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講述的內容就是電影的名字。

我想,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為什麼松子的善良和寬容,得不到好的結果?

為什麼松子會“心甘情願”地成為被虐者?

其實,這兩個問題是一體的,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人善被人欺”。

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看看,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老師是怎樣分析這個問題的。

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講述的是,有一天父親突然來找阿笙,告訴他有個素未謀面的姑姑死了,讓他去收拾下姑姑的房子。在河邊的一間破爛小屋裡,阿笙漸漸開始瞭解父親口中的姑姑,到底有著怎樣的一生。

小時候的姑姑松子,經常做著白雪公主似的美夢,她後來成為一名安分的中學教師,卻因百口莫辯的誤會被辭退了,之後和一作家同居,作家卻因為愛而做不到,選擇自殺,死前留下遺言:活著,真對不起。這件事對松子打擊極大,之後與這個作家的事業敵人同居,後慘遭拋棄;之後當上浴室女郎,甚至還殺人入獄,但不管怎樣,她從沒放棄生活的希望。不管生活怎樣破碎,她仍然本能地生存下去,這生存本身,足以打動任何人,包括阿笙。

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松子用真心善待身邊每一個男人,但終究逃不掉被拋棄的宿命。

我們一方面會在痛恨那些臭男人,另一方面也會“恨”松子的窩囊和不爭氣。

我們不禁會問,為什麼善良的松子會不斷地被負心男人們欺負?為什麼她的善良就是得不到好的回報?人善被人欺,為什麼?

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其實,有些電影故事雖是虛構的,但肯定來源於現實。

換句話說,現實生活中,“人善被人欺”的現象很常見,比如,那些善良的兒媳婦被婆婆們欺負著;那些聽話的孩子,繼父或繼母怎麼看都不順眼,等等。

可見,有時候,人的善良或順從,並非帶來好的結果。

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武志紅老師告訴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很多“我”,它們組成了我們特定的內在關係模式,並且,我們會將這個內在關係模式投射到外部人際網絡中,這樣一來,我們有一個什麼樣的內心,就會有一個什麼樣的外部人際關係網絡。

影片中的松子,她的心中多數是一個“受虐者”,她的外部人際關係網絡就是對方強大,自己弱小。

從在學校被辭退開始,松子基本處於“被忽視”、“被拋棄”和“被虐待”的關係裡。

對她虐待嚴重的就是作家男友八女川。

當男友寫作出現瓶頸時,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於是就把氣撒在松子身上,還經常酗酒對松子家暴。

松子放下尊嚴去找哥哥借錢,為的是讓男友安心寫作,但是當松子找回錢時,男友並不高興,反倒一頓拳打腳踢,甚至逼迫松子出去賣淫賺錢。

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這時,我們會想,這個男友就是個渣男,不知道領情,更不懂得感恩和珍惜。

那麼,為什麼這個男友看不到松子的善良和寬容呢?

原因就是,松子的軟弱和弱小,喚起了八女川內心的痛苦。

影片中,八女川看到自己事業的敵人來看望自己時,並沒有表示感謝,反而是憤怒,因為他覺得對方是來笑話自己,嘲笑自己的,這說明,八女川的內心是自卑的、弱小的、渴望認同的,但現實時他寫不出好作品,更得不到他人的認同。

這時的松子,顯示出來的恐懼和軟弱,其實就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但是,他不允許自己軟弱,於是用打罵松子,來壓抑自己的弱小,以顯示自己的強大。這樣一來,松子越軟弱,他就越氣憤,因為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弱小。

而這就是善良的松子,在男友那裡得不到好報的深層原因。

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前面說到,松子的弱小,喚起了作家男友八女川不得志的痛苦,這才導致她越卑微,對方越討厭她,而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投射。

那麼,這個投射是怎樣發生的呢?

武志紅老師說,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對“內在的父母”和一個“內在的小孩”,這是我們的內在關係模式,即童年時,我們怎麼和父母相處,長大後,我們就怎麼和他人相處。

武老師用新精神分析流派、現代客體關係心理學的理論知識解釋說,這個內在關係模式基本是在6歲前建立的。所謂'內在的小孩',其實就是孩子自己一方角色的內化。所謂'內在的父母',則是父母一方角色的內化。內在關係模式,基本也是童年時,孩子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現實關係的內化。 ”

我們是這樣把這個內在關係模式投射到外部關係上的:

如果對方像自己“內在的小孩”,就將“內在的小孩”投射到對方身上,而自己以“內在的父母”自居;如果對方像自己“內在的父母”,就將“內在的父母”投射到對方身上,而自己以“內在的小孩”自居。

比如,松子認為男友八女川像自己“內在的父母”,就把“內在的父母”投射到他身上,自己以“內在的孩子”自居。小時候的松子,很難得到父親的愛和在乎,只有她做鬼臉的時候,父親才對她笑一笑,她把這樣的內在關係模式投射到現在的她和男友身上,她依然覺得自己要討好男友,才能讓男友滿意,於是松子一直處於卑微的狀態。

而男友八女川認為松子像自己“內在的小孩”,就把“內在的小孩”投射到她身上,自己以“內在的父母”自居。八女川認為自己一事無成,活得沒尊嚴,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他把這樣的內在關係投射到現在的他和松子身上,他依然渴望他人的肯定和在意,於是一直保持強勢的狀態。

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其實,松子和八女川都在渴望愛和肯定,只是都得不到,而松子的卑微觸動八女川內心的痛苦,於是變成松子越是低三下四,八女川越是氣急敗壞,這就導致了“人善被人欺”的結果。

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影片中的松子,一生都是被人嫌棄的,她愛得卑微,沒有尊嚴,愛得失去自我,最後仍然得不到真愛。雖然她活得很“堅韌”,甚至是“百折不撓”,但這樣的一生卻是可悲的,因為她沒有活出自己。

既然“人善被人欺”,是因為投射規律,那麼打破這種狀態,就要從投射處著手。

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首先,被欺負那一方,要做到對投射不認同。

影片中的松子,很多人“恨”她,就是因為她做不到“吃一塹長一智”,反倒成為“渣男收割機”。

為什麼她會這樣呢?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她太容易對對方的投射進行認同。

小時候的松子覺得父親不喜歡自己,長大後的她一直在尋找愛。當男友八女川把自己軟弱的和不被愛的內在小孩投射到松子身上時,松子認同了,她認為自己就是不值得被愛,於是就陷入到男友越否定自己,自己就越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這樣就無法提升自尊,一直卑微地愛著。

如果松子能對“不值得被愛”的投射不認同,她就會明白“雖然父親不像愛妹妹那樣愛自己,但他心裡還是愛自己的,只是無力顧及而已”。只是這個“不認同”需要松子自己做出真正的改變才行。

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其次,被欺負那一方,需要理性看待自己。

當松子做到對投射不認同時,她就可以客觀理性地看待自己。

比如,作為班主任的她,如果能正確歸因,她就不會認為學生偷錢是自己的錯了,而是會理性判斷是學生自身有問題,這樣就不會被冤枉,更不會被開除,只是低自尊的她,一直在無原則地“善良”著。

另外,當好友惠子勸松子離開渣男時,她說:“只要和這個人在一起,地獄也好,什麼地方都好,我都跟著他,總比孤孤單單一個人好。”

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這也是她認同“自己不值得被愛”的投射後,不能客觀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愛情,認為只要身邊有人就不孤獨。

殊不知,孤單與否,和身邊是否有人無關。就像榮格說的:“孤獨並不是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自己心中最緊要的感受”。

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最後,被欺負那一方,需要活出真實的自己。

一個真實的人,肯定會有憤怒或反抗的情緒,而松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特別是她和男友八女川在一起時,害怕對方離開,於是選擇忍氣吞聲。

其實,作家男友是愛松子的,他最後選擇臥軌自殺,留下遺言—“活著,真對不起”,也在表明“我用死來證明自己的愛,因為活著我已無能為力”。

如果松子能夠不認同八女川的投射,而是用自己的“攻擊性”和他相處,那麼這對於男友來說,他內心的無力和軟弱的小孩,就變成有生命力的,進而讓他找到活下去的希望和力量。

這樣的心理轉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看到,就像一直受氣的兒媳婦如果和婆婆大吵一架,那麼婆婆對兒媳婦的態度肯定會有轉變;被繼父不待見的孩子,如果敢和繼父“對抗”一下,那麼他們之間的關係也會有所改善。

因為攻擊性不僅是人的本性,還是增進彼此之間感情的關鍵。

我們只有和親密的人在一起時,才會暴露出自己的壞脾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人善被人欺,為什麼?武志紅老師給你答案

如果我們想和對方建立親密關係,那就讓對方看到自己的攻擊性,因為具有攻擊性的人,才是真實的人。

太善良的人,就是無法活出真實自己的人,而這樣的善良會導致“人善被人欺”。

武老師說:“

真正的善良,是一種有包容力的強大,而不是綿羊一般的軟弱和順從。

別讓自己的善良,成為傷害自己的刀。自己的善良,需要帶點鋒芒。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