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刘秀和刘备三人,有何异同?

润杨阆苑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刘姓之人相当有名,这三人就是刘邦、刘秀和刘备,这三人都是刘氏一脉,刘邦通过兴兵起义建立汉朝,刘秀通过起兵最终恢复汉室,可刘备通过起兵,最终只能偏安一隅。一直以来,关于刘邦何以得天下,刘秀何以复汉室,刘备何以只能偏安一隅的争论有许多,但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不仿对比他们三人打天下的过程看能否找到答案。

一:是三人都出身底层。刘邦出身农家,是中国最底层最广大普通中的一员,而且他不会生产,整天就在农村无所事事,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二流子,经常惹事生非,这应该是农村广大年轻男人最普遍的特点。刘秀虽然是刘邦之后,因为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所以传到他手中也沦为了布衣,虽然父亲也是县令,但父亲在其9岁时就已死,刘秀就沦为民孤儿,被叔叔收养,沦为了平民,但刘秀勤于农事,同样符合广大农民的最大特点。刘备和刘秀都是汉景帝之后,经历西汉和东汉,经历“推恩令”,传到他这里,刘邦早已是普通的平民,连父亲都是典型的农民,而且也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靠织凉席贩凉席之类的东西过日子。

二:是三人起事时的大环境类似。刘邦起事,是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既有陈胜、吴广起义,又有秦始皇已死,赵高指鹿为马,把弄朝政;刘秀起事,同样是西汉末年,王莽乱政,农民起义不断;刘备起事,同样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不断,朝廷衰微,权臣乱政。

三:是都是乱中起兵,但刘邦、刘秀是响应起义,而刘备是以镇压农民起义之名起兵。在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波及沛县,刘邦在萧何和曹参的怂恿下起兵,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走上了反朝廷之路;而刘秀是在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再加上自然灾难,天下农民起义不断,如赤眉、绿林等起义队伍波及全国,刘秀与刘縯兄弟打着“复高祖之业”的旗号响应起义。而刘备是在东汉末年,刘备以镇压黄巾军起义的名义起兵,走上打天下之路。所以三人的基础不同,刘邦和刘秀得到了最广大最基层的平民或农民拥护,响应的人无数,刘备只能是大地主大家族为基础,而响应刘备的人只有500人左右。

四:是都有一批死从者。大家知道,刘备起兵有桃园三结义,有关羽和张飞跟随,后来有诸葛亮、庞统等加入,其实,他的老祖宗刘邦起事同样有忠实的萧何和曹参,后来有张良、韩信等加入。刘秀以兄弟为基础,外有朱鲔、李轶、冯异等忠实跟随。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看来要成大事者,必须要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帮助你才能成大事。

五是都曾经以他人为首。刘邦起事之后,尊项羽为首,刘秀起事之初,同样尊赤眉军为头,而刘邦起事,先后尊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孙权、刘璋为上。这其中根本的原因是刘备与刘邦、刘秀起事的基础不同,刘邦与刘秀以平民为基础,而刘备以大家族、大地主为基础,所以只能依靠大家族、大地主,这也是刘备混迹之路更艰辛而且只能偏安一隅的根本原因,因为当时的大家族、大地主拥护的人有许多,各划地盘且实力相当,可刘备去投靠的这些人不可能让刘备为首,能够得到宗室刘表、刘璋的信任就很不错了。

六:是都是三战定下基本格局。无论是刘邦还是刘秀或是刘备起事之后,经历的大小战役无数,但最终定下基本格局的就那么几场战役,而且细数起来,几乎都是三场战事。如刘邦在关中一战,夺取秦朝首都,赢得了盟约(谁先进入首都谁为王),赢得了天下人心中的归属。所以,即使项羽再厉害,但刘备赢得了先机;荥阳之战,刘邦反败为胜,关羽由胜转守;垓下之战,项羽战死,刘邦终一统天下。刘秀是于昆阳一战,击败新朝百万大军,王莽战死,新朝灭亡,天下转入刘秀一边;关东一战,大败赤眉,天下大局已定;得陇望蜀,刘秀终一统天下。刘备也是进蜀一战,终取代刘璋;汉中一战,奠定三国鼎立之势;夷陵之战,统一天下之势破灭,从此只能偏安一隅。

七:是都与蜀有关。最有趣的是,三人得天下或偏安,都与四川有关。刘邦与项羽灭亡秦朝之后,封地在巴蜀,刘邦在巴蜀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开始与项羽争天下;刘秀与刘邦相反,是在统一中原之后,最终得陇望蜀,终一统天下;而刘备以为蜀地乃刘室福地,最终取代刘璋,望天下之志踌躇,没有想到从此偏安蜀地,不能出谷,终老于蜀。

八是刘邦、刘秀核心层始终健全,而刘备核心层纷纷战死。刘邦的核心层人物有萧何、曹参、张良、韩信,他们为刘邦打天下,直到打得天下时都健在;刘秀起事,虽然兄弟被杀,但却是扫除对手的最好方式,否则,未来争天下必定兄弟相残,而其核心层朱鲔、李轶、冯异等一直都在刘秀周围直到恢复汉室;纵观刘备核心层,庞统早早战死,关羽后来也战死,张飞被部下所杀,只留下能文不能武的诸葛亮,似乎注定刘备不能夺得天下。

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刘邦、刘秀、刘备无论从出身到起事后的各种经历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尤其是刘备与刘邦和刘秀在争天下时的基础不同,似乎注定了刘备只能偏安。





米爸Derek


刘邦,刘秀,刘备三人的性格差异非常大。

先说刘邦,自幼散慢,及长不学无术,混社会,浪迹于街头巷尾,蹭吃蹭喝,有无赖之称,也正是有这种不要脸的精神,才造就了他无惧以生死的豪迈气概,敢做敢为,生死无畏,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灭暴秦,扫楚霸,成就了大汉四百年辉煌的基业。

刘秀,自幼多灾。王莽篡汉,便遭凶险,幸有忠臣柴文俊鼎力相助,幸免于难。十二岁那年,被奸人许世英识破身份,不得不投奔南阳姚期,一路千辛万苦,留下许多传说。在南阳和真定王之女刘秀通联姻后。又在猛将姚期,马武马子章,岑朋岑君然等二十几员将帅的扶持下,光复汉室,自幼艰难的生活养成了他坚韧不拔,力图奋发的性格特征,最终以怀柔之道成就了历史上的广武中兴时代,成了有为之君。

刘备早年家道中落,虽贵为皇室后裔,有名师公孙瓒为师,学有所成,但英雄暂无用武之地,织席贩履为生。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也许是自幼人微自然言轻的原固,养成了歉恭仁慈的性格特征,一生以仁爱著称于世。正是他这种外惠内中的气魄才使后来的五虎八将唯他是从,创立了三雄鼎立的局势演义于历史的舞台,被后人千古称颂。





竹影临风


刘邦假大气,假仁义,用人查人笼络人心的能力首屈一指,平定天下后大杀功臣,无仁无义

刘秀立国后没卸磨杀驴,大封功臣,都得以颐养天年,对有仇的也不赶尽杀绝,算得上是个少见的好人好皇帝

刘备才华最低,偏居一隅,没能横扫四方,算的上仁义,但完全不能与那两位相提并论


雪山天门


汉,后汉,季汉的创始人。三人有着血缘关系,但是三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刘邦

汉高祖,汉王朝的创始人。本为泗水亭亭长,属于低级公务员编制。平时待人接物并不重虚礼。可以泡着脚接待客人。

本身行军打战,治国才能属于准一流。然,为人大气好施舍,能屈能伸。用人不疑。用人水平超一流。

建立大汉王朝,成就于中国历史可排前三。

刘秀

汉光武帝。东汉王朝创始人。本人为没落的皇族。就学于太学。

本身综合能力一流。行军打战水平超一流,曾于昆阳大战三万破敌50万。用人能力准一流(云台28将风头不过皇帝)。号称中国历史最完美的帝王。

然,刘秀作为开国皇帝,算是开挂的历程。这也导致了建国后对国家整理改造力度没有很彻底。也直接导致了后世东汉地主豪族的不断壮大。皇权终东汉一朝并没有集中。

刘备

蜀汉昭烈帝。蜀汉创始人。本人除一个不能证明真伪的“刘皇叔”名号外,已彻底没落。为人好游侠,有大志,耳大臂长。

本身综合能力准一流。行军打战能力准一流。自身文化二流。治国能力一流(蜀汉建立后以重典治国以及流亡期间百姓跟随)。用人能力超一流(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等顶级人才为其所用)

然,终究蜀汉只是偏安一隅。仅传二代40余年。成就属三人里最低。





小何才漏尖尖角


首先这三位都是开国之君,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57年),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 人。东汉王朝建立者,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刘备(161年-223年),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其次在政绩上刘邦刘秀要高于刘备;最后在人们的认知中刘邦刘秀与史书相符,而刘备人们仅局限于《三国演义》,三国把刘备的形象高大美化了。


蓟义


相同点:三人都姓刘,都是皇帝,都是开国君主。不同点:刘邦善断,刘秀善谋,刘备善哭。刘邦将流氓军队化,刘秀刘备是军阀,是拥有国家的军队。刘邦知人善用,不拘小节终成大气。刘秀是最会用人、最会打仗、最有学问的皇帝。刘备除了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外,演技也很好,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兼表演艺术家。


雨滴很亲切


相同点:三人都重视人才,会识别人才。有胆有识,坚韧不拔。

不同点:刘邦成功后杀功臣,刘秀保护功臣;刘备把功臣用到死。

从对手上讲,刘邦的对手是一个毛头小子,没有经验;刘秀遇到的是顽固的地方势力;刘备最没有本钱,但他遇到的孙权与曹操,一个比一个有实力。

从格局上,刘秀格局最大,刘邦小心眼,刘备沉不住气,只顾局部利益,比如夷陵之战的惨败让他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从创业上看,刘邦为达到目标不要脸;刘秀会调动所有资源:刘备独立自主,艰苦创业,从零起步,从不气馁。


yiyi不倒翁


三人都当了皇帝,三个人的出生的环境都比较艰苦,三个人的都是靠自己的实力,一点一点的慢慢强大起来。刘邦是开国皇帝,也是他们二个的祖先,而且刘邦作为汉朝开国皇帝他打下江山要不后二位难的多。最最有趣又很相似的事,他们三个都是差不多年纪开始打江山坐江山的,刘秀也是靠自己强大的政治军事才能,让汉朝又延续百年,使汉朝中兴..本人觉得刘秀的政治以及军事才能是他们三位最高的,而刘邦和刘备的政治才能略高,军事才能相比刘秀就一般般了。但不得不说三位皇帝还都是比较厉害的,三位都是出生卑微,没有依靠家族势力,都属于白手起家得天下,三人唯一不同的事,刘备没能统一全国,最终魏国被司马氏一族所灭。真应了三国演义那句歌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回味历史长河、历史总有些惊人的相似!





皥噑144卡


刘邦是大汉开国皇帝是为汉高祖。他岀身亭长,斩白蛇起义与项羽同为义军首领。刘邦,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初仕秦朝,授沛县泗水亭长。陈胜起义之后,率兵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投奔名将项梁,任砀郡长,受封为武安侯,统领砀郡兵马。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灭亡秦朝。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后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建立西汉。驾崩于公元前195年,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生于陈留郡济阳宫,东汉王朝建立者,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初始元年,王莽篡立新朝,刘秀随兄刘演起兵于南阳郡。更始三年即位,尊奉汉元帝为皇考,光复汉室,定都于洛阳。经过12年的统一战争,结束了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平定动乱之后,励精图治,开创“光武中兴”时代。中元二年驾崩,享年六十二,葬于原陵,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刘备(161-223)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相同:三人都出身微贱。

不同:刘邦是开国之君,刘秀是中兴之主,刘备是假汉之名,并沒能统一天下。


云深不知处老李


刘邦: 西汉帝国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毛主席评价其为“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性格: 宽宏豁达、知错能改、知人善任、注意虚心纳谏。

季布是项羽手下大将,多次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等到项羽灭亡以后,刘邦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后来夏侯婴知道他藏身的地方,对刘邦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陛下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再说凭着季布的贤能,陛下追捕又如此急迫,这样,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这种忌恨勇士而去资助敌国的举动,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尸体的原因了。刘邦听从了夏侯婴的建议,于是就赦免了季布。

主要功绩: 灭亡秦朝,废除秦朝苛法。击杀西楚霸王项羽,赢得楚汉之争, 统一天下。

后陆续消灭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建章立制,励精图治。豁免徭役,重农抑商,稳定统治秩序。安抚人民生活,奠定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 对外和亲匈奴,开放边境关市,积极缓和汉匈关系。

刘秀: 东汉王朝的开创者

性格: “多权略”处事极为谨慎。刘秀经过了深思熟虑,见天下确已大乱,方才决定起兵。

刘秀能为人谦逊,而且悲愤不形于色,善于韬光养晦、隐忍负重。

主要功绩:灭亡王莽的新朝,统一东汉。历经近20年的时间,为了使饱经战乱的中原之地尽快的恢复和发展。秀勤于政事,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使得战乱之后大量土地荒芜而人口又不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实行轻徭薄税,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租徭役,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罢免贪官污吏,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光武帝还大力裁撤官吏,合并郡县,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到刘秀统治的末期,人口数量达到了两千多万,增长了一倍还多,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刘备:汉灭亡后蜀汉第一任皇帝

性格: 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

主要功绩: 东汉灵帝末年,与关羽、张飞一道讨黄巾军有功,遂为安喜寨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帮助孙权大胜曹操于赤壁,入侵夺取益州与南中,自立为西蜀国王。刘备初入川时,任用诸葛亮、法正等制定蜀汉的法律及邮驿。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自称汉皇帝,年号章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