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當年沒有被植物吸收完,還能儲藏在土壤裡嗎?為什麼?

九五至尊153949061


要分清什麼肥料,易分解的單質化肥易流失揮發,質換,不用一年一季四個月殘留極少,不易分解的需要一年到二年才能釋放完,有機肥流失輕,使的多年年累積,可以達到肥地的效果,所以化學肥料少量施用,浪費少,否則費錢費工,酸化土壤,板結地塊,汙染水源,毒害健康,只有多施有機肥才能良性循環,果香水美人健康,是可持繼發展的農業模式。


一剪梅96145


回答是:能!

我是一位農民,也是一位菜農,至於土壤裡怎樣儲存?這個道理我也講不上來,但我從實踐中卻真正看到了前茬作物種菜,菜收後種麥,長的比其它他都要好!


2013年麥收後我在麥茬地裡種植了一料芹菜。大家都知道,芹菜喜水喜肥產量高。儘管芹菜賣完後已是十一月十號,小麥的最佳播期已超過了將近一月,但我加大了播種量,雖然分葉有所減少,但播種量加大增加了出苗率,播種後立即澆了一水,冬天去地裡一看,小麥苗只出了個尖尖,冬天的天氣寒冷,凍的都成為紫青色的了。十二月十日,又冬灌了一水並畝施尿素二十斤,當年冬天一冬無有效降水。直到第二年春季春灌時才看到了麥苗。就是這樣的莊稼在收麥時一畝地產量過了千斤!


種芹菜的人都知道到芹菜地裡種麥是豐收在望的。這是因為上茬施用的化肥沒有被芹菜所吸收,底墒較大也是有因素的。以上這些都是我的種植經驗,今天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用。如果你覺得有什麼疑問,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三秦莊稼漢


原創作者提示:很多農民朋友認為,化肥施用多了,它能存儲在土壤裡,明年接著用。實際上,這麼想是錯的,不但是錯的,事實上要嚴重得多,請接著看......

農產田經常使用的化學肥料,大致可以分為氮肥、磷肥、鉀肥,三種。



一、我們施用化學肥料的種類有哪些?

1、氮肥:即以氮素營養元素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碳酸氫銨、尿素、硝酸銨、氨水、氯化銨、硫酸銨等。




2、磷肥:即以磷素營養元素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普通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磷酸二銨等。

3、鉀肥:即以鉀素營養元素為主要成分的化肥,目前施用不多,主要品種有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等。




4、 復、混肥料:即肥料中含有兩種肥料三要素(氮、磷、鉀)的二元復、混肥料和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的三元復、混肥料。

近年來,複合、混合肥料在全國各地推廣很快,特別是混合肥料具有一次性施用和專一性的特點很受農民朋友們歡迎。比如玉米專用肥,大豆專用肥等。



5、 微量元素肥料和某些中量元素肥料:前者如含有硼、鋅、鐵、鉬、錳、銅等微量元素的肥料。

由上可知,我們使用的化學肥料種類是多樣的,在土壤中,它們也表現出了各自獨特的化學性質。由其化學性質可以看出,當年沒有被植物吸收的化學肥料在農田大量施用單元素化肥,其養分是不容易被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的。

二、過剩的化學肥料在土壤中哪去了?

1、形成螯合物。舉個例子說,如果化肥中含有硝態氮,很容易在土壤中與陽離子結合形成螯合物。由螯合物的化學性質可以看出,這些肥料是不能被作物廣泛吸收的。

氮、磷、鉀等一些化學物質易被土壤固結,形成各種化學鹽分。其中,土壤中的鈣、鎂、硫等元素,也被固定下來,使下一年這些元素缺乏。所以,化肥使用過剩的田塊更容易出現元素缺乏。

2、隨地表水流失。由於施入過多的化肥,土壤水溶性養分等物質被雨水和農田灌水淋溶到地下水及河流中,或者滲入到土壤中更深的層次,水源或者岩石土壤中。



3、集中於地表。由於土壤水分蒸發和土壤毛細現象的原因,多餘的化學肥料被吸附上來,集中於土壤表面。

我會經常在農戶的溫室大棚裡看到,土壤表面有一層白色物質,即“肥霜”,肥霜是化學肥料過剩了之後比較獨特的標誌。您如果細心觀察,通常,在澆水不充分,那種小水勤澆的花盆裡,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可見,肥料過剩的並沒有很好地儲藏在土壤裡,而是變性了,變質了,變樣了,它們並不能很好地被下一茬作物利用,反而產生了一系列的危害。

三、過剩的化肥會產生那些危害呢

1、導致土壤性狀板結、惡化 我們看到,由於化學肥料形成螯合物,土壤表面形成白色的鹽漬層(“肥霜”)在土壤中積累,造成土壤養分結構失調,物理性狀變差,部分地塊有害金屬和有害病菌超標,導致土壤性狀惡化。



這種現象在農業發達的地區或者施肥較多的溫室大棚裡比較常見。所以,很多農民不理解,怎麼土地會這樣了呢?

2、對下一年栽培的作物造成損害

其中,最明顯的損害就是肥害。可以想象,當植物根系紮根到這中土壤裡,會怎麼樣。那就是植株會出現萎蔫、燒根、壞死。其表現為葉色濃綠、焦枯,不長,直至死亡。



3.導致產品品質下降

偏施某種化肥,特別是氮肥導致作物營養失調,體內部分物質轉化合成受阻,造成產品品質降低。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覺得,現在的瓜果吃起來不甜,蔬菜吃起來不香,並且容易腐爛,不能存放,其原因都是超標施化肥。




這種情況在溫室大棚中的產品上表現相當明顯。這也是土豆爛窖、白菜腐爛和作物貪青晚熟的主要原因之一,給農民造成了大量的損失。

4.導致環境汙染。

大量的過剩的化學肥料隨著排灌、雨水、滲透等進入到河流和地下水中,造成部分地區的地下水及河流汙染,使地下水、河流、湖泊呈富營養化,導致地下水不好喝,部分河流、湖泊內的魚蝦常發生死亡的現象。



5、農業生產投入產出比,增加了農民的負擔

一是受耕作栽培水平、作物需肥量等因素所限,作物不能獲得很高的產量;二是由於過多地施用單一性的幾種肥料,造成營養不平衡,養分失調,只增加成本不增加產量,並造成了低品質的農產品不易銷售或價格偏低等,給農民帶來了損失。

6、過量施用含激素的化肥會導致土壤板結導致作物生長出現裂果、空洞果、畸形果等現象、影響了產品的商品性,給農戶造成損失。



由以上的論述可以知道,過剩的化學肥料非但沒有被有效的利用,合理的儲藏到土壤中,還對土壤的結構,作物的再利用以及環境保護方面,造成巨大的影響,後果是嚴重的,所以,配方施肥,合理施肥,補充微肥,施用有機肥和生物肥料就顯得極為重要。



對於廣大農民朋友來說,並不是施肥越多越好,而是數量正好,比利時當,恰逢其時,有針對性的在農業生產指導部門的幫助下,培肥土壤,年年創收。

注:關於如何改善土壤狀況,使土壤疏鬆透氣、結構合理等問題,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過論述,大家可以專門查閱或聯繫我本人。


菜刀砍螞蟻


肥料的利用率低,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是個不爭的事實。常規農業種植的肥料利用率最高也就在35-40%左右吧。那麼,其餘的那60-65%還儲藏在土壤裡嗎?為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來說,還是要看不同的肥料種類、不同的土質、不同的施用方式來判斷。

1、肥料種類。肥料利用率最低的是磷肥、鐵肥、硼肥、硅肥這幾種吧?其中磷肥是因為容易受土壤固定、在土壤中的遊離性太差造成磷肥利用率過低。但是,被土壤固定的磷肥也的確可以被下茬或者下季作物利用一部分。因為磷肥的利用率大概也就在15-20%左右,浪費的量比較大。所以,一些農技專家建議可以降低磷肥施用量或者隔年施用。


1.1鐵肥。微量元素肥料。它的利用率低,是因為容易被氧化形成三價鐵而不能被利用。所以,鐵肥即便是過量施用了,也很難被再次利用;

1.2硼肥、硅肥。也是因為溶解性的問題造成的肥料利用率低。施用之後容易因為水分的減少而析出,造成的利用率低。對於這類肥料來說,在下茬或者下季作物種植時有被再次利用的可能性;

1.3其他的氮、鉀、鎂等。很容易隨著水分流失,而減少在土壤中的留存數量。所以,這類肥料還是需要每季施用才能滿足農作物的需求。

2、不同的土質。這個比較簡單,就是看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有機質含量高,土壤保留肥水的能力強,未被農作物吸收的肥料在這類土壤中流失的相對少,在下季或者下茬作物種植中可以被利用的多。這也是為什麼這類土質肥料用量相對低的原因;而對於其他的沙質土壤、紅土、黃土來說,因為土質得原因,肥料利用率低、肥料用量多也是正常的。


3、不同的施用方式。對於顆粒類土施肥料來說,採取溝施、坑施等能把肥料掩埋在土層之下,肥料利用率相對高。而且,肥料在土層之下損失的也少。下季作物也能利用的更多;如果是表施呢?都跑了,土壤中殘留的太有限了,不利於下季作物使用;對於衝施來說,其實效果和表施差不多。因為被過量的稀釋,在土壤中游離的較多,其實也是不利於下季作物吸收的。而且,水溶肥都是速效肥,本身肥料持續期就要短一些。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化肥當年沒有被植物完全吸收,它有可能不會再儲藏在土壤裡

因為化肥埋在土裡會有以下情況變化:1.被土壤顆粒所吸附,溶解在土壤溶液中;2.被土壤微生物轉化為其它有效成分或被微生物吸收固定;3.有一些氮素可能被反硝化細菌轉化而揮發掉;4,被田間雜草吸收利用。

在土壤疏鬆通氣好,無雜草、沒有雨水沖刷的條件下肥效揮發損失率不會太大


田園豔青


在我們種植的過程中,很多朋友都有這樣一個誤區,就是肥料施的越多越好,施多了今年用不完,明年種植後作物可以繼續用,如果你報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下面就讓我來告訴你為什麼錯了。

1、我們先來了解下我們施用的肥料種類:

通常我們使用的肥料分為化學肥料和有機肥料,

化學肥料又分為大量元素肥料,如氮肥(尿素,碳銨,硝銨,硫酸銨,氯化銨等),磷肥(磷酸銨,過磷酸鈣等),鉀肥(硫酸鉀、氯化鉀,硝酸鉀等),微量元素肥料,如市面上的一些葉面肥,一般用來補存作物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如含有硼、鋅、鐵、鉬、錳、銅的微量元素的肥料。

有機肥:有機肥主要是牛羊糞等農家肥,其特點是肥效慢,持久,所以一次施肥,肥效可以持續好幾年。

2、施入的過量肥料去哪了

(1)被微生物分解了:施入土壤的過量肥料,沒有及時的被植物吸收利用就會被微生物分解,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有一種細菌叫做硝化細菌,硝化細菌可以將土壤中的銨轉變成亞硝酸或這是硝酸,從而提高土壤中的氮素營養,但是有硝化細菌就有反硝化細菌,它可以將土壤中的硝態氮(也就是硝酸銨等)直接轉變成氮氣而釋放到空氣中。

(2)淋溶:什麼是淋溶呢,簡單的來說就是你在田裡澆水後,一部分水通過蒸騰作用被植物吸收了,另一部分水被蒸發了,還有一部分水既沒有被植物吸收也沒有被蒸發,它是向地下下滲,滲到地下面去了,我們知道肥料是溶解在水中的,所以這部分水在下滲的過程中會帶走一部分肥料,這就是淋溶。

(3)與土壤中的離子結合形成螯合物:我們知道土壤的成分和結構是非常複雜的,施入土壤中的肥料會和土壤中的離子其化學反應,形成非常穩定的螯合物不易被作物所吸收利用,從而造成肥料的浪費。

3、過量肥料造成的危害

(1)造成資源浪費: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的化學肥料直接或者間接的來源於礦物資源,所以過量施肥造成資源浪費。

(2)增加種植成本:過量使用肥料,是的我們的肥料利用率降低,增加我們的肥料成本,同時過多的化學肥料輕則會使的我們的農產品品質下降,重則引起作物“肥害”,在生育期容易發病,增加植保成本。

(3)造成環境汙染:目前正是人們過量的使用化學,土壤水溶性養分等物質被雨水和農田灌水淋溶到地下水及河流中,或者滲入到土壤中更深的層次,水源或者岩石土壤中,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解氧量下降,水質惡化,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現象。因佔優勢的浮游藻類的顏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現藍色、紅色、棕色、乳白色等。這種現象在海洋中則叫做赤潮或紅潮。


墨樹隨筆


80後農村小夥,來談一談,化肥會不會儲存在土壤裡。

我認為會儲存在土壤裡,雖然土壤板結,有機質流失都和肥料過量有關,但不能否定,化肥會在下一年持續發揮作用,雖然極少。


我們農民最喜歡上的就是農家肥,大家也喜歡吃農家肥種的莊稼,上農家肥,有一個特點,就是間隔二年,必須還得上,要不就得多加肥,不加肥就沒有去年漲勢好。

農家肥裡最重要的就是有機質,有機質能改善土壤,我們每年都揚有機肥,就是為了增加土壤有機質,這不正是肥料會儲存土壤裡的表現嘛。

我家這邊,每年都揚大量的氮磷鉀,氮最多,磷其次,鉀最少,現在造成的情況是,我們在逐步減少,氮和磷的施用,增加鉀,以保持土壤中氮磷鉀的合理配比。


如果它們不儲存在地裡一部分,植物吸收不了的那些,應該揮發乾淨,不應該減少使用量。就像尿素,如果在池子裡揚肥的時候,撒了一些,第二年這個地方,還是比其餘的地方綠。

為什麼大家都講測土施肥,為的就是測出土裡那樣肥的含量多,含量多的少施,含量少的多施,一般情況下三年一測,為的就是看看哪種含量多了,哪種含量少了,好再次配方調節。這也是肥料會儲存在地裡的另一個表現,如果肥料不增不減,測土配方一次就可以了,不用反覆測土。


肥料雖然可以少量留在地裡,但大多數都流失掉了,有的還形成了有害物質,分解地裡的有機質,所以大家一定要合理施肥,否則得不償失,增加投資成本。

我是田俊超白,喜歡請關注哦!

田俊超白


若作物當年沒有吸收完化肥,會在土壤中被積存,但其元素量會不會有原來那麼多,或者能不能繼續被作物所吸收,就很難講了。而且,當化肥被過多積存在土壤以後,會出現相當大的土壤破壞問題。

當化肥施入土壤中,但沒有全部被作物吸收,那麼剩下的肥料還是在土壤中,一部分會溶化後形成氣體冒出,剩下的一部分會形成無機鹽吸附在土粒中,一部分會隨著澆水和雨水的衝涮到了土壤深層,也有的鹽鹼化土壤會被頂出表層,形成結晶。不管是哪種,都會對土壤形成一定的危害。或者形成無機鹽危害,或者對土壤團粒結構造成破壞,形成土壤板結等狀況。長此以住,一定會對土壤造成巨大危害,以至於影響作物根系生長和營養、空氣、水分的吸收。

所以,我們應當在施肥時把握測土配方的原則,儘量不讓營養元素剩餘得太多,避免使土壤破壞嚴重。


農資人實錄


具我所知道和了解的經過多年使用化肥的土壤裡還有很多營養成份,主要是因為土壤結構受到破壞還有板結帶來的一些問題所造成的。

前兩年聽一個專家講課的時間提到,現在我國土地不缺肥料,因為使用了幾十年的化肥,土壤結構已經受到了破壞,所以很多營養元素儲藏在土壤裡揮發不出來。近些年提倡使用有機肥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改良土壤結構,讓土壤正常的發揮功能。

其實土壤就像海綿一樣儲藏著水分和營養物質,在種植作物的時間可以保墒保水的同時還有固定根系及提供營養的作用。我們經常說的“土地是媽,種啥長啥”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的土地經過了幾十年的各種化肥施用,由於化肥提供營養的同時還含有大量破壞土壤結構的物質,對其造成了板結從而對土壤粒子形成了封閉狀態,就把很多化肥中的營養元素儲藏在了土壤當中。

大家可以做一個試驗,在地裡取點土壤經過粉碎,然後種植一些植物,就可以發現這些粉碎的土壤不添加任何肥料但植物會長的非常好。通過試驗就可以發現土壤當中還儲藏著豐富的營養。

三農開拓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