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式的教育,是不是老师无能的表现?

发抖的地球


教育惩戒和惩罚的混淆。

教育惩戒是国家赋予教师的权利。和惩罚不同。有时候惩戒和惩罚又有密切的联系。那么怎么样区别惩戒和惩罚呢?教育法也给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一点咱们下面在说。

当孩子犯错误。适当批评教育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但是不可以体罚孩子。这是孩子人身安全的权利。但不意味着孩子在学校可以肆无忌惮的当皇上。部分家长看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老师正常的批评教育。不明事理的家长不依不饶。这不是疼爱孩子。而是溺爱。这会导致孩子思想上的畸形。

当然网上也有教师有失师德。对孩子使用暴力。使得孩子严重受伤。这肯定不可以的。不过请放心。如今的社会大多数老师都不会那样做的。法律对于这点也有明确的规定。那么有一个问题。不批评教育不行。使用暴力更不行。怎么把握这个尺度呢?接下来讲讲几个原则。

国家赋予教师的惩戒权应该遵循的原则。

教师拥有惩戒权。这也是国家提倡的。国家懂教育。也对惩戒权的使用规定如下几个原则。

1.合法性原则

依法行使教育惩戒权是教师依法施教的当然要求。教师要正当行使教育惩戒权,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我国在多部法律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侵犯学生的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法定权利。因此,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范围应止步于学生的正当权利。除了要符合实体法之外,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还应讲究正当程序。用于惩戒的规则必须提前确定地让每一个学生知晓,实施惩戒之前要给犯错误的学生足够的提醒与告诫,要给学生辩解的机会与权利。

2.合教育性原则

教育惩戒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学生,不是为了给学生造成痛苦,而是为制止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因此,要做到合教育性就要求在行使教育惩戒权时要遵循必要性原则。所谓必要性,即能够使用其他更温和的教育方式达到教育目的,就尽量使用其他更温和的方式;能够使用更加轻的教育惩戒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的,就尽量使用更加轻的教育惩戒方式。教育要讲究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行使教育惩戒权既要遵循规则的普适性又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3.教育惩戒与其他教育方式相结合的原则

从斯金纳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教育惩戒有其自身优缺点,它能够抑制学生的不当行为,但是它不能促进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暂时抑制学生的不当行为,还要努力促成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因此,教育惩戒要与其他教育方式相结合。当我们运用教育惩戒权制止了学生的暴力行为的时候,我们还要通过说理改变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认识到暴力行为的危害,通过赏识等正面强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模式。总之,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不让学生做什么,我们还要让学生明白可以做什么,并且让学生努力做成。

4.无冷静不教育原则

当今社会,各界对教育与教师的关注越来越多,期待越来越大,学校内部对教师的各种考评更是多如牛毛,家长与学生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这一切导致教师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教师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面对巨大压力亦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人在不冷静的时候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大多数的惩戒不当的教育事故都是在教师情绪失控的时候发生的。因此,在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时,当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不正常时,教师可以先远离学生,等自己冷静下来在处理,做到无冷静不教育。



作为家长。该如何看待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呢?

作为家长首先冷静对待。教师不会对孩子成为仇人。每一个教师都有师德。百年大计,教育为先。需要教师来教育。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需要教师来作为学生的引路人。

有时候需要换位思考问题。自己的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既然想把孩子送到学校。那么就是希望孩子将来是一个有文化人。不希望孩子满嘴脏话。成为不良少年。孩子在家十分调皮。顶撞。作业不好好完成。家长管不了。孩子到了学校。肯定要有规矩。孩子散漫惯了。教师一批评他。回家后孩子哭诉。如果是严重的体罚,肯定不行。如果是正常的批评教育。家长不由分说的去学校理论个一二三。那么扪心自问。家长让老师怎么做?家长又想孩子管理好。又不想孩子受一丁点挫折。这样对孩子发展并不好。


家长和教师应该是相互合作的关系。而不是敌对关系。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把孩子教育成国家栋梁。孩子一旦出现道路上的偏差。家长和老师相互沟通。因材施教。让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希望以上对您有帮助。

我是老马。更多优质文章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良策之师老马


大家好,我是教育领域创作者,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坚信好的教育,还是应该给人带来成功体验。以下是我的分享和我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r

在教育学里边,有一种称为强化的教育办法,强化分为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便是给你一个你喜爱的奖赏,比方上课好好听能够奖赏一朵小红花。\r

负强化便是拿走一个你喜爱的东西,比方考试欠好就不能看电视。正强化能够便是浅显说的奖赏,负强化便是浅显说的赏罚,两者都是教育办法,主要是运用的教师要学会掌握,任何一种东西和奖赏都是双刃剑,关于被教育者来说,也要进步自己的学习才干和自律,两者结合才干发挥最大的作用。\r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分享,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我虽是教书育人,但同时我也是一个爱学习的学生,\r

最后在这里我祝福大家的子女能够健健康康成长,能成为优秀的人,变成栋梁之才。谢谢大家!\r


即刻教育社


一辈人经常说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打才能成才”,众多孩子也是在犯了错误就挨打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而很多家长也认为打孩子是一种错误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可以归为“家暴”了。有人认为:被打着长大的孩子要不会很叛逆,要不就是毫无自我意识;鼓励下成长的孩子很有可能被一点小小的挫折打到,从而一蹶不振。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并且每个孩子的本身情况也不同。

很多父母,都曾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对孩子口出恶言。

我们本意是为了孩子好,可一时情绪的宣泄,对孩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他们能不能像我们一样,听完了骂,一会儿就会忘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c5ce422f0e0a49be86d35db2bae8e3f2\


Ting姐来啦


对于惩戒教育,我觉得近年来我们走了一个小的“之”字形。过去上千年,我们的传统就是主要靠惩戒教育“当家”的,所谓“不打不成器”、“小树不修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些古训都强调了惩戒的育人作用。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个转变。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催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让他们成了“小皇帝”。谁还能批评和惩戒“皇帝”?而且,一旦孩子被惩罚出了什么问题,谁担当得起?正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惩戒教育”渐渐式微,代之而起的就是“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快乐教育”了,“惩戒教育”甚至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

人们之所以不赞成“惩戒教育”,是因为一个误区,他们把“惩戒教育”误以为就是“体罚”。事实上,许多不适当的惩戒惩罚教育其本质正是进行了体罚,而真正好的“惩戒教育”几乎与体罚无关,而是一门科学,需要讲究技巧,例如,要坚持实事求是,和说服教育相结合;要以爱心善意作为惩罚的出发点;要掌握惩戒的时机、心理、方式、数频、强度、步骤等。美国加州Dann中学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该校规定,凡是没有正当理由的迟到或早退就扣3分,凡是无故缺课就扣5分,吃饭迟到也要扣2分,而当违规分值达到5分,就要在周五的晚上8点至10点到指定的教室自修。这对于期待周末狂欢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难过的事。

现在,我们终于把惩戒教育写在学校管理的规章上了。从舆论看,似乎没有人反对惩戒教育的存在,只是希望进一步明确惩戒权的范围、惩戒的方式、惩戒的度,以及明确恰当的惩戒方式,这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现在的问题是,规范而科学的惩戒办法从哪里来?教育主管部门也不能在家里拍脑袋想出来,还是要靠各地学校进行试验和探索,然后才能形成规范的制度。山东省当然也应该率先进行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出台初步的规范,这个过程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最后应该由教育部根据全国的实践,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惩戒惩罚学生的具体方式,由学校和老师对照执行,从而取缔那些奇葩的惩罚措施。


大皮轱轮


不是,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被老师惩罚,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严师出高徒。我也相信99%的老师都是不会虐待学生,都是合理性的惩罚。可是现如今非要提倡什么禁止体罚,引导教育,可是大家都想想,引导对一部分孩子合适,对所有的孩子都合适吗?都可以从自身来考虑一下。现在弄的老师教育也好,不教育也罢,到头害了我们的孩子。体罚绝对不是老师无能的表现,是负责任的表现。



中学数学001


在教师的惩戒权的讨论中,有人纳闷了,为什么有的老师主张惩戒,而有的老师反对惩戒呢?有个网友观点挺鲜明的,他说,凡是主张惩戒的老师没有教书能力,没有水平。话虽绝对,但确实代表了相当多人的看法。但这种观点往往站不住脚,为什么?

奖惩相互依存,共同维系良好的秩序。为什么国家会有公检法?成人犯了错误,难道只是“爱心教育”了事,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惩处?犯罪了,难道不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学校也不外乎此理,只有奖励、鼓励,缺失惩罚、批评,这就会让教育呈现残缺状态。

惩戒在人的成长中非常重要。一个经常犯错误却从来没被惩戒的学生,进入社会后,那颗心可能随时会像玻璃一样碎掉,也可产生极端的心理和行为。反对惩戒的人,你认为社会所有人、所有机构,都会对你的孩子充满“爱心”吗?常识是,犯错误就要承担责任,接受批评教育,直至接受惩戒。成人如此,孩子也一样。

老师使用惩戒权,是让孩子明辨是非,懂得责任担当,实际上是维护孩子的长远利益,同样是维护教师、教育的尊严。一些孩子可以用非惩戒方式改正错误,但不是所有孩子都如此,确实有熊孩子,家长、老师都没办法,大家又不去惩戒,试想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是否使用惩戒权不是判定老师优劣的标准。有从来不使用惩戒的老师,有经常使用惩戒权的老师,因人而异。在守法合规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都是应当被允许的。



橙子消防工程师讲师


首先明确回答一下,惩罚式教育,一定不是老师无能的表现。

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惩罚只是一种规范行为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在在蒙氏教育提倡的爱,平等,自由,和规则中很多人对规则都严重的低估了。下面有几点我想谈谈。

1,教育在落地的过程中没有绝对的非此即彼的表达,所谓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学习力不同,家庭环境和背景不同,不可一刀切。

2,鼓励,表扬和惩罚都只是一种手段,孩子去要权威的引导,也需要权威的严肃批评。但这中间有个平衡点,不能过犹不及,滥用权威的力量。

3,本就没有惩罚式教育一词,教育是个全方位的概念,而惩罚只是一个小手段而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修练自我本身,多探讨,多学习,多交流。

4,能看到孩子和给孩子未来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林夕堂小朱老师


这要分情况来界定,如果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学生实施身体或心理上的直接伤害,这就不仅仅是无能的表现了更是人品人格的缺失。但是现在的学生教育需要唤醒他们内在的规则意识,要通过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网上不是流行一句“孩子,我希望你遇到一个手握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


yuexiangqinzileyuan


惩罚式的教育,是不是老师无能的表现?

个人认为教育需要惩罚与惩戒。

古人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在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犯错就应该受到惩罚。这是规则,人生活在社会大群体中,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道德-规则-规范-法制。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犯错学生实施惩罚,无可厚非。在今天教育大环境中,必须对犯错误的学生予以惩戒。

2019年11月,司法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

但教师在惩戒学生时要把握好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既是对学生的成长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laoyuan5


这个要区别对待,单纯的体罚或者是简单粗暴的学业惩罚肯定是需要杜绝的。

用教育机智的惩罚教育有时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