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袁隆平,後有鍾南山,安逸溫養明星,苦難才出英雄

1

來廣州幾年了,竟然不識鍾南山。

其實也不是不識。

去年,婆婆肺炎的時候,在南方醫院治療,當時唐先生就多次說過想轉到廣醫一院呼吸科去。

有一些關心的朋友也經常在耳邊提起鍾南山這個名字。

可惜,我只是把它當成了一個名字。

SARS那年,我還在上高中,屬於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年齡,對Sars的印象,大概就是學校封閉,每天早上量量體溫……

不知道有這麼一位老先生,在醫務人員恐慌加劇時,力排眾議,“把那些重症患者都送到我這兒來!”

一戰成名!

為此,我昨天重溫了2003年感動中國的節目視頻

前有袁隆平,後有鍾南山,安逸溫養明星,苦難才出英雄

鍾老在採訪時說:“當我們看到的事實跟權威不一樣的時候,我們當然尊重事實,而不是尊重權威!”


2

18日從廣州到武漢,19日從武漢赴北京,21日從北京返廣州,30日又再赴北京……。

84歲的高齡院士讓我感到汗顏。

前有袁隆平,後有鍾南山,安逸溫養明星,苦難才出英雄


有些人做得很好,你只是感覺他很棒。

但是,有些人就是什麼都不做,站在那裡,就是一種支撐,一根脊樑。

“14名醫務人員感染了新冠肺炎,肯定能傳人!”

“沒有特殊情況,建議不要去武漢”

“出門記得戴口罩,買不到n95,普通口罩也可以起到阻止飛沫傳播的作用。”

“儘量別吃野味!”

“抓住兩個要害:早發現,早隔離”

“我的判斷還是局部大爆發!”

“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

每一句話都簡明扼要,擲地有聲。

前有袁隆平,後有鍾南山,安逸溫養明星,苦難才出英雄


鍾南山之於大家,就好比定海神針,對大家來說,他就是權威。

在頭條關於鍾南山的視頻和圖文下面,點贊最高的一定是……

前有袁隆平,後有鍾南山,安逸溫養明星,苦難才出英雄


因為他的一句話,全國人民都聽話地待在屋裡。

前有袁隆平,後有鍾南山,安逸溫養明星,苦難才出英雄


3

每個時代都需要楷模。

有沒有發現,當全民都在追星,新聞滿天飛的時候一定是和平年代,我現在有些懷念那個時候……

一位網友的留言道出了明星與偶像的區別。

安逸溫養明星,苦難才出英雄。

2003年,中國社會調查所做的一項電話民意調查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1200位受訪民眾中,有89%的人認為鍾南山是一位英雄。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論中國》中寫道,中國人一直都是幸運的,他們總是被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前有袁隆平,後有鍾南山,安逸溫養明星,苦難才出英雄


前有錢學森、鄧稼先,後有袁隆平、鍾南山。

人民有難的時候,衝在最前面的一定是解放軍。

前有袁隆平,後有鍾南山,安逸溫養明星,苦難才出英雄

當解放軍醫療隊乘坐運輸機到達武漢機場時,多少人在視頻下面熱淚盈眶:“解放軍來了,武漢有救了”。

前有袁隆平,後有鍾南山,安逸溫養明星,苦難才出英雄

李蘭娟院土呼籲,

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輕人樹立正確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一線科研人員,留給保家衛國的軍警戰士,不要讓年輕人一味追演藝明星,演藝明星是強不了國的。

前有袁隆平,後有鍾南山,安逸溫養明星,苦難才出英雄

我舉雙手贊同!

社會需要這樣的正面引導,我們的孩子才會說:“以後我想當一名科學家”。

4

哈佛大學神學院教授說道,

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一個民族特徵,卻讓他們屹立至今。

前有袁隆平,後有鍾南山,安逸溫養明星,苦難才出英雄


如果你們去讀一下中國神話,你會覺得他們的故事很不可思議,拋開故事情節,找到神話裡表現的文化核心,你就會發現,只有兩個字:抗爭!

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鑽木取火,中國人的血液中流淌著人定勝天的魂魄。

我讀世界歷史學習希臘神話,讓我重新認識西方。

西方的神都是人的化身,會吃醋,會撒謊,會道歉,常常帶著點利己主義。

而中國的神大部分是剋制人性的,斬妖除魔,為民除害,帶著點崇高的犧牲精神。

這次冠新冠肺炎,讓我們再次看到一個民族在困難時期的團結和擔當。

前有袁隆平,後有鍾南山,安逸溫養明星,苦難才出英雄

我一邊笑,一邊淚目。

前有袁隆平,後有鍾南山,安逸溫養明星,苦難才出英雄

相信中國,我們能行!

前有袁隆平,後有鍾南山,安逸溫養明星,苦難才出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