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紅:父親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有一個脾氣暴躁的爸爸,是一種什麼體驗?

35歲的小楠深有體會。

我和小楠是發小,從懂事起我就知道她爸爸不喜歡她,經常罵她。長大後才明白,原來她爸爸重男輕女。

後來,我們都到省外讀書,但一直保持聯繫。她經常和我抱怨,爸爸的脾氣太壞,而媽媽的性格又太軟弱。

最近,因為春節假期延長,她想著正好多陪陪父母,沒想到爸爸三天兩頭“找茬兒”,要麼說她媽幹啥都不行,要麼就說她這麼大還沒結婚,給他丟人。

昨天,小楠告訴我,她和爸爸大吵一架,心裡輕鬆很多。

這麼多年,她一直想改變爸爸,讓爸爸的脾氣好點,對媽媽和自己溫柔些。現在,她接受了現實:爸爸的脾氣改不了。

就像武志紅老師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的:“要想告別這種'改造夢想'帶來的誘惑,就要承認兩個人生真相:爸爸確實很糟糕,我對爸爸無能為力。”

相信有很多和小楠一樣的女生,爸爸脾氣太暴躁,自己內心很痛苦。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如何讓自己儘可能地少受這樣一個爸爸的不良影響。

武志紅:父親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武志紅:父親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小時候和小楠一起玩時,我看到她不開心,就知道她爸爸又罵她了,但有一次她在哭時,我問她,是不是你爸又罵你了?她說,不是,是我不好,惹爸爸不開心了。

當時,聽她這麼說,我很不理解,明明是她爸爸不好,為什麼小楠還自責,覺得是自己的錯呢?現在,我明白了,這是小孩子的自戀導致的。

就像有些父母離婚,孩子認為是自己不好,父母才離婚的,而這種想法就是孩子的自戀。

人都是自戀的,但自戀有好壞之分。

我們不能不分好壞,什麼事都往自己身上攬,而這個區分好壞自戀的能力,是父母幫助習得的。

武老師說:“好的父母,會用愛和耐心幫助我們理解,什麼是我們該負責的,什麼是不該我們負責的。由此,我們慢慢走出這種自戀。

而小楠的父母,沒有幫助她認識到有些事不該她負責,這讓她沒能走出壞的自戀,一直覺得爸爸發脾氣,媽媽受委屈都是自己的錯。

可見,糟糕的父母,喜歡推卸責任,讓弱小和自戀的孩子一直在承受本不是自己的責任。

小楠和爸爸大吵的那一架,其實就是小楠在告訴爸爸:“我不再承擔你亂髮脾氣的責任了!”這也告訴那些認為爸爸脾氣不好是自己的錯的女生們,爸爸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她們走出痛苦的前提。

把爸爸的責任還給他!下次他再亂髮脾氣,就在心裡對自己說一句:這是他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武志紅:父親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武志紅:父親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我們常說,心理健康的基石是接受人生真相,但接受那些無法改變的現實需要時間,更需要勇氣。

小楠和爸爸吵過之後,心裡之所以會輕鬆很多,是因為她接受了真相。也就是說,她發現自己的爸爸就是脾氣暴躁,很糟糕,且無法改變;自己也無力保護媽媽和改變媽媽。

當她認識到自己無能為力時,雖然有些沮喪,被迫接受,但內心是輕鬆的。因為她已經沒有了改變現狀的“奢望”。

小楠經常和我說,“為什麼我的爸爸不像你的爸爸那麼溫柔,他為什麼那麼容易生氣”,每次聽到她這樣說,我只能聽著,因為我不知道說什麼。

但是,昨天她和我說,她和她爸爸吵了一架時,我的心裡有種愉悅的感覺。我知道,這種感覺不是幸災樂禍,而是真心為她高興。因為她認清了真相,接受了現實。

要知道,接受糟糕的現實,是很難的。我們時常會否認事實,更容易和過去的事情較勁,因為不甘心。

小楠用了近30年的時間,學會了直面自己人生的不幸真相。雖然時間有些長,還有點不甘心,但她現在的覺醒,就是在慢慢走出痛苦。

武志紅:父親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武志紅:父親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只有接受人生真相,才能走出糟糕現實帶來的痛苦。

小楠接受了爸爸就是糟糕的,自然就放棄了改造“壞爸爸”的夢想。

其實,小楠從小就在渴望著爸爸能“變好”,她努力學習為的是爸爸高興;她考上大學為的是讓爸爸開心;她工作後每年給家裡寄錢、買東西都是為了讓爸爸看到她的努力,對媽媽好點,但這次因為小楠沒結婚又大罵她們母女,讓小楠徹底看清了爸爸就是個脾氣暴躁,喜歡推卸責任的人。

其實,這種“改造夢想”也是紮根於童年時的自戀。

就像武老師分析的那樣:“小孩子是自戀的,如果爸爸脾氣暴躁,小女孩不會認為這是爸爸的錯,相反她會認為是自己令爸爸這麼暴躁。那麼相應地,她會想,如果她做了一些正確的事情,那麼爸爸就會被改造過來,變得不那麼暴躁。”

但現實是不幸的,小女孩的這種改造註定是無望的。因為,這不是她的問題,而是爸爸自己的問題,所以爸爸當然不會因為女兒做了什麼,就變成一個好爸爸。就像小楠的爸爸,無論小楠怎麼努力,他依然是那個脾氣暴躁的人。

這裡要說一下,那些放棄改造“壞爸爸”夢想的女生,很可能因為改造爸爸失敗了,進而把改造的夢想壓抑到潛意識中,等長大了,這種夢想就會經常被一個像爸爸的“壞男人”喚起。於是,她再一次渴望去改造一個“壞男人”。因為她認為,自己已經有力量了,不再是以前那個弱小的女生了。

女生要警惕這種改造“夢想”的延續,因為終究還是無法實現的,更重要的是,還會搭上自己的幸福。

武志紅:父親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武志紅:父親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前面說了,爸爸脾氣太暴躁,女生首先要認清,那不是自己的錯,然後接受現實,這樣才能走出痛苦,但這個過程是艱難的,需要勇氣。

首先,遇到痛苦的事情,先改變自己。

在一段關係中,誰痛苦,誰先改變。

因為和改變他人相比,改變自己是相對容易的。就像小楠,她不再執著於改變爸爸,先改變自己,內心的痛苦就可以緩解很多。

從這個角度來說,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就要先改變自己。

小楠和爸爸的吵架,就是她改變的開始,同時也是對爸爸這麼多年“蠻橫無理”的一種還擊。

武志紅:父親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其次,接受人生的不完美。

緩解內心的痛苦,還要接受人生真相,那就是人生是不完美的。

就像小楠要接受的就是:我就是沒有一個疼自己、愛自己的爸爸,我的爸爸脾氣暴躁,我的媽媽就是軟弱無能;我無力改變爸爸,也無法讓媽媽強大起來。

這裡要說明一點,在接受糟糕的現實時,我們的內心會有恨,“恨爸爸”,但恨就恨,不要報復。也就是說,心中有恨時,想吵架就吵架,想大哭就大哭,把情緒發洩出來,但不能採取恨的行為,比如報復爸爸。因為那樣做,說明我們還想去改造爸爸,沒有真正接受真相。

武志紅:父親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再次,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雖然現實不完美,甚至很糟糕,但我們依然要熱愛生活,過好自己的人生。

就像法國著名思想家羅曼•羅蘭說的:"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熱愛生活,為的是自己的人生,更是為自己負責。

爸爸脾氣暴躁,想過憤怒的一生,那就由他自己負責;媽媽想過軟弱無能的一生,那就尊重她的選擇。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活出來的。

最後,我想說,如果你的爸爸脾氣暴躁,那就接受這個現實,更重要的是,你知道了脾氣暴躁會傷害愛自己的人,於是會習慣溫柔待人,這樣你就會成為和爸爸不一樣的人。那麼,你將擁有不一樣的人生,而你的孩子自然不會因你而痛苦。

武志紅:父親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