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言語第二》39、高坐道人不作漢語

高坐和尚不說漢語。有人問這樣做是什麼用意,晉簡文帝說:“因為要省去應酬的麻煩。”

【原文】

高坐道人不作漢語。或問此意,簡文曰:“以簡應對之煩。”

《世說新語•言語第二》39、高坐道人不作漢語

帛屍梨蜜多羅 譯 《灌頂經》書影

【人物】

高坐道人:即帛屍梨蜜多羅,漢名吉友,魏晉時期著名高僧、佛經翻譯家,時人尊稱之為高座法師。原為西域龜茲國王子,讓位給弟弟後出家。博通經論,兼通密法。永嘉年間來華,後避亂渡江。因其天資高明,風神超邁,丞相王導見而奇之,稱為“吾之徒也”,引為同類,由此出名,太尉庾亮、光祿大夫周顗、太常謝琨、廷尉桓彝、尚書令卞壼(kǔn)等一代名士,都與他情趣相投,交往密切。卒於成帝鹹康中,年八十餘。

簡文:東晉簡文帝司馬昱(320—372),字道萬,東晉第八位皇帝(,晉元帝司馬睿幼子,晉明帝司馬紹異母弟,歷經元、明、成、康、穆、哀、廢帝七朝。初封琅玡王,後徙封會稽王。穆帝即位初,太后臨朝,進位撫軍大將軍,錄尚書事,與何充共同輔政。何充死後,總統朝政。廢帝即位後,再次徙封琅玡王,又進位丞相、錄尚書事。後為大司馬桓溫擁戴即帝位,但為其所制,“拱默守道而已”。在位不到兩年(371—372)便憂憤病卒,年五十三。諡號簡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高平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