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人,要學會“做減法”

  • 點擊右上角【關注】霸王課頭條號,收穫更多加薪秘籍。
  • 本文共2525字,閱讀全文約5分鐘

網絡上一直有一個觀點:20歲至30歲這十年是一個人人生中最重要的時期。

在這個時期,絕大多數人需要完成人生的許多重大抉擇,包括畢業、深造、擇業、戀愛、婚姻、生育、定居等等,其中任意一項的選擇都會對一個人的人生造成重大的影響,就像蝴蝶效應所說的那樣。

人的一生,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需要側重的事情,而每個階段的行為和經歷,都會對人生造成不同的影響,但如果本末倒置,或者違背規律,很可能就會產生非常消極的影響。

就像我們接下來要說到的這個觀點:


30歲的人,要學會“做減法”


一、20歲的人生做加法,30歲則不然

我們可以看到對於很對20多歲的年輕人來說,生活或者工作基本上都是以“快”和“多”為主。

所謂“求快”,就是許多20出頭的人,屬於剛剛踏入社會,由於長期受到社會、家庭、經濟等等各方面的壓力,渴望在踏入社會後儘快的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巨大的成就和認可。

如此一來,很多20多歲的人,就會去頻繁的換工作,嘗試各種行業,當然也非常有激情和動力,同時,偶爾也會因為自己的衝動而選擇了錯誤的道路。

所謂“求多”,就是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初次獲得了財務自由,並且也沒什麼經濟壓力和社會責任,有對各種誘惑的抵抗力較低,所以會不停的“買買買”、“吃吃吃”、“玩玩玩”。

對於20多歲的年輕人來說,生活或者工作上不斷的做“加法”,確實無可厚非。

但是古人有句話“人到三十而立”,什麼意思?也就是人到了30歲以後,就應該有一個穩固的工作、收入、家庭,甚至是心態,不能再像20多歲一樣,不顧一切的做“加法”,隨心所欲、物慾橫流、玩性大發。

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上也有一部分人,到了30多歲,心智健全,身體健康,還是不能實現自給自足,甚至長期啃老,這樣的行為不僅會受到社會和家庭的唾棄,並且這樣的行為也會影響其一生。

30歲的人,要學會“做減法”

二、為什麼30歲的人要學會做減法?

關於“做減法”的含義,實際上就是慾望上的剋制,人性都有一個軟肋,叫“慾壑難填”,也就是說慾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不刻意去控制就會永遠無法滿足。

那為什麼20歲的人可以適當的“做加法”,而30歲的人生要學會“做減法”呢?

1、生活角度:失敗成本驟增

20多歲的年輕人有“做加法”的空間,實際上是因為其基礎較低,即使在慾望這件事上過於放縱了,也是可以挽回和寬恕的。但是在30歲以後還無所畏懼的“做加法”,犯錯以後就很難挽回了。

舉個例子,一些年輕人確實物慾很強烈,但是多數商品在幾百、幾千元左右,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勞民傷財,但是在花幾年時間彌補,也能迅速恢復。

而到了30歲這個階段,物慾可能就上升到了車子、房子、股票、創業,甚至是一些不必要的幾萬、幾十萬的奢侈品。

此時一旦犯錯,損失的成本可能是年輕時候的十倍或者數十倍,更重要的是,到了30歲,人的狀態、健康也開始走下坡路了,在這個階段,不控制慾望,不想辦法“做減法”就很可能一蹶不振,難以挽回。

2、生物學角度:修剪枝葉利於生長

為什麼30歲的人生要學會“做減法”?從生物學時也有講究的。

我們可以看到城市綠化中,一些園藝工人會經常修建大樹的枝幹、碎葉,一方面是為了綠化更加美觀、整齊。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修剪了細枝碎葉,可以使植物的主杆獲得更多的養分和支持,變得更加的耐活和挺拔。

其實,人也是這個道理,到了30歲以後精力有限,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主要的事情上,會讓你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3、藝術學角度:簡約更具魅力

“做減法”可以幫助一個人提升精神境界和人生格局,網上經常流行的一句話“少即是多”,這句話在藝術設計領域也是效果奇佳。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主流手機,基本都是一大塊屏幕,沒有按鍵或者只有一個Home鍵,深受大家喜愛。

要知道,早在蘋果的Iphone手機誕生之前,市面的主流手機都會有很多按鍵,包括數字鍵、功能鍵等等,比較繁雜。

而當只有一個Home鍵的Iphone手機出現後,消費者瞬間被這款極簡設計的手機深深的吸引了,雖然按鍵少了,但是智能手機的功能更加豐富,從此之後,設計簡約的全屏智能手機成為主流。


30歲的人,要學會“做減法”


三、30歲的人怎麼做減法?

結合上面講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30歲的人開始“做減法”的必要性,那麼具體應該如何做減法呢?可以參考以下3各方面:

1、精神減負

現如今,社會生活壓力巨大,尤其是中年危機盛行的今天,又加上房貸、車貸、養老等等負擔,30多歲的中年人確實壓力巨大。

特別是,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工作職位的提升,30多歲的人需要承擔的責任和壓力也越來越大。

而人如果長期處於高壓、高頻率的工作或者生活狀態中,其實負面影響是非常多的,看似整天在忙,實則效率低下。

所以,30多歲的人首先要學會在精神上減負,抽空陪陪家人孩子,出去旅旅遊、散散心,更重要的是堅持鍛鍊身體,促進新陳代謝,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體力,這也會相應的降低精神壓力。

2、工作簡練

人到30時,正是一個人事業的關鍵期,但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像年輕的時候一樣,胡亂嘗試和增加,要學會簡練工作。

工作上的簡練很多種理解方式,首先是在工作量上直接做減法,將一些不必要的工作捨去,將主要精力集中在重點事情上。

其次,要在工作流程上做一些優化,不能總是按部就班的做一些事情,效率低下,且跟不上社會的發展,久而久之你可能就會成為被裁員的對象。

還是那句話“少即是多”,少可以讓一個人變的專注。

最簡單的就是為什麼人們總覺得家裡辦公沒有氛圍,效率不高,就是因為辦公室都是關於辦公的元素,而家裡除了辦公的元素還有很多其它的元素,吃的、喝的、玩的,包括家人等等,讓人難以專注。

3、生活簡潔

這一點很好理解,年輕的時候,我們一有空就會呼朋引伴,胡吃海喝,各種熬夜和聚會,也喜歡熱鬧,有什麼活動我們都抽時間去參加,但是人到30以後,在生活這方面也要學會做減法。

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留給關鍵的事情,包括健身、學習、陪家人等等,這樣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發展,也有利家庭和諧和事業發展。


30歲的人,要學會“做減法”


寫在最後

“做減法”說到底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和思維方式,用這樣的態度和思維去做事和生活,可能相比年輕時的灑脫、自由、爽快,剛開始會有些痛苦和難受。

但是時間長了,形成習慣和良好的工作和生活規律以後,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職業發展越來越順利。

—— END ——

  • 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改變習慣,刷新認知,規避風險,快速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