的節日或喜慶的場合,可以外加二又四分之一盎司的麵包。那些碗從來不用洗。孩子們用湯匙瓜,直到它們閃閃發亮為止。刮完之後(這不需要費很長時間,因為湯匙幾乎與碗一樣大),他們坐著,眼巴巴地盯著那口大鍋,恨不得把墊鍋的磚頭都吞下去似的;同時,不停而專注地吮吸自己的手指,指望手指上殘留著偶爾濺出的稀粥。孩子們的胃口通常都很好。


《霧都孤兒》|從奧利弗的悲慘遭遇看十九世紀的英國社會現狀

濟貧院的制度本意是具有人道主義的。但當時的管理人員卻不具備與人道主義相匹配的人性。他們唯利是圖,見錢眼開,只會在欺負弱小中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狄更斯在本書的序言中說:“德行一見到臭襪子便掉過頭去,而邪惡與絲帶和有點華麗的服飾結了婚。”他說的就是這群貪婪而又醜陋的人。

我們不禁會感嘆:是什麼造就了奧利弗的悲慘命運和醜陋虛偽的人性?我們不妨把這種人性稱作被異化的人性。馬克思的異化理論認為,社會本身的異化才會最終導致人性的異化。社會的異化最常見的表現形式便是社會制度和法律等各個層面的非人性化。這些因素會逐漸發展成為制約和壓迫人們的力量。人在制度面前顯得渺小無力,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從而導致人性的異化和扭曲。

在書中,奧利弗因為忍受不了飢餓的折磨要求添粥,這個看似正常的要求把所有的理事和幹事嚇得魂飛魄散。因為在濟貧院裡,從來沒有人敢提出任何要求。而奧利弗也為這個不合理的要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被關禁閉和當眾鞭打。我們無法想象連“孤兒”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的小奧利弗,他的處境是多麼的絕望和無助。可是,在異化了的社會制度下,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都變成了犧牲品和謀取利益的工具,他們渺小而卑微,甚至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老舍先生筆下的祥子不也是如此嗎?這個時代沒有窮人的活路。



3.金錢至上的資本主義社會


在狄更斯生活的年代(1812~1870),工業革命已經基本完成。特別是在1837年~1901年,即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統治時期。這個時期的大英帝國走向了世界之巔,經濟佔全球的70%,貿易出口更是比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還多上幾倍。與愛德華時代一同被認為是大英帝國的黃金時代。

這樣的黃金時代改變了社會局面,物質世界變得空前富饒。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人們遭受來自社會和自身的巨大壓力,貧富差距越來越明顯,人人都渴望過上富有的生活。但彼時的英國,貴族擁有大量財富,貧民沒有社會地位。金錢至上的社會勢必會讓人性變得扭曲邪惡。

《霧都孤兒》|從奧利弗的悲慘遭遇看十九世紀的英國社會現狀

在書中,濟貧院的保育員曼太太對所有人漠不關心、趾高氣揚,卻唯獨對教區幹事邦布爾先生唯唯諾諾、細心體貼。邦布爾先生在看見奧利弗成為有錢人後,竟馬上改稱他為“奧利弗少爺”。毫無疑問,在這種金錢至上的社會大環境中,人們對待彼此的態度大多是由其權利和財富決定的。

狄更斯深刻地意識社會制度對人性的摧殘,通過奧利弗的悲慘命運幫助我們認清楚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的本質。

他並不是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因為他自己說過“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他只是想要警醒人們,苦難依然是社會的主旋律。這對於我們當今社會,也有非常深刻的借鑑意義。

《霧都孤兒》|從奧利弗的悲慘遭遇看十九世紀的英國社會現狀

木心先生在《文學回憶錄》中說:在他(狄更斯)的書中,仁慈的心靈,柔和的感情,源源流出......狄更斯的小說結尾,失散或久別的親友又在一起了,總是夜晚,總是壁爐柴火熊熊然,總是蠟燭、熱茶,大家圍著那張不大不小的圓桌,你看我,我看你,往事如煙,人生似夢,昔在,今在,永在。

雖然狄更斯被稱作現實主義作家,但是他在奧利弗身上卻傾注了浪漫主義寫法。小說的結局好有好報,惡有惡報,屬於典型的英國式小團圓,是一種很好的心靈滋補。就像托爾斯泰所說:憂來無方,窗外下雨,坐沙發,吃巧克力,讀狄更斯,心情又會好起來,和世界妥協。

今日小雨,花已開,霧終會散開。

《霧都孤兒》|從奧利弗的悲慘遭遇看十九世紀的英國社會現狀

全文完

歡迎評論、轉發和讚賞

作者簡介:無夢樓緣緣堂,90後職場媽媽,小學語文教師,一天一本書踐行者,立刻閱讀發起人之一,愛好寫作、閱讀和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