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为什么把贾宝玉定义为“开辟鸿蒙”后的情种?他不专情啊?

朗朗清风


通过警幻说出这两个字,曹公透露了贾宝玉为情种的根本原因:

贾宝玉的“情”不只是狭窄的男女情爱(他的爱情只给了林黛玉),而是在第五回,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曾提及他“天分中生成的一段痴情”,也就是“意淫”。

此处的“意淫”,与现代语境中这两字的含义不同,在红楼梦中,它是个褒义词,与只注重感官享乐、只把女子当作取乐工具的“皮肤淫滥”相对立。也正是因为贾宝玉的“意淫”特点,他得以成为女子的闺阁良友,却又同时被世人嘲谤。

通过两个人的闲聊,曹公对贾宝玉之“意淫”做了进一步解析:

在三十五回里,傅试家的两个嬷嬷来怡红院请安,宝玉只顾着说话,不小心碰翻了玉钏儿端着的莲叶羹。他只管问玉钏儿“烫了那里了?疼不疼?”,玉钏儿反过来提醒他,他方觉是自己烫了。由此引出了两个嬷嬷背地里对他的一番评论,一唱一和之间,情种宝玉之痴跃然纸上。原文如下:

那两个婆子见没人了,一行走,一行谈论。这一个笑道:“怪道有人说他家宝玉是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气。他自己烫了手,倒问人疼不疼,这可不是个呆子?”那一个又笑道:“我前一回来,听见他家里许多人抱怨,千真万真的有些呆气。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罢。’你说可笑不可笑?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蹋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

通过“平儿理妆”、“香菱换裙”两次事件,曹公对贾宝玉之“意淫”做了聚焦:

在第四十四回中,贾琏偷欢鲍二媳妇,凤姐怒醋并生,打了对她最忠心的平儿。

李纨等将平儿拉入大观园中,好言安慰,随后宝玉又让了平儿到怡红院里。宝玉代贾琏凤姐陪不是,并亲自拿出自制的优质脂粉给平儿使用,他为自己居然得到了为平儿尽心的机会而喜出望外。

平儿被李纨的丫头叫走后,宝玉怡然自得地歪在床上,本来心情挺好的,却在想到平儿的艰难处境之后,又伤感起来。他到底想了些什么呢?原文写道:

“忽又想及贾琏惟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又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妻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帖,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命薄,似比黛玉尤甚。”

不觉间,他已洒然泪下,为了这个跟他实际上并无瓜葛的“贾琏的爱妾”、“凤姐的心腹”而悲喜交加。

在第六十二回中,香菱跟小丫头们玩斗草游戏,因为对出了“夫妻蕙”而被其他人取笑,说她是想那出门已大半年的薛蟠了。在嬉笑打闹中,她的石榴裙不慎被一汪积雨污湿了。

宝玉也想来凑趣玩这个游戏,得知香菱裙子脏了,他立马出主意,说自己的大丫头袭人有一条一模一样的,可以送来换下她的这条。

香菱被说服,点头同意之后,宝玉非常高兴,忙忙地回去叫袭人。这时,他心里又有了一番心理活动。原文写道:

“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连自己本姓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与了这个霸王。”

对交集不多、身份不便的平儿和香菱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他对待身边的丫鬟们该是如何的尽心尽力,积极主动为闺阁增光添彩了。

贾宝玉既坚持他专一的爱情,又天然对世间一切美好女子以及事物怀有特别的感情,正是他的这种“意淫”天性,使得他成为鸿蒙开辟后的情种。


云舟细读


曹雪芹笔下的“情种”化身贾宝玉,並不是爱情专一的典型,而是对女性的多情。这种多情又並不只是性爱,更不是玩弄,而是重在情感和精神契合。曹雪芹用所谓“意淫”来说明了这种“情种”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和现代的情爱论相通的。当然,贾宝玉对女性“多情”而对男性的厌恶,也包含着对代表封建社会主流的男性的批判。



曹宗国随笔


贾宝玉是多情但不滥情。鲁迅先生深刻的指出贾宝玉是“昵尔敬之,恐拂其意,爱博尔心劳,而忧患以日盛矣。”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说明。

1,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情。

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见面时即面熟,似曾在那里见过妹妹。一个是阆苑奇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有木石前盟为基,他们两人的爱情是郎才女貌,两情相悦。

志同道合价值观相同三观相同

林黛玉期望贾宝玉的是孤标傲世偕谁隐?而贾宝玉最讨厌的就是仕途经济也不愿意参加峨冠博带的场合。大家都会劝他只有林妹妹不会对他这样说。可见她两个价值观是相同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都同情弱者,对底层的丫鬟们都以诚相待,没有什么歪心思。林黛玉对贾宝玉来说几乎相当于知己所谓千金一求知己难得。因此他的心中也就只有林妹妹。

2,贾宝玉对其他女性的爱护及尊重本质

贾宝玉一个典型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情,但是贾宝玉这种多情不是西门庆是的兽性占有,甚至也不是晏小山、纳兰容若那种多情所能比拟。他虽然对部分人过分亲昵,多少含有性爱因素。但最重要的是他还有尊敬的成分。把她们每一个人的悲欢哀乐,荣辱得失都包括在自己的关心注念当中,可谓“爱博而心劳”。

贾宝玉对身边的女性都很尊重,把他们把他们放在和自己对等的地位平等看待。她们不仅美丽聪明,而且有思想感情,意志坚定,有独立的人格。贾宝玉欣赏并热爱她们。为她们的遭遇鸣不平。

如贾宝玉贾探春、贾迎春、贾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姊妹姊妹都和睦相处互相关爱。而没有作为哥哥的纲常理念。

晴雯被逐出贾府后,在家病重。贾宝玉几次偷着出去探望。然后给予足够的银两以备后世事。在晴雯死去之后又做“芙蓉女儿诔”。

因和自己嬉闹而被王夫人赶出贾府的金钏,不堪羞辱后投井自杀。贾宝玉为此心里过意不去,后来便经常讨好金钏的妹妹玉钏。在王熙凤生日那一天还跑出去专门祭奠金钏,可见其重情重义。

3,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以至于在当时,男女之间的关系都是不平等的。大多数男的把女的不当人,当动物牲畜工具看待。而贾宝玉却对身旁的女同胞相当敬重。

在中国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优秀杰出的女性,有武则天、李清照等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智慧让男性侧目。但作为男性第一次主动平等的去关注女性,贾宝玉当属第一。

也是因为林黛玉等女性意识的觉醒,是贾宝玉能够对他们以平等之心看待。男女之间相互成全互相发展,才能和谐共处。

由上可知贾宝玉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不会朝秦暮楚,朝三暮四。对爱情亲情友情都很认真以诚相待,可谓情种。

欢迎大家欣赏我的文章,点赞点评。谢谢大家!


倚云


情种,是人的本性。从“开辟鸿蒙”以来,人人存在。只是,贾宝玉没有压抑自己,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压抑这种情感。情种,亦非乱爱,而是对女性美与温柔的极力赞美和热爱。或曰:情不情,又或曰:意淫。而所谓人性的解放,即回到贾宝玉这种状态。但,这仍需要很长的路。所以说,作者曹雪芹的思想,是极为先进和前卫的!






生命的追问


大家好,我是一个文化领域创作者,我了解很多文化领域作品,在文化领域方面,我有着丰富的经验。以下是我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情种”、“情痴”的称呼,有褒有贬,但典故大多即来源于贾宝玉这里,而贾宝玉的这个称呼,其实是作者借贾雨村之口说出来的。在贾雨村口中,这个情种、情痴都不是什么坏字眼。

《红楼梦》开篇,作者就告诉我们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人说的话很重要(第一回前面的自序或者庚辰本的《凡例》之五)。那么由贾雨村来说宝玉是情痴、情种有什么意义呢?

贾宝玉的“痴”,在贾雨村这里是赞成的(由贾雨村来说,也很重要)。其实,在作者心底里,对于贾宝玉,他是要点一万个“赞”的。因为“痴”,才会有所成就,因为“痴”,才值得历史记住,因为“痴”,才让人感动……这话偏偏由贾雨村来说,也是精心的安排。

贾宝玉是一个努力将自己活成自己样子的人,是一个想要活出个性的人,是一个跟传统规矩、礼制、道学作对的人,因为贾雨村举例所说的那些人,或者都不符合传统规矩、道学、礼制,但却是足见性情的青史留名的人。贾宝玉不想依着老子娘的意思读书应试,他一心想的就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作者赞成他活成这个样子,贾宝玉可能有时候疯疯癫癫,痴痴傻傻,但他却是真实的人,是作者喜爱的人,此后书中若有宝玉痴痴傻傻的表现,总归是好的,他不过是想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里只不过提前的铺垫。

要知道,贾雨村正是儒家正经路子上奔走的人,偏偏从他嘴里说出来对宝玉的赞许,这足够有力,更可见作者“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高明。


《红楼梦》作者(虽然现在我们无法确定是曹雪芹)是真正的语言大师,有了贾雨村提前有这一段话垫在这里,宝玉的形象早早立起来了。




说文解八字


正因是情种,所以对漂亮女孩都会动心,连林黛玉都斥责贾宝玉“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宝玉见了宝钗丰腴的手臂就想摸一下,对紫娟说“如同你小姐共鸳帐,怎忍让你叠被鋪床。”与妙玉一见钟情,於是托柳湘莲假扮強人把妙玉掳走,后以出家之名去与妙玉团员。正如开篇所述“其乃天下第一淫人”。


待雪锦绣


宝玉的情是一种大爱,是对那些所有美好青春女子的怜悯,爱护及尊重,绝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肉体交欢,皮肤之淫滥耳!古代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子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及玩乐的工具,而贾宝玉,这个两百多年前的贵公子哥,能够把女性当知己来关怀和爱护,给予女性尊重,甚至连地位低下的小戏子他都给予关怀和怜悯,对女性这般如此,这在其它封建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这是曹雪芹的伟大之处,也是红楼梦的伟大之处。


玉书小童


尽管小说出自作者曹雪芹之手,但却不能把它读成作者自传,而应该读作一个顽石的故事,亦即读作一个神话或一则寓言。阅读前提的这种灵魂要求,要求读者必须以心的体认作为自己的阅读前提。如果没有灵魂的共通,那么顽石不过一块石头,贾宝玉不过贾宝玉,曹雪芹不过曹雪芹。但由于这种灵魂的共同,顽石得以将贾宝玉和曹雪芹分别作为情和梦的象征,在灵的层面上连接浑然一体。也即是说,这样一颗灵魂,在贾宝玉是一段未了之情,在曹雪芹不过南柯一梦,特以图示如下:

贾宝玉(情种)→顽石(灵魂)←曹雪芹(梦幻)

整个叙述结构所蕴含的这种叙述信息表明,作者的身世遭际,对于研究作者是有意义的,但对于对研究《红楼梦》本身却是无足轻重的,因为整个小说在作者不过一场梦幻而已。作者自己尚且虚无如此,又何劳研究者们费心求实、证之凿凿呢?



苏莱曼1224


贾宝玉专情于林黛玉,大家有目共睹。但他对所有的女性都有包容、悲鸣之心,这是他的博爱和大爱。里面更多的是对女性的尊重,非常所能做到。


w的向往


只不过是看作者咋想的了,贾宝玉是情种,理想化的,西门庆是现实版的,甚至还不够现实,但人们都愿意看理想,活现实。就像去死去,都想去天堂,不愿去地狱,随便怎么说,问题是,天堂也罢地狱也罢,都不愿意去,。都愿意活着当神仙,可是神仙不过是想象,就像贾宝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