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两江总督,前身为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后几经更改与康熙二十一年正式定名两江总督,是清朝九大总督之一,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秩正二品,兼任尚书者为从一品。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两江总督大堂】

同治朝前的总督署址有待考证,同治三年(1864年)后署址位于现南京总统府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改职位多由满洲大臣担任,之后汉臣担任者逐渐增多。从康熙四年(1665)到宣统退位(1911),历时247年,其中有影响的两江总督共计80余位,98任,皆为清朝重臣,为一方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任:郎廷佐

在任时间:康熙四年五月丁未(1665年7月4日)至康熙七年十一月己酉(1668年12月17日)。

离任原因:因病免职。

郎廷佐(?—1676),关宁人(辽宁北宁),汉军镶黄旗。父亲是明朝的秀才,于天命七年(1622年)降清后任山东巡抚,后因功得三等轻车都尉世职。郎廷佐历任国史院侍读、秘书院学士,江西巡抚、福建总督等,顺治十二年至康熙七年为江南江西总督,康熙四年恢复旧制,成为了大清第一任两江总督。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清代两江总督辖区】

郎廷佐身处明清变革之际,清入关后,政局动荡,战乱频频,因此他的大半生始终不离阵前马上。而郎廷佐以其对清朝之耿耿忠心,奋勇征战,取得了赫赫的战功。康熙十五年,陈精忠句结海寇屡扰东南沿海,朗廷佐奉命随康亲王杰书前去征讨,然而未等大军出发,就因病去世,康熙大为悲痛,下旨赐祭葬,两江百姓感恩其在任期间勤政为民,为其立祠。

第二任:瓜尔佳·麻勒吉

在任时间:康熙七年十二月癸酉(1669年1月10日)至康熙十二年五月庚寅(1673年7月5日)

离任原因:因包庇下属,降二级调任

瓜尔佳·麻勒吉(?—1689),字谦六,长春人,满洲正黄旗。顺治九年,麻勒吉以翻译举人举会试第一,为满族第一状元。授修撰,擢弘文院侍讲学士,担任经筵讲官。

康熙七年,担任两江总督。在任时恰逢苏州、松江水患频发,上书朝廷奏免灾区钱粮赋税,受到当地百姓爱戴。因袒护属下贪墨,被罢官布,不久复任。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满洲第一状元麻勒吉画像】

三藩之乱时,麻勒吉随简亲王喇布奉命剿灭定南王孔有德女婿孙延龄和提督马雄叛乱,战后积极招抚流民,恢复生产,兴建学堂,政绩卓著。康熙二十八年麻勒吉因病去世在。十年后,因兵部揭发平三藩时谎报战功,被罢官夺爵。江南百姓为纪念麻勒吉为其立碑雨花台。

第三任:瓜尔佳·阿席熙

在任时间:康熙十二年六月甲寅(1673年7月29日)至康熙二十年十二月(1682年)

离任原因:袒护部下被罢职

阿席熙(?—1684),瓜尔佳氏,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大臣。自兵部笔帖式四迁光禄寺卿。考满,辅政大臣鳌拜等令解任,随旗行走,复坐事夺官。圣祖亲政,鉴其无罪,命以郎中用。七年,超擢陕西布政使。举卓异,擢巡抚。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两江总督牌票】

康熙十二年,迁江南江西总督。三藩之乱时,耿精忠进军江西,阿席熙奉命发兵清剿。康熙十七年,因治下大力度垦荒造田,加封兵部尚书。

三藩之乱时,因麻勒吉不肯向百姓加税,康熙立即借口他没有政绩将之贬值,阿席煦被提拔为两江总督,他到任后横征暴敛,弄得当地民众民不聊生,很多民众纷纷响应吴三桂,加入反叛大军。鉴于当时的形势,康熙一忍再忍。康熙二十二年,三藩之乱结束后,借慕天颜奏销案查出阿席煦贪敛过甚,将其免职。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示意图】

第四任:于成龙

在任时间:康熙二十年十二月癸卯(1682年2月1日)至康熙二十三年五月丁丑(1684年6月24日)

离任原因:因病去世

于成龙(1617—1684)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吕梁方山)人。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由四川罗城知县合州知州。不久转任湖广黄州知府,历任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等职。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成龙被擢为直隶巡抚。翌年蒙康熙帝召对,皇帝对他非常满意,称赞他为“天下第一廉吏”,下赐帑金、御马,并赐御诗,以示宠幸,擢升为两江总督。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龙因病在两江总督仁上去世,终年68岁。

于成龙不仅为官清廉,而且生活十分俭朴,吃住都非常简单,因常年不吃肉,人称“于青菜”,去世时,唯一的遗产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南京市民为之罢市巷哭,塑建雕像祭祀;康熙破例亲撰碑文,赐祭葬,赠太子太保,谥号“清端”,雍正时入贤良祠。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纪念馆】

第五任:王新命

在任时间:康熙二十三年五月甲申(1684年7月1日)至康熙二十六年三月乙酉(1687年4月18日)

离任原因:转任闽浙总督

王新命,四川三台人,字纯嘏,汉军镶蓝旗。康熙十七年(1678年),授江西布政使。历任江西布政使,湖广巡抚、江苏巡抚。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五月,擢两江总督。二十七年(1688年),由闽浙总督调任江南河道总督。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命其管理永定河工。其任督抚期间,有清正廉明、才干卓越的美称,却因河工事宜结束了自己的官场生涯。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两江总督署衙门】

康熙二十三年,前任两江总督于成龙病死任上,康熙将如此重要的职位给了王新命,说明他确实有过人之处。可惜仅仅三年后,就突然离任,史料无详细记载,以致于王新命离任的原因扑朔迷离。

康熙二十六年(1689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康熙祖母孝庄皇太后病逝,宰相明珠贪污受贿案败露,次年受到罢免。而王新命却突然下台,究竟与明珠党争有没有牵连,现在也是真相难知。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康熙帝南巡图卷》中治河场面】

王新命在督永定河工时,因挪用治河库银于康熙三十一年(1694年)被革去河道总督之职,转赴保定治理南河,因消极怠工、弄虚作假被康熙严斥,后被李光地弹劾,被判斩监候,不久因康熙大赦天下赦免。康熙四十七年(1710年),王新命在家中病逝。

第六任:董讷

在任时间:康熙二十六年三月己丑(1687年4月22日)至康熙二十七年三月丁酉(1688年4月24日)

离任原因:因河工案,降五级调任

董讷(1639—1701)字兹重,号默庵,山东平原人,清朝官吏。

董讷自幼聪慧过人,过目不忘。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历任顺天府乡试副考官、礼部右侍郎、经筵讲官、会试副考官、户部右侍郎、左侍郎、礼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四月二十二日被任命为两江总督。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董讷书法】

董讷在两江总督任上政识大体,颇受百姓拥戴,但在任仅仅一年,就因康熙年间著名的河工案被罢职简用。康熙皇帝二十八年(1699),康熙第二次南巡时,见南京百姓执香跪在董讷生祠前,请求为董讷恢复两江总督职务。

康熙还京后,笑问董讷:“汝官江南惠及民,民为汝建小庙。”随即让时为侍读学士的董讷复出为漕运总督。他在漕运总督大堂上悬挂一副楹联:“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听墙外鸦啼雀噪,恐有冤情。”以此时时警醒自己。康熙三十年(1701年)董讷病逝于清河馆舍。死后康熙赐祭葬,追加其为正一品,康熙四十一年(1712年),康熙第三次南巡时,巡幸董讷故居,御赐“眷念旧劳”四字,令其子董思凝悬挂于墓门之上,并赠其妻郑是为一品诰命夫人。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康熙南巡图】

第七任:伊尔根觉罗·傅拉塔

在任时间:康熙二十七年四月戊申(1688年5月5日)至康熙三十三年六月丁(1694年7月22日)

离任原因:因病去世

伊尔根觉罗·傅拉塔(?—1694),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明珠的外甥。初由笔帖式任内阁中书。康熙二十七年(1688),接替董讷出任两江总督。

傅垃塔在任时为江南百姓做了三件大事:上书朝廷减免江宁百姓房税;为江南学子增加乡试名额;为淮扬百姓请求减免田赋,其在任六年,深受江南百姓爱戴。傅垃塔为官廉洁、刚正不阿,对贪污受贿之徒十分痛恶,先后参劾大学士徐元文、原任尚书徐乾学不法,并按治降职侍郎胡简敬、江苏巡抚洪之杰等,受到康熙的大力嘉奖。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两江总督议政】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六月,傅垃塔死于任上,康熙闻讯大为悲痛,称其“廉洁自持,实心奉职,两江总督自于成龙以来,惟傅拉塔一人能和而不流,不畏权势,爱恤军民,深副朝廷委任之意。”并开先例特派太仆寺卿前往南京代为祭奠,赐谥号“清端”。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第五次南巡时,特赐匾额“两江遗爱”悬挂于傅拉塔的祠堂上。

第八任:范承勋

在任时间:康熙三十三年六月丙辰(1694年8月10日)至康熙三十七年十月甲寅(1698年11月15日)

离职原因:为母丁忧

范承勋(1641-1714年),字苏公,号眉山,自称九松主人,辽宁抚顺人,汉军镶黄旗。大学士范文程第三子,福建总督范承谟之弟,因父兄有功于朝廷,所以康熙对他尤加关照。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直接任命其为内阁学士;两年后,擢升云贵总督;三十三年(1694年),迁都察院左都御史,接替傅垃塔出任两江总督;三十八年(1799年),任兵部尚书,并加封太子太保。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范承勋书法石刻】

范承勋在两江总督任上,做了不少有利地方有利于百姓的实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请求朝廷免去江西追赔十年漕粮脚费,受到江西百姓的称颂。

范承勋在两江总督任上兢兢业业,进行了不少改革,取得了实效,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十月离任,次年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后因督修高家堰河堤有功,加封太子太保衔,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去世后,清朝廷表扬他:“效力年久,敬慎自持,勤劳素著”。

第九任:张鹏翮(hé)

在任时间:康熙三十七年十一月壬辰(1698年12月23日)至康熙三十九年三月癸卯(1700年4月28日)

离任原因:改任河道总督

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号宽宇、信阳子,四川遂宁人(四川蓬溪)。有清一代四川官位最显赫、名声最响亮的人物。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张鹏翮画像】

康熙九年(1670)进士,历康熙、雍正二朝。历任刑部主事、苏州知府、兖州知府、河东盐运使、通政司参议、兵部督捕副理事官、大理寺少卿、浙江巡抚、兵部右侍郎提督江南学政、左都御史、刑部尚书、两江总督、河道总督、户部尚书等职,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时称“遂宁相国”。

张鹏翮为官清廉,一生正气,康熙三十六年(1697)五月,被授予都察院左都御史,康熙称他为“天下第一等人”,家乡遂宁赤崖山也因此因此更名为“第一山”。次年七月,转任刑部尚书。十一月,出任两江总督。三十八年(1699),奉旨赴陕西处理陕西巡抚布喀弹劾川陕总督吴赫等侵蚀挪用百姓的粮食和银两案件。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张鹏翮读书雕像】

张鹏翮秉公执法,督抚以下凡牵连违法者皆一律治罪。次年正月返京,康熙对此案处理十分满意,指示大学士王熙对张鹏翮予以嘉奖,称赞“鹏翮前往陕西,朕留心察访,一介不取,天下廉吏无出其右。”两个月后,改任河道总督。其主持治理黄河10年,政绩颇丰,被称为清朝著名河臣。雍正三年(1725)张鹏翮于任上病逝,归葬老家遂宁庆元山(潼南区)。谥号“文端”,入贤良祠。

第十任:瓜尔佳·陶岱(未实授)

在任时间:康熙三十八年五月庚午(1699年5月30日)至康熙三十九年五月癸卯(1700年6月27日)

以吏部右侍郎署理,未实授

瓜尔佳·陶岱(?—1699),满洲正蓝旗人。由主事,升任户部郎中,累迁吏部侍郎。康熙三十八年,三十九年先后两次署理两江总督,未实授。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两江总督署衙门】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藩国朝鲜发生严重荒灾,《李朝实录》记载:“是岁八路大饥,畿湖尤甚,都城内积尸如山。”朝鲜国王李焞请求清朝予以救济。康熙帝接报后,立允其请,次年年二月,命部陶岱调拨三万石粮米火速支援朝鲜。

粮米运达后,朝鲜国王具表文上奏“陈谢感激殊恩,备言民命续于既绝,邦祚延于垂亡,周围运粮米之快,赈贷之周密,是古所未有。”康熙帝闻奏后,作“海运赈济朝鲜记”。十一月,查出陶岱私带货物售给朝鲜,遂罢其职。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朝鲜肃宗李焞画像】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陶岱以户部右侍郎署两江总督。不久改任总督仓场侍郎。次年,因漕粮押运延误,被连降五级,随旗行走,同年病逝。

第十一任:伊拉哩·阿山

在任时间:康熙三十九年五月丁未(1700年7月1日)至康熙四十五年十一月甲(1706年12月24日)

历任原因:迁任刑部尚书

伊拉哩·阿山(?—1714),满洲镶蓝旗人。初为吏部笔帖式,历任刑部主事、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户部侍郎、左副都御史、盛京礼部侍郎、授翰林院掌院学士、两江总督,官至刑部尚书。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康熙南巡图】

康熙三十九年(1700),阿山被授为两江总督。安徽巡抚弹劾安徽布政使张四教擅自挪用库银,康熙令阿山负责审查。经查,张四教挪用库银是为康熙第三次南巡支出所用,阿山不敢明说,上奏称张四教此举是公用,请康熙赦免张四教之罪。在康熙的不断追问下,阿山才以实相告,称张四教挪用的库银已由各级官员的俸禄补齐。康熙龙颜大怒,斥责阿山袒护下属、沽名钓誉,命漕运总督桑额将张四教逮捕论罪,而阿山因此也差点丢了官。

四十三年(1704),阿弹劾江西巡抚张志栋在官员考核时徇私舞弊,朝廷遂将张志栋及江西布政使李兴祖等人罢官夺职。张志栋亲信给事中许志进反劾阿山擅权自专,曾包庇张四教,并且收受贿赂,纵容小妾的父亲惹是生非。因此,阿山又一次差点丢官。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康熙南巡视察淮河雕像】

次年,阿山与总漕桑额、河道总督张鹏翮自泗州开河筑堤,引淮水到黄家堰,入张福口,会出清口,是为溜淮套,三人疏请请康熙亲临巡视。

四十五年(1706),阿山离任返京,升任刑部尚书。次年正月,康熙开始了第六次南巡,视察溜淮套。康熙亲临现场后,发现实际情况与阿山等人奏章中所述大由出入,大怒之下,阿山及桑额、张鹏翮皆夺职。康熙五十二年(1713),时逢康熙六十万寿节,阿山复原品。次年,病逝。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康熙万寿节】

第十二任:博尔济吉特·邵穆布

在任时间:康熙四十五年十一月辛巳(1706年12月31日)至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初六(1709年7月)

离任原因:因病去世

博尔济吉特·邵穆布(?—1709),满洲镶蓝旗人。历任内务府掌仪司郎中、内阁学士、礼部左侍郎兼国子监祭酒,官至两江总督。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时任礼部左侍郎兼国子监祭酒的邵穆布随康熙祭奠东陵时,康熙授其两江总督。邵穆布因是第一次外放做官,心里没底,意欲推托,康熙却以其行事谨慎为由,令其火速赴任,并念起年事已高,嘱咐其注意饮食,“似尔等者, 多生一日,一皆有裨于朕也。 ”邵穆布深为感动,表示当以死报国。然而其在任时,救灾不力,导致江南盗匪横行,纠集乡民掳掠地方,百姓深受其害。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康熙南巡查验河道】

次年,康熙第六次南巡,至滕县杨家闸,听闻“民田被害,具本绘图,叩请开浚(房亭河)”,以除水患,康熙当即批准,命河道总河张鹏翮“速勘议奏”,又命两江总督邵穆布、安徽巡抚叶九思,江苏巡抚于准“会同估计,丈量确实”,于康熙五十一年动工开挖,五十三年五月竣工。时人“既感激圣恩,又诵自新之义,以为不可忘也。乃为立石于房亭河上”。康熙四十八年,邵穆布因痢疾病逝在任上。

第十三任:董鄂·噶礼

在任时间:康熙四十八年七月辛卯(1709年8月27日)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丁巳(1712年3月10日)

离任原因:辛卯科场案中与张伯行互参被免

董鄂·噶礼(?-1714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开国五大臣何和礼四世孙。自荫生授吏部主事,再迁郎中。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两江总督噶礼与江苏巡抚张伯行画像】

噶礼为官时“贪婪无厌,虐吏害民”,虽被多次被弹劾,但仍受宠不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噶礼随左都御史于成龙督运粮草得力,一年内连升三级,授内阁学士。历任山西巡抚、右副都御史、户部左侍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升任两江总督。

噶礼到任后,与为官清廉的江苏巡抚张伯行不和,恰逢江南发生了著名的科场舞弊大案,作为江南的最高行政长官的嘎礼和江苏巡抚张伯行因此互相参奏,推诿责任。噶礼自知心虚,多次阻挠朝廷钦差大臣,让康熙彻底对其产生怀疑,遂令九卿合议定罪。九卿认为,二人作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互相弹劾有失朝中重臣身份,理应撤职。随即康熙下令,江苏巡抚张伯行留任,两江总督噶礼撤职。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电视剧中噶礼被拘捕】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噶礼母亲叩阍(向皇帝伸冤)控诉噶礼和其弟弟色勒奇、儿子干都等人在食物中下毒,图谋弑母;并且噶礼的老婆和养子干泰带人将其房屋毁坏,康熙大怒,令经刑部详加审讯。经查一切属实,遂令将噶礼自尽,妻子从死,其余一干人等也得到了相应下场。

第十四任:郎廷极(未实授)

任职时间: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丁巳(1712年3月10日)至康熙五十一年十月丙寅(1712年11月14日)

以江西巡抚署理,未实授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朗廷极行乐图】

郎廷极(1663-1715),清代隶汉军镶黄旗,奉天广宁(今辽宁北镇)人。山东巡抚郎永清之子,首任两江总督朗廷佐之族弟。

以门荫授江宁府同知,迁云南顺宁知府,离任河东盐运使、长芦盐运使、浙江盐运使、山东登莱道、福建按察使、浙江布政使、江西巡抚兼右副都御史,署理两江总督,未实授,官终漕运总督。

郎廷极在江西任巡抚八年,好评一片。当时,有三件事情让江西对郎廷极十分爱戴:每逢灾情,必亲及一线,为百姓发放救济钱粮;康熙四十六年(1706)重修因火焚毁的滕王阁;康熙四十九年(1709)支持白鹿洞书院为朱熹及其弟子立祠祭祀。康熙五十一年,以江西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未实授。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清·郎窑红汉壶尊】

在任江西巡抚期间,曾奉命督景德镇官窑,为康熙五十二年的万寿节制作御用瓷器,史称郎窑。其督做的郎窑红、郎窑绿堪称一绝,几乎可以于明清永乐、宣德年间的“与真无二”,常人难以辨别。因此深受康熙喜爱,同年擢升为漕运总督,因劳成疾,于康熙五十五年去世,由于其在漕运总督任上的卓著表现,康熙称其“未有能及朗廷极者”,赐其谥号“温勤”。

第十五任:舒穆禄·赫寿

在任时间:康熙五十一年十月丙寅(1712年11月14日)至康熙五十六年四月丙申(1717年5月22日)

离任原因:迁任理藩院尚书

舒穆禄·赫寿(?—1718),满洲正黄旗人。初由笔帖式进入内阁侍讲,历任工部给事中、刑部侍郎、内阁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兼内阁行走、户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漕运总督、两江总督兼署理江宁巡抚,官至理藩院尚书。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六世达赖喇嘛】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派户部侍郎赫寿到西藏,协同拉藏汗处理西藏政务,此为设置驻藏大臣之始。四十九年,清廷正式册封拉藏汗选立的益西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 康熙五十年(1711年)反生了著名的“辛卯科场案”,时任两江总督噶礼与江苏巡抚张伯行互参,康熙派户部尚书张鹏翮,时任漕运总督赫寿为钦差负责审理。因二人袒护噶礼,康熙又户部尚书穆和伦,工部尚书张廷枢再审,才将此案终结,张伯行留任,噶礼被革职,由赫寿取代出人两江总督。

康熙五十六年,返京任理藩院尚书,两年后病逝。因其在康熙末年与廉亲王胤禩交好,与胤禩又是儿女亲家,其侄女为胤禩之子弘旺之妻,雍正继位后,清算八爷党时,受到牵连被抄家,族人被入辛者库为奴。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江西贡院放榜】

第十六任:赫舍里·常鼐

在任时间:康熙五十六年四月甲辰(1717年5月30日)至康熙六十一年十月(1722年12月27日)

离任原因:因病去世

赫舍里·常鼐(?—1722)满洲正白旗人。

初由笔帖式考任内阁中书,康熙三十年升为侍读,历任升为慎刑司员外郎、江南海关税务监督、盛京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充任日讲起居注官、内阁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官至两江总督。

康熙五十六年(1717),为打击上海此案渔民百姓与洋人私自贸易,特加派兵力,沿出海口加派岗哨,增加巡逻船,将上海原驻军黄埔营改为水师营。次年,迫于海防形势,并加快巡逻船舰的修造。不久弹劾川陕总督年羹尧的哥哥安徽布政使年希尧纵容属下贪污,年希尧以失察之罪被免职。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年希尧画像】

康熙五十九年(1720)常鼐奉旨彻查属地各州县钱粮亏空,建议各地亏空应有各州县自行追回,取消由知府分赔的惯例。康熙六十一年(1722),常鼐在两江总督任上病逝。

第十七任:完颜·查弼纳

在任时间:康熙六十一年十月辛未(1722年11月27日)至雍正四年四月己卯(1726年5月18日)

离任原因:因雍正清算八爷党被革职

完颜·查弼纳(?—1731),满洲正黄旗人。祖父爱音布,康熙中期承袭哥哥观音保三等阿达哈哈番,任满洲正黄旗佐领。康熙四十七年(1708),授任吏部郎中,三迁至兵部侍郎。六十一年(1722),升任两江总督。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雍正元年(1723),台湾朱一贵余党温上贵叛乱平定后,查弼纳奉旨安抚棚民,令其重迁故土,编入保甲,派遣官吏管辖,并允许棚民参加科举,江西乱区得以稳定。次年,将江南六安、太仓、通州等州改为直隶州,又将县域较广的县一分为二,方便管辖。

雍正四年(1726),因廉亲王允禩、隆科多案发,查弼纳作为八爷党受到牵连。雍正连下八道圣旨,查弼纳皆不以实相奏,被召诣京师,雍正亲自审讯,仍然不肯认罪。遂被躲去两江总督之职。经议政王大臣会审,招供苏努与阿灵阿、揆叙、鄂伦岱等结党,欲戴允禩称帝,并揭发隆科多交结揆叙、阿灵阿等人。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大事年表(1)康熙朝,值得收藏

【《布连斯奇条约》约定的中俄边界】

因揭发有功,被雍正赦免。不久,授其内务府总管、镶红旗汉军都统,擢升吏部尚书,协理兵部,代表清廷与沙皇俄国使团谈判,在布拉河签订《布连斯奇条约》,确立额尔古纳河、楚库河、唐努乌梁海一线为界,以南为中国,以北为俄国。次年,因举荐郎中舒伸遭降级,改授兵部尚书。

雍正七年(1729),查弼纳随军征讨准噶尔,从宁远大将军岳锺琪出西路,赴肃州督西路粮草军需。因督响有功,次年改授副将军,与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出北路。九年六月,噶尔丹策零大举入犯,轻敌冒进,与傅尔丹所部失去联络,被叛军围困哈尔噶纳河,查弼纳身先士卒,殊死顽抗,终不敌,被叛军杀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