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癱了16年,我磨了16年的刀..78歲老人用行動講述“退而不休”

老人已經78歲了,談起話來總是笑呵呵,一張嘴,口中僅有的一顆牙直接就能襯托出他的年紀,臉上歲月留下的痕跡,不是皺紋,是他樂觀生活的笑痕。


“你這磨刀多少錢的?”


“一個刀10塊錢”


“這麼貴!”


"不貴了,你看我咋給你磨的...."

兒子癱了16年,我磨了16年的刀..78歲老人用行動講述“退而不休”



2020年的到來,又有一批人將要面臨新的退休生活,新的生活,新的生活方式,我們老了,退休後到底該何去何從?怎麼才能過好這新的後半生?

· 有的人覺得自己忙碌大半輩子了,是該好好休息休息了;

· 有的人則覺得退休了,照樣要勞作,不然總覺得老了沒用了。

就像早一步步入老齡化的日本,在這裡老人打工的數量都超過了年輕人,不過他們沒有感到被特別對待,因為大家都是帶著年邁出來工作,大體環境都是這樣的情況,這樣老人總的分成了兩類:


兒子癱了16年,我磨了16年的刀..78歲老人用行動講述“退而不休”

一類就是為了延續自身價值,讓自己能人生繼續絢麗多彩下去;

而另一類老人則是為了生活而去勞作。

所以我們經常聽見日本老人“工作致死”的情況,雖然說有的不只是因為勞作的原因,還與自己的心情有密切關係,但畢竟退休後外出勞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很多人還在想著怎麼將退休生活過的更好一點的時候,其實也有這樣一部分生活在底層的人,他們沒有選擇過哪種退休生活的權利,只能接受生命給自己的安排,就像下面這位受採訪的老人,78歲了還在小區門口魔刀賺錢,只為照顧殘疾的兒子:

兒子癱了16年,我磨了16年的刀..78歲老人用行動講述“退而不休”

老人已經78歲了,談起話來總是笑呵呵,一張嘴,口中僅有的一顆牙直接就能襯托出他的年紀,臉上歲月留下的痕跡,不是皺紋,是他樂觀生活的笑痕

“你這磨刀多少錢的?”

“一個刀10塊錢”

“這麼貴!”

"不貴了,你看完我給你磨的...."

又來一個客人,還和老人砍了幾次價。據老人說,自己是出來賺錢救兒子命的,當初16年前,為了救兒子命做手術,借下幾十萬的債,可惜兒子性命救回來人卻癱瘓了,於是老人出來磨刀繼續換錢,兒子癱了16年,自己都就磨刀磨了16年,還剩20多萬債款要還。

兒子癱了16年,我磨了16年的刀..78歲老人用行動講述“退而不休”

“那您這樣磨刀,啥時候才能還完債款?”

“那你不還怎麼辦呢,我還不清,俺兒子還活著,俺孫子掙錢接著還。”

此時眼前這位老人就像我們寓言故事裡的愚公,而這20多萬的債款就像家門口的一座大山,老人沒有因大山而失去退休生活的希望,而是用樂觀揹負這責任,繼續適應者生活。

夜慢慢來臨,老人又抽起了菸捲,坐在花壇旁等最後一位客人,在空閒間隙老人說,自己抽菸袋都已經抽了60多年,現在78歲還在抽,這也是他唯一的愛好。

兒子癱了16年,我磨了16年的刀..78歲老人用行動講述“退而不休”

老人起身收攤,準備沿著回家路在撿點瓶子,伴著老人離去的背影,瞬間自己也陷入了沉思:很多人向我們抱怨,說退休生活太空閒,老找不到自身價值,可我們看看這位78歲的大叔,儘管生活給了他無法抉擇的安排,但他仍然掛著微笑告訴我們,他仍然能堅持,因為他的堅持讓他生命更有意義

雖然很痛惜,但這也許就是最真實的老有所用吧!

兒子癱了16年,我磨了16年的刀..78歲老人用行動講述“退而不休”



當然這代表的只是個例,但我仍想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生命之真諦在於:適者生存,適者幸福,只有真正融入退休新生活中,找到自我價值,這才是最理想的退休生活,不論你是公司經理、公交司機、退休教師,甚至是磨刀人.......

首先,我們必須做好應對退休的準備,伴隨而來的不僅是生理機能的衰退,還有感知覺,視力、聽覺、味覺,以及記憶力等等也會慢慢衰退,但這些是我們必須適應的變化:


兒子癱了16年,我磨了16年的刀..78歲老人用行動講述“退而不休”

· 內心可能會產生不安;

· 會出現明顯的孤獨感;

· 一時間出現適應性差;

· 拘泥於刻板、保守的思想;

· 時常出現沉浸在往事的回憶中。

這些都是我們退休後,這個年齡段正常會表現出現的行為思想,但也不都是下降的,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我們的心理發展卻是隨著年紀增大而增長的,這是因為我們年齡的增大,知識越來越廣,生活經驗越來越豐富的原因!

兒子癱了16年,我磨了16年的刀..78歲老人用行動講述“退而不休”



所以,為了更好的度過退休生活,實現完全意義上的“退而不休止”,我們要:

保持健康

保持健康是延緩衰老最好的方法,保持健康也有兩類:一類是身體健康,還有一類是心理健康。

· 身體健康

這就需要我們退休後繼續保持運動,這也是行為上的“休而不止”,要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我們如果不學會克服好吃懶做的惰性,那麼到來不僅是年齡衰老帶來的身體衰退,還有各種疾病也會聞風而來,像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

所以我們要多進行慢跑、廣場舞、打太極、打羽毛球等運動量比較少的運動,來維持身體的健康。

兒子癱了16年,我磨了16年的刀..78歲老人用行動講述“退而不休”

· 心理健康

就像上面案例中的老人,即便生活給他那樣的打擊,他仍帶著微笑迎面這一切,簡單的一根菸卷就能讓他忘掉所有煩勞,幾句簡單的交談就能開心的像個孩子!

維持內心健康,我們可以:多參加活動,建立良好的社交;多看看我們的崇拜的人,學習他們的處事方式;可以練習太極、畫畫、毛筆字來平靜我們自己。

繼續學習

雖然我不提倡日本那種“工作致死”的模式,但在我們又能的的時候工作的確是應對退休生活的好方法,因為在工作中我們能繼續學習,增加自己的經驗

兒子癱了16年,我磨了16年的刀..78歲老人用行動講述“退而不休”

就拿磨刀老人來說,即便他乾的是比較底層的工作,但每天能與不同人打交道,這不也是一種經驗的累積。

這麼說不是說讓大家都去繼續工作,外出工作有的人是為了繼續完善自身價值,有的人則是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這樣。面對打了一輩子工,想退休在家休整的朋友來說,不工作更適合自己的想法,但不工作不是讓我們真的就退休了,要做到“退而不休止”,學習就是最好的辦法。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只有學習才能讓我們真正做到老有所用!

兒子癱了16年,我磨了16年的刀..78歲老人用行動講述“退而不休”

西遊記導演楊潔:50歲她拍完了長達六年的西遊記,人們以為人生有了如此傑出的創作,退休就可以好好享天年了,而她卻沒有停下學習。


直到2013年,在長達30多年的學習、整理後,84歲的楊潔導演又變成作家,出版個人首部回憶錄《敢問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遊路》,緊接著2014年出版個人首部自傳《楊潔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難》,楊潔導演通過這30多年的寫作,創作,告訴我們生命不熄,退而心不休!

我們可以通過讀書、報考老年大學、彈琴、寫作等來豐富退休生活,達到在學新知識的過程中體會精神上的“老有所樂”


這裡是大叔、大媽的自習室,謝謝你的關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