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人物篇之七:威县满腔热血战疫情


坚守阵地的老支书

图片中的这位老人叫吴国振,今年已经66岁了,自1983年起就开始担任威县常屯乡魏寨村党支部书记,虽然已经超过60岁,但勤恳敬业、认真负责,2018年支部换届时连选连任,在该村党员群众中威信较高。

春节前夕,他唯一的亲弟弟吴国全因脑干出血在邢台住院治疗,但当他得知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毅然回到村里,白天摸排人员信息、劝告全村群众不外出、不聚集,晚上还坚持守在村口检测点上,截止今天已经连续坚守了20多个日夜。别人劝他注意身体、多休息,晚上让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值班,他总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家里我睡不踏实。

疫情初期,由于大部分群众重视程度不高,仍存在走亲访友的现象,面对严峻形势,村党支部以“群众有困难、党员第一个到”的政治自觉,积极响应 “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号召,通过设岗定责、网格管理,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形成干部主导、党员帮扶、志愿参与、群众配合、群防群控的战斗局面。

没啥好怕的,要守住全村的安全

“这里已经安排人值班了,你可以先回家看看嫂子。” “没事,我已经安排妥当了,今天还是我值班。”这是梨元屯镇东赵村支书马德清和志愿者罗洪山的对话。罗洪山,44 岁,东赵村志愿者协会会长,其爷爷罗福震,为抗日战争烈士,罗洪山的妻子身患乳腺癌。当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罗洪山在党支部的号召下,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主战场。他组织志愿者在村关卡轮流值班;与村干部、网格员协同摸清外来人员的详细底数;在村内宣传防疫知识,为隔离的湖北返乡人员家庭送生活用品。

有时候值班就是好几天,不能回家照顾生病的妻子,因此罗洪山同志对妻子深感愧疚。但是每当他投入到工作当中后,就会忘记休息,他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感染了东赵村的每位群众,大家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为防控疫情作出自己的贡献。

摸清底数,地毯排查

王世公村位于梨园屯镇东部,毗邻清河县。面对疫情的来势汹汹,接到上级通知后,包村干部王建新和村干部迅速行动,启动应急机制,不到一个小时召集41名党员和群众志愿者。第一时间关闭村主要道路,设置道路卡口,禁止外来人员入村;同时组织村干部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告知群众在家不出门、出门带口罩等防疫相关通知。

王建新带领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们经过两天地毯式排查,对全村的情况进行汇总,制定了预防新冠肺炎的7本工作台账,将人员全部摸排清楚。源自游戏人超超

我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人物篇之七:威县满腔热血战疫情


我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人物篇之七:威县满腔热血战疫情


我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人物篇之七:威县满腔热血战疫情


我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人物篇之七:威县满腔热血战疫情


我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人物篇之七:威县满腔热血战疫情


我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人物篇之七:威县满腔热血战疫情


我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人物篇之七:威县满腔热血战疫情


我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人物篇之七:威县满腔热血战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