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手下八大猛将最后结局如何?

流年等待-


薛仁贵,是唐朝时期的名将,他征战沙场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败突厥,他战功赫赫,后来薛仁贵在他七十岁时离开人世,被赠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薛仁贵的因为一生战功赫赫、颇为传奇,所以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就有一部《薛仁贵征东》。



在《薛仁贵征东》中,薛仁贵曾为火头军,曾经他还有八大火头军,八大火头军英勇了得,和薛仁贵不仅情深义重,而且还是薛仁贵颇为倚重、重用的勇将。他们和薛仁贵在薛仁贵征东时,屡立战功,这八大火头军猛将分别是,周青、姜兴本、姜兴霸、薛先图、王心溪、王新鹤、李庆红、李庆先。

那薛仁贵手下八大猛将最后结局如何呢?

薛仁贵手下八大猛将中,首先是周青,周青是八大火头军之首,他是和薛仁贵最早结拜的。其重情重义,武艺高强,在八大火头军中人最为勇猛的一个。压薛仁贵征东的时候,周青屡立战功,曾抢金沙滩、夺狮子口、黑风关、攻天山、取凤凰城等。


后来周青因功被封为八大御总兵之首。后来薛仁贵被陷害,周青于是联合其他七位总兵发兵去救薛仁贵。

后来不仅其他七位总兵都死了,同时薛仁贵也被薛丁山误射而望,如此只剩下一个周青,周青见兄弟们都阵亡了,他因此心灰意冷而遁入空门。后来在薛刚反唐时。周青曾把薛仁贵的震天弓给了薛刚,后来周青就因病去世了。

八大火头军中,姜兴本和姜兴霸是兄弟,姜兴本在摩天岭之战中,在去的时候,因为半山上打下木石,姜兴本没躲过而被打死。

而有的说法是,在薛仁贵征西的时候,到白虎关时,八大御总兵上前迎敌,除了周青得以幸存而归,其他七人全部阵亡。


中孚鉴


我是历史伶俜者,你来问我来答。

记得小时候我姥姥家有一本薛仁贵的书,这本书很老,除了故事情节就是里面不多的插画了,那个时候没有手机,这本书就是我上厕所必备的,蹲到脚麻站不起来为止。



里面的薛仁贵身着白袍,手持方天画戟(相传为吕布当年的武器),还有震天弓三箭定天山,勇猛无比。除了本身厉害,薛仁贵还有八个兄弟,个个也是猛将,他们分别是周青,姜兴本,姜兴霸,薛先图,王心溪,王新鹤,李庆红,李庆先。



这几个兄弟跟随薛仁贵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八个兄弟被封为八家总兵。在薛仁贵被李道宗陷害时,八家总兵兵发长安,齐心协力将大哥救了下来。

随后跟着薛仁贵开始征西,但是谁也没想到这是一条不归路。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误射中箭而死,其他的八个兄弟,除了老二周青都死在白虎关守将杨藩手中。



眼见兄弟惨死的周青心灰意冷,拿着薛仁贵的震天弓在锁山关山寺落发为僧。在武则天对薛家满门下手时,只有薛刚逃了出来,在向西凉求救的路上,薛刚遇到了周青,周青将震天弓交给他,嘱咐他要恢复大唐,也算是为大哥做了最后一件事情吧。


历史伶俜者


薛仁贵手下有八大猛将这一说法,来源于小说《薛仁贵征东》,八人分别为周青、姜兴霸、姜兴本、薛先图、王心鹤、王心溪、李庆红、李庆先。他们不仅是薛仁贵帐下猛将,还是薛仁贵的结义兄弟,个个忠肝义胆,辅佐薛仁贵共保大唐!



一、周青:

周青善使一对钢鞭,武艺高强,是薛仁贵帐下八大猛将之首。周青为人忠勇仗义,为照应薛仁贵,放弃旗牌官军职,和薛仁贵一起做了火头军。

薛仁贵征东时,周青一路抢关夺寨,立下汗马功劳。唐军胜利班师回朝后,周青被封为“八大御总兵”之首!



入朝为官后的周青,无论是在搭救被李道宗陷害的薛仁贵一事上,还是在后来的征西中,都功劳不浅。遗憾的是,征西作战中,其余七位御总兵相继殉国,薛仁贵也被薛丁山误射身亡,看破红尘的周青携薛仁贵的震天弓遁入空门,在锁阳关山寺削发为僧。

武后篡唐时,薛家被满门抄斩,逃出生天的薛刚遇到周青,周青将震天弓传于薛刚不久后病逝!

二、姜兴霸:

姜兴霸善使一杆长枪,是姜兴本的哥哥,曾与李庆红、弟弟姜兴本一起在烽火山落草,其人武艺超群,在烽火山上坐第二把交椅。

薛仁贵初次投军不利,途中经过樊家庄,恰逢姜兴霸追随大当家李庆红来樊家庄抢亲,仗义出手的薛仁贵将三人击败、擒获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四人结拜为异性兄弟,共同从军报国。



征东之战中,姜兴霸立功无数,位列“八大御总兵”之一。

征西作战时,姜兴霸在白虎关死于敌国猛杨藩之手。

三、姜兴本:

姜兴本是姜兴霸的弟弟,为烽火山三当家,掌中一杆丈八蛇矛,杀法骁勇。后与李庆红、姜兴霸一起被薛仁贵收服,参军入伍,战功赫赫。


摩天岭之战中,姜兴本被山上守军打下的滚木擂石打死,成为“八大火头军”中最先去世的一位!

四、薛先图:

薛先图是薛仁贵的堂弟,武器为一杆紫金枪,是“八大御总兵”中最有智谋的一位。

薛仁贵征东大军到达思乡岭时,薛先图与李庆先、王心溪、王心鹤四人率军抵挡,与薛仁贵等人展开大战。后李庆先认出哥哥,九人下马见礼相认后,共同报效大唐。




征东之战胜利后,功勋卓著的薛先图受封为“八大御总兵”之一,后于白虎关前死于杨藩手下!

五、王心鹤:

王心鹤是王心溪的哥哥,善使一杆长枪,起先与薛先图、王心溪、李庆先一起任职东辽国总兵,驻扎在思乡岭,后四人投奔唐军,共同辅佐薛仁贵征东,并因功成为“八大御总兵”之一。



征西之战中,王心鹤死于杨藩刀下!

六、王心溪:

王心溪善使一杆白缨枪,曾与哥哥王心鹤等人共同效命东辽。投降大唐后,王心溪在征东之战中立有大功,位列“八大御总兵”之一。



征西之战中,王心溪被杨藩杀死!

七、李庆红:

李庆红是李庆先的哥哥,善使一口大刀,起先在烽火山落草,是烽火山的大当家。在前去樊家庄抢亲时,被薛仁贵折服,投身军旅。思乡岭之战,李庆红与弟弟李庆先相认,摩天岭大战时,劳苦功高的李庆红为策应刚刚投诚唐军的周文、周武兄弟,被敌将猩猩胆用锤砧击中脑部,壮烈殉国!

八、李庆先:

李庆先掌中兵器为一柄蔡阳刀,起先效命于东辽国。思乡岭一战,李庆先认出哥哥,双方才停止了打斗。

后来,李庆先投身唐营,在征东之战中立下不朽战功,名列“八大御总兵”之一。

征西之战中,李庆先与除周青以外的其他六位总兵一起,惨死于杨藩之手!




补充:

周文、周武兄弟是在摩天岭大战时投到薛仁贵帐下的。所以众说不一,共有“六总兵”、“八总兵”与“十总兵”三种说法!


一生为你画眉


一、周青:

周青善使一对钢鞭,武艺高强,是薛仁贵帐下八大猛将之首。周青为人忠勇仗义,为照应薛仁贵,放弃旗牌官军职,和薛仁贵一起做了火头军。

薛仁贵征东时,周青一路抢关夺寨,立下汗马功劳。唐军胜利班师回朝后,周青被封为“八大御总兵”之首!

入朝为官后的周青,无论是在搭救被李道宗陷害的薛仁贵一事上,还是在后来的征西中,都功劳不浅。遗憾的是,征西作战中,其余七位御总兵相继殉国,薛仁贵也被薛丁山误射身亡,看破红尘的周青携薛仁贵的震天弓遁入空门,在锁阳关山寺削发为僧。

武后篡唐时,薛家被满门抄斩,逃出生天的薛刚遇到周青,周青将震天弓传于薛刚不久后病逝!

二、姜兴霸:

姜兴霸善使一杆长枪,是姜兴本的哥哥,曾与李庆红、弟弟姜兴本一起在烽火山落草,其人武艺超群,在烽火山上坐第二把交椅。

薛仁贵初次投军不利,途中经过樊家庄,恰逢姜兴霸追随大当家李庆红来樊家庄抢亲,仗义出手的薛仁贵将三人击败、擒获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四人结拜为异性兄弟,共同从军报国。

征东之战中,姜兴霸立功无数,位列“八大御总兵”之一。

征西作战时,姜兴霸在白虎关死于敌国猛杨藩之手。

三、姜兴本:

姜兴本是姜兴霸的弟弟,为烽火山三当家,掌中一杆丈八蛇矛,杀法骁勇。后与李庆红、姜兴霸一起被薛仁贵收服,参军入伍,战功赫赫。

摩天岭之战中,姜兴本被山上守军打下的滚木擂石打死,成为“八大火头军”中最先去世的一位!

四、薛先图:

薛先图是薛仁贵的堂弟,武器为一杆紫金枪,是“八大御总兵”中最有智谋的一位。

薛仁贵征东大军到达思乡岭时,薛先图与李庆先、王心溪、王心鹤四人率军抵挡,与薛仁贵等人展开大战。后李庆先认出哥哥,九人下马见礼相认后,共同报效大唐。

征东之战胜利后,功勋卓著的薛先图受封为“八大御总兵”之一,后于白虎关前死于杨藩手下!

五、王心鹤:

王心鹤是王心溪的哥哥,善使一杆长枪,起先与薛先图、王心溪、李庆先一起任职东辽国总兵,驻扎在思乡岭,后四人投奔唐军,共同辅佐薛仁贵征东,并因功成为“八大御总兵”之一。

征西之战中,王心鹤死于杨藩刀下!

六、王心溪:

王心溪善使一杆白缨枪,曾与哥哥王心鹤等人共同效命东辽。投降大唐后,王心溪在征东之战中立有大功,位列“八大御总兵”之一。

征西之战中,王心溪被杨藩杀死!

七、李庆红:

李庆红是李庆先的哥哥,善使一口大刀,起先在烽火山落草,是烽火山的大当家。在前去樊家庄抢亲时,被薛仁贵折服,投身军旅。思乡岭之战,李庆红与弟弟李庆先相认,摩天岭大战时,劳苦功高的李庆红为策应刚刚投诚唐军的周文、周武兄弟,被敌将猩猩胆用锤砧击中脑部,壮烈殉国!

八、李庆先:

李庆先掌中兵器为一柄蔡阳刀,起先效命于东辽国。思乡岭一战,李庆先认出哥哥,双方才停止了打斗。

后来,李庆先投身唐营,在征东之战中立下不朽战功,名列“八大御总兵”之一。

征西之战中,李庆先与除周青以外的其他六位总兵一起,惨死于杨藩之手!

补充:

周文、周武兄弟是在摩天岭大战时投到薛仁贵帐下的。所以众说不一,共有“六总兵”、“八总兵”与“十总兵”三种说法!


用户105603945364


薛仁贵生于614年,死于683年,名礼,字仁贵。唐朝初年著名武将。

贞观末年,薛仁贵参军,打仗几十年。

薛仁贵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

薛仁贵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经典战例以及美好传说。

唐太宗评价说:每次把我的大将们比较一番,没有谁能比得上爱卿。我不为获得辽东而欢喜,而是得到爱卿才欢喜。

一个好汉三个帮。薛仁贵屡获战功,离不开手下八大猛将,他们是:周青、姜兴本、姜兴霸、薛先图、王心溪、王心鹤、李庆红、李庆先。

周青

周青,智勇双全,八大猛将之首。不像薛仁贵逆来顺受,而是具有叛逆精神。

薛仁贵征西的时候,周青跟随,被困在锁阳城中。征西路上白虎关前,薛仁贵被薛丁山误伤射死。

周青带走薛仁贵的震天弓,在锁阳关山寺落发为僧。

后来武则天当上皇帝,薛家惨遭屠杀,只有薛刚逃出京城,途经锁阳关,碰巧遇到周青。

周青将震天弓传给薛刚,嘱咐他要复兴大唐。

不久,周青在寺庙中生病死亡。

姜兴本

姜兴本,身高九尺,惯使丈八蛇矛,骁勇善战。

姜兴本原是山上寨主,下山抢民女,被薛仁贵捉拿。感激薛仁贵恩情,投靠大唐军营。

在摩天岭之战中,山高路险,薛仁贵等人到前面察看地形。没有想到半山上打下滚木、巨石,姜兴本躲闪不及,被打得粉身碎骨。

姜兴霸

姜兴霸,头戴一顶乌金盔,身穿大红绣花锦云袍,外罩青铜铠,坐下乌骓马,掌中一条钢枪,勇武非凡。

姜兴霸下山抢民女,被薛仁贵扫落马下,劈面捉住。感恩薛仁贵,结拜为兄弟,发誓同生共死。

薛仁贵被李道宗所害,姜兴霸前往搭救,终于保全薛仁贵。

薛仁贵征西,大军开到白虎关,守将杨藩凶悍无比,除了周青侥幸逃脱,姜兴霸等人全部阵亡,在白虎关前丢失性命。

薛先图

薛先图,善使紫金枪,是八大猛将中最有智谋的。早年出海经商,被东辽国主招为部将。

薛仁贵征东,杀到思乡岭,薛先图力战薛仁贵。薛先图兄弟李庆先下关和兄长相认,献关归降,众人结为兄弟。

征东路上,薛先图献计救出了被李道宗陷害的薛仁贵。

薛仁贵征西,受困锁阳城,薛先图智激程咬金,用缓兵之计欺骗苏宝同,为援军到来赢取时间。

大军杀到白虎关,薛先图不敌守将杨藩,与六位兄弟一起阵亡。

薛先图死亡时年仅28岁。

王心溪、王心鹤

王心溪,王心鹤的胞弟,薛仁贵的结义兄弟,掌中白缨枪,出神入化。

两人早年与李庆先、薛先图共同出海经商,被东辽国主招为部将。

薛仁贵征东,杀到思乡岭,王心鹤下关迎战,不是薛仁贵对手。

李庆先认出李庆红是自己兄长,下关和兄长相认,献关归降,众人结为兄弟。

征东路上,薛仁贵被李道宗所害,王心溪、王心鹤响应周青号召,前往搭救。

薛仁贵征西,王心溪、王心鹤随军出征,在白虎关与敌将杨藩交锋。杨藩悍勇无敌,王心溪、王心鹤弟兄先后壮烈捐躯。

李庆红、李庆先

李庆红与李庆先是亲兄弟,薛仁贵的结义兄弟。

李庆先手舞蔡阳刀,勇力非凡。

哥哥李庆红占领烽火山为盗,李庆先不愿跟随,和好友王心鹤、王心溪、薛先图共同出海经商,被东辽国主招为部将。

薛仁贵征东,杀到思乡岭,薛先图等三人下关迎战,李庆先镇守关隘,在关上看见了哥哥李庆红在薛仁贵军中,随即下关,与兄长相认,和三位好友开关归降,众人结为兄弟。

征东路上,薛仁贵被李道宗所害,李庆先响应周青号召,前往搭救。

薛仁贵征西,李庆先跟随作战,在白虎关与敌将杨藩交锋。杨藩悍勇无敌,李庆红、李庆先都在这场战役中阵亡。

八大猛将中,除了周青、姜兴本之外,其余六兄弟全部被杨藩打死。


数学张教员


  薛仁贵生于614年,死于683年,名礼,字仁贵。唐朝初年著名武将。

  贞观末年,薛仁贵参军,打仗几十年。

  薛仁贵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

  薛仁贵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经典战例以及美好传说。

薛仁贵屡获战功,当然离不开手下八大猛将,他们是:周青、姜兴本、姜兴霸、薛先图、王心溪、王心鹤、李庆红、李庆先。

 一、 周青,智勇双全,八大猛将之首。不像薛仁贵逆来顺受,而是具有叛逆精神。

  薛仁贵征西的时候,周青跟随,被困在锁阳城中。征西路上白虎关前,薛仁贵被薛丁山误伤射死。

  周青带走薛仁贵的震天弓,在锁阳关山寺落发为僧。

  后来武则天当上皇帝,薛家惨遭屠杀,只有薛刚逃出京城,途经锁阳关,碰巧遇到周青。

 周青将震天弓传给薛刚,嘱咐他要复兴大唐。

  不久,周青在寺庙中生病死亡。

 二、 姜兴本,身高九尺,惯使丈八蛇矛,骁勇善战。

  姜兴本原是山上寨主,下山抢民女,被薛仁贵捉拿。感激薛仁贵恩情,投靠大唐军营。

  在摩天岭之战中,山高路险,薛仁贵等人到前面察看地形。没有想到半山上打下滚木、巨石,姜兴本躲闪不及,被打得粉身碎骨。

  三、姜兴霸,头戴一顶乌金盔,身穿大红绣花锦云袍,外罩青铜铠,坐下乌骓马,掌中一条钢枪,勇武非凡。

  姜兴霸下山抢民女,被薛仁贵扫落马下,劈面捉住。感恩薛仁贵,结拜为兄弟,发誓同生共死。

  薛仁贵被李道宗所害,姜兴霸前往搭救,终于保全薛仁贵。

  薛仁贵征西,大军开到白虎关,守将杨藩凶悍无比,除了周青侥幸逃脱,姜兴霸等人全部阵亡,在白虎关前丢失性命。

 四、 薛先图,善使紫金枪,是八大猛将中最有智谋的。早年出海经商,被东辽国主招为部将。

  薛仁贵征东,杀到思乡岭,薛先图力战薛仁贵。薛先图兄弟李庆先下关和兄长相认,献关归降,众人结为兄弟。

  征东路上,薛先图献计救出了被李道宗陷害的薛仁贵。

  薛仁贵征西,受困锁阳城,薛先图智激程咬金,用缓兵之计欺骗苏宝同,为援军到来赢取时间。

  大军杀到白虎关,薛先图不敌守将杨藩,与六位兄弟一起阵亡。

  薛先图死亡时年仅28岁。

五、王心溪、王心鹤

  王心溪,王心鹤的胞弟,薛仁贵的结义兄弟,掌中白缨枪,出神入化。

  两人早年与李庆先、薛先图共同出海经商,被东辽国主招为部将。

  薛仁贵征东,杀到思乡岭,王心鹤下关迎战,不是薛仁贵对手。

  李庆先认出李庆红是自己兄长,下关和兄长相认,献关归降,众人结为兄弟。

  征东路上,薛仁贵被李道宗所害,王心溪、王心鹤响应周青号召,前往搭救。

  薛仁贵征西,王心溪、王心鹤随军出征,在白虎关与敌将杨藩交锋。杨藩悍勇无敌,王心溪、王心鹤弟兄先后壮烈捐躯。

六、李庆红、李庆先

  李庆红与李庆亲兄弟,薛仁贵的结义兄弟。

  李庆先手舞蔡阳刀,勇力非凡。

  哥哥李庆红占领烽火山为盗,李庆先不愿跟随,和好友王心鹤、王心溪、薛先图共同出海经商,被东辽国主招为部将。

  薛仁贵征东,杀到思乡岭,薛先图等三人下关迎战,李庆先镇守关隘,在关上看见了哥哥李庆红在薛仁贵军中,随即下关,与兄长相认,和三位好友开关归降,众人结为兄弟。

  征东路上,薛仁贵被李道宗所害,李庆先响应周青号召,前往搭救。

  薛仁贵征西,李庆先跟随作战,在白虎关与敌将杨藩交锋。杨藩悍勇无敌,李庆红、李庆先都在这场战役中阵亡。

八大猛将中,除了周青、姜兴本之外,其余六兄弟全部被杨藩打死









岳阳邹先森


正史中并无薛仁贵手下有八大猛将的说法,不过在《薛仁贵征东》这本演义小说中倒是出现过这种说法。指的就是跟随薛仁贵起家的八位火头军,日后都被封为总兵的八大御总兵。



八位御总兵即周青、姜兴本、姜兴霸、薛先图、王心溪、王新鹤、李庆红、李庆先。

周青

位列八大御总兵之首,在书中他性情忠烈,重情重义,较之逆来顺受的薛仁贵,他可谓是十分叛逆。周青是最早与薛仁贵结义的兄弟,原先是教师爷出身,擅使一对钢鞭,武艺十分了得,是八位御总兵中最为骁勇的一位,当年薛仁贵几次三番被张士贵所陷害,都因周青以舍弃官职力保才得以安然无恙。



之后周青跟随薛仁贵南征北战,抢金沙滩,夺狮子口,取黑风关,打天山,夺汗马关、凤凰城,凤凰山救驾,立下不世之功业。但这些功绩都被张士贵冒领,所以此时薛仁贵,及周青等8位火头军都未能被公平对待,而因薛仁贵的愚忠,周青虽对张士贵的冒领军功义愤填膺,但亦也没有揭穿他。

独木关前,薛仁贵病重不能出战,可此时张士贵为了自己的战功却硬是要逼着薛仁贵出征,此时周青最终是忍无可忍,他将张士贵锁拿,然后自己上阵迎敌,初期是连战连捷,鞭打骁将蓝天象,活擒猛将蓝天碧,是打的敌人丢盔弃甲,但是在遇到安殿宝时,却差点被生擒,不过好在最后薛仁贵赶到,他才幸免于难。



此后张士贵冒领军功的事情被太宗所知,薛仁贵沉冤得雪,开始被重用,随后摆下龙门阵困杀盖苏文,大唐大获全胜。此战过后,周青与其余7位受封御前总兵职,前往各地独领一军,镇守边关。不久,周青听闻薛仁贵被李道宗所害,于是联络七家总兵兵发长安,解救薛仁贵,最后在众人齐心协力下,薛仁贵被救下。

随后薛仁贵征西,周青与其余七位总兵亦跟随。在征西过程中,周青被困在锁阳关中,后得薛仁贵的儿子薛丁山的解救,锁阳城得以解围。此后征西一战,除周青外,其余七位总兵皆命丧战场,而薛仁贵也被薛丁山误伤射死。周青眼见自己的兄弟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心灰意冷下他带着薛仁贵的震天弓遁入空门,在锁阳关山寺削发为僧。



之后武则天篡唐,薛家被满门抄斩,只有薛刚一人逃出生天,往西凉求援,在途经锁阳关时,周青与薛刚偶遇,之后周青得知薛刚是薛仁贵的后人,于是就将震天弓传给薛刚,希望他能继承祖父的遗愿,复兴唐室。不久,周青因病逝世。

姜兴本

他是姜兴霸的弟弟,原是烽火山三寨主,后被薛仁贵所擒,在薛仁贵的感化下,他投效了唐军,并与薛仁贵结拜。姜兴本身高九尺,使丈八蛇矛,骁勇善战,征东路上每逢战事他都冲锋在前,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在论功行赏时,他亦被封为御前总兵。之后薛仁贵被诬陷时,他与周青、姜兴霸的其余七位总兵一起兵发长安解救薛仁贵。



随后薛仁贵领军东征,立功无数,可在摩天岭一战中,因山高路险,薛仁贵就带着周青、李庆先、姜兴本等总兵前往探路,但是在半山上突然降下落石,姜兴本躲闪不及,被打得粉身碎骨,一代名将就这样惨死,让人唏嘘不已。

姜兴霸

原是烽火山的二寨主,在跟随大寨主李庆红前往樊家庄抢亲时,他们被薛仁贵生擒,后归顺薛仁贵,与他结拜为兄弟,一起参加了唐军,成为了火头军。小说中的姜兴霸头戴一顶乌金盔,身穿大红绣花锦云袍,外罩青铜铠,坐下乌骓马,掌中一条钢枪,勇武非凡,征东路上他英勇杀敌,斩将夺旗,勇猛无比,可谓是立功无数,因此战后功封御前总兵。



后跟随薛仁贵征西,战斗过程中与周青等一起被困在锁阳关,幸得薛丁山解救。白虎关一战,周青、姜兴霸等7位御总兵上阵迎敌,但不料守将杨藩凶悍无比,除了周青侥幸逃脱,姜兴霸等6位皆命丧白虎关前。

薛先图

他是薛仁贵的堂弟,是八大御总兵中最有智谋的一位,善使紫金枪。早年间他和李庆先、王心鹤、王心溪共同出海为商,后被东辽国主招为部将,官拜思乡岭总兵官。薛仁贵征东时,杀到思乡岭,初薛先图并不知道薛仁贵是他的堂兄,因此是与薛仁贵力战,打的是难解难分,后来随着李庆先抢先认出李庆红是自己兄长,之后薛先图才知薛仁贵是自己的堂兄,于是不久他们就开城投降,并互相结为兄弟。后因战功卓越受封御前总兵。



薛仁贵征西,与周青、姜兴霸等受困于锁阳城,薛先图亲涉险境,用缓兵之计欺骗苏宝同,为薛丁山援军到来赢得了时间,最终得以解围。唐军杀到白虎关时,薛先图不敌守将杨藩,与周青、姜兴霸等六位火头军兄弟一起阵亡于白虎关前。

王心溪

初与薛先图、李庆先等出海为商,后做了东辽国的思乡岭总兵官。薛仁贵杀来时,因李庆先、薛先图与对方的李庆红、薛仁贵是兄弟关系,于是最终是开城归顺,然后王心溪就与薛仁贵等结拜为兄弟。征东一战结束后,王心溪功封御前总兵。



薛仁贵征西时,王心溪亦跟随之,在白虎关一战被守将杨藩所杀。

王新鹤

初与薛先图、李庆先、王心溪等人出海为商,后一起被东辽国主招为部将,官拜思乡岭总兵官。薛仁贵征东,杀到思乡岭,王新鹤下关迎战,不敌薛仁贵,于是薛先图、王心溪又下关与王新鹤前往夹攻薛仁贵,和薛仁贵大战五十回合未分胜负。之后周青、李庆红又上前相助薛仁贵,于是六人一时间战做一团,难分胜负。不久战至半刻后,李庆先认出李庆红是自己兄长,于是下关和兄长相认,此后6人和解,献关归降,众人结为兄弟,一起做了火头军。



征东路上,王新鹤劳苦功高,因此受封八大御总兵之一。薛仁贵征西,杀至白虎关,王新鹤因不敌守将杨藩,被杀。

李庆红

原是商贩出身,因为折了本钱,欠下了高利贷,不得已只能落草为寇,在烽火山坐上头把交椅,期间打家劫舍,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此后李庆红看中了山下樊家庄的姑娘樊绣花,遂率人马下山抢亲,而此时薛仁贵正巧在庄中留宿,他路见不平,遂拔刀相助,李庆红和其交手,不到一个回合就被生擒。此后,他被薛仁贵感化,遂投靠唐军,并与薛仁贵等人结拜为异性兄弟。



书中记载他头带黄金盔,身穿绛黄袍,外罩锁子红铜甲,坐下胭脂黑点马,贯使一口大砍刀,武艺精熟,在东征路上替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功封御前总兵。薛仁贵征西时,在白虎关一战,他不敌守将杨藩,被杀。

李庆先

他是李庆红的弟弟,在李庆红上山做山贼时,李庆先不愿跟随,于是就和好友王心鹤、王心溪、薛先图共同出海为商,后被东辽国国主招安,做了思乡岭的总兵官。薛仁贵杀到思乡岭时,他认出了自己的哥哥李庆红,于是就和自己的好友一起降了薛仁贵。征东结束后,他功封御前总兵。薛仁贵征西时,在白虎关一战,他不敌守将杨藩,被杀。



总得说在书中薛仁贵麾下的八大猛将结局都怎么好,除周青外,其余七人皆战死沙场,死的最惨的无疑就是姜兴本,他被落石砸的是尸骨无存,可谓是死无全尸。而其余六人虽也是战死沙场,但是好歹还能留个全尸。


澳古说历史


我们通常说的薛仁贵手下八大猛将,其实是小说《薛仁贵征东》的人物,是虚构的。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个人物。



1、周青

八大火头军之首,在白虎关前,先是七家总兵接连战死,后来薛仁贵被薛丁山误伤射死(正史是薛仁贵因病去世),周青见手足兄弟接连惨死,心灰意冷,在锁阳关山寺落发为僧,最后病卒。



2、王心溪

他为人沉着冷静,原为东辽国的总兵,后来归顺大唐,随薛仁贵东征西讨,在征东路上,屡立战功,被封为御驾总兵。在征讨西凉时,被大将军杨藩所杀。

3、还有王心鹤,姜兴本;姜兴霸,薛先图,李庆红,李庆先,加上前面的王心溪,均是被杨潘所杀。

这个就是薛仁贵手下八大猛将的结局,他们都是小说虚构的,至于历史上薛仁贵真正的手下大将,正史记载的并不多,好像没有真正流传至今的猛将。


历史小侦探木木


说起薛仁贵,每个人都不陌生,是唐朝初年有名的大将,一生战功赫赫,著名的有三箭定天山、降伏高句丽等,而这赫赫战功也离不开他身边的猛将,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说说薛仁贵手下八大猛将最后结局到底如何。


周青

智勇双全,八大火头军之首。原先是教师爷出身,擅使一对钢鞭,武艺高强,是八大火头军中最为骁勇的一位。周青跟随薛仁贵,抢金沙滩,夺狮子口,取黑风关,打天山,夺汗马关、凤凰城,凤凰山救驾,立下赫赫战功。

薛仁贵征西,周青随行,被困在锁阳关中,后得到薛丁山救护才解了锁阳城之围。征西路上,昔日老将几乎全部丧生,白虎关前,七家总兵全死在守将杨藩的手中,薛仁贵也被薛丁山误伤射死。周青见手足兄弟接连惨死,心灰意冷,带走薛仁贵的震天弓,遁入空门,在锁阳关山寺落发为僧。

后来武则天篡唐,薛家满门遭害,薛刚逃出京城,往西凉求援,途经锁阳关,偶遇周青。周青将震天弓传给薛刚,瞩他复兴大唐。不久,周青病卒。

王心溪

王心溪是《薛仁贵征东》中的人物, 为人沉着冷静,原为东辽国的总兵,后来归顺大唐,随薛仁贵东征西讨,在征东路上,屡立战功,被封为御驾总兵。在征讨西凉时,被大将军杨藩所杀。

罗通

罗通,小说《罗通扫北》中人物,越国公罗成之子,白马银枪,有乃父之风,武艺超群,罗家枪法神出鬼没,在隋唐二代英雄中武艺最为高强,少年挂帅扫北立功,封扫北王。

因屠炉之死而被唐太宗削去“殿下”官爵。后随薛丁山征西途中,在界牌关与98岁老将王不超”盘肠大战“而亡,终年三十四岁。

秦怀玉

秦怀玉出生年代在唐朝初期,其父秦琼,历史上有名的将军,在《薛仁贵征东》一书中,秦怀玉曾闯东西南北四门,以一把哭丧棒破敌帅铁世文的飞刀绝技,最辉煌是杀过四个城门救驾。

唐太宗后期,西凉国入侵,秦怀玉随大军出征西域。被苏宝同骗走了秦怀玉家传的金装锏,秦怀玉骑马追赶途中,苏宝同趁机把金装锏反手一扔,打在秦怀玉脸上,将秦怀玉砸死。

尉迟恭的两个儿子

尉迟恭的后代尉迟宝庆,《说唐三传》中的人物,大唐名将尉迟恭的二儿子,黑夫人所生,学全了父亲的武艺,骁勇善战。在扫北大战中崭露头角,接着又参加了征东大战,和哥哥尉迟宝林并肩作战,立下了很多战功。

尉迟恭撞死京城,尉迟宝林前往为父亲申冤,搭救薛仁贵,追随薛仁贵参加了征西大战,大唐人马被困在锁阳城,尉迟宝林和尉迟宝庆突围而出,合力大战西凉大帅苏宝同,结果被苏宝同用飞刀暗算,双双战死。

值得一提的是跟着薛全贵的其他火头军,王心鹤、姜兴本、姜兴霸、薛先图、李庆先、周庆,个个武艺非凡。打白虎关,周青等八大御总兵(火头军)上阵迎敌,不想守将杨藩凶悍无比,除了周青侥幸逃脱,姜兴霸等七人全部阵亡,命丧在白虎关前。


孤城影随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说道薛仁贵手下的八大猛将,就不得不提一嘴《薛仁贵征东》这本书了。小时候看过儿童本的《薛仁贵征东》和《薛丁山征西》,里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火头军以及程咬金的好运气了。而薛仁贵手下的八大猛将恰恰就是跟着薛仁贵从火头军中出来的,这八大猛将最终结局如何呢?

一、征东后八大猛将的结局

这八大猛将都是谁呢?他们分别是周青,姜兴本,姜兴霸,薛先图,王心溪,王新鹤,李庆红,李庆先。他们随薛仁贵征东,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成为了薛仁贵生死与共的好兄弟。

班师归来之后,薛仁贵被封为“平辽王”,掌管山西,并且还在绛州龙门县为薛仁贵修建了“平辽王府”。

起初李世民是想留下这八大猛将,后来程咬金向李世民请求,说周青等八大猛将愿意与薛仁贵一同镇守山西各处,李世民同意后,这八大猛将也就随薛仁贵到了山西。书上写到:

“次日传令八总兵各分衙门地方镇守,自有副总、参将、都司、千把等官,迎接上任,好不威武。平辽王到任之后,果然盗贼宁息,全省太平,年丰岁稔,百姓感德。”

因此这八大猛将最后的结局是跟随者薛仁贵一同镇守山西,而且都成了总兵。

二、薛丁山征西中的死局

后来薛仁贵受到奸臣诬陷入狱,因为西番挑起战事,薛仁贵被放了出来,重新征西。薛仁贵在征西途中带了自己手下的八大猛将一同出战。

然而在征西之中,因为敌将苏宝同的飞刀太过于厉害而且还淬过毒,薛仁贵不幸中招身死沙场,后来又还魂复活。此时八员大将负责帮助守城,等待援军。

后来在攻打白虎关时,薛丁山失手射死自己的父亲(白虎化身),薛仁贵就此身死。八大猛将中除了周青之外也都死在了白虎关守将杨藩的手中。

后来杨藩被樊梨花所杀,死后阴魂不散,投胎到了樊梨花腹中,后来生下为薛刚,因为踢死小王爷,害了薛家三百多口人。

周青活下来之后,因为大哥和兄弟都死光了,周青也心灰意冷,收拾了兄弟们的遗物后出家为僧,落户在锁阳关山寺。后来薛刚反唐,跑到西凉去搬救兵,途径锁阳关,遇到了老和尚周青。周青将薛仁贵当年用过的震天弓传给了薛刚,不久后周青因病去世。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