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黃埔軍校創建

【講述】黃埔軍校創建

黃埔軍校的誕生,與當時軍閥混戰的歷史背景有著直接而深刻的關係;混戰、戰亂,是黃埔軍校成立前後的中國社會基本狀況。軍事、軍隊、軍人這“三軍”問題,在當時是亂世社會最為關注的社會焦點和熱點,是戰爭的急需直接催生了黃埔軍校。

  1923年10月,孫中山在廣州組織了有共產黨員參加的中國國民黨臨時中央委員會,聘請蘇聯人鮑羅廷為顧問。11月,孫中山發表《中國國民黨改組宣言》和黨綱草案,並籌備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實現國民黨的改組。中共方面則根據“三大”會議精神,要求各地黨組織與國民黨的各級黨部合作,積極參加國民黨的改組工作,選舉優秀黨員出席即將召開的中國國民黨“一大”。

【講述】黃埔軍校創建

第一次國共合作

  聯俄、聯共這兩個“聯合”,是孫中山畢生革命生涯中的英明抉擇,也決定了黃埔軍校容納百川湖海、匯聚天下英才的時代先進性。孫中山先生的偉大就在於此,不管你的旗幟是“紅色”,還是“藍色”,甚至於“灰色”等別的顏色,只要你有助於中華民族的統一和強盛這個“金色”大業,我都可以與你聯合。別的我不管,我要的就是“金色”的好收成。

  孫中山在重建大元帥府時,特別邀請蘇聯政府派遣軍事專家和政治工作人員到廣州,協助建軍工作。並提出了委派代表團赴蘇聯考察政治、軍事的初步設想,確定訪問團的任務主要是學習蘇聯辦軍事學校的經驗,談判軍事援助等問題。關於赴蘇聯考察的人選,中共領導人參與了研究,張太雷參加了許多重要會談活動,可惜他犧牲太早,沒有能把與中共領導人彙報、協商的情況記錄下來,留下一段空白。

  就在選擇代表團人員的組成中,原來名不見經傳的蔣介石浮出水面。還在一年前孫中山在同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會晤時,表示“願派一個最能幹的人作為使者去莫斯科”,考察蘇俄的政治、黨務和軍事,學習俄軍經驗,組建自己的軍隊。3月1日,廣州革命政府重建之後,孫中山便積極開展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工作。而蔣介石對孫中山聯俄、聯共的政策從一開始就表示反對,但他為了博取孫中山的信任,確立自己的地位,非常想得到這個出訪莫斯科的機會。況且,在十月革命勝利後,蔣介石也曾一度對蘇俄產生過敬慕和嚮往。7月13日,他毛遂自薦,給大元帥府秘書長楊庶堪寫信,向孫中山主動請纓:“為今之計,舍允我赴歐外,則弟以為無一事是我中正所能辦者……如不允我赴俄,則弟只有消極獨善,以求自全。”

【講述】黃埔軍校創建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

  孫中山答應了蔣介石的請求,這主要因為蔣介石對孫中山表現得很忠誠,又學過軍事,有一定才能,當時只有30歲出頭,可說年輕有為,因此得到了孫中山的充分信任。

  孫中山在與馬林、蔣介石、汪精衛、張繼、林業明等商談後,決定派出“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赴蘇聯考察黨務和軍事。代表團由4人組成:蔣介石(為負責人)、張太雷(共產黨員,俄文翻譯)、沈定一(共產黨員)、王登雲(後為蔣介石的英文秘書)。這次蘇聯之行歷時3個多月,是孫中山同中共和蘇聯共同商定籌劃的一次重要的訪問活動。

  與此同時,孫中山在國內積極進行籌建軍官學校的工作,對建校工作抓得很緊,並親自勘察校址。9月,他派人到北京同蘇聯大使加拉罕商談創辦軍事學校事宜,加拉罕後寫信給孫中山,介紹鮑羅廷到廣州工作。10月,孫中山簽署了任命鮑羅廷為國民黨組織教練員的委任狀,旋又聘為顧問。在10月15日召開的國民黨黨務討論會上,孫中山提出在廣州設立陸軍講武堂的提案,“訓練海外本黨回國之青年子弟,俾成軍事人才”,號召海外革命青年回國學習軍事。討論軍校校址時,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原定在“測繪局及西路討賊軍後方醫院”,即現在的北教場路烈士陵園一帶,廣州人通稱為“東山”。為此,還形成了文件。但沒有過多久就改了。否則,黃埔軍校就叫“東山軍校”了。

【講述】黃埔軍校創建

孫中山歡宴蘇聯代表團

  11月26日,孫中山召開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第10次會議,討論組織國民黨志願師和創建軍事學校等問題,並決定把講武堂改為“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招生對象包括黨內外一切有志獻身國民革命事業的,具有中學文化程度的青年。孫中山親任校長,委任廖仲愷和李大釗等5人為國民黨改組委員,組成革命的核心領導組織,推動國民黨改組和軍校籌建工作的開展,特別責成由廖仲愷和鮑羅廷負責軍校的具體籌建工作。

  1924年1月20日,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廣州高等師範大禮堂(鐘樓)召開。在這次大會上,孫中山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他提出的一系列政策被後人概括為聯俄、聯共和扶助農工。也就是這次代表大會上,宣告國共合作正式形成,決定建立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並通過了這一提案。國共合作的成功,有力地推動了軍官學校的籌建。1月24日,孫中山以軍政府大元帥名義正式下令籌建陸軍軍官學校,命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宣佈成立軍校籌備委員會,以蔣介石為委員長,李濟深(鄧演達代)、王柏齡、沈應時、林振雄、俞飛鵬、張家瑞、宋榮昌7人為籌備委員。中國共產黨委派張崧年(申府)參加籌備工作。孫中山先後聘請鮑羅廷為政治顧問,加倫為軍事顧問。這是孫中山在共產國際代表和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的幫助下所做的一件大事。

  軍校的創立,是孫中山總結辛亥革命以來歷次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試圖用武裝鬥爭尋求革命新道路的結果。

  1924年1月28日,孫中山在宣佈籌委會名單的同時,擇定以廣州近郊黃埔長洲島原有廣東陸軍學校和廣東海軍學校舊址為陸軍軍官學校校址。

  黃埔島,又稱長洲島。位於廣州市東郊,面積只有6平方公里,島周圍長約20餘里,南連虎門,扼珠江要衝。從廣州市區到東郊碼頭,再乘當時的汽船行駛約一小時,水煙連天中便遠遠看見黃埔島靜臥前方,兀立江心,如同一名哨兵,扼守著廣州的門戶,是歷史上有名的長洲要塞。島上山巒起伏,當中一座山峰名拔旗山,林木蔥蘢,四面環水,環境清幽,是一處既為軍事要樞、又極利於興武講學的好地方。清道光年間,禁菸的林則徐大帥在這裡修築了多處炮臺,以後又建立了軍事要塞。

  選址黃埔島,體現了孫中山先生高深的戰略眼光。他之所以選定這裡為校址,主要是從安全角度考慮的,因為當時滇桂軍閥盤踞廣州,大小軍閥隨時發山大王脾氣,弄不好就會突然襲擊軍校,在遠離市區的孤島辦軍校則可以避開軍閥的控制和干擾。其次,這個四面環水的小孤島,築有炮臺,與隔江相對的魚珠炮臺、側面沙路炮臺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把守控制江面,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便於學習與練武。其三,島上的清末陸軍小學堂校舍仍在,稍加修葺即可使用,節省了當時相當緊張的人力和資金。正是在這幾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基礎上,黃埔軍校得以順利建成,並得到良好的發展。黃埔軍校有了這麼個大本營,在戰略上佔了大便宜。

【講述】黃埔軍校創建

就任非常大總統時的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

  黃埔軍校建立時,全國各省、廣東各地都處於四分五裂、軍閥混戰、生民塗炭的苦難之中。孫中山革命政府局處在廣州一隅之地,既有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軍閥強敵陳兵壓境於省外,又有陳炯明、楊希閔、劉震寰等叛逆,伺機逞兵作亂於省內。500師生困於內憂外患之境,危於旦夕之間。在四面環水的黃埔小島創校之初,就遇到大小軍閥張牙舞爪,時刻欲將之噬吞於襁褓之中。楊希閔、劉震寰先後多次揚言派兵來犯,解除黃埔武裝;師生們被迫星夜過江,佈防應敵。孫中山革命政府與黃埔軍校,猶似慈母幼兒,相依為命。

  孫中山經常親自到軍校視察,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到軍校“海關樓”小住,檢查工作,聽取彙報。要求師生嚴格掌握“政治與軍事並重,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教學方針,並根據“親愛精誠”的校訓,倡導“團結”、“犧牲”、“奮鬥”三大精神。從1924年6月16日軍校正式開學,至同年11月1日他離穗北上,在短短的4個多月時間裡,孫中山先後五上黃埔島,親臨軍校視察,從思想上、組織上、物質上、方針政策上給予巨大的關心和指導,時時關心著軍校的建設和發展。

  在開學典禮上,孫中山以國民黨總理的身份致詞,發表了長篇演說。他首先鄭重宣佈,創辦黃埔軍校的目的,“就是創造革命軍,求挽救中國的危亡”。強調辦軍校要學習蘇聯經驗,指出俄國革命之能成功,是“因為有了革命軍做革命黨的後援。”“我們現在開辦這個學校,就是仿效俄國。”他闡明瞭辦校的起因和方向,指出:“中國革命13年,一直到今天,只得到一個空名。所以中國13年的革命完全是失敗,就是到今天也還是失敗。”“這個原因,簡單地說,就是由於我們革命,只有革命黨的奮鬥,沒有革命軍的奮鬥;因為沒有革命軍的奮鬥,所以一般官僚軍閥便把持民國,我們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他接著指出了辦校的目的和指導方針:“我們今天要開這個學校,是有什麼希望呢?就是要從今天起,把革命的事業重新來創造,要用這個學校內的學員做根本,成立革命軍。諸位學生就是將來革命軍的骨幹,有了這種好骨幹,成了革命軍,我們的事業便可以成功。”“沒有好的革命軍,中國的革命永遠要失敗。今天建立黃埔軍校,就是為成立革命軍打基礎。”(《孫中山選集》下卷,1966年版)

  孫中山的這個講話記錄稿長達7400餘字,足足講了1個多小時。他在這個著名的開學演說中號召全體師生:“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救國救民的事業”,做革命軍,除了要有堅強的革命意志和理想,還要有“高深的學問做根本”。因此,一定要學好革命理論和軍事技術。要“學先烈的行為,像他們一樣,捨身成仁”,不“貪生畏死”。 他以很通俗的語言說:“革命黨的精神,就是不怕死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一百個人就能打一萬個人。有一支一萬人的革命軍,就可以打倒軍閥。”孫中山對第一期學員寄予極大的信賴和深切的期望,在他結束講話時,表示“要用這五百人做基礎,造成我理想的革命軍”,以完成拯救中國的大業。

【講述】黃埔軍校創建

孫中山手書黃埔校訓

  1925年5月,身患重病的孫中山獲悉以黃埔軍校教導團為骨幹的東征軍,在第一次東征中取得節節勝利的消息,特電軍校,表示祝賀,並電囑校長蔣中正、黨代表廖仲愷和政治部主任周恩來,要愛惜黃埔學員,不要輕易犧牲黃埔學員,寧可損失1個營,也不要損失1個軍校學員,並對隨軍東征的學員表示親切的慰問。當軍校領導向學員們宣讀孫中山先生髮來的電報,宣佈軍校學生剋日開拔返校時,全體學生感動得流下了熱淚。孫中山在京逝世的消息傳來後,黃埔師生無不痛哭流涕,深切緬懷先生5次來校的情景。在孫中山革命思想感召下,黃埔師生在東征、南討和北伐戰爭中屢建功勳,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東方紅軍”。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後期苦心經營的一所新型革命軍事學校,他對軍校傾注了極大精力,寄託了莫大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