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魏延死后,蜀汉为何会陷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困境?

爱车E族3


先看一下蜀国的大将排名1关 羽2、张 飞3、赵 云4、马 超5、黄 忠6、魏 延7、陈 到8、马 岱9、关 兴10、张苞11、王平12、廖化13、马 谡随着历史到了三国后期蜀国人物老的老死的死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大将了,廖化其实势力还是可以的,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情况呢?

三国后期,蜀国名将相继死亡,才干平常的廖化就成了突出的人物,大将军姜维以其作为先锋。。其实这句话比喻在没有理想人选的时候,只好让次要脚色担当大任。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历i史的发展有他的必然性,诸葛亮的茅庐定三国分析的局势是可行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为刘备选着比较好的一条出路,可是历史和年龄会在增长,好多的不确定性如关羽被杀,张飞被害,这些本来还可以在为蜀国立功的大将由于性格的问题提前牺牲了,使诸葛亮的计划不得不停下来,而且火烧连营七百里,好多士兵的牺牲也是蜀国元气大下,如果,关羽不丢荆州,那么三国的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诸葛亮找到了姜维做自己的接班人是可以的,可是却没有在找到可以辅助姜维的大将,蜀国没有好的大将原因有好几个,一个估计是刘婵的无能,是人心不古,好多有才之人回去辅助,第二个 就是四川毕竟比较贫穷的山地,为什么这说呢,江东地盘和曹的地盘都比刘的地盘位置好,河北华北,江南等地方都是不管是在经济,农业,人才等方面都比四川好一点点在当时的古代,刘备当时为了有地盘采取的拿下蜀地的,在这种大得背景下,蜀国想有大得发展其实很难的。这样就难有大将产生,

廖化才能比不上五虎上将,但是比别人强多了,加上后期蜀国发展没有新鲜的血液进来,在蜀去和国是元老的人物了,可是要是去和吴魏比较的话,他们的大将还是比较人才济济的,所以才会小瞧廖化,如果廖化真是才之将,一直忠于蜀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为关羽一直生死不弃,我个人认为是好样的,那只能在哪个英雄数不尽的年代生不逢时了!


小知道小哥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泛指人才匮乏。蜀国在先主刘备征伐东吴时,经夷陵大败丧失了大量兵力和不少青壮精英人才,使蜀国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特别是武艺超群的高级将领,和高端的谋士人才,在蜀国后期乃是奇缺。。。丞相诸葛亮经历了五次北伐,也损失了一些文武人才。也不能全怪诸葛亮,在他短短的十一年执政时间里,不可能培养一大批青年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具有先天天赋,蜀国地僻人少,资源短缺。在诸葛亮逝世和魏延被杀后,蜀国能征惯战的大将没有了,蜀国的主心骨也没有了。但姜维肩负着使命,继承丞相遗志,继续北伐,仗着自己文武双全,既当统帅,又做先锋,每战必泛。不得已只能请老成持重,武艺平凡的老将廖化为先锋,继续为使命而战。做为先锋大将,必须要年富力强,武艺高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城掠地,奋勇杀敌。但蜀国人才调零,起用老将廖化为先锋是老骥伏励,志在千里。也是蜀国穷途末路的悲催境地。





刘坤忠120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错误选择继承人。诸葛亮将自己的继承人定为只懂打仗的姜维。费炜等只是过渡人物。造成姜维执政后,不顾人民幸福和国力强弱,强行九伐中原而血本无归,加速蜀国亡国的痛苦局面。

二:不挖掘,吸收,培养新人才。刘备死后,诸葛亮不挖掘,吸收,培养新的人才。原来的老后,造成人才青黄不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可悲局面,驾驶了蜀国的灭亡。

三:压抑,把击原有优秀人才。刘备死后,很多优秀人才得不到重用。如赵云老死赎中。而很多虚有其表的得到重用。

四:不懂处理后事。在五丈原,诸葛亮临终前将大权交给一介书生杨仪,而杨仪与宿将魏延有极大的矛盾。杨仪获大权后剥夺魏延兵权,逼使魏延反乱,无人附和而逃亡,后被马岱追杀,自毁长城。

五:对江东一味退让,令江东得寸进尺,造成部下失和。难道仅为“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隆中对?

六:任人唯亲。对街亭这样的重地交给刘备临终时一再叮咛要小心的马谡,不起用优秀人才如赵统,赵广。





夏洛不烦恼


谈到蜀国后期,就不能不谈诸葛亮。

他是实际上的执政者者,选人用人的权力,全部在诸葛亮手里。

诸葛亮和魏延之后魏国无人,实际上和诸葛亮脱不了关系。

魏延和诸葛亮,也是蜀国第一任执政者刘备发掘出来的人才,实际上在诸葛亮掌权以后,就没有发掘过顶级人才。

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诸葛亮事必躬亲,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诸葛亮对于大事小事管的太多,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要自己定夺,一场小战斗,都要自己定计,还经常给属下锦囊,如此一来,大家更不用思考了,连脑子都不用带,只要听丞相的就好。

诸葛亮为人太过细心,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这既是优点,他在的时候,一切都会井井有条。也是缺点,属下们就难得到锻炼了。

像个机器人一样只要执行就好,丞相什么都安排好了,只要按部就班干活就好。

2.诸葛亮重用的多是老实人。

他在出师表里推荐的几个人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也只是说他们“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而对面曹操阵营用人不太看品德 更看个人能力

诸葛亮的用人方式,如果处在大一统时期,相信会有一番盛世。

但是诸葛亮生存的年代,是乱世,这个时候比拼的是阴诡与才智,不是志虑忠纯。

3.蜀国本身的地理位置。

蜀国本身地理位置比较偏,人口偏少,人才也远不如中原地区。蜀国的人口只有不到100万,大约是魏国的四分之一,这也造成了诸葛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有才能的魏延始终被打压。

诸葛亮对魏延的使用,就存在很多问题。

刘备在时 对魏延是很重视的,汉中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魏延去把守。

魏延也真争气,守汉中15年,稳如泰山。

刘备对魏延,是放心大胆的用。

而诸葛亮就不那么待见魏延了。

很多魏延的计策,比如著名的子午谷奇袭 ,诸葛亮就没有采用。

诸葛亮更重视和魏延有矛盾的杨仪。

最后临终召开高层会议,也是找来杨仪没有找魏延,这是魏延最终谋反的导火索。

5.诸葛亮发掘培养人才太少。

真正像样的军事人才只有姜维一个人,而姜维实际上才能和魏延那样的蜀汉老人相差甚远。

举一个例子,魏延制定的守汉中策略,保证汉中多年无事,而姜维一上任就更改了方案,直接导致蜀汉灭国。

这四点原因导致,蜀国在诸葛亮魏延离开后,陷入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困境。


孟溪笔谈


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

原因很简单,第一地理形式导致的,自古以来王朝的更迭是由西北的少数民族向南方的农耕民族侵袭,这是一个历史的规律,为何自古以来从北向南发动的战争总能取胜,而从南向北取胜的基本没有,这是因为北方少数民族更加勇猛善战,更加适应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法则!

所以说蜀国地处南方,自然很难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士兵抗衡,所以蜀国很难选出一位真正的勇武的大将的原因在此!

第二点:蜀国连年征战穷兵黩武,人口的消耗很大,百姓无法休养生息提供更充沛的劳动力和人口,连年征战人口一直在下降,尤其青壮年男性更是越来越少,所以难以选出勇武大将!

第三点:南方人不擅长骑兵作战,马匹尤为紧缺,战斗力各方面和北方少数民族无法抗衡!

第四点:蜀国国力到后来因为刘备的几次败仗,已经很弱了!





林丛木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说的是在姜维北伐时,蜀汉曾经能征善战的勇将多已去世,此时已经少有大将可用,不得不让年龄大的廖化作先锋。而从字面理解就是,蜀汉那时已经没有什么堪当大任的年轻将领,不然何以会让年老的老将廖化去做先锋呢!

那蜀汉为何会陷入“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困境呢?

在一些情况下,有的会把“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句话理解成蜀国后期人才凋零,只得让能力一般的廖化作先锋大将。但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只是说蜀国后世人才凋零,让年老的廖化作大将,但没有说廖化的能力一般。相反的,廖化在当时的蜀汉还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其亦非平庸之人。

廖化,字元俭,他曾在关羽账下任主薄,刘备去世后,廖化为丞相参军。后来廖化为右车骑将军,兼领并州刺史,封为中乡侯,那时他的官位和张翼相等,在镇军大将军宗预之上。当时就有人说蜀汉: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廖化、张翼

故而,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说的只是蜀汉人才凋零,只得让年老的廖化为大将,而历史上的廖化能力并不平庸。

至于为何蜀汉会陷入“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困境,还是有原因的。

因为当时虽然是天下三分鼎足之势,但势力最强的是曹魏,蜀汉却是人贫地稀,说到底是难和中原相比。这就导致蜀汉人才有一定的不足。

再则,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了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多次北伐曹魏,由于接连用兵,一些有能力的年轻将军难免会战死杀场,从而导致到姜维北伐时,蜀汉人才凋零。

还有就是诸葛亮因刘备对他有三顾茅庐之情、托孤之重任,所以诸葛亮竭尽全力的辅助蜀汉,他深怕别人会不像他那样尽力,所以就大事、小事,事事亲为,诸葛亮如此本来是忠心尽力的表现,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一些年轻人不能得到机会,那后来就没有经验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后主刘禅平庸,不能做到亲贤臣、远小人,如此又怎么会提拔年轻的人才呢!所以最终蜀就陷入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困境。


中孚鉴


刘蜀集团由于在巅峰的前期没有创建一套好的管理制度,选拔制度,培养体系,导致姜维北伐时,刘蜀集团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无人可用,只能让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锋,实属悲哀,所以,刘蜀集团会被曹魏集团收购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蜀果后期人才奇缺的原因是什么?

分开说下:

1刘老板伐吴导致蜀国人才早逝

夷陵之战,这对蜀国的武将损失过于严重,刘备盲目地开动了夷陵之战,冯习(战死)、张南(战死)、傅肜(战死)、程畿(战死)、马良(战死)等一大批优秀人才都损失了,实际上蜀国的大部分将才就这样被损耗光了,而后续的并没有培养起来。

2刘禅的昏晕无能治国无方

因为蜀国后期朝政腐败,民风不正,宦官黄皓向刘禅多进谗言,许多人才都投吴魏去了,还有些人才在前线看到援兵不到的情况下投降了,因此,蜀国人才越来越少。还有一点片面的原因就是声望的问题,刘备的声望妇孺皆知,前期将领大部分都是自己投靠的,而刘禅的声望不突出,可想而知。

3蜀国的地理位置

蜀国位于山区,人口肯定比不上曹操的中原地带。诸葛亮六出祁山,男丁都被抽调去打仗了,蜀国的人口都很难有效增长,出现人才的概率当然就低了。还有片面原因就是蜀国被称为蛮荒之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由此可见蜀国有多偏僻。因为偏僻大家都不爱去,肯定人就少了,没有人当然就更不可能有人才了。

4对蜀国本地贵族的内讧不信任

跟随着刘备的荆州派系与当地的益州本土派系的矛盾。作为外来这,益州派系刘备政权没有认同感,刘备和诸葛亮都没有解决这一致命问题,以至于后来还出现了彭恙谋反等此类事件。作为蜀国的两大力量,并没有融合在一起,内讧不断,有人也不出。

5没有一个好的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有一个通病,就是贵族垄断官员的选举。蜀汉前期跟随着刘备创业的那些大臣武将,去世之后,他们的子女继承了他们的官位,能力够不够尚不说,但是领兵经验明显不足,关羽、马超、赵云等三国中每一个能喊出名的武将,哪一个不是从战场中走出来的。

当然这些官二代可能经过前人的特殊照顾,学了不少带兵打仗的经验,但这仅局限于纸上谈兵。父辈在的时候轮不到他们带兵,父辈一去世,倒是轮到他们了,但面对恶战明显能力不足就体现出来了。

6诸葛亮专权

一个好的集团,如果所有的工作都是老板一个人在干,一定会累死然后被收购的。个人感觉这个可能是由于诸葛亮专权的原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能这么出名是因为蜀国是靠他一手扶起来的,无论是大事小事都是由诸葛亮一手操办,可以说诸葛亮一个人顶起了整个刘备政权里的文官集团。

可是成也诸葛亮,败也诸葛亮。诸葛亮的确是有才,可是他管的似乎太多了,没有给后来人成长的机会,成长的空间。所以蜀汉政权一度就很尴尬,因为我们一般提到蜀汉政权,总是想到那几个武将,而谋臣的话一般也只会想起一个诸葛亮。所以我们这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于蜀汉政权的掌握程度。

在蜀汉政权中几乎没有哪个人敢和他有不同的意见,这就导致了蜀汉政权后继无人。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已经充分说明了蜀国当时尴尬的现象,无才可用,能用的都是以前的一些老将军。而蜀国当时可用的谋士,尤其是那种战争型的谋士,基本上没有几个能拿得出手。这种现象尤其是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更是特别表现的特别明显。诸葛亮后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也有意识的提拔那些年轻人,可是太迟了,或者说诸葛亮太心急了。他完全是在揠苗助长,所以这就导致了蜀国是成为三国中第一个被收购的集团。



i小献


首先是蜀国的地理局限性,因为国土面积只是全国的一隅。人口也只占全国的一小部分。面积和人口少了,相应的人才就会少一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后主刘禅贪图享受宠信宦官。失去了民心,民间的英雄豪杰都不愿意出山辅佐了。刘备当年三顾茅庐,才请出了诸葛亮为其效力。天下英雄都知刘备仁义爱才,还有很多主动投靠的。所以刘备打天下时帐下名将如云,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到了后主刘禅的时候,只能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了。既有国力弱小的原因,也有君主无能的原因。


慧星一林海雪原


政治小白出品,总是与众不同。

提问背后有一个绝大多数人都忽略的内涵:读小说代入感中断的落差。这种落差会使读者陷入认识盲区,得出各种牵强附会的判断。如果对古代战征有基本的客观认知,就知道这个提问是因陷入了认识盲区的人太多而形成的集体意识导致。盲区是怎么形成的呢?

1.《三国演义》本身是对正史进行艺术加工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各种浮夸描绘是作品的特色,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人格魅力、武将的个人武力、民心所向、战略战术的分析等都有明显的夸大美化,这一点是盲区形成的前提;

2.作者罗贯中是明代人,明代是中国礼教之毒最泛滥的年代,凡是读书人,就一定是儒家门人,罗贯中当然也不例外。儒家的教育之下,大多数人也免不了盲从,对于"正统"的维护之心是下意识的、坚定的。方孝孺用十族性命卫道、王艮等百多人在朱棣进金陵城后自杀为建文尽忠、徐辉祖弃尊荣于脑后反朱棣等,都说明了明代儒门卫道观念的根深蒂固,孝宗至武宗年间的李贽、何心隐等儒家叛逆毕竟是凤毛麟角,至少老罗不是那类人。在当时人看来,汉即正统,政治立场正确而统一。罗贯中是个书呆子,倾向刘备贬低曹操孙权情理之中,这个倾向是毫不掩饰的。当读者被小说吸引,渐渐代入小说世界,也就自然而然地认同了作者的倾向,丝毫不觉得自己被诱导了。被儒家思想误导、同化,就意味着思维被局限了!儒家空谈误国由来已久,在其思维层面下思考问题,多半越思考越迷糊,盲区就形成了。

战争是人口、经济、政治、战略地域的综合较量,人口与经济是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武将的个人武力与治国人才对国家战略的影响根本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三国演义》对武力、谋士的作用浓墨重彩地夸大,只是书呆子想当然的意yin,用两句话就可以否定罗呆子的浮夸渲染:地球离开谁都转、一切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力量下都是浮云。先不论五虎上将有没有那么厉害,即便有,魏吴两国也同样有与关羽不分胜负的高手,当然,世界上的人都是一个脑袋,一个高手在一个持刀的普通成年人面前抱头逃窜才是常理,个人武力在大规模战斗中就是渣渣,所以什么百人敌、万人敌是不存在的。而所谓的绝代谋士也同样没书中说的有那么大的作用,诸葛亮再智多近妖,执行任务的还是手下将领,没有飞机没有手机的年代,打仗靠的都是基层官兵临机断处,谋士运筹帷幄之中可以,决胜千里之外只是扯淡。现代战争中的各级参谋部有谁是智多近妖之辈?但他们同样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克敌制胜的战术。都是人,谁又比谁差多少?

诸葛亮死了,没了主角,代入感中断,读者突然面对更真实的现状,恢复了部分理智,意识到其实我们只是靠想像活着,蜀国只是靠刘备坑蒙拐骗得来的小政权,从不伟大,也从不曾强大,只在一隅偏安,冰冷的现实与之前仿佛可以横扫天下的强大感形成巨大的落差,当然蜀中就无大将了。

诸葛亮死后,还有谁能津津有味地读完《三国演义》?


旁敲侧击991


诸葛亮的名声,是鞠躬尽瘁、勤勉,但这從另一方面说,也是事必躬亲、包揽一切,什么事情都是他幹了,正如过度爱护子女的家长,“孩子们”有了依赖性,自己就不努力,不会做事(中国式家长的典型行为),从而导致“大树底下无芳草”的局面,一旦诸葛亮死後,必然后继无人。其实,这就是一个人太聪明、太能幹的必然结果,你都幹了,别人幹什么?没有发展前途,当然走了。一个优秀的领导,是要懂放权的,刘邦就非常精通这一点,诸葛亮不行。诸葛亮被推崇的方面,其实並不值得,只是民间定势,难以扭转,悟不过来,用以教导後人,少数人也无可奈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