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小說,何足道、滅絕師太、殷天正誰才真正稱得上武學大宗師?

騎蝸牛走高速


“倚天”的江湖不同於“兩雕”時代,許多門派消亡,也有新的門派誕生,曾經赫赫揚揚的全真教被歷史所湮沒,江湖力量此消彼長,必定被新的門派所替代。

題主提出的三人,崑崙三聖何足道,峨嵋派第三代掌門滅絕師太,天鷹教主殷天正,除了何足道所在的崑崙派是老字號,另外兩派都是新生勢力,特別是天鷹教,當年殷天正不滿明教內訌,氣憤之下出走獨創一教,頗有風骨。

那麼,回到題主的問題,三人誰能擔當大宗師的稱號?

以答主看來,他們三人都不算,甚至有的人被成為宗師都稍微勉強,更何談什麼大宗師!

談起宗師,剔除其他的意思,它一般指在某一領域或多個領域內有著極高成就,能夠推陳出新,自立門戶,甚或是容納百家,自己創建出一個全新的理論系統出來的大師,也即是有能力開宗立派的大師級人物。

關鍵詞是開宗立派。回顧“倚天”江湖,能夠稱得上宗師的人數還是不多,存活在世的當然首推“張三丰”。相較之下,他們三人是誰都無法比擬張三丰的。但所說開宗立派這個角度,白眉鷹王殷天正勉強算得上,他畢竟開創了一個天鷹教。但是如果細細追究起來,殷天正創立的這個所謂的天鷹教,其形勢、教義,以及風格,簡直是明教的一個分舵,類似於現代集團公司制服下的子公司而已。崑崙山沿襲先祖,更談不上開創,而峨嵋派的滅絕乃是從風陵師太手中接任過來的,頂多算是中興之主罷了。

所談論其武功,這三人都是武林中有名的人物,滅絕師太持倚天劍,運用峨眉劍法,寒光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殷天正伸手了得,以高齡之尊協助張無忌破金剛伏魔圈;而何足道形象上比較出塵脫俗,但是武功上就比較平平了,甚至贏不了少年時期的張君寶。所以,他們更多的是繼承了先輩人物的武功,一輩子都在努力學習先祖的武功,也沒有任何開創性的武功,所以從這個角度說也算不得宗師。

但若說胸懷大志,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這個峨嵋派滅絕師太可謂首屈一指,峨嵋派承襲郭靖黃蓉一脈,有著驅逐韃虜,恢復漢人衣冠的大志,中原武林眼看著在蒙元奴役下的漢人百姓生靈塗炭,但長久下來習以為常,惟有峨嵋派滅絕師太,一生不忘,併為之奮鬥終身。從這個角度來說,滅絕師太巾幗不讓鬚眉,被稱為一代宗師也不為過。

滅絕師太道:“為師的生平有兩大願望,第一是逐走韃子,光復漢家山河;第二是峨嵋派武功領袖群倫,蓋過少林、武當,成為中原武林中的第一門派。”


北望大坡灘


你好題主,我認為三人都是武林大宗師!

接下來我們逐一分析:

1.何足道

何足道,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人物,崑崙派前輩,外號「崑崙三聖」,以琴、棋、劍三聖著名。他自負才高,上少林寺論劍,風度脫俗,清純不染;引郭襄為知音。他多才自負,曲高和寡,故而寂寞,有知己難尋之嘆。

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人物,外號崑崙三聖,以琴、棋、劍三聖著名,後開創崑崙派。原先在第一版中,有說過何足道是後來崑崙派的創派祖師。但與神鵰俠侶中出場的崑崙掌門青靈子產生衝突,因此金庸在第三版把何足道歸為崑崙派何太沖等弟子的前輩;其師傅是神鵰俠侶中出場的青靈子,師兄是後來當上崑崙掌門的靈寶道長,何太沖、班淑嫻等均是靈寶道長一脈的弟子金庸小說中不乏多才多藝而又有魅力的中年男子,如黃藥師、楊逍都是,楊逍更是白衣飄飄、身長玉立的美男子。然而這兩人都冷傲而邪氣,不及“崑崙三聖何足道”的清純不染。我認為何足道是金庸小說最可愛的男子之一。

何足道似乎談不上英俊,他“長臉深目,瘦骨稜稜”,一身白衣,三十餘歲的年紀,大概是樣貌清雅罷了。他多才自負,曲高和寡,故而寂寞,有知己難尋之嘆。郭襄與他初見,他便是獨自撫琴,空山之中,惟有招來百鳥相伴,空有絕高棋藝,只能劃地為局,自己跟自己對弈。然而,他卻不像楊逍、黃藥師那麼高不可攀,他在外號“崑崙三聖”之下,自名“何足道”,那不只謙虛,更有滿懷落索、自嘆徒負才華之意了。

看這多才多藝的中年漢子自憐自嘆,一如深閨嬌女自憐“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真是有趣得很。

看他對小郭襄一“曲”鍾情,更加有趣。郭襄觀棋脫口指點、論他琴意言詞中肯,何足道即時引為知音,喜不自勝,其實郭襄不過十六七歲,見識不見得高深,撫琴一曲,意雖雲雅,琴藝想亦平平,這西域痴人未免寂寞過甚,因而大驚小怪了。

不過,郭襄氣質清逸,胸襟爽朗,與何足道氣味相投,則是事實。於是他一見難忘,竟為她譜新曲,四處尋找她一聽,幸好找著,不然他更耿耿於懷,返回崑崙之後更加書空咄咄了。

原先在第一版中,有說過何足道是後來崑崙派的創派祖師。但與神鵰俠侶中出場的崑崙掌門青靈子產生衝突,因此金庸在第三版把何足道歸為崑崙派何太沖等弟子的前輩;其師傅是神鵰俠侶中出場的青靈子,師兄是後來當上崑崙掌門的靈寶道長,何太沖、班淑嫻等均是靈寶道長一脈的弟子。

何足道在西域闖出了名頭。當地的朋友說何足道在琴、棋、劍三方面均有他人無法與其比肩的絕藝在身,可以說得上是琴聖、棋聖、劍聖;又因何足道常年住於西域的崑崙山中,是以給了何足道一個外號叫作“崑崙三聖”。但何足道想這個“聖”字,豈是自己輕易稱得的?雖然別人給何足道臉上貼金,也不能自居不疑;因此何足道改了自己原來的名字,新名字就叫作‘足道’。聯起來便是“崑崙三聖何足道”,即使給人家聽到了也不會說何足道狂妄自大。

“小東邪”郭襄與他初見,他便是獨自撫琴;在空山之中撫琴惟有招來百鳥相伴,空有絕高棋藝卻只能劃地為局自己跟自己對弈。而何足道由於對郭襄一見鍾情,更助她擊退西域少林的潘天耕、方天勞和衛天望。

何足道頗有書呆子味道,也有令人尊敬的情操和道義感。偷走少林寺《九陽真經》的尹克西,臨死前良心發現曾告訴何足道轉達少林派覺遠襌師“經在猴中”。但因方言口音講不清楚,何足道聽成“經在油中”而轉達錯誤。他遠自西域來嵩山少林寺,不過是受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所託。來傳一句十分莫名其妙的話,那便是什麼“經在油中”。然後糊里糊塗地跟覺遠打了一場,在落敗於張君寶後便立誓終身不履中土。因此《九陽真經》一直在猿腹中,直到數十年後碰巧為張無忌在崑崙山仙境所得。

2.殷天正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被稱為白眉鷹王,是明教護教法王之一,也是四大法王中最年長的一位,有一子殷野王和一女殷素素。精擅鷹爪擒拿手,其鋒銳處可隨意拗斷鐵棍。十大奇人上榜人物中,殷天正排名第五。

明教四大法王按紫白金青排列,所以殷天正在四大法王中位列第二,所以金毛獅王謝遜和青翼蝠王韋一笑叫他殷二哥,而紫衫龍王黛綺絲雖然位列四大法王之首,但因為年紀最小,也稱其為殷二哥。

當明教教主陽頂天失蹤後(實際上是死在秘道之中,但明教中人不知道),明教陷入群龍無首的居面。光明左使楊逍、五散人、五行旗等明教高層幹部為了爭奪明教的控制權相互爭鬥,殷天正無法忍受這種混亂的狀況,又不想攪進這一潭混水之中,於是憤而出教,自立教門“天鷹教”, 其豪氣干雲之勢,令人思之神往。

當六大派合剿光明頂時,殷天正本可置身事外,卻義無反顧地率天鷹教主力支援明教。在光明頂一戰中,殷天正幾乎內力耗盡,其對明教的忠心可見一斑。當張無忌成為教主之後他又把天鷹教歸於明教,對明教的重建起到了重大作用,最後他隕命於少林寺中。

殷天正不愧是倚天中不出世的奇人。年紀雖大,精力絲毫不遜於少年,內力如潮,武功在倚天的一流高手中算得上是佼佼者。其鷹爪擒拿手乃百餘年來武林中一絕,當世無雙無對。殷天正老而彌堅,暮年烈士,風度非凡,白眉鷹王當之無愧。明教留不住,便自創天鷹教,光明磊落,來去自如。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最後只剩下殷天正一人,力抗群雄,鷹爪手抓住了武當七俠莫聲谷,立時鬆手放人,這是何等氣概。

3.滅絕師太是武俠大師金庸小說的倚天屠龍記中的峨嵋派的掌門。她容貌甚美,武功高強,性情剛烈,正邪不兩立,出手極狠,同時堅持一代宗師風度,對弟子向來護短。因為孤鴻子被明教光明左使楊逍氣死,她一心想為大師哥報仇,所以相當痛恨明教。紀曉芙本為她最得意的弟子,卻因愛上楊逍,不願遵照命令去殺他而被一掌擊斃。光明頂一戰中,手執倚天劍大顯神威殲滅眾多明教教眾。後在萬安寺被趙敏抓住並服下十香軟筋散,將峨嵋派掌門之位傳給弟子周芷若後,張無忌欲用乾坤大挪移相助她跳落地,她卻以畢生功力發掌相抗,導致自己摔死於萬安寺塔下。

她一直以名門正派自居,對於明教教眾多是大加殺戮毫不手軟,對於該派的紀曉芙為大魔頭楊逍而寧可不願當掌門人,更是令滅絕師太氣的一掌擊斃紀曉芙;她為了完成一生的職志,光大峨嵋派的意志及心願,她也特別的不斷追尋屠龍寶刀,以徹底完成她師父郭襄所留下的武學寶藏密秘,最後在萬安寺的一役時,深知自己為維護尊顏而必須結束生命時,臨時耳提面命周芷若,命她必須貫徹自己未完成的心願,才內心含笑無悔的離開可愛的人間,真是把她執著特性發揮到最高的極限。 每當我重讀倚天屠龍記時,只要讀到滅絕師太的作風時,都會為她的滅絕二字心生不滿之意,因為在小說中她好像帶給人的怒氣與怨恨比給人的恩惠還要多,因為在性格上也滅絕更滅絕了自己的兒女私情,使得她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專心鑽研峨嵋派的武學,讓自己的武功成為江湖上一流高手的境界,進而光大峨嵋派,我們站在這些立場來看,她是沒錯的,是值得許多人效法的,這點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也看不開的;但是和她相處時,滅絕是真的令人不敢恭維的,和她在一起真像是與狼共舞,一不留神,就會被她的氣勢震懾的久久無法釋懷,其實她的心是孤獨與寂寞的,只是為了尊顏與榮耀,她選擇孤獨。





蟲字祺


倚天屠龍記中三位都堪稱武學大師,依武功排名如下殷天正明教四法王之首排第一,滅絕師太峨眉掌門居第二,何足道崑崙三聖之首武功流名列第三。


小龍女5505


何足道足以稱為大宗師。武功上,自成崑崙一派;人品上,重諾守信,敗於張君寶後再不履中土;人格上,謙遜克己,改名“何足道”。


王凡0351


何足道!滅絕師太和殷天正只能稱之為一流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