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基金潛入大量科技股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芯片自主化進程中積極而重要的舉措國內半導體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但也存在著較多亟待改善解決的痛點:一是國內半導體企業融資瓶頸突出:國內融資成本高,社會資本也因集成電路產業投入資金額大、回報週期相對較長而缺乏投入意願。二是持續創新能力不強:領軍人才匱乏,企業規模小、格局分散、實力較弱。三是產業發展與市場需求脫節:“芯片-軟件-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產業鏈協同格局尚未形成,內需市場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四是適應產業特點的政策環境仍不完善。在芯片自主化迫在眉睫的背景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也即“大基金”)應運而生。

科技強國,基金潛入大量科技股

大基金最初的發起人有: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菸草總公司、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北京紫光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此後在2014年12月,武漢經濟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武漢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電子、大唐電信、武嶽峰資本、賽伯樂投資集團等7家機構參與增資擴股。參與方強強聯手,最終大基金一期共募得普通股987.2億元,同時發行優先股400億元,基金總規模達到1,387.2億元,相比於原先計劃的1,200億元超募了15.6%。在管理模式上,大基金採取市場化機制,打破體制限制:基金所有權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制的經營模式,與以往的補貼模式有著本質的不同。唯一管理人為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託管行為國家開發銀行。投資方式包括: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夾層投資等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投資,但不包括風險投資和天使投資。退出方式:包括回購、兼併收購、公開上市。

科技強國,基金潛入大量科技股

大基金一期投資模式:以公開和非公開股權投資為主大基金一期的投資方式包括公開股權投資、非公開股權投資、協助併購以及投資相關子基金公司等等。據統計,大基金一期公開投資公司為23家,未公開投資公司為29家,累計有效投資項目達到70個左右。股權投資方面,從二級市場的投資收益來看,大基金入主後在部分上市公司中取得了較好的收益,如長川科技、北方華創、納思達、景嘉微、國科微等。但由於2018年行情疲軟原因,大基金一期投資的部分項目也遭受了一定幅度的虧損,如晶方科技、長電科技!!!

科技強國,基金潛入大量科技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