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民族品牌都變成了外資控股,過得還好嗎?

開篇

中國人自己創造出一個聞名全國的品牌,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這背後有多大的艱辛付出可想而知。但是這是一個資本社會,擁有資本的大財閥可以左右一切,很多來自中國的民族品牌的控股權其實在國外的企業手中的。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民族品牌都變成了外資控股,過得還好嗎?

良心收購:吉利收購沃爾沃

這些來自中國的民族品牌在被收購之後獲得怎麼樣哪?用四個字來形容天壤之別,有的依然暢銷全國越做越大,有的卻被雪藏被擱置甚至消失了。

第一篇:得意

1,雙匯

2006年由美國高盛集團、鼎輝投資授權,香港羅特克斯有限公司以20.1億元人民幣中標雙匯股權拍賣。國有股權轉讓後,不改變雙彙集團的主營業務,集團總部和主要生產基地仍在漯河市。近年來,雙匯仍然獨立運營,火腿腸、生鮮肉、凍肉等產品依然在國內暢銷,一直保持著國內肉類加工行業龍頭的地位,收購方都是資本方不參與經營,仍然由國內團隊管理,這是主要原因之一吧。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民族品牌都變成了外資控股,過得還好嗎?

雙匯產品

2,蘇泊爾

蘇泊爾可能是讓國人最為驕傲的品牌之一,但其實準確來說,蘇泊爾已經不再是“純粹的國貨”。2004年,蘇泊爾成為第一家炊具行業上市公司,2007年11月,法國SEB國際股份公司(SEB國際)通過要約收購等方式拿下蘇泊爾控股權,之後蘇氏家族就開始了瘋狂減持,直至忽略不計,蘇泊爾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法國品牌。之後蘇泊爾卻一路狂飆,越做越好,不知道蘇氏家族有沒有為自己小富即安的思想後悔過。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民族品牌都變成了外資控股,過得還好嗎?

蘇泊爾鍋具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民族品牌都變成了外資控股,過得還好嗎?

猜圖1:蘇泊爾總部:這是哪裡?

3,中華牙膏

中華牙膏品牌創立於1954年,已經擁有了60多年曆史。1994年被歐洲聯合利華集團租用。中華牙膏旗下產品擁有聯合利華全球研發中心的支持,領先技術,承諾優秀品質,並且是國內唯一獲得FDI(國際牙科聯盟)認可的牙膏品牌。中華擁有美白、口氣清新、全效、中草藥和防蛀等較為完善的產品線。可以說中華牙膏在外資的控制下一舉打敗了重慶的冷酸靈、關係的兩面針等國產牙膏,風光無限。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民族品牌都變成了外資控股,過得還好嗎?

中華牙膏

4,哈爾濱啤酒

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1900年,是中國最早的啤酒製造商,其生產的哈爾濱啤酒是中國最早的啤酒品牌,至今仍風行於中國各地。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油坊街20號,是中國大陸第五大啤酒釀造企業,哈爾濱啤酒銷往全國,並遠銷英國、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4年百威啤酒母公司美國釀酒商安海斯公司(AB)收購哈啤99.66%股權,並把哈啤公司私有化。現在哈啤廣告依然鋪天蓋地,勢不可擋。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民族品牌都變成了外資控股,過得還好嗎?

一起哈啤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民族品牌都變成了外資控股,過得還好嗎?

猜圖2:這是哪?


第二篇:悲慘

5,美加淨

美加淨在被收購之前那佔有國內美白市場近20%的份額。1990年,上海家化與莊臣合資,“美加淨”商標被擱置。上海家化於1994年出5億元收回美加淨商標,但已失去了寶貴時機。可以說美加淨是被外資坑的最慘的國產化妝品品牌之一,不禁讓人扼腕嘆息。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民族品牌都變成了外資控股,過得還好嗎?

美加淨

6,樂百氏

2000年,樂百氏被達能公司收購,現在樂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場。達能集團總部設於法國巴黎,是一個業務極為多元化的跨國食品公司,集團的業務遍佈六大洲、產品行銷100多個國家。在法國、意大利及西班牙,達能集團都是最大的食品集團,達能亦是當今歐洲第三大食品集團,不知道達能是不是花錢打水漂玩的,有收購的這些錢在家吃過火鍋不好嗎?損人不利己。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民族品牌都變成了外資控股,過得還好嗎?

樂百氏健康快車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民族品牌都變成了外資控股,過得還好嗎?

猜圖3樂百氏總部:這是哪座城市?

7,活力28

1996年,活力28與德國美潔時公司合資後,雙方規定的合資公司洗衣粉產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諾沒有兌現,“活力28”宣傳的廣告費用也成了一紙空文。“活力28”這個知名品牌從人們的記憶中漸漸消失了。甚至很多人都還沒來得及認識這個品牌,就灰飛煙滅了,可悲可嘆。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民族品牌都變成了外資控股,過得還好嗎?

活力28產品

8,金絲猴

好時作為國際知名的糖果品牌,曾在2013年年底高調宣佈收購國內糖果品牌金絲猴。當時的金絲猴是國內三大糖果品牌之一,市場佔有率在同類產品中為10%以上。而好時則希望通過收購金絲猴,國際糖果巨頭,德芙、士力架等品牌所有者在中國市場的統治地位。而現在很多年輕的朋友可能都已經不知道金絲猴這個曾經的國貨。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民族品牌都變成了外資控股,過得還好嗎?

金絲猴奶糖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民族品牌都變成了外資控股,過得還好嗎?

猜圖4:金絲猴誕生地是哪個城市?




結語

外資收購國內品牌,跟國內企業去收購外資品牌一個道理,這裡蘊含著風險與機遇,也是一場比較正常的投資行為。凡是投資就有成功有失敗,但背後的原因卻不盡相同,有的確實是市場競爭導致失敗,也有的真的是惡意雪藏,我打不過你我就把你買下來,直接雪藏你,你說你氣不氣!其實也不用過多解讀,根據哲學原理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生老病死,平常心對待即可。

您知道還有哪些嫁給外資命運不同的民族品牌嗎?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歡迎大家關注小鵬有料,小鵬為您帶來更有料的原創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